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爱的低声部(组诗)

  • 张晓英的诗

  • 再袭面包店

  • 失去女人的男人们

  • 地缘伦理: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李约热小说创作研究

    李约热是广西壮族作家,目前学术界对其小说创作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之下,地理与文学的关系属性贯穿了李约热小说创作的发生学、创作论和价值指向。其小说以最大程度的亲近地理为基本立场并形成地缘本位,以此为基础,在表意结构之人物形象望造、故事情节设置、叙事话语和象征结构上,都表征出"接地气"的整体态势。不仅如此,由于李...

  • 论严歌苓《陆犯焉识》中的“失忆”

    "失忆"在一般的小说中往往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或是人物特征。在《陆犯焉识》这部作品中,严歌苓将"失忆"提升到了一种哲学的层次,"失忆"象征着自由,"失忆"象征着对于苦难的超越,"失忆"是人性的自我救赎。因此,对于"失忆"的理解是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

  • 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探究

    作为当代著名小说女作家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王安忆的生活阅历十分丰富,文学创作造诣深厚,笔下的小说作品风格迥异,活力四射,不但体现出小说的艺术气息,而且传递出文学题材中深厚的意蕴。在其他作家选择喜剧题材写作的时候,王安忆却表现出异类的文学创作思维,她从悲剧层面出发,深层次阐述了人类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生活,并展开一系列具备反抗意义的小...

  • 莫言《檀香刑》中人性的卑污剖析

    《檀香刑》是莫言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莫言塑造了咸丰皇帝、袁世凯、钱丁等刑罚审判执行者的卑污人性,同时也从受刑者、行刑者、看客等角度,对卑污的人性进行全面剖析。莫言通过《檀香刑》,揭示了卑污人性实际上是人性在欲望当中的沉沦,并且对这种卑污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 论莫言小说中的生命叙事

    莫言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是由于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以叙述乡土文化,同时注入自身对家乡的怀念和那个年代下对家乡的愁怨的复杂情感。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独特的思维,以乡土文化作为写作基调,利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围绕乡土文化里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多角度叙事,慢镜头刻画人物内心独白;每件作品呈现给...

  • 蒙古族文化视角下《狼图腾》解析

    《狼图腾》是姜戎花费三十年心血创作的一部以原生态内蒙古草原狼为主角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大量详实的资料带给读者久违的阅读快感和心灵震撼,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原始野性,被认为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可以说,《狼图腾》是一部有着厚重文化内涵的杰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而且还暗合了当前正在勃兴的草原文化研...

  • 论阿城《棋王》中的混沌与现代

    《棋王》是阿城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发表后曾引发了所谓的"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体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思想,归根结底是救赎理念的一种表达。但真正的救赎实则在人自己身上,本文将以"王一生"这个人物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真理与救赎等问题。

  • 从叙事声音角度看《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双重文本性质

    1928年2月丁玲女士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环境中,该小说不单被启蒙/权力话语场接纳,还一直被启蒙/男性话语场以固定的话语模式加以解读。《莎菲女士的日记》被不断地误读与其叙事声音的复杂不无关系,本文将从不同的叙事声音角度,来论述小说对男权话语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思考,继而阐述《莎菲女...

  • 论张爱玲小说的音乐化特征

    作为我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张爱玲以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巧妙地从音乐艺术的审美视角来揭示作品的主题内涵和美学价值,构筑小说情节,营造意味深长的意象,增强作品的灵动性、深刻性和艺术表现力,衬托和凸显小说的主题内涵和美学价值,从而使文字与音乐交融焕发出灼灼光彩,为作品增添了无数超然的意境。本文在分析张爱玲音乐观对其文学的渗透的基础上,...

  • 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我国现代小说家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离不开绘画艺术情结,这主要是由于她从小就有着较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不仅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同时还有一定的个人天赋。她主要在中西方文化间来回徜徉,不断地品味和感受着非常喜欢的后印象派绘画艺术,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小说创作灵感,把后印象派绘画中的现代精神与自身的艺术追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自己的...

