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植物生态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 创刊时间:1955
  • 国际刊号:1005-264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93
  • 国内刊号:11-3397/Q
  • 邮发代号:82-5
  • 全年订价:¥ 1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研究论文
  • 资料论文
  • 作为地下过程的土壤呼吸:我们理解了多少?

    地下生态过程显著地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有35%~80%分配到地下(Ryan et al.,2004),10%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Raich&Nadelhoffer,1989);储存在枯枝落叶和土壤中的碳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0%~90%(Dixon,1994)。因此,地下碳储量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和碳释放起着关键作用。

  • 山杨白桦混交次生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作用比较

    比较利用静态箱式法测定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Pinus koraiensis)和次生杨桦混交林的土壤呼吸作用表明,两者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动态均主要受温度影响,次生林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变化极值出现时间较原始林提前1~2h;两者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其中8月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在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不显著,而与土壤5cm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

    利用静态箱式法测量长白山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伐后13年的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分析表明,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日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峰谷值出现时间较林地提前2~4h,与土壤5cm深度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个生长季节皆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约为林地的75%,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作用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在降水量集中的生长季,土壤水分对...

  • 玉米地土壤呼吸作用对土壤温度和生物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

    基于2005年玉米(Zea mays)生长季土壤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的动态观测资料,分析了玉米地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和季动态及其对土壤温度和生物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地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单峰型,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00~7:00和13:00左右;玉米生长季中,土壤呼吸速率波动较大,其均值为3.16μmol CO2·m^-2·s^-1最大...

  • 施肥对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6400-09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观测,探讨了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及施肥对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导致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分...

  • 线性和指数回归方法对土壤呼吸CO2扩散速率估算的影响

    理论上,土壤呼吸通量的量值可以通过观测土壤呼吸CO2扩散速率(δc/δt)计算得到.但是为获得δc/δt,通常须允许土壤呼吸箱内CO2浓度升高,因此,如何估算外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的δc/δt是土壤呼吸观测技术的关键,关系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δc/δt的估算会受土壤表层大气CO2扩散梯度(即土壤呼吸箱内CO2扩散梯度和大气CO2浓度昼夜变化)的影响.目前,...

  • CO2浓度升高对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与根(际)呼吸的影响

    根呼吸与微生物呼吸的作用底物不同,二者对高浓度CO2的响应机理及敏感程度亦不同.在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背景下,精确区分根呼吸与微生物呼吸是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关系所必需的.根(际)呼吸与微生物呼吸对高浓度CO2的响应呈增加、降低或无明显变化等不同趋势,根(际)呼吸变化主要与根生物量明显相关,细根的作用...

  • 冬季土壤呼吸:不可忽视的地气CO2交换过程

    冬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释放CO2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然而,过去绝大多数工作集中在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测定,对年土壤呼吸量的估算大多基于冬季土壤呼吸为零的假设.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集中在极地苔原和亚高山,其它植被类型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极地苔原和森林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002~1.359和0.22~0.67μmol C·m^-2·s^...

  • 林木树干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树干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年消耗碳同化总量(NPP)的11%~33%.受测定技术所限,过去对树干呼吸的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十几年来,由于大气CO2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树干呼吸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测定树干呼吸的方法较多,早期一般采用气体交换法和密闭方法,最近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6400)或土壤碳通量测量...

  • 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该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光能利用率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该模型体现了3方面的特色:1)将植被覆盖分类引入模型,并考虑植被覆盖分类精度对NPP估算的影响,由它们共同决定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最大值;2)根据误差最小的原则,利用中国的NPP实测数据,模拟出各植被类型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使之更符...

  • 卧龙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林隙更新规律

    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周围的针阔混交林由于历史原因破坏严重,长期以来自然恢复较差.为调查该区林隙更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采用林隙样线调查方法研究了该区针阔混交林林隙更新规律.结果显示,历史上的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共同影响着该区林隙更新的格局和特征,林隙天然更新受环境因素制约,更新规律表现为:更新幼苗的种类较...

  • 暖温带地区3种森林群落叶面积指数和林冠开阔度的季节动态

    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华北落叶松(Lair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是暖温带林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类型.该研究应用国内外流行的半球图方法,通过对这3种森林群落叶面积指数和林冠开阔度的测定和综合比较,分析了叶面积指数和林冠开阔度的季节动态,揭示了暖温带地区不同类型森...

  • 小五台亚高山草甸与生境关系分析

    该文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在获取更为详细的景观尺度生境数据基础上,探讨了小五台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与直接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表明:1)在小五台的亚高山草甸分布地段,热量、养分和水分条件构成了其生境特征差异的基本格局;2)用效应温度和太阳直接辐射量所表征的热量因子,指示出研究区植物群落最基本的分化,说明热...

  • 长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于2004年8月28日至9月6日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嵌套式外业调查,应用CANOCO4.0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并作出了物种、样点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长江水人海所带来的泥沙及其形成的营养盐梯度差异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因子与排...

