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女作家,王安忆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以其独特的女性审美视角观照世界,塑造了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性意识的觉醒、对传统秩序的反叛和做生活的强者三个角度分析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形态。

  • 当代畅销女性游记文学中的主体幻想与实践

    本文借助畅销于网络的更为自由和多元化的当代女性游记,审视诸多普通女性在更为广阔的世界中探索行游时的心历路程,尝试剖解聚合和隐含于当代女性游记里面的当代女性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自我意识的状态。

  • 小说《围城》中人物性格塑造及分析

    20世纪40年代,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自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人们对其蕴含的主题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这部作品以中国抗战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叙述主人公归国华侨方鸿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旧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特征,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压抑与黑暗,被文学界称作是"新《儒林外史》"。在小说中,钱钟书塑造了多个...

  •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称谓语

    《家》是巴金先生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封建大家族高公馆的败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精心的设计,小说中的称谓语极具代表性,这些称谓语为表达小说的主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小说中几种人物关系对称谓语及其表达情感的影响,分析了这部小说中称谓语的...

  • 浅析鲁迅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中西方文化在中国"五四"时期曾进行了猛烈的撞击,鲁迅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不但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鲁迅在现代文学创作题材、语言、文学体裁以及现代小说理论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所以说,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做出了...

  • 试论开一代新诗风的郭沫若

    中国现代新诗,挟"诗界革命"之威,充当"五四"文学革命先驱。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其在极为先进、科学,乃至庞杂的思想基础上突破语言的藩篱,开拓奋进,成为时代主体精神之强力的载体。郭沫若新诗应运而生,以《女神》破除一切陈规旧套的自由奔放形式、火山爆发般的叛逆激情取代了初期白话诗那种平坦自然而又缺乏想象和强烈情感的平实诗风。

  • 文字的魔力 叙述的艺术——评《挽救骨头》的叙事技巧

    非裔美国作家杰斯明·沃德的小说《挽救骨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独特的叙事视角、"黑人性"的话语、自传性的内容和非连续的叙事手法,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地刻画了美国南部乡村社会底层黑人的贫困生活和他们的内心感受,揭示了种族主义依然存在并给黑人带来巨大伤害的社会现实。

  • 解读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之西部文化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作家,他所创作的边境三部曲包括《骏马》、《穿越》和《平原上的城市》。本文通过回忆西部拓荒与牛仔神话,展现了西部的失落与毁灭,赞扬牛仔创造了美国的西部文化特色,以及牛仔独立的冒险精神和对牛仔神话失落的惋惜。

  • 论《紫色》性别角色的模糊

    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紫色》中关注了性别问题,而非种族问题。小说中大多人物都打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的界限,兼具男性和女性特征。性别角色的模糊反映出性别是文化建构的产物,颠覆了人们解读男性和女性的传统方法,揭示了父权制对黑人男女性别建构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艾丽丝·沃克推翻父权文化秩序、消除性别歧视、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 “小历史”挑战“大历史”——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耻》

    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小说,从不同角度解读将会获得不同的启示。本文将小说置于新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分析作品中各个人物的"小历史"如何挑战、甚至颠覆官方的"大历史",展示南非新旧交替时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揭示"彩虹国度"的理念如何被质疑,以及作家库切如何抗拒南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遏制"。

  • 时代的悲剧——《野草在歌唱》主人公玛丽的悲剧命运探析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凭借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而一举成名,并于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并结合后殖民理论来分析其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的女主人公——玛丽的悲惨命运。玛丽处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挣扎于种族、性别、文化和精神的多重困境中而无法确立自己的身份,她的死是时代的悲剧。

  • 小说《讹诈》中的话轮转换与权势关系

    本文尝试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英国作家亚瑟·黑利的小说《讹诈》中的话轮转换后发现,社会角色的弱势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交际的强势者,可以控制话语的主动权;社会角色的强势者则不甘心于一直受制于人,会通过各种副语言手段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此外,话轮的转换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 叛逆与追求——《荆棘鸟》中朱丝婷的女性形象解读

    朱丝婷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中的一位重要女性角色。她经历了行为的叛逆与内心潜在的脆弱之间的挣扎,进而追求独立的人格、成功的事业、平等和谐的爱情与婚姻,体现了女性意识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 两副面孔之异曲同工——论魔幻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联系性

    虽然魔幻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在文本内部上存在着主题表达、文体表现、组织结构、描法等差异,但是相同的历史渊源、觉醒的民族意识以及西方文学流派对作家的影响还是造成了他们在人道主义观念表达、美丑对照原则、情节切入角度、故事悲剧色彩等方面的相似性与联系性。

  • 试析《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美国作家辛格作为一位以古老的意第绪语言写作的犹太作家,深深了解犹太民族对于食物的崇拜和热爱,也了解食物在犹太人生活里的重要地位,更懂得犹太人如何烹煮食物。于是在其长篇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里,就有了许多关于传统饮食文化的描写,充分表现出犹太民族饮食的精细、丰富和美味。

