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浅论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作为一个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的城市作家,贾平凹熟悉并关心着农民和城市人群的生存状态。在他的小说中,他在时代和民族背景下去透视和分析人性,并通过对人物追求、人性解放和人性复归的理想和结果的对比来审视人性,从而使他的小说对人性的弱点和缺陷的揭露更为深刻。

  • 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黄咏梅小说论

    以普通的平民视角,关注现代都市卑微而丰赡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以诗意的语言,展现悲天悯人的情怀。黄咏梅的小说无疑迥异于90年代以来年轻女作家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显示了女性文学的另一种存在。

  • 从“金鸡独唱”到“金牌编剧”——朱苏进的艺术人生

    当过兵,以纯军旅小说唱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以《康熙王朝》、《三国》等多部热播剧备受关注,朱苏进的名字家喻户晓。在他的作品中,以独特的观照方式,透视了军营生活,并融入了对和平时期军人思想的深刻体验。正因其骨子里的军人基因和将军梦想,让他潜心于军事题材的探索与创作。本文从其人生经历和作品的精神流露中,探析他不变的职业军人情...

  • 当代武侠文学中的人文性

    武侠文学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当代武侠小说则更具魅力,拥有着无数的读者,这些都与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与"侠"所具有的民族性及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武侠小说家古龙、金庸,更是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创造性地融入到他们的武侠小说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此...

  • 试论刚柔相济、平和隽永的杨绛小说

    杨绛的小说以旁观者的角度,以机智幽默又同情宽容的态度,描绘一定历史时期普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感情,并妥善布局,熟练运用文字,塑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语淡意浓、婉而多讽"、刚柔相济、平和隽永的风格特征,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自己独特的脚印。

  • 无尽的遐想——解读废名小说《河上柳》的叙述技巧

    《河上柳》是废名先生于1925年4月发表的短篇小说,字里行间留下了巨大的遐想空间。本文从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文本的断裂、隐含的主人公等几个问题考察小说所体现的独特的叙述技巧,感受小说中韵味无穷的诗意。

  • 卞之琳诗歌的知性色彩

    卞之琳的诗具有极强的知性色彩,蕴涵丰富,具有哲理性,是对玄理的暗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传达深奥的哲理,流露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索和对现实的关注,其诗作与生命永远闪烁着智慧、艺术与真情的光芒。

  • 萧红创作中悲剧意识的艺术表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富个性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中充满浓郁而深沉的悲剧意识。在艺术表现上,萧红非常注重对悲剧意象的提炼和悲剧氛围的渲染,擅于将主观的情绪感受融于创作中,并且尝试在悲剧题材中融进喜剧性因素,以喜衬悲,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悲剧内涵。

  • 浅论萧红对女性生存境遇之关注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极富才华的女作家,一生不幸的经历给她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痛苦,于是把自己的苦难遭遇和对人生的体验都融入到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生存境况的叙写,鞭笞了封建制度残害妇女的罪恶,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 《白色旅馆》叙事视角的多重并置与拼贴手法的运用

    《白色旅馆》在技巧上堪称是一部表现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实验性小说。小说在对虚构的故事中诘问历史和人生何以如此暴虐的同时,采用多重叙述视角以及魔幻梦境与现实事件的"拼贴"、历史片断与记忆碎片的"拼贴"等叙事技巧,引导读者注意故事是怎样讲述的,让读者参与故事的阐释过程,从而扩展了文学的表达可能性。

  • 一首女性的赞歌——论《达·芬奇密码》的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浪潮,形成了众多理论,如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美国作家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一书所体现的男女相异、男女平等的观点。

  •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美国黑人丧失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的辛酸生活与痛苦内心,小女孩佩科拉的悲剧实质是黑人种族文化的日渐式微。种族歧视的顽固、传统文化的泯灭、家庭亲情淡化、个人道德沦丧、社区的冷漠和落井下石,使得佩科拉的悲剧成为必然。通过小说,莫里森旨在说明:黑人只有重拾传统文化才能重建民族...

  • 解读《喜福会》中的“顿悟”思想

    《喜福会》是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贯穿全书的是母女之间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但也不乏佛教的"顿悟"思想。这种"顿悟"思想使母女两代人建立了女性主体意识和文化融合意识,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

  • 文化碰撞与交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华裔文学作品中,无不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这一主旋律,这不仅是华裔文学作家特定的经历和身份所决定的,也反映了当代美国华裔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重新构建文化身份的现状。

  • 亨利·米勒灵魂自救的心路历程探微

    当代美国作家亨利·米勒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探索。他苦苦地呼唤心灵的回归,充分展示了对人性本真的渴望。通过再现真实的自我,米勒救助了自己的灵魂,也为已陷精神荒原的现代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和鼓舞,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

  • 浅议哥特写作手法在福克纳作品中的运用

    美国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惊悚氛围,塑造"恶棍—英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这种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南方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福克纳小说借助哥特式手法揭示人性中的黑暗与罪恶,进行道德探索和社会批判,...

