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由余华的小说《活着》引发的思考

    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活着》是先锋作家余华的一部写实性作品。因着生命,因着人生,因着生存,这部小说已经超出了通常的文学意义,扩展到人类生存哲学范畴之内,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与客观性。本文通过对福贵经历的死亡事件进行分析,探求出了"活着"体现的生命意义。

  • 把玩狂欢:彰显欲望的迷狂——论《兄弟》再现现实的一种策略

    在余华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始终如一地书写着人的生存境遇,关注着人的精神空间,思考和探寻着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方式。本文从主题意义、叙述结构、叙述方式、话语特点等层面对《兄弟》的具体文本进行整体关照,系统地分析了余华以"狂欢"的思维与方式再现现实的策略,探寻了《兄弟》隐藏在外在形式背后的创作意识及颇具狂欢色彩的叙事特质和意义...

  • 新移民作家张翎小说《余震》的叙事手法浅析

    浙籍新移民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关于"地震"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颇具独到之处,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相互交织,展示了当代海外新移民作家在突破中西叙事传统、历史与现实等方面所作的探索,预示了海外华人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 伤痕文学作品苦难内容主题概述

    伤痕文学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懑终于有机会倾吐。作品的主题几乎都是梦魇般经历的回忆和关于苦难耻辱的痛述。而苦难的讲述并不是目的,人们经历了苦难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忠诚,维护了政治理想的崇高和纯洁,也使得苦难更有价值。

  • “五四”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历史文化语境之异同

    "五四"乡土小说和80年代寻根文学的产生离不开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在对它们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考察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推动这两次文学创作发生的动力因素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历史政治因素的影响;文化思潮的引导;域外文学的影响。

  • 武汉文学的前世今生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武汉地区多彩多姿的文学传统。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祖"屈原开始,骚人墨客居汉、旅汉、过汉而留下吟咏的代不乏人。当代文学"汉军"异峰突起,为世人所公认。本文着重梳理武汉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了明清以来各时期武汉文学的特点。认为明清时期,武汉地方文学开始勃兴;近代文学创作基本上仍停留于封建传统文学的格局;启蒙与救亡...

  • 曹禺创作历程漫谈——从《雷雨》、《日出》、《北京人》的人物说起

    在曹禺的创作中,《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感情充沛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从这些人物的命运来透视作家的创作历程:就主题思想内容而言,是纵向不断地深化,从苦闷不安地追求个人情爱自由到艰辛地去向社会群体寻求光明;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是不断地扩展和升华,...

  • 卞之琳诗歌“知性”的解读

    卞之琳的"知性诗"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诗坛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他的诗具有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知性美",正确地把握卞之琳的"知性诗"要将其放入现代派中西诗学融合的创作背景中,运用阐释学方法来解读。这将使卞之琳诗歌的解读走出历史窠臼,不断拓展卞诗新的生命空间,而在卞诗及其阐释学解读本身中已包含了某种后现代主义的因素。

  • 在漂流的世界里寻找静悟的人生——以陈贞的诗集《三品人生》为例

    诗是真善美之间最好的联系与传达,在喧嚣的世界里,如何超越物质的诱惑,寻找静悟的人生?陈贞作为一位业余诗人,他以他的作品作了有益的尝试。由于认识及其他原因,对诗所附丽的物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与处理方式,这对于诗的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陈贞作品为范本,试图提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 冯骥才《歪儿》美点赏析

    歪儿是冯骥才笔下的一个有着身体欠缺的儿时玩伴,文章对冯骥才笔下《歪儿》的艺术美点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思想美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冯骥才先生的写作特点,并且为发掘其写作内涵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 外在轮廓内的真相——贝弗利·法默小说女性主体意识探析

    父权文化将女性看作是封闭的轮廓线,观赏的对象。这种外在的视角无法了解生活于这样的躯体之中的女性的感受。贝弗利·法默摆脱了这种男性主宰的外在视角,进入其外在轮廓之内,通过展现女性所面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将女性构建为真正独立的主体。

  • 毁灭与重生——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爱的哲学

    "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其作品表现了深刻的爱的哲学。莫里森传承了文学之爱的表述传统,但不只是停留在爱的多方位的表达,而更多致力于对爱的积极意义的探讨。其作品揭示了当代人尤其是美国黑人如何在种族主义、父权主义和人性弱点的三重重压下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共存。

  • 原型意象的文化意蕴——《女勇士》的神话原型解读

    华裔作家汤亭亭采用中国传统题材,通过后现代互文性意义上的拼盘杂烩,创作了大家公认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女勇士》。这部作品兼容了中、西方文学的基元,展示了人类思想深处的共同愿望,显示了作家个体意识的加工痕迹。本文试在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下,深入挖掘《女勇士》中的三种原型意象:"鬼"、"疯女人"和"流亡者",帮助读者揭示出这部作品所...