  • 李金发《弃妇》的丰富内蕴

    《弃妇》是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代表作。它借助被弃女性凄楚无助的形象,展现中国现代先锋诗人对女性社会境遇的焦虑和对漂泊异乡的知识分子自叹式的影射表达。

  • 李健吾文学批评风格变迁漫谈

    文章以《咀华集》、《咀华二集》及建国后批评为界,对李健吾文学批评创作特征进行分阶段的解析,把握李健吾批评风格与社会语境间的联系,进而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价值定位进行思考。

  • 中国文化在美国思想中的变化——以《女勇士》为例

    为了研究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中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意义,找寻中国文化在美国思想中的变化,因此本文从中国文化为出发点探讨女性主义的内涵,并通过三个女性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用意,从争取女性的话语权与写作权、彰显女性的权威、构建女性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来表现作者宣泄其女权主义的价值观与政治思想的中心思想。

  • 艾丽斯·门罗《逃离》的女性主义解读

    艾丽斯·门罗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她先后创作了《影子的维度》、《乞丐女孩》、《公开的秘密》等小说,这些作品多以安大略省的农村小镇为故事背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女性的情感故事与琐碎生活。小说集《逃离》是艾丽斯·门罗的代表作品,该书共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均表达了逃离的思想主题。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女主人公对婚姻...

  • 拉什迪《午夜之子》中撒奈伊的人生悲剧

    拉什迪创作的《午夜之子》这一部小说,深刻反思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的人性和社会危机。拉什迪通过塑造撒奈伊这一个小说人物,也让《午夜之子》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批判更为深刻。撒奈伊的人生悲剧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人性的因素,这也是当时印度悲剧的本质,人性劣根性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共同碾压。

  • 麦克尤恩《赎罪》中青年的道德危机

    《赎罪》当中的布利奥尼、罗拉等青年都共同造成了罗比被陷害的事实,而赎罪行为贯穿于整部小说,让布利奥尼等人背负着沉重的人性拷问,而悲惨的罗比等人最后只能够选择在战场上战死,来洗脱救赎自己的污名。因此,在一个谎言之下,多个青年人都受到道德危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伊恩·麦克尤恩所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 试论约翰·伯格《我们在此相遇》中的记忆哲学

    《我们在此相遇》是约翰·伯格晚年时创作的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伯格将自己所擅长的"记忆哲学"充分运用到这部作品中,从而将时间、空间及情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科林·威尔逊《另类人》中的新存在主义

    《另类人》是威尔逊的成名作,也是威尔逊新存在主义(现象存在主义)思想的奠基之作。新存在主义是威尔逊创作的核心理念,对于理解威尔逊的作品而言,其可谓是一把钥匙。

  • 论心理现实主义在欧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在现当代的欧美文学流派中,心理现实主义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心理现实主义是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品中现实心理化与心理现实化是一对有机统一的表象表述关系。欧茨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学术界走向国际化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心理现实主义在...

  • 《饥饿游戏》中“乌托邦”母题的继承与超越

    "乌托邦"是西方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母题。反乌托邦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乌托邦文学的结构,但在思想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因此其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问世以来常被冠以"反乌托邦"小说的标签,但实际上它更加倾向于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本文将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关系入手,分析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

  • 解读辛西娅·奥齐克《罗莎》中罗莎的精神创伤

    小说《罗莎》是美国作家辛西娅·奥齐克所创作的。在这部小说当中,奥齐克塑造了一个犹太女性形象罗莎,并且对罗莎的精神创伤进行多层次的塑造。罗莎的精神创伤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是其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这些都共同导致了罗莎的心理扭曲和精神创伤。

  • 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书写

    艾丽斯·沃克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女性代表作家,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充分利用象征隐喻的艺术手法对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进行了描写。另外,沃克在自然状态方面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怀和领悟,这对黑人妇女、自然和谐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书写进行了探讨。

  • 以往作为当下——浅析《继续生存》和《迸涌的流泉》中的当下叙事

    本文力图通过对《继续生存》和《迸涌的流泉》两部德语自传文学作品的时序与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来证明保罗·利科"包含自传在内的一切叙述最终都是当下叙事"的论断。

  • 欧大旭《和谐丝庄》对后人历史理解的启示

    《和谐丝庄》是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的作品,这部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的马来西亚,小说描写的主角是一个身处马来西亚的华人林强尼,通过林强尼的故事,展现出20世纪40年代、华人在日本帝国主义与英国殖民势力下的多舛命运,艰难人生。当时的华人身处殖民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不得不周旋于不同族群于政治利益集团之间,命运错综复杂,这部...

  • 荒野中的道德——《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生态伦理观

    《押沙龙,押沙龙!》作为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和诸多好评。作品讲述了"塞德潘家族"不可避免的毁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主人公对其生存环境的滥用与破坏,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工业技术文明与荒野自然间的对立与冲突,表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生态伦理观与生态忧患意识。

  • 简洁细腻 朴实含蓄——论海明威的语言艺术魅力

    语言,作为小说的灵魂,是能突出作者创作独特风格的关键要素,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位20世纪美国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其简洁、朴实、细腻、含蓄的语言风格创作了许多传世佳作,影响深远。本文将探讨海明威的语言艺术特色,以帮助大家了解其小说的深刻内涵,并为国人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