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基因效应

高树仁; 李新海; 王振华; 李明顺; 张世煌 作物学报 2006年第10期

摘要:利用2个抗玉米丝黑穗病自交系(齐319和Mol7)与2个感病系(E28和黄早四),组配4个抗感杂交组合。2004年,对4个组合的亲本、F1、F2、BCR(F1与抗病亲本回交l代)和BCS(F1与感病亲本回交1代)6个世代群体分别在北京和黑龙江进行丝黑穗病的人工接种鉴定,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特点。研究表明,各杂交组合的抗病性均含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其中3个组合有显著的显性效应。不同杂交组合的抗病遗传模式表现不同,用感病亲本E28组配的2个组合(齐319×E28)和(Mol7×E28)的抗病性基本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用另一个感病亲本黄早四组配的组合(齐319×黄早四)和(M017×黄早四)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上位性效应。这说明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呈现较复杂的遗传模式。因此,在抗玉米丝黑穗病育种中既要重视对自交系抗病水平的鉴定,也要加强杂种F1的合理组配及抗病性评估。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遗传分析模型检验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163319;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