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耕作方式对小麦开花后旗叶水势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鹏飞; 于振文; 王东; 张永丽; 石玉 作物学报 2012年第06期

摘要:2007-2009年小麦生长季,以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利用测墒补灌技术确定灌水量,研究高肥力条件下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耗水量及其水分来源、旗叶水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成熟期60-200cm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表明深松促进了小麦对深层土壤贮水的吸收。深松+条旋耕处理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最高,其降水量和灌水量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最低。深松+条旋耕处理在6:00-18:00的旗叶水势、8:00-14:00的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西吲。)均高于条旋耕处理,表明深松有利于小麦旗叶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生理活性,深松+旋耕和旋耕处理间的规律与其一致。深松+条旋耕处理在2个生长季的籽粒产量分别为9516.48kghm。和8957.92kghm^-2,与深松+旋耕处理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深松+条旋耕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翻耕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深松+条旋耕是兼顾高产节水高效的耕作方式。

关键词:小麦耕作方式水势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利用效率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l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