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

    <正>编者按: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所主办,花城杂志社、作家杂志社、诗歌月刊杂志社、读诗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腾冲举行。沈奇、张曙光、耿占春、李亚伟、雷平阳、潘洗尘、默默、张柠、敬文东、张桃洲、李笠、树才、黄梵、

  • 时间屋宇上的一片青瓦——读李森诗集《屋宇》

    <正>成熟诗人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理解着他所处的时代。这种理解,可以是通过直接处理,也可以只是暗示;可以是描述和分析,也可以是评价;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批评或批判。在诗集《屋宇》中,属于农耕文化的自然和人世语汇的大量出现,似乎已经暗示出李森对我们时代的态度。这种态度,在某种层面上与一些哲学家用"原生性"(autochthony)或"扎根状...

  • 风格的洗礼——评李森诗集《屋宇》

    <正>如果一个人奋力地写,只是想成为一位诗人,缪斯听了也会发笑的;但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写只是为了博缪斯一笑,那么,这点慷慨或者可以让他成为一位诗人。诗人李森时常说,他的诗不是为全天下人写的,而是为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也是他的"缪斯妹妹"。这句感慨里不仅隐藏着"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孤高,还有一分求之不得的渴望。现...

  • 屋宇(组诗)

    <正>屋宇郁郁的白,是头顶隆起的空天,我受不了高处凝滞的隐晦。难道桃受得了,李受得了,花红受得了?可我有瞬间崩溃的苦楚。我养的雷手,正在试验新雷。所有的锯子,吐着木屑,看不见手腕。我造的风箱,突然吹出狂风。小喽啰在山坡上拔起树,扛着乱跑。郁郁的青,山坡下是我的屋宇。我有青瓦,我有诗书,我有火塘。屋檐需要滴水,就滴水。檐下的石块...

  • 春荒(组诗)

  • 李凖《黄河东流去》的性别解读

    当代作家李凖在创作中具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其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以及被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大河奔流》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文化内涵,揭示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男女两性所面对的爱情、婚姻、家庭、地位等诸多社会生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论莫言对母亲形象的双重塑造

    母亲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身份标志,也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话题。随着社会时代的飞跃和文学创作的革新,作家们也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来刻画母亲形象。而在莫言笔下",母亲"的文学形象得到了全新的阐述,以生活的笔触刻画了处在艰难岁月中的伟大母亲,同时也深入挖掘了母亲形象中的丑恶一面。本文主要通过对莫言小说中塑造的母亲形象进行解读,分别从...

  • 略谈莫言小说中的人性光辉

    对人性的探讨向来都是文学创作的核心内容,而揭示人性、反思人性则一直都是文学作品传达内涵与情感的主要手段。本文围绕莫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架构,分别从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以及用人性中的消极因素突显其积极因素三个方面入手,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莫言对人性的独到观点,从而传达出小说...

  • 试论萨满教对迟子建小说的影响

    迟子建对萨满教的描写经历了一个从一般性描绘到浓墨重彩渲染的过程。本文从叙事内容和叙事艺术两方面分析了萨满教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总的来看,萨满教赋予其小说飞扬灵动的想象力、瑰丽奇幻的神秘色彩以及深沉苍凉的终极意识,独特的"异域"气质,是"寻根"思潮的深化。

  • 张爱玲小说中音乐感悟下的苍凉弦音分析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充满了关于音乐的描写。张爱玲以她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和巧妙运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心理,促进了情节发展,揭示了人物命运,大大增强了文字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大段音乐描写所传达的张力,张爱玲拥有了属于自身独特风格的"苍凉"美学。

  • 论“五四”女性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心路历程

    本文主要通过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五四"女作家作品中的女学生形象,探讨女学生以"我是一个人"的呼喊和出走逃离作为自己的叛逆方式,她们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想的洗礼,又负荷着沉重传统文化的束缚,在不停息的反抗过程中,走向了不同的未来之路。

  •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嬗变

    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对"伪现实主义"的清算,要求回到真正的现实主义即"五四"现实主义传统上去。之后又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实主义文学在探索中创新的阶段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现实主义文学在变化中丰富的阶段,现实主义创作已经从原有的创作模式中走出,从封闭到开放,开始自我超越的新时代。

  • 牧歌情调遮蔽下的悲剧本质——《边城》的叙事特征与文化内涵

    《边城》虽然外表看似是一首牧歌,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悲剧。尽管在描述着边城人民真善美的淳朴性格,展现着他们身上洋溢出的传统农业文化气息,但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与时代精神相背离的,暗示着在中国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退的局面。《边城》在文化的内涵上,是在展现人真善美的品质,作者从一个乡下人的角度描绘出理想社会,充满着对...

  • 鲁迅小说《示众》的引比性细读

    《示众》是鲁迅小说中较为殊异的一篇。对于它的赏评,多年来众说纷揉。本文的细读,力图通过援引比照,挖掘文本语词切实诚挚的精神内质,扬露小说微言大义的闳妙气度,进而展拓文本"经典性"的审美意蕴。

  • 鲁迅《野草》的语言节奏及魅力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当中,《野草》是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语言优美具有深意,凸显了作者对语言把握和运用的高超文笔底蕴,在这部作品中语言仿佛有了音乐般的美妙音符,悠悠然然地编制出一曲美妙动人的旋律,在作品的叙述中让每一句都有了节奏的韵律。

  • 李长之文学批评特色及其价值述评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长之是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家,他在大量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评特色,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成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本文对李长之文学批评观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文学批理念、批评标准及其文学批评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梳理,进一步讨论了...

