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磷素吸收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

邓小燕; 王小春; 杨文钰; 宋春; 文熙宸; 张群; 毛树明 作物学报 2013年第10期

摘要: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模式下不同分隔方式及不同供磷水平,即0、35、70、105、140 kg P2O5hm 2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阐明两种套作模式下种间相互作用及玉米磷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2种套作体系中无论施磷与否,玉米均表现出套作优势(Acs〉0,NCRcs〉1),且玉米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的竞争能力强于玉米/甘薯模式,大豆和甘薯处于套作劣势,两种模式均促进了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的提高,施磷70 kg hm 2时,与根系分隔相比,不分隔时玉米磷素积累和产量在玉米/大豆、玉米/甘薯中分别提高了17.05%、5.62%和16.84%、7.17%,磷素当季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81%。种植模式和施磷水平互作效应显著,两种模式均以105 kg hm 2处理玉米茎、叶和穗磷素积累和产量较高,且玉米/大豆套作大于玉米/甘薯套作,说明玉米/大豆模式更有利于玉米磷素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玉米大豆甘薯磷素积累利用效率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温江611130; 仁寿县农业局; 四川仁寿6205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