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施氮水平下两种品质类型小麦植株氮素形态的变化特征

杨铁钢;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作物学报 2007年第11期

摘要:籽粒氮素获取能力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选用小麦品种豫麦47(高籽粒蛋白含量,15.5%)和豫麦50(籽粒蛋白含量12.4%),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植株不同器官营养性N素(AN)、功能性N素(FN)和结构性N素(SN)的变化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花后籽粒从营养器官获取氮素的能力以及利用营养器官氮素形成产量的能力,高蛋白品种豫麦47均显著高于低蛋白品种豫麦50。施氮水平对3类N素含量的影响小于品种效应,且3类N素的品种间差异在花后显著大于花前。在叶片和茎秆中,豫麦50的AN含量从拔节至灌浆期持续下降,而豫麦47持续升高;籽粒中,豫麦50的AN含量花后表现下降(由1.98~2.35mgg。下降到1.38~1.70mgg^-1),而豫麦47先降(由5.51~5.70mgg^-1陡降至花后17d时的1.15~1.38mgg^-1)后升(由1.15~1.38mgg^-1缓慢上升至成熟时的1.29~3.29mgg^-1)。两品种间叶片和苇秆中的FN含量差异不显著。两品种叶片和茎秆中SN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先升后降,以开花期最高,但豫麦47比豫麦50花后表现大幅度的显著下降;两品种籽粒中S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豫麦47开花时SN含量(3.70%~4.28%)极显著高于豫麦50(1.38%~1.74%),因此,其化后下降幅度也极显著大于豫麦50,3个施氮水平下成熟期比开花期豫麦47分别下降49%、49%和49%,而豫麦50仅下降7%、23%和21%。说明豫麦47籽粒比豫麦50具有较强的从营养器官获取氮素的能力,其开花时籽粒具有较高的SN含量,胚及胚乳细胞分裂对AN的需求较大,为籽粒从营养器官获取较多氮素提供了较人的“源动力”。SN合成决定着氮素的流动方向,是驱使氮素流动的重要因素;叶片和茎秆SN的分解物是花后转运氮素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小麦功能性氮素营养性氮素结构性n素氮素同化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