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植物生态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 创刊时间:1955
  • 国际刊号:1005-264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93
  • 国内刊号:11-3397/Q
  • 邮发代号:82-5
  • 全年订价:¥ 1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研究论文
  • 资料论文
  • 亚洲东部森林的小气候特征:1.辐射和能量的平衡

    森林小气候是森林植被与区域气候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局地环境系统。森林小气候的研究,不仅是一项关于森林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的理论研究工作,对农林业生产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全球变化形势下其重要性又进一步凸显。辐射的收支、能量的平衡与分配是小气候特征形成的基础。对森林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的研究,过去主要以单站点为主,系统的区域分析十...

  • 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

    为了了解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趋势,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植被生物量随恢复进程递增,其中乔木层与其变化一致,草本层、灌木层则相反;喀斯特植被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较低,尤其灌木层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最低;加权平均含碳率随恢复进展递增;随...

  • 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

    碳、水循环是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两个关键生态过程,认识碳、水循环的变化对了解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利用箱式法对科尔沁围封和放牧的沙质草地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观测周期内,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ER)、蒸散量(ET...

  • 不同坡向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的权衡关系

    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影响植物根系分布格局,二者的权衡关系对理解植物根系构型的生态适应策略有重要意义。利用Arc 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并提取坡向数据,采用全根挖掘和Win-RHIZO根系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不同坡向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根系分叉数与连接长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向由北坡...

  • 多元回归树与双向指示种分析在群落分类中的应用比较

    采用两种群落分类方法——以环境梯度为分类依据的多元回归树(MRT)和多年来广泛应用的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吕梁山南段森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同时依据植物群落分类和命名原则,对分类后的各群系进行命名,并用吻合系数比较两种分类结果的吻合程度,分析MRT的优劣势,为以后选择合适的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MRT...

  • 玛曲高寒沼泽化草甸51种植物光合生理和叶片形态特征的比较

    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用于解释不同层次的复杂的生态学过程,而绿色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长期被认为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对玛曲高寒沼泽化草甸51个植物种(分属于14科)的叶片形态和光合性状进行测量,比较不同物种和不同功能群(莎草科、禾本科和双子叶类杂草)的差异,分析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

  • 光照、水深交互作用对松嫩湿地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

    莫莫格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以保护白鹤(Grus leucogeranus)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是莫莫格湿地的重要植物,也是白鹤在该区停栖的主要食源植物。莫莫格湿地水文恢复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高大挺水植物大量出现,阻碍了扁秆藨草的恢复。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的重要阶段,对...

  • 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因子的潜力分析

    早熟禾亚科多种禾草可与Neotyphodium内生真菌形成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这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性状较为稳定,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不但保证了内生真菌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而且共生体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又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众多研究表明,内生真菌的侵染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虫害、病...

  • 紫花苜蓿秋眠性对低温驯化过程与越冬耐寒适应的作用机理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全球性的栽培牧草,因其秋眠性强弱而导致的抗寒性差异为深刻解析植物耐寒适应的进化生态学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模式。作为多年生豆科植物,秋眠性是紫花苜蓿适应晚秋日照缩短、温度降低,以及提高越冬存活率的一种生长特性。秋眠性的形成与几千年来紫花苜蓿在全球的传播扩展和栽培利用有关,长期处于不同的气候...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