  • 城市河流改造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野生维管植物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城市对流经市区的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工程改造,在获得了多种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生物多样性破坏和物种组成改变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对城市河流改造工程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非常重要,将有助于在未来城市河流改造中更有效地保护河流生态系统.该文以汾河太原段的河道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φren...

  •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及地表凋落物层的热值

    测定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植物叶片及地表凋落物层的干重热值,分析并比较了两地群落类型热值的差异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植物叶片分为鲜叶和凋落叶,地表凋落物层分为新鲜凋落物层(L层)和腐叶层(F层)进行取样测量,所有样品在60℃烘干至恒重,样品热值采用Parr1261氧弹式热量计测量.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的...

  • 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针叶林和采伐迹地中藓类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利用红油漆标记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壤塘林业局二林场亚高山采伐迹地和云杉(Picea)原始林中的6种藓类近一个生长季的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合原地同时进行的微气候观测,分析了气候因子和藓类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度.这6种藓类中,有5种在原始林和采伐迹地都出现,只有绢藓(Entodon conncinus)仅在采伐迹地出现.不同物种和不同生境条件下藓类的...

  •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产草量的影响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技术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生产力以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或6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平作对照显著提高了13%和41%.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4年的干草产量和平作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垄和沟的宽度均为6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干草产量比平作对照显著提高了41%,...

  • 强旱生小灌木绵刺劈裂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特征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是西鄂尔多斯一东阿拉善地区特有的单种属残遗植物.选取内蒙古磴口县境内具有绵刺群落的草原化荒漠区为研究样区,于2002~2003年每年8月1~5日采集未劈裂、正在劈裂和已劈裂植株,运用PV技术对不同劈裂生长状态绵刺的多种水分关系参数(φs^sat、φs^tlp、ROWC^tlp、RWC^tlp、△φ、ε^max等)进行了测定,从绵刺保持膨压...

  • 荒漠植物蒙古扁桃水分生理特征

    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是荒漠区和荒漠草原的水土保持植物和景观植物,是蒙古高原古老残遗植物,对其深入研究对于了解蒙古高原植被演替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有着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PV技术和自然脱水法探讨了蒙古扁桃的水分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蒙古扁桃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为69%,饱和含水量为117%,临界饱和亏为48...

  • 太湖两种大型沉水植物无机碳利用效率差异及其机理

    该文通过pH值漂移实验比较了太湖常见的两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对无机碳利用效率的差异,并测定两者无机碳吸收关键酶--碳酸酐酶的活性,探讨了两者无机碳吸收效率差异的原因.根据太湖自然水体的无机碳条件设定了3种不同碱度条件,测定起点pH值和无机碳条件.不同碱度下pH值漂移变化和总无机碳/碱度比...

  •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叶片氯含量及叶性状的比较

    依据红树植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将其分为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两大类.但对一些过渡地带种类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选取国内大部分红树植物,比较其成熟叶片中的Cl含量、肉质化程度、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和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并对争议树种重新进行界定.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叶片中Cl含量和肉质化程度远...

  • 龙须菜对海水氮磷富营养化的响应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红藻门江蓠属大型海藻,已从山东青岛引种到广东省南澳岛等地栽培多年.深入了解其光合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对龙须菜的合理栽培及其在环境生态中的生物学作用和扩大其开发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利用人为配置的不同程度N、P污染海水处理龙须菜,研究其生理生态特性对海水氮磷富营养化的响应...

  • 盐胁迫对两种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实验室中对两种无芒雀麦本地种(Bromus inermis cv.Xilinguole)和引进种(Bromus stamineus)种子在浓度为0.5%、1.0%、1.5%的Na2SO4、NaCl和MgCl23种单盐胁迫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以上3种盐胁迫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

  • 野生和栽培马蹄金抗旱性比较及其抗旱机制初探

    为了鉴别野生和栽培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的抗旱性,探讨其抗旱适应性的生理机制,对野生和栽培马蹄金进行了土壤水分胁迫处理,系统测定了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NO2^-/NO3^-含量以及总DN断化程度.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在抗旱适应性上...

  • 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一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单花花期一般为5~6d,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并向外弯曲,子房开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一般外...

  • 水分胁迫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汕优63’、‘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结实期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施氮水平下,花后10~20 d的水分胁迫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和谷氨酸合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活性,提高了籽粒自身利用无机氮合成氨基酸...

  • THE YANGTZE RIVER DOLPHIN IS EXTINCT: WHAT IS THE MESSAGE?

  • 从环境危机到民族危机

    2006年12月13日,中国环境的又一噩耗传来:长江女神白暨豚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这是参加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的世界顶尖的豚类研究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所谓功能性灭绝是指即使现在还有白暨豚生活在长江中,其数量已经太少,恢复白暨豚种群已无可能。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队的成员来自多个国家,他们动用了现代化的水面与水中搜寻设备,航行了数千公...

  • 学术论文署名刍议

    在缪世利博士和马克平研究员“展开生态学研究论文作者署名、排名的讨论”的倡议下,笔者结合自身所了解的情况,浅谈了“谁应包括为作者,谁被致谢”、“第一作者的职责与责任”和“通讯作者的定义及作用”这几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