  • 基于关联理论分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创作

    基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原则,本文解读了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设计、话轮转换,揭示人物的性格、心理及冲突,探寻小说的艺术创作魅力,以期对提高作家的角色对话构思能力有所启发。

  •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性主题探析

    欧·亨利是美国近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巧妙,幽默诙谐,既有对人性善的一面的赞颂,如小人物之间真挚的友情、美好的爱情等;也有对人性弱点的鞭挞,如社会上层资本家的利欲熏心、丧尽天良等。本文通过对欧·亨利具有代表性小说的分析,阐述了其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性主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主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 《大地》中阿兰的形象分析

    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阿兰这个令人同情、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提出了中国妇女地位这个严肃的问题。她对中国劳动妇女的观察和体认,促使她刻画了阿兰这个栩栩如生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阿兰丑陋、勤劳、坚毅、智慧、忍辱负重的形象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改善中国妇女地位的思考。

  • 斯泰因与库切阐释式写作策略比较研究

    在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中,阐释是个极难准确定义又极易步入误区的领域。本文通过对库切代表性作品中的主人公科斯特洛的深入分析,将其与格特鲁德·斯泰因做一个横向的平行式研究。试图挖掘出斯泰因与库切作品中独特的自我阐释视角,揭示出其文本中所渗透出的互渗式写作策略。

  • 不确定的美——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形象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以实验性的应用不确定性这个后现代手法所创作的名篇。小说的叙述者,男主人公查尔斯、镇上人们对女主人公萨拉不确定的描述,使萨拉的形象成了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呈现出了一种不确定的美。

  • 对立、依存与和谐——女性哥特视域下的《蝴蝶梦》及作者的女性观

    本文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哥特式经典之作《蝴蝶梦》。通过对叙述者"我"从无知、觉醒到成熟成长过程的分析及"我"与前女主人公吕蓓卡的形象对比可以看出,达夫妮·杜穆里埃对传统父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定位表现出的既颠覆又认同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女作家文学创作中的身份焦虑及对两性和谐关系的向往。

  • 论劳伦斯《牧师的女儿们》的动态性叙事策略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认为生活是多元的、复杂的,艺术就是要表现生活的复杂性。在其著名的中篇小说《牧师的女儿们》中,劳伦斯不断变换叙述视点,多层次地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并以多重动态性叙事策略使小说富有节律。本文从生命意象、吸引与排斥、开放式结尾三个层面,探讨小说的动态性叙事策略,以及其对主题表现所...

  • 关于《简·爱》中女性魅力的探讨

    简·爱作为文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男权社会中,简·爱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更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的这种个性魅力,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本文试对简·爱的女性魅力进行探讨。

  •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简·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妇女形象——简·爱。《简·爱》渗透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具体体现在争取经济上的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敢于反抗意识的体现等三个方面。

  • 《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解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写航海历险传奇故事的经典之作。鲁滨逊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殖民者:在流落孤岛之后,纯洁美好的田园生活唤起了他内心的平静和人性中真挚的感情,并使他的内心产生了矛盾冲突:一方面表现出对过去资本主义殖民形象的依稀眷恋;另一方面,感受到并表现出人性中单纯美好的真挚情感。

  • 论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无意识的展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常用无意识手法来描写人物心理。但他并不照搬弗洛伊德的理论,而以自己的方式把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理论融入其小说之中,并以丰富而别致的故事情节再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茨威格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特点之一。

  • “爱斯梅拉达”与“卡门”——爱情悲剧中的两朵奇葩

    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与"卡门"是19世纪文坛作品中两个独具魅力的表现爱情悲剧的艺术形象。她们的悲剧,是平民百姓个性自由的要求在黑暗时代无法实现的悲剧。本文将从其共性与个性两方面来对比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成因。

  • 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人文思想之比较

    法国作家雨果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位风格迥异的文学大师,一个制造了许多"完人",一个制造了许多"超人";一个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一个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一个以宽广的视野记录着社会全景,一个以深邃的笔锋刻画着人心全像,但他们都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角,关注人文,倡导自由、尊严、博爱、使命,都表现出可敬的人文思想。

  •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谈“回归文学”和苏联“正统”文学

    "回归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坛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回归文学"和苏联"正统"文学写作时间大致处于同一时代,可是发表却不处于同一时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苏联"正统"文学与"回归文学"长时间处于隔离状态,二者互不理解、互不交流。如何解读"回归文学"和苏联"正统"文学在苏联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给予解读。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