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6种人工针叶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的物种多样性与结构特征

雷波; 包维楷; 贾渝 植物生态学报 2004年第05期

摘要:为了评估人工林苔藓植物发育状况,同时为人工林生态功能评价提供依据,采用样地取样方法,调查分析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6种人工幼龄针叶林(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林、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油松-华山松混交林和川西云杉-华山松混交林)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物种组成、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及其异同.6种人工林下共发现了19种苔藓,各林下组成数量在7~13种.除云杉林外,纯林下苔藓种数均小于或者等于混交林下;6种人工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厚度分别在0.41%±1.49%~17.79%±1.67%、(27.99±367.95)~(3 807.11±412.90)株*m-2和(1.80±1.51)~(19.89±1.69) mm之间.无论是多样性指数,还是结构参数,均以川西云杉林最高,而华山松林最低.总体说来,岷江上游人工针叶幼林下地表苔藓组成物种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Simpson指数高、结构参数(密度、盖度、厚度)较小,说明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组成单一、结构相当简单,发育不良.综合分析表明,具有相对较低林冠郁闭度与林木密度的云杉林是6类人工林中恢复状况相对最好的类型,暗示出疏伐、修枝等管理措施可促进人工密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以及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苔藓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人工林生态恢复

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