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一个女人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影片《赎罪》简评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2008年,这部小说被导演乔·怀特以颇为忠诚的姿态搬上银幕,跻身第80届奥斯卡竞选的热门影片行列,并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奖项。影片《赎罪》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几乎继承了原著作品的所有现代精神,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对爱情、罪错、战争和小说之小说进行了细腻而动情的描绘。

  • 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互文性解读

    本文通过对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文本策略——互文性的解读,向读者展现了麦克尤恩在小说中编织的叙事之网以及文本之间的互涉关系,从而为更好地解读赏析小说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也更加丰富了小说的美学意义与审美内涵。

  • 为爱而苦终无悔——《额尔古纳河右岸》女性形象分析

    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演绎的少数民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塑造了以达玛拉、妮浩和伊莲娜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为爱而苦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作品展现了鄂温克民族忠于爱情、恪守传统、坚持信仰、甘于奉献的美好品德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彷徨无助、艰难求索;表达了作家对山林文明的欣赏与赞美、对弱小文明行将...

  • 杜光辉小说的独特异质探析

    杜光辉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作家,他在生态写作、底层写作、知识分子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实绩。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杜光辉小说的独特异质,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 作诗与参禅的完美结合——试读席慕容

    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开阔空灵,在于她很好地把参禅与做诗融合在了一起。她的诗总是在人心灵最静谧的时候给人以新鲜的启迪,禅意在其诗歌里得到了最好的表现,诗歌也因为有了禅意而更深邃辽远。本文试从爱情和人生两个主题;禅意、禅境和禅的意象三个角度对席慕容的诗歌进行解读,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由爱入禅的席慕容。

  • 从《湘西散记》谈沈从文对生命的把握

    《湘西散记》是沈从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湘西散记》中不同作品的分析,突出表现了沈从文对他所钟情的"湘西人"所表现出的鲜活、洒脱的生命形态的把握和尊重。

  • 浅论现代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多元竞争

    在现代文学中,呈现出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多元竞争态势:从1900年的义和团的失败到1911年民国建立的挫败再到"五四"运动的兴起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现代文学中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多元化的激励竞争,从这一系列的竞争中,我们能够看出现代文学自我意识的发展方向,既要引进外来经验,又不能简单进行西方经验的移植,建立平衡的、和谐的民族自我意识。本文以现...

  • 雷蒙德·卡佛《距离》叙事策略探析

    雷蒙德·卡佛是继海明威之后的美国极简主义大师,其小说造诣非凡,极具特色。短篇小说《距离》是一篇能够体现卡佛独特叙事艺术的精品之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小说中特殊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卡佛小说精湛的叙事艺术。

  •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宠儿》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本文试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找出魔幻现实主义对表达主题所起的意义以及它对莫里森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

  • “中国形象”:《女勇士》中的“他者”

    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从发表至今,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试从"中国形象"、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自我三个方面,来阐释《女勇士》中的"他者"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文化内涵。

  • 非线性叙事——浅析《金色笔记》的结构

    莱辛在《金色笔记》的创作中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技巧,使她成为战后别具风格的作家之一。在这部小说中,莱辛摒弃了传统小说的线性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模式,用错综复杂的五个笔记本构成一个散乱的结构,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分裂的自我,进而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的社会现实。

  • 艾·巴·辛格:永远的“局外人”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犹太作家,也是唯一坚持用犹太民族语言意第绪语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但他的世界"局外人"的身份却是无法更改的。本文将从辛格对意第绪语的执着坚守、对美国主流社会的严重疏离、由犹太人身份所产生的煎熬等三个方面对其局外人的身份进行确认。

  • 论辛格《洗衣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犹太法典》视妇女为男人的附庸,认为女性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作品中的犹太女性的悲惨遭遇往往是妇女苦难生活的缩影,但他在其短篇小说《洗衣妇》中塑造的两位独立自尊、有思想、有智慧的母亲形象,却颠覆了他以往作品中描绘的犹太传统女性文化。

  • 约翰·斯坦贝克《珍珠》写作艺术解析

    中篇小说《珍珠》是约翰·斯坦贝克在二战后发表的一部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品,小说语言质朴精炼,情节简单感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自然主义观点在书中由基诺的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本文在参阅和借鉴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权威著作和优秀成果后,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了《珍珠》的写作艺术。

  • 谈《喧哗与骚动》及其现代派艺术特色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最能代表其创作成就的作品。他在作品中大量地运用了意识流、多重叙事角度等现代派的创作技巧,描写了现代生活中人类的精神幻灭及对美好情感的需求和向往,歌颂了人类的美好品质,使《喧哗与骚动》成为世界文坛的经典之作。

