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练云; 王金社; 李海朝; 魏荷; 李金英; 武永康; 雷晨芳; 张辉; 王树峰; 郭建秋; 李月霞; 李志辉; 靳巧玲; 徐淑霞; 张志民; 杨彩云; 于会勇; 耿臻; 舒文涛; 卢为国 作物学报 2016年第10期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SCN)在黄淮地区普遍发生,调查病原小种分布情况,确定优势小种对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2012—2015年,取样调查黄淮地区6个省份土样,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绘制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分布图,并与文献报道结果对比,探讨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黄淮大豆主产区均有分布,在采集受SCN感染的322份土样中,112份被鉴定出生理小种类型,包括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和11号小种。其中,57份为2号小种,占样本总体的50.9%;26份土样为5号小种,占23.2%;11份土样为4号小种,占9.8%,1号、3号、6号和11号小种分别占总体的4.5%、5.4%、4.5%和1.8%。依据不同生理小种在各省发生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河南分布5号、2号、3号、11号小种;河北分布2号、5号、6号、3号、4号小种;安徽分布2号、5号、6号、3号小种;山西分布2号、4号、5号、1号、3号、11号小种;山东分布2号、3号、5号、1号、6号小种;江苏分布2号、5号、1号小种。以上结果表明,2号小种是目前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其次是5号小种,致病力最强的4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在黄淮地区,抗线虫育种目标应以抗2号生理小种为主,兼抗5号小种,部分地区应以兼抗2号和4号小种为主。在黄淮地区3号、6号和11号小种是新发现的小种。与2001—2003年调查结果比较,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有一定的改变。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黄淮地区生理小种

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 洛阳农林科学院;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