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引产方法与胎盘血管生成素Ⅰ和Ⅱ的关系研究

曾成英 郭遂群 魏清柱 肖小敏 蒋惠萍 重庆医学 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引产后的胎盘粘连及其与胎盘血管生成素Ⅰ(Ang—Ⅰ)和Ang-Ⅱ表达的关系。方法孕14~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86例孕妇,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3组,A组38例,米非司酮200mg分次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0.4mg阴道给药;B组30例,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C组18例,水囊法。比较3种方法引产后胎盘粘连与胎盘Ang—Ⅰ、Ang-Ⅱ表达的关系。结果A组胎盘粘连率低于B、C两组(P〈O.05);胎盘粘连者胎盘Ang—Ⅰ的表达高于无胎盘粘连者,Ang-Ⅱ的表达低于无胎盘粘连者(P〈0.05),A组的胎盘AngI低于其他两组,B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引产方式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的胎盘粘连率低;米非司酮通过阻断孕激素受体,抑制胎盘血管网形成,使黄体酮水平下降的同时,可能使呈黄体酮依赖性的Ang—I也下降,与之拮抗的Ang-Ⅱ的升高,从而促进胎盘血管的退化,导致胎盘更加易于剥离。

关键词:引产方法妊娠中期米非司酮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广州510630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广州51063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广州51063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重庆医学

统计源期刊

¥792.00

关注 48人评论|1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