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作家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作家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6
  • 国际刊号:1006-404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28/I
  • 邮发代号:12-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家走廊
  • 记忆·故事
  • 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
  • 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
  • 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
  • 我说我在
  • 王手短篇小辑
  • 王可心小辑
  • 金短篇
  • 小中篇
  • 长篇
  • 浮光掠影中的古巴

    美丽的哈瓦那 凌晨,从巴西利亚起飞,途径巴拿马城。在浩瀚的晴空下,前往梦寐以求的古巴。飞行中,《美丽的哈瓦那》的旋律始终回环在脑海中。舷窗外,蔚蓝色的大洋,好像昭示着某种神秘的密码。飞机在降落时轻轻晃动.一团团清澈的浓雾,风一般地袭来。紧接着,你便看到了云闭下青绿的庄稼,壮丽的海湾.眼前,就是我们儿时梦寐以求的美丽国...

  • 咖喱

    那一刻,我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现实。可现实就摆在那里。2016年11月25日下午五点左右,一辆小汽车残酷地夺走了一条小生命——可能还不到五斤重,名叫咖喱的小狗。世界这么大,形形色色什么都有,却容不下这么小的一个生灵,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轻易地结束了它的一生。它是那么弱小,没给这个世界造成一丁点危害,却给我家带来不少快乐,当...

  • 复旦黄梵《浮色》研讨会实录

    黄梵《浮色》研讨会于12月10日上午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南京市作家协会、作家杂志社联合主办。陈思和、黄小初、宗仁发、栾梅健、部元宝、张新颖、杨剑龙、王宏图、杨扬、何平、张光芒、张生、徐国源、王光东、刘志权、周玉宁等评论家和作家,以及《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出席了研讨会...

  • 文珍影记

    1 2006年10月下旬,摄于司马台长城,和研究生同班同学们一起。 2 2008年,奥运会结束的半个月,辗转换了几次车来到鸟巢附近参观,照了这张照片。当时完全想象不到几年后会搬到离这编钟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住。并且一住七年。

  • 大师之春秋

    晏子与《春秋》 《春秋》是先秦各诸侯国编纂历史的通称。据说商代分春秋二季,西周分春夏秋冬四季。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汉书·艺文志》写道:“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 历史背景:人物与命运的草原和大地——十九世纪写作常言二十讲(六)

    一连好几天,许多溃军的残余部分就在卢昂。的市区里穿过那简直不是队伍了,只算是好些散乱的游牧部落弟兄们脸上全是又脏又长的胡子,身上全是破烂不堪的军服,并且没有团的旗帜也没有团的番号.他们带着疲惫的姿态向前走全体都像是压伤了的,折断了腰的,头脑迟钝得想不起一点什么,打不定一点什么主意,只由于习惯性而向前走,并且设若停步就...

  • 黄纪云诗选(16首)

    辛亥感言 在家族的坐标上 你是祖,我是孙 我们都有一个负债的灵魂 你因负债而伟大 我只能面对发黄的账本 像破产的老鼠

  • “我们都有一个负债的灵魂……”

    读黄纪云的诗令人暗自感慨,看来在写作领域有所担当的人不是只浸淫于文字技艺的人,他的社会认知、思考和历史视野,以及在如此富有特色的体制下经营一份民营企业所独有的社会体验与政治敏感,使他的思想与诗歌感知的触觉触及了更深更广的范围,那是一种充满危机的领域。黄纪云的诗歌写作向外扩展至整个社会与历史层面,向内延伸到记忆与心灵的...

  • 独处(20首)

    艺术品 想动手做点东西: 陶瓷的、木艺的、铸铜的、石膏的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繁复的,简约的

  • 写诗燃灯,读诗取暖——谭广超《圈地运动》序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会通过投票,同意谭广超的诗集《圈地运动》入选本年度的丛书,也是本年度丛书唯一的一本入选诗集。这个编委会,是个很认真的编委会,每次评审的过程,都让我感动。认真得较真的编委们会对一些作品展开激烈的争论,这部《圈地运动》也经历了一次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地对一些作品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争论,在...

  • 《圈地运动》之后的独处

    2015年11月,谭广超的诗集《圈地运动》列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我知道,这套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由专门设立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是一项中国文学的“希望工程”,它着眼于文学青年,为取得优异创作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出版处女集。这套丛书每年度出版一套,自1994年至2016...

  • 柠檬,或午后的明净部分(10首)

    否定 入秋,心中的无明被滤清。 天空瓦蓝—— 赐予我与世无争的一个眼神。 我随性而动的几行诗句向经典靠拢, 里尔克的谦逊也在其中。

  • 时间煮雨及其他(10首)

    守候 人总像候鸟一样 天冷了 会向南飞

  • 我心中的屋塔房

    在我记忆的深处有一间小屋,那是无论岁月如何逝去也不会关闭灯光的屋子。年满28岁的那一年,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坐落在三层楼顶上的那间小屋。我用“亲眼目睹”这个词,是为了更加确切地表达当时自己所感到的惊奇。三层洋楼顶上坐落着那样破旧的居住空间,的确不能不令我感到惊奇。无论这个世界变得如何刻薄,无论人类居住的空间呈现怎样缩减的...