  • 从谭恩美作品解析中美文化的冲突、交际与重构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关注了美国华裔这个群体的生活,探讨了华裔想要寻求自己文化身份定位的诉求,探析了中美两种文化从最初的冲突到逐渐的相互交际和融会,并最终重构产生出了独特的"华裔文化"。

  • 后现代言说的迷境——浅析约翰·巴斯《迷宫》的后现代之美

    后现代言说的总体特征是言说主体的离散,而约翰·巴斯的《迷宫》就具有这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迷宫》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在后现代美学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巴斯的这部作品,深入剖析后现代言说的本质特征,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

  • 论《白雪公主》与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重构趋势

    长篇小说《白雪公主》是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代表作,是对家喻户晓的德国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戏仿,小说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零散性或片断性,以及反讽和种类混杂,清晰地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结构和重构趋势。

  • 纳博科夫英文小说中的时间与记忆研究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所创作的英语小说大多是对于往事时间和记忆的描述,其小说中的人物不断穿梭于现实与过去。纳博科夫试图以这种留住记忆的方式,表现其渴望通过艺术使时间成为永恒的愿望,展示了超越的审美。

  •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关于这部作品的文学评论已有很多,但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评论较少。本文试从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出发,对小说中主题的表现方式、人物关系的刻画和叙事方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不同角度的文学作品赏析有一定的启示。

  • 战争与虚无——浅析欧文·肖小说《幼狮》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过着平和安逸幸福的生活。战争的硝烟早已随着历史的尘埃而烟消云散。人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更多的只是一种想象。仔细拜读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肖的巨著《幼狮》,我们会对战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以战争和虚无的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一些解读和研究。

  • 《白象似的群山》场景设计分析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运用亨利·詹姆斯的场景系统理论,从场景"必须以服务主题为目的,必须具有自己的有机体功能,必须为下一个场景的出现做好准备"三个方面对《白象似的群山》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借鉴场景系统理论挖掘作品更多的美学价值。

  • 玫瑰的缺失与召唤——由《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福克纳的历史文化意识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缺失"特征贯穿于小说多处,文中的空白缺失及意义未定给予读者广泛的审美空间,因而具有强烈的召唤性。然而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福克纳无法跳出南方历史的影响以及南方历史语境的限制,他对美国南方社会的批判性历史意识体现在其独到的文学价值观中。

  • 决绝与缱绻:德莱塞小说创作论

    纵观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作品内部普遍地存在着复杂的二重性性: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越界与背离的决绝姿态,又体现出对精神价值与理想难以割舍与缱绻的情愫。本文认为,形成这种特征的根源在于作家本身创作思想的矛盾性。

  •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中的叙述视角浅谈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风格凝炼、语言精致、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而他的叙述视角技巧也有独到之处。本文具体分析了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叙述视角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场景设置的关系。

  • 爱情是一种疾病——伊迪丝·华顿《罗马热》象征手法之浅谈

    伊迪丝·华顿在《罗马热》中,将爱情比喻成致命的疾病——罗马热。作者不但运用这样的类比表明老纽约社会对于男女之间的激情的否定,同时还运用其他意象与"罗马热"这个主要意象构成鲜明对比,如"罗马斗兽场""罗马广场"等。作品通过描述"罗马热"对古罗马帝国的冲击,来暗喻汹涌澎湃的激情对于婚姻的破坏。除此之外,"鲜花""月光"等一系列意象与作品中...

  • 死亡:自由的自我救赎——从精神分析视角看《一个小时的故事》之主题内涵

    《一个小时的故事》长期以来被归类为女性主义文学,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做过一些评论。论文基于文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新审视女主人公的死亡原因,以期对自由和死亡的主题能够重新再认识。

  • 从精神分析理论看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恐怖美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集合了许多精神分裂的变态人物,这些人物在小说中以异样的行为,展现了坡小说中的恐怖美。本文以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爱伦·坡小说中人物的变态情结和人格二重性问题,探讨了坡是如何通过这些变态的人物形象传达恐怖美的。

  • 评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酪乳中的苍蝇》

    美国黑人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既具有美国文学的特色,也带有黑人文学所特有的色彩。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酪乳中的苍蝇》,主要探讨了黑人的社会境遇和身份边缘化问题。本文借助后殖民主义理论来探讨在白人文化和价值观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黑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并试图破解传统的黑人身份定位,寻求黑人身份的重新构建。

  • 从《尤利西斯》看乔伊斯的世界主义

    本文通过对《尤利西斯》的分析,指出了詹姆斯·乔伊斯对犹太问题关注的重要意义。从作品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乔伊斯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呈现出了一种宏大的世界视野,展现了他的精神逾越之旅。

  • 解读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苔丝”

    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析英国20世纪初现实批判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女性形象,发掘小说女主人公所具有的优秀女性本质特性,探究生态女性主义精神表现和其所受的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揭示这一女性形象命运的启世意义和现实意义。

  • 浅议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时间组织结构

    本文从伍尔夫的时间结构观念入手,具体分析了其长篇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奏鸣曲式时间结构,并论证了此结构对凝聚作品内容、展现作品主题所起到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其对伍尔夫后期作品乃至整个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