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1988—2006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汲玉河 周广胜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第04期

摘要:在人类干扰和气候波动的影响下,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研究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对于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促使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域包括了整个辽河三角洲。资料来源主要是1988年和2006年的TM(Landsat Thematic Mapper)遥感图像。采用数字化、制作植被图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探讨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特点,以及植被的空间分布转移和面积变化。结果显示,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4大植被类型(自然湿地植被、人工湿地植被、人工旱地植被和自然旱地植被)大体上构成半环状分布格局。从整体上看,从1988年至2006年,植被结构仍然保持半环状的空间格局。但是,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形成了比较大的斑块,而不是离散、破碎的。从植被类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看,几乎所有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都有明显改变。在绝对面积上,水稻(Oryzasativa)田、玉米(Zeamays)地和滨海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是辽河三角洲3个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水稻田是面积增加最多的植被类型,增加977j1km^2而玉米地是面积减少最多的植被类型,减少622.2km^2。在面积变化幅度上,水稻田、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3.2%、-16.1%、-23.2%。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草地,-77.9%: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盐化草甸,212.1%。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辽河三角洲植被图

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