  • 真实的沉重和虚构的机巧

    这个序言,本该由林建法先生来写,但他委约于我;而我则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正为难时,忽想它何尝不是一种陌生化呢?一个专事外国文学研究的人,偶尔涉足中国文学,非特无妨,且或应该。想我前辈钱锺书和杨绛,以及冯至、傅雷、卞之琳、李健吾或者稍远一点的鲁郭茅、巴老营诸公等,也曾一脚向外,一脚在内。他们的翻译、写作和批评也都中西合...

  • 你的天空为什么总是如此澄澈——2016年短篇小说阅读札记

    生活永远是动态的,躁动的,变化多端的,甚至是扑朔迷离、不可揣摩的。那么,相对于生活本身,文字看上去却是静态的,沉淀的,蕴蓄的,往往是不露声色的。这两者之间,构成了距离和空隙,也产生了叙述。叙述生活,呈现生命的千姿百态、波澜万状,成为一个作家的志趣、责任和使命。多年以来,我们曾经总是强调,作家在叙述生活的时候,要发现存...

  • 水仙

    白天总是那么长,直至戌时,星辰才坠浮河面,一荡一漾地淹了暗处。她到猪圈里看了看小六,又将新韭浇透,才倚着门框大口大口地喝起凉水。入夏以来,她老觉得燥热,身子里有什么东西一簇一簇地拱,拱得她口干舌燥,走起路来脚底仿佛踩着闪电。唯暮色四起蝉声疲乏,夜虫鸣声从河的此岸跳到彼岸,她才静下来,身体里的火才被黑色掐灭。她静了,小...

  • 北方化为乌有

    刘泳看着饶玲玲,束手无策。作为出版人,饶玲玲无疑是最好的,敬业,聪明,敏锐,珍惜每一页纸张,善丁整束所有人的资源。作为一个女人,她一塌糊涂。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信仰,基本上是靠着虚荣心在工作。还有最要命的一点,就是酗涌。此时,2012年1月22号,除夕夜,她坐在刘泳在北京的寓所,已经喝了七个小时。有那么几个时刻,她似乎...

  • 列文的来路问题

    “人种”的书面语言是种族,指一个人的来路。我本人没有来路问题,史书说得很清楚,陈姓源于陈同,就在今天河南省周口地区,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蔡断了粮,史称“陈蔡之厄”。是陈蔡的父老乡亲给他们吃给他们喝,才有后来著述《春秋》一说。我们这个陈家以后又流落到鲁西北,打明朝开始在一个叫南彦寺的村子耪地,直到我来纽约留学,所以我...

  • 星期天到九龙公园去散步是正经事

    星期天吕贝卡的工人放假,所以我到了她家大门口我还是进不去。她还没醒。我按了门钟,没有人应,门也就不开。管理员就走过来了。姓什么?管理员问我。姓什么?我反问他。我真的忘了吕贝卡姓什么。我不知道,我只好老实地说,我只知道她住这幢楼的1A。

  • 三人行

    他吃饭喜欢蹲着吃,该改掉在村子里吃饭的毛病。秃子对尖头说。尖头把花生米扒拉了几下子,弄点进自己碗里。秃子讲的是小唐。一个留平头,看起来比较冷的小伙子,但他从来不造事,在火锅店里端东西,一直很稳。吃饭没有吃相。秃子又说。不过小唐听不出来秃子讲话有什么照顾人的意思。进饭店时,因为老板讲秃子是他师傅,让秃子带他,所以他以为...

  • 夜鸭停止呼叫

    去红旗湖夜钓,是陈越来提议的。他的车后备厢有钓具,他说很长日子没碰它们了,夜钓是多么奇妙的感觉。他说既然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时我们在隘头村的农家乐,三个老友的相聚,酒足饭饱,但心里都有一些沉闷,可称得上是无法言说的阴郁。我们有些日子不曾见面,不甚如意的陈越来叫我出来,散心之邀,我也找不到推脱的借口。

  • 福禄考

    一个人与世界的联系,其实也就三五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还有你的死党。如此而已。这些人足以勾画出你的全部生活轨迹。但就算这有限的人群也是变幻不定的。你的父母会渐渐老去,直至归于尘土。你的孩子会渐渐长大,就像脱线的风筝。你和你的另一半会渐渐平淡如水、同床异梦乃至见异思迁。就是你的死党也有可能,渐渐膈膜与疏离...

  • 尘灰满街

    1.真怕被杀吃了 早上一睁开眼睛,就觉得肚子里空得慌,一阵一阵的,像有小刀在刮,一刀一刀的,刮得浑身松软,像一团棉花。星期天不想起床,爱看报纸。太阳升了起来,霞光透过窗户纸,金色灰黄,照着床边的土墙。土墙上,奶奶糊着一片杂七杂八的报纸。

  • 韩少功作品在国外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