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阳中求阴”论探微

洪儿 浙江中医 2009年第07期

摘要:明代医家张景岳基于阴阳一体、阴阳互根的理论,对阴虚证的治疗提出了“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里所说的阴阳,应从广义上来理解,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代表功能活动;阴主静,阳主动;阴主凝结,阳主宣散;阴为沉降,阳为升浮。补阴时宜辅以“阳”药,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借助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腻,不碍生化之机。今不揣愚陋,对古方中所蕴含的“阳中求阴”理论,略陈管见。

关键词:阳中求阴配伍规律张景岳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浙江中医

省级期刊

¥264.00

关注 35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