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的基本性质和综合评价

刘成刚 薛建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第10期

摘要: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地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RP)、干香柏(Cupressus duclouxiana)人工林(CD)、刺槐千香柏混交林(RD)及未造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对不同恢复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各类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特性明显优于未造林地。2)在RP、CD、RD及CK下,土壤养分和pH值存在显著差异,且速效养分在不同月份差异明显(p〈0.01)。3)RP、CD、RD及CK下的土壤脲酶的最大活性出现在9月,最小活性出现于1月;不同类型的人工林及CK下土壤蔗糖酶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一年的测定期内的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型分布,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却出现了两次峰值和一次谷值: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最小活性均出现在1月,RP在整个研究期间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小。RP、CD、RD及CK下,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5种酶的活性在整个研究期间的平均值排序不同。4)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值(SQI)的大小排序为:RP(0.748)〉RD(0.590)〉CD(0.406)〉CK(0.315)。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质量得到较明显的改善,其中刺槐纯林和混交林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综合评价喀斯特人工林石漠化山地土壤酶活性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7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