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川麦42中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的一个高产位点鉴定

李俊; 魏会廷; 胡晓蓉; 李朝苏; 汤永禄; 刘登才; 杨武云 作物学报 2011年第02期

摘要:人工合成小麦是改良现代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川麦42是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的高产、抗条锈、广适小麦新品种。利用小麦全基因组的1029个SSR标记扫描,检测了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并利用川麦42与四川小麦品种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F8),在4年6个环境下种植获得的农艺性状数据,分析了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遗传效应,在川麦42遗传背景中发现一个高产的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Barc1183。根据Barc1183分子标记,将RIL群体中的127个株系分为川麦42基因型(具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和川农16基因型(具川农16位点)两组,前者的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能促进分蘖能力,提高有效穗数、每平方米粒数,增加收获指数、籽粒生产率,在4年6个环境下较后者平均增产达8.92%,Barc1183为一高产的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利用中国春双端体和硬粒小麦Longdon的D染色体代换系验证,将其定位于小麦4D染色体长臂。川麦42遗传背景中的高产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Barc1183,对于进一步开展小麦高产育种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川麦42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高产

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6;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四川温江61113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