  • 浅析《老人与海》的英雄主义与悲情主义

    英雄主义和悲情主义是海明威《老人与海》这部剧作中两个相对对立的部分,它们贯穿于全文始末,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相互迭连、彼此交错之势。本文拟简要阐述《老人与海》所蕴含的英雄主义及其悲情主义的具体成分,以期引起读者和研究者的共鸣。

  • 悲剧人物的多维角色与矛盾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福克纳塑造了艾米丽这一具有南方旧传统的维护者、旧传统的反抗者、新生活的追求者、新社会的害人者于一体的多层次的女性形象,反映了艾米丽自身的矛盾心理。

  • 解读德莱塞长篇小说的悲剧意识及人物特质

    西奥多·德莱塞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悲剧及其悲剧意识,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悲剧意识的形成、悲剧意识以及人物特质等三个层面,对德莱塞长篇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人物特质进行了全面解读,以揭示西奥多·德莱塞长篇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 《白鲸》的空间、话语与权力

    本文依据福柯、布尔迪厄等关于空间和话语的思想,从空间和话语的范畴讨论麦尔维尔的《白鲸》中的权力问题,认为《白鲸》中的大鲸客店、神甫的讲坛、船头楼与后甲板及船长室等空间及其中的话语展示了社会等级结构与社会秩序,重构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表明空间与话语是两个相互叠加、渗透的维度,与权力密不可分,既是权力的微观表现,又是权力实际运...

  • 关于《白鲸》三类叙事语言特色的翻译探析

    麦尔维尔小说《白鲸》是19世纪美国文学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依据原著的三种叙事视角,探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下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以及小说人物叙事视角下语言特色的翻译,并分析了拼贴式叙事视角下语言风格的两大特色,表现出小说内容繁杂、语言多元化的特色。

  • 女性新形象——《红字》中海斯特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霍桑在其经典巨著《红字》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女性新形象——海斯特,她以自己的方式捍卫了作为女人应有的权利,成为一个永不放弃追求幸福的女权主义先行者。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来解读《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女性主义意识。

  • 《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个性分析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作家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美丽动人、敢爱敢当,勇敢地冲破婚姻的枷锁。但由于19世纪清教严格戒律的禁锢,海丝特的爱情理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了由生发、破灭、沦落的过程。面对世俗和清规戒律的压抑,海丝特选择了反抗,她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在嘲讽和辱骂中,刚毅不屈地生活着。尽管最后她的生...

  • 解读爱伦·坡《厄舍府的倒塌》中的美学体现

    《厄舍府的倒塌》是爱伦·坡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出色地体现了爱伦·坡的美学思想。本文从小说中的超自然的描写、超说教的思想、超想象的怪诞和超空间的构建四个方面论述了《厄舍府的倒塌》中的美学体现。

  •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美国式幽默语言探析

    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充满了美国式的幽默以及对现实的讽刺。他以犀利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揭露当时腐朽的社会,抨击伪善的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他通过幽默讽刺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变型扭曲的世界。本文主要分析了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语言的特点,即他擅长通过夸张和对比等写作手法表现自己的幽默,在让人发笑...

  • 美国文学中民族精神与特征研究

    在美国文学中,具有民族特征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统,而内容则具有美国信念的核心元素。在当代美国多元化认同的背景下,一些美国文学家在作品中发挥了民族精神与特性。本文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与特征深入研究,对美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与个人本位主义观念进行了剖析。

  • 《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策略与价值研究

    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完整地呈现了人的分裂和家庭的分裂,并以此来表达对完整的人的追求。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景象象征和心灵的对话叙事,表达着人的自我调适和对自然本性的追寻和自我确证,推动着人摆脱工业文明的压抑与束缚。

  • 解读高尔斯华绥《品质》的艺术之美

    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细细品读,不仅有品格张扬、社会拷问,更重要的是,作品意味深远,发人深思,令人震撼。本文从细节描写、悲剧审美特征、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主旨等四个方面来挖掘作品的艺术之美。

  • 乔治·艾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情节及心理分析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所创作的《米德尔马契》倍受读者青睐。在这部小说中,艾略特巧妙地安排了作品的构成,尤其是在情节设计和心理描写方面:情节转折上不着痕迹,人物内心世界真实细腻,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 从生育与性别角度谈《弗兰肯斯坦》中的女性地位重塑

    从生育角度看,《弗兰肯斯坦》一书描写了一次失败的造人过程;从性别角度看,年轻的科学狂人弗兰肯斯坦大胆地采取单性繁殖的手段创造出"怪物",颠覆了女性在生育上起到的主导作用。本文从生育与性别视角探讨《弗兰肯斯坦》,告诉世人生育不都是美好的,也同样伴随着死亡,批判了男性对生育权的觊觎和统治,以及女性在生育和养育子女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解读简·奥斯丁小说叙事艺术

    简·奥斯丁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为英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奥斯丁的作品摒弃了以往小说中夸张的传奇因素,主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视角来讲述英国当时社会的爱情、婚姻及生活故事。本文以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为例,从小说叙事原则、叙事特色及形成原因等角度,解读其叙事艺术,进而更深入地了解简·奥斯丁的创作手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