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卫星不稳定在散发性Ⅱ、Ⅲ期直肠癌中的意义

孟文建 王玲 于永扬 李立 周斌 周总光 重庆医学 2010年第18期

摘要: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散发性Ⅱ、Ⅲ期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8例散发性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和相应的正常组织,采用Bethesda标记通过PCR扩增和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微卫星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2例肿瘤为高频率MSI(MSI-H),28例肿瘤为低频率MSI(MSI-L),其余88例肿瘤为微卫星稳定(MSS)。与MSI-L和MSS肿瘤相比,大多数MSI-H肿瘤患者为女性(P=0.031)、黏液腺癌(P=0.023)、高分级(P=0.002)和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高(P=0.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术前血CEA水平为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术前血CEA水平为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MSI-H肿瘤患者预后好于MSI-L/MSS肿瘤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将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患者分开分析,也未见MSI-H肿瘤患者预后明显优于MSI-L/MSS肿瘤(P=0.705和P=0.664)。结论散发性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具有较高的MSI-H发生率,MSI不是一个预后因素,肿瘤分期比MSI状态更适合用于预测该类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预后散发性直肠癌肿瘤分期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外科与器官微循环研究室 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重庆医学

统计源期刊

¥792.00

关注 48人评论|1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