  • 试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觉醒的现实意义

    海明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一群从战场归来的年轻人放浪形骸的生活展开,反映了一战后"迷惘的一代"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苦闷。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迷惘青年的心声。但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迷失,而是在绝望中挣扎、寻找出路,追求完美,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小说中的现代人的个人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

  •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技巧探析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技巧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效果,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叙述者的独特性、叙述视角的多元化、倒叙手法的巧妙运用和悬念的精心设置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作品中精湛成熟的叙述技巧及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 《野性的呼唤》与《白牙》中象征主义的阐释

    杰克·伦敦关于狗与狼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都体现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本文例举、对比了两部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来阐释象征主义的应用。

  • 论霍桑小说的象征手法——以《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为例

    霍桑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年轻人古德曼·布朗》属于"心之寓言"部分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从人物的象征意义、森林和蛇杖的象征意义、梦境的象征意义等三个方面来解读霍桑小说的象征手法。

  • 堕落与救赎——试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与刑台之间的联系

    美国作家霍桑小说《红字》所叙述的故事始于刑台结束于刑台,可见刑台在整部小说的情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静止的客观存在,刑台到底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尤其是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本文拟从刑台在丁梅斯代尔命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出发,分析刑台对于丁梅斯代尔的重要意义以及由此所展现的丁梅斯代尔的堕落与救赎过...

  •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文体层面解读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成就主要源于他对死亡这一边缘题材的探索以及对于死亡美学的热衷。为表现这种边缘化的主题,本文试从文体层面解读爱伦·坡的短篇小说。

  • 论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艺术

    在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上,乔伊斯虽然十分肯定非理性,但并未完全否定理性,他只是因人的洞察力不可检验,才让非理性因素在叙事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通过鬼斧神工般的人物刻画技巧,揭示出多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意识形态,展示出现代人那自由而开放的心灵,并表现了艺术家对人的认识和经验、抑或对人所特有的性质的洞察,从而体现出20世纪的"非理性转向"。

  • 美与丑的彷徨——解读D·H·劳伦斯之两性观

    D·H·劳伦斯是位颇有争议的作家,两性关系是其作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劳伦斯作品及其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对劳伦斯其人及其两性观加以解读。

  • 康拉德《吉姆老爷》中的意象解析

    意象描写是《吉姆老爷》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这种写作手法可以更好地营造氛围,突出主题。作品中有几种反复出现的意象,如动物意象、自然现象意象、色彩意象,解析这些意象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 从非礼貌言语角度看《傲慢与偏见》的对话艺术

    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精彩的对话艺术一直广受关注,其富于戏剧性魅力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本文运用非礼貌言语理论,以小说中柯林斯求婚、伊丽莎白拒绝的五个会话回合为语料,探讨了非礼貌言语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时的重要作用,为名著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

  • 人性的发掘与较量——以莫泊桑《项链》为例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享誉世界。许多人都把《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当作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典型,认为正是她的爱慕虚荣带给她的家庭极大的负担。但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玛蒂尔德确实可以称作是一位善良质朴诚实而又坚强的普通女性。本文试从对自身的关怀、人的尊严、诚实守信的品格三个方面阐释玛蒂尔德的心态,进而分析作...

  • 高歌低吟总关情——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中的爱情意象

    文艺复兴运动为爱情诗歌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众多的爱情诗中,作为极具影响力的玄学派诗人运用玄学奇喻,大胆地在明显不同的事物或情境之间做出极富想象力但同时又巧妙或缜密的联想和对比,构建出悖论式的爱情意象,向人们展示了多元化的爱情观,给人们感触爱情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 济慈《秋颂》中的多维立体赏析

    济慈的诗作以其丰富的意象、敏锐的感官描写、强大的想象力为特征。《秋颂》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篇颂诗,诗中客观地描摹了多种秋日的景物,并留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整篇诗作充满了立体感和纵深感。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浅析空间的立体感如何在《秋颂》一诗中得以体现。

  • 执着的追求——弗罗斯特诗歌世界探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多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语言质朴清新、富含哲理。本文以弗罗斯特的生平为线索,分析其诗歌内在的意义,以更好地把握和欣赏弗罗斯特的诗歌世界。

  •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中的宗教因缘异同之比较

    《天路历程》是17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以寓言的形式写成的属灵作品,故事叙述了基督徒及其家人奔走天路的旅程;《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题材的寓言。这两部中西巨著虽在属灵文学上各有所指,但都采用了宗教朝圣的叙事模式,描写了寓言人物心灵赎罪与解脱的经历,宣扬了精神得救的宗教教义。本文旨在比较两部作品在宗教因缘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