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现代化生存场景的浮世绘——评毕飞宇的叙事智慧

    <正>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于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91年发表中篇处女作《孤岛》,到2001年频频获奖的《玉米》,再到2005年的长篇新作《平原》,毕飞宇的小说创作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个年头,毕飞宇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不少奖项,例如:首届鲁迅文学...

  • 浅析莫言《蛙》中的罪与救赎

    在《蛙》这部著作里,莫言以他特有的笔调,娓娓叙述了高密东北乡六十年来所发生的关于计划生育的种种现象。《蛙》通过对主人公乡村医生姑姑所经历的生活历程进行延伸描写,把笔调触及到了关于计划生育的方方面面,对人性幽暗的一面进行了强烈的鞭打。著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人类所犯下罪责进行描写的同时,对人物进行了救赎精神的挖掘,使著作的主题...

  • 论张洁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著名女作家,她创作了一系列婚恋小说,通过这些作品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知识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中我们能发现张洁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本文主要以张洁的婚恋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张洁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加深我们对张洁创作思想的理解。

  • 迟子建小说中的儒家精神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儒家精神,小说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仁爱精神、智慧以及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都是儒家精神的集中表现。一方面,迟子建小说中的儒家精神,为被物欲扭曲的灵魂和精神污染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鲜明的反向参照,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人性本善的执着追求;另一方面,迟子建的小说带有一种保守的倾向,她所向往的传统文化精神无法...

  • 《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

    《白鹿原》是20世纪初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本文通过笔者对小说的阅读感受,着重从结构安排、思想意蕴、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赏析《白鹿原》的艺术特色,领略作品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 老舍小说的叙事艺术——以《离婚》为例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文艺本身才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者。"而他的文学作品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本文将以《离婚》这部小说为切入点,全面地分析老舍在叙述方面所特有的丰富性与完满感。重点研究老舍小说中所使用的文本逻辑、语言策略、叙述资源与路径、变相方法和形式,从中解读出其在小说中的叙事艺术框架。

  • 永恒的(彳亍)与清愁——戴望舒象征主义诗歌风格评析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群落的异数幽士,也是象征主义梦魇菌体的感染者与传播者,其表体承古、内基融欧的创作风格,可谓标新立异、自创高格。本文基于戴望舒诗歌创作早期尝试的古典风雅意味散释、中期探索的中西意象理念交融呈现以及后期构筑的象征主义基调渲染三个阶段的承载转化,进而完成其象征主义诗歌风格这一最终格调的萌动、生发、滋蔓的探...

  • 马尔克斯《巨翅老人》中的天使形象解析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以独特的描写彻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天使那种青春、活力、具有神圣力量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萎靡落魄、衰老虚弱的天使形象。人们拒绝了天使的介入,拒绝尊重生命,拒绝付出关爱。依旧停留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往来的封闭社会里。天使愈发苍老,终于被人遗忘,最后飞离这个封闭保守、冷漠无情的小镇。这里,...

  • 从莫里森《宠儿》看黑人的自我成长

    《宠儿》是托尼·莫里森长篇小说中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里,莫里森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一位生活在奴隶制度下的黑人妇女进行了详细的描绘——黑暗的压迫使得母亲做出了弑婴的行为,小说用艺术形式再现了人性的光芒。本文以《宠儿》为例,通过分析奴隶制下黑人的悲惨命运以及奴隶制给黑人造成的心灵创伤来阐述黑人的成长过程,并分别从黑人身...

  • 论美国黑人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以《秀拉》和《紫色》为例

    姐妹情谊是美国黑人女性成长小说中被反复书写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身处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来说,姐妹情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她们生存的需要,更是她们成长的力量源泉。然而,在不同黑人女作家的笔下,姐妹情谊也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和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

  • 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的自然与女性

    《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讲述女主人公从青春期到成熟女性的成长经历的小说,对于女主人公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成长有各异的理解与解读。建立在对小说进行细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从自然与女性的象征意义的角度,试图揭示女主人公成长的真正含义。

  • 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

    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盛,一大批黑人作家开始在作品中关注黑人女性,不仅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视角对这个之前被遗忘的角落进行审视,也从不同的角度塑造出了多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黑人女性形象,不但使文学作品本身得到了丰富,也表达出了黑人作家的进步和独立意识。本文结合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作品中塑造的不同的黑人...

  • 从《堂表亲戚们》等作品看贝娄创作中的叙事艺术

    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叙事艺术上成就巨大,他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引人入胜且极具批判性,而其短篇小说则极富哲理意蕴,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文学世界。作为一名美籍犹太人,贝娄经历了在俄国浓郁犹太教氛围的生活,也娴熟掌握了美国现代生活方式,他所看到的社会和文化都是双重性的,并且通过文本创作的形式记录下来,完成了个人精神和文学艺术的...

  •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犹太主题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借助一位老迈的犹太大屠杀幸存者赛姆勒先生的经历呈现出主人公犹太性的发掘过程。这位老先生的形象是一位非常传统保守的犹太人,其血统意义犹太性由外部力量决定,由犹太大屠杀和以色列六日战争集中代表。其犹太性并不仅仅具有血统意义,还可以扩展到被边缘化的他者社会意义。这种边缘化不是一种被...

