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重庆医学
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2.3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创刊时间:1972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01120
  • 国内刊号:50-1097/R
  • 邮发代号:78-27
  • 全年订价:¥ 792.00
  • 发行地区:重庆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卫生管理
  • 论著
  • 论著·临床研究
  • 循证医学
  • 调查报告
  • 卫生管理
  • 医学教育
  • 医学教育
  • 短篇及病例报道
  • 造血微环境与白血病

    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E)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包括多种基质细胞(stromal cell)成分及由基质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及膜结合形式的生长因子、黏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造血微环境的基质和造血主质细胞的关系被形象地喻为"土壤和种子"的关系.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

  • 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确保重庆市首例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成功.方法对接受URD-PBSCT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造血重建迅速,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3d、+16d,+17d患者的血型由O型转变为供者的B型,并经STR复检证实患者的性染色体由XY转为供者型的性染色体XX;移...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TPO基因疗法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

  •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ITP患儿进行人HPVB19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 102例ITP患儿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20%),30例正常对照HPVB19-IgM阳性2例(6.67%),ITP组HPVB19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细小病毒B19(HPVB19)与小儿 ITP 的...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IL-3基因疗法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的IL-3基因疗法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IL-3腺病毒(AdCMVIL-3)经腹腔注射至5Gyγ射线放射损伤小鼠体内,并与注射空载体(AdCMVNull)相对照,检测外周血WBC、Hb及PLT的动态变化.结果空载体注射组于照射后产生严重的全血细胞下降:PLT于照后6~12d降至200×109/L以下,WBC于照后6~15d降至1.0×109/L以下,H...

  • 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法在确定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骨髓组织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常规骨髓穿刺部位,对2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活检组织,应用塑料包埋法处理后进行HGF和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分析,以确定21例骨髓涂片不能明确诊断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断.结果 2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活检结果提示, 多数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增...

  • 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序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43例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43例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序贯进行3周期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IL-2生物治疗.结果 26例NHL-CR 组中CR23例(88.5%),RE3例(11.5%),其中死亡1例(3.8%);NHL-PR组17例,CR11例(64.7%),RE6例(35.3%),其中死亡3例(17.6%).结论该序贯疗...

  • 血液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脏毒性的发生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放化疗及生物治疗对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心脏的毒性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老年血液肿瘤患者(≥60岁)136例进行化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的临床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心脏毒性反应为心律失常和急性左心衰.结论在治疗前通过临床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并依照病情的不同给予适当...

  •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点的观察

  • 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分析

  • 123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

    目的研究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结果 123例急性白血病中11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符合(8.95%),其中31例ALL不符合的5例,81例AML不符合的4例,11例CML-BC不符合的2例.结论白血病免疫学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于B-ALL、T-ALL、AML-M0以及MAL的诊断,免疫分型不可缺少.

  •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多样,髓外浸润较多见,MICMe分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t(15,17)、inv(16)等遗传学异常者治疗反应良好.结论了解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 多发性骨髓瘤特异的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转染与表达

    目的观察APE1siRNA在KM3细胞内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pSilecer K-IE-IgP APE1siRNA与eGFP以脂质体共转染KM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通过Western blot分析验证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与eGFP共转染,转染效率约为38%~48%,且APE1siRNA转染细胞较对照组能有效敲除APE1基因...

  • VCAM-1基因的克隆及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cDNA全长,并构建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半巢式RT-PCR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C中分三段扩增得到VCAM-1cDN段,采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OE)并经SacⅠ酶切、T4连接酶连接获得VCAM-1完整片段,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得到VCAM-1-pcDNA3.1(+)真核...

  • 淋巴滤泡瘤样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鉴别诊断

    目的讨论淋巴滤泡瘤样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本文主要从组织学、免疫组化以及DNA图像分析三个方面对两种疾病加以鉴别,并附我科临床病例予以说明.结果淋巴滤泡瘤样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在组织学特征,bcl-2,Mcl-1,CD20,CD3,CD10,CD5表达,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DNA图像分析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充分运用免疫组化、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

  • 全反式维甲酸对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功能及JWA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黏附功能及JW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作用BMSC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血管黏附分子-1(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的表达,检测共培养条件下BMSC细胞对J...

  •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对DNR在Jurkat细胞内蓄积及分布的影响

  • 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基质细胞表达TPO、GM-CSF、SCF的mRNA的能力的差异.方法收集培养28d的骨髓基质细胞与人脐血基质细胞,采用RT-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分析其造血生长因子GM-CSF、SCF、TPO的表达,比较二者表达TPO、GM-CSF、SCF等造血生长因子的mRNA能力的差异.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

  • 米托蒽醌联合足叶乙甙为主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米托蒽醌和足叶乙甙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26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ME方案: MIT 10mg/m2×3d, VP-16 100mg/m2×3~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采用MOEP方案: MIT 10mg/m2×3d, VP-16 100mg/m2×3~5d, VCR 2mg/m2第1天, Pred 60~80mg/m2×7d;每4周重复,...

  • SDF-1与VEGF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表型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分离纯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瑞氏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及增殖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对分离培养...

  • 24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85~2005年收治住院的24例PRCA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PRCA的发病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查11/16例异常,血清蛋白电泳4/9例γ球蛋白明显增高;O型血患者比例高,占56.5%.治疗有效率80%.结论 PRCA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O型血患者比例高;本病预后...

  • 小鼠TPO cDNA转染前后骨髓基质细胞TPOmRNA表达情况的研究

  • 美罗华联合FMD方案治疗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目的研究美罗华(Rituximab)联合FM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第1天用美罗华375mg / m2,第2天开始用FMD方案(氟达拉滨50mg第1、2、3天、米西宁10mg/ m2第2天、地塞米松20mg第1~5天),共用4个周期.结果 10例完全缓解4例(40%),部分缓解5例(50%),有效率90%.3例(30%)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美罗华联合F...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及文献报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多样,处理措施各异.结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 ^131Ⅰ-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过程中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131Ⅰ-GMCSF在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凋亡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131Ⅰ-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对HL60/ADM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Annexin V/PI双染色法证实一定放射性浓度的^131Ⅰ-GMCSF能明显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且随着作用时...

  • 白血病儿童父母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目前的国内家庭基本形成了"四个老的,两个年轻的,一个小的"家庭结构,新生的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当这个家庭的轴心被诊断为白血病后,其父母极易出现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不仅造成自身极大的心理伤害,影响其生理及免疫功能,而且影响了孩子疾病的治疗及性格的发展....

  • 肝脓肿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男,58岁.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9~40℃,发热前有寒战,伴乏力、厌油和恶心,无呕吐、腹泻和抽搐等不适.入院前1周出现右侧腰部胀痛,间断在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行抗感染输液治疗,发热仍反复出现.

  •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心肌肥厚大鼠左室心肌CaMK Ⅳ改变的意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