  • 正邪之分——论《笑傲江湖》

    武侠小说似乎就是二元对立的世界:正与邪,正义与非正义,二者泾渭分明。但在《笑傲江湖》里,作家给我们传达出的是另外一种信号",正未必正、邪未必邪",正邪之分不在于外相,而在于事实,道德优越感是皮相,淡泊之心才能触摸正义的本质。

  • 《鹿鼎记》前十回的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语用学初探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曾提出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即谈话各方要相互合作,共同配合(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一原则不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大量应用,同时在文学作品中,该原则也有较多体现。小说《鹿鼎记》前十回中大量运用此原则使人物对话增色不少,在此简要探讨。

  • 浅析诺曼·海勒非虚构小说的创作特征

    诺曼·海勒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在非虚构小说的创作上有着很大的成就,并因此获得了两次普利策奖。本文从诺曼·海勒非虚构小说中反射事实的客观表述、消解真实的表述技巧和自传色彩的艺术表达三个方面,对其非虚构小说的创作特征进行研究。

  • 浅析《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科尔曼·希尔克是美国当代优秀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杰作《人性的污秽》中的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一生历经坎坷,虽然经过一系列的身份演变以及个人追求,最终也未能改变他的悲剧命运。本文通过对《人性的污秽》的分析,发现主人公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以及主人公的个人根源。本文将对这些根源进行剖析,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

  • 论《生活在别处》中的三重悖论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是一部践行作者小说观的作品,即对于人类被遗忘了的存在的探索。小说通过青年诗人雅罗米尔的成长过程,展示了自由与束缚、梦想与现实、绝对与颠覆的三重悖论,揭示了一种意义远没有想象中重大,且时刻处于悖论之中的存在。

  • 从生态视角解读《少年派》审美意识及表现张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生态为主题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少年派与猛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在整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作家扬·马特尔始终牢牢把握了生态审美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生态审美的自然性,生态审美的整体性和生态审美的交融性。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作家马特尔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表现张力。

  • 《你真该看看那个邋遢样》中的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英国著名女作家缪丽尔·斯帕克,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等。斯帕克的短篇小说《你真该看看那个邋遢样》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优秀短篇小说,故事主人公罗娜是一个有心理洁癖的姑娘,并因此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交不到知心朋友,这种病态心理最终造成她就业、恋爱的失败,呈现了一位年轻女性步入社会时的种种不适应感。本文将透过罗娜...

  • 神性之爱与世俗之爱的对立——从解构主义视角浅析《荆棘鸟》

    澳大利亚小说《荆棘鸟》着重刻画了一位牧师和一位普通女子之间跨越宗教伦理束缚的爱情悲剧,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对上帝的爱和世俗欢愉之间艰难选择的心理成长过程。本文将采取解构主义的视角对小说加以解读,从而揭示小说中神性之爱与世俗之爱对立的主题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解构。

  • 《唐老亚》的召唤性阐释

    本文结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和朱立元的多层次语言系统论证了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小说《唐老亚》在各层面的召唤性,解读其艺术魅力的具体体现,为学界研究该小说提供新的视角。

  • 试析约翰·斯坦贝克《人们的首领》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主要代表作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等,作家对西部风景的描写体现了他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他刻画的西部英雄形象风格独特,世界文坛将他笔下的西部英雄称之为斯坦贝克式的英雄。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人们的首领》是反映西部生活的优秀作品,小说里的老首领一直无法忘记在西部拓荒时的生活,在他的叙...

  • 《异乡异客》的圣经原型解读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是最有影响和争议的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其最具轰动效应的作品是《异乡异客》。本文从叙事结构、主题和人物等不同角度分析小说所蕴含的圣经原型意象,从而进一步揭示《圣经》是如何影响美国科幻小说家的创作的。

  • 论辛格小说的文本价值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文本价值,辛格小说的文本价值在于他用有限的小说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民族文化信息:大量的犹太谚语、传说、方言等语言信息,以及大量的犹太生活习俗,比如服饰、饮食、婚恋、节庆等,都可以在辛格的小说里看得到。辛格小说为保留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代社会中的犹太文化并没有消失在美国的大环境下,这与像辛...

  • 解读《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同时又涵盖了许多现代主义因素,比如象征主义等现代因素的运用。在浪漫主义时代,人们无法接受这种因素的存在,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鲸》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再次被挖掘,它好比一座深奥奇幻的艺术迷宫,流露出奇光异彩的多维性与象...

  • 霍桑小说《红字》中的象征手法运用

    《红字》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纳撒尼尔·霍桑的优秀代表作,小说的写作背景是处于殖民时期的美洲,描写了当时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的残酷法律、虚伪宗教理念和社会道德观念,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是真正崇高的代表,她的行为感化了周围的人们,也感化了丑恶的社会。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第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小说,小说全文始终贯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