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脓毒症时髓源性抑制细胞亚群及其比值的变化

王慧 赵擎宇 黄朝峰 赵梅 徐小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第02期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亚群及其比值在脓毒症小鼠体内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其在脓毒症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8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脓毒症模型组和假手术(Sham)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只开腹、关腹,不进行结扎和穿刺。两组先各取30只小鼠,观察术后存活情况,并计算20d存活率。两组再各另取60只小鼠,分别于术后0、3、7、12、20d取12只小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亚群的比例;于术后7d取小鼠脾脏,测定脾脏质量,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进行脾细胞计数;取脾脏和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①Sham组小鼠术后20d内无死亡,模型组小鼠术后20d死亡10只,两组小鼠20d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66.7%,x。=11.861,P=0.001)。②模型组小鼠术后7d脾脏明显增大,脾脏质量明显大于Sham组(mg:413.33±41.63比111.67±17.56,£=11.564,P=0.000),且脾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ham组(×109/L:21.20±2.43比1.87±0.06,f=13.578,P=0.005)。⑧HE染色显示:Sham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基本正常。而模型组术后7d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毛细血管充血,中性粒细胞渗出,肝细胞水肿明显,部分肝细胞发生灶性坏死,呈急性炎性改变;脾组织红髓和白髓结构紊乱,脾窦显著扩张充血,被膜增厚,被膜下及血管周围组织可见局灶性呈环状核的非成熟髓系细胞增殖,脾索及脾窦内见大量造血细胞灶状聚集。④Sham组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巨噬细胞型MDSC(M—MDSC)和粒细胞型MDSC(G—MDSC)的比例及其比值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随时间延长,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MDSC逐渐升高,于术后20d稍有�

关键词:脓毒症髓源性抑制细胞巨噬细胞亚型粒细胞亚型

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感染管理科 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重症医学科 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08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4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