  • 《第二次来临》中记忆和失忆的契合:谁主宰命运

    美国小说《第二次来临》主要刻画了两位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心理疾患从而导致意识不健全的男女主人公的生活。两位主要人物,一位由于记得生命中所经历的所有事件而痛苦,而另一位丧失记忆,并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小说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孤僻、特立独行行为的描写,揭示了生活带给主要人物的痛苦、失望和迷茫以及内心的追求。

  •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距离叙事之错位审美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性格扭曲变形的老处女爱米丽小姐身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爱情故事。在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中,福克纳巧妙地运用了"距离叙事",为阻碍读者探寻词语意义踪迹而有意制造了多义复合的交叉路径。"距离叙事"在文本中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五条:主人公爱米丽小姐与叙述者的距离、判断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 社会钳制下的心灵扭曲和悲剧命运——《八月之光》人物分析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中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首次探讨了种族问题,刻画了种族主义、清教、加尔文主义和向后看的历史意识对南方人心灵的毒害,揭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本文旨在探讨在种族主义、清教、加尔文主义等的社会钳制下,人物的心灵扭曲和必然的悲剧命运。

  •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桑提亚哥的孤独感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他的著作《老人与海》受到无数读者的青睐。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分析老人桑提亚哥在面对小孩马诺林、周围人群以及大鱼时呈现出的不同人格,透视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进而呼吁当今社会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关爱老年群体,为促进社会和谐尽一份微薄之力。

  •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观

    海明威从《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分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显现出其强烈的生态意识。在海明威看来,文学作品是指导人们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变化的重要因素,而《老人与海》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 探究《老人与海》中虚无主义色彩的运用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通过对一个短小故事的描写,运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不可战胜的意志精神,给广大读者极其鲜明、深刻的感受。本文从虚无主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这部颂扬人类坚强意志力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赞颂了人类坚强的意志精神,也着墨于浓重的虚无主义色调,使得硬汉精神的张扬与虚无主义相互衬托。因此,本文透过小...

  • 地域文化的深层追寻及多重构建——解读薇拉·凯瑟小说中的内嵌故事

    本文以薇拉·凯瑟小说中大量运用的内嵌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两部主要作品中波西米亚老人哈塔的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和纳瓦霍印第安人家园丧失和复得故事的分析,探究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古老欧洲、美洲文明传统,并认为凯瑟借助内嵌故事揭示了美国西部地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她对多元文化的接纳态度,打破了以往自我指涉的民族主义神话,...

  • 凯特·肖邦代表作《觉醒》主题分析

    女权主义先驱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描述了女主人公爱德娜从一名传统、毫无自我意识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本文旨在深入挖掘爱德娜为理想女性角色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与抗争,探究她的觉醒由精神转向现实,最终寻求自我统一与解放的深刻意义。

  • 比较《飘》中斯嘉丽与媚兰人生智慧的异同

    小说《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生活、成长及转变为线索贯穿全文,在这其中又安排另一位重要女性角色媚兰进行鲜明对比。论文以两位女性的性格为切入点,分析二者人生处事智慧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展示世界名著《飘》所拥有的极高的文学成就。

  • 语境在电影翻译中的制约作用——《乱世佳人》电影翻译实例分析

    电影剧本中的词、句所表达的含义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其所处语境的制约,即语言因素方面的制约和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制约。译者要翻译出贴切的译文,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语境的这种制约作用。本文通过《乱世佳人》电影翻译实例分析,探讨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遗失在希望中的绿灯——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手法运用的剖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在该作品中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以加强艺术个性,提升思想内涵,深化作品主题。本文着重从"绿灯"入手,去探求"绿灯"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盖茨比梦想破灭的暗示,并进一步去寻找"绿灯"在我们真实生活中的遗存。

  • 欧·亨利小说创作手法探析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以微观表现宏观再现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思新颖,观察敏锐。欧·亨利小说的开头表现出多样化,并且擅长运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对小说中的喜剧形象进行描绘,将短篇小说艺术发挥到最佳境地,使读者从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领悟其内在的深刻思想。

  •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的文学风格

    《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美国著名现代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作为构思小说情节的源泉,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令人啼笑皆非又令人深思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多处出现的大众化幽默尽管令人心酸,但也凸显了该小说与欧·亨利本人的创作特点。《警察与赞美诗》将美国社会的真实性折射得一览无余,也是欧·亨利小说艺...

  • 《红字》的陌生化叙事艺术

    陌生化手法是霍桑《红字》中一个突出的叙事艺术。这一艺术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张力和含混,延长了读者对作品的领悟,让作品与读者保持恰如其分的审美距离,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学美学效果,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浅议马克·吐温作品的幽默语言风格

    马克·吐温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美国式幽默、辛辣的讽刺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大众口头语言的广泛使用、他的幽默典型矛盾设计以及他的浪漫主义式的极度夸张,通过故事人物积极深刻地描绘出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和社会弊端,反映出在阶级冲突、社会剧变中的人性挣扎和人类心灵的成长...

  • 一部“倡异议者”的自传——解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如果从传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作者梭罗的自传,是作者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自己两年零两个月独处生活的作品。虽然梭罗被爱默生誉为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但他并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模仿他的生活方式,他号召读者成为探索自己心灵的探险家,去探索自己的极地。梭罗的确是一位倡异议者,甚至在深...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