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1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创刊时间:1994
  • 国际刊号:1008-505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1
  • 国内刊号:11-3996/S
  • 邮发代号:82-169
  • 全年订价:¥ 8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专题综述
  • 研究简报
  • 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氮肥用量(N0、60、120、180、240、300和360kg/hm2),研究了江西省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双季稻最佳施氮量,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分别在施氮量为120、180和240kg/hm2处理取得高产;氮肥贡献率在低产田和中产田上大...

  • 不同水分管理下覆膜旱植稻营养特性及其与光合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P88s/1128为材料,研究了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钙(ca)、硅(SiO2)吸收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硅、钙吸收总量与蒸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条件下旱作水稻产量比无膜栽培提高了3.64%;覆膜栽培下湿润处理后穗部钙吸收量为1.58kg/hm2,显著高于灌水处理;栽培模式和水分管...

  • 氮肥类型和用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在连续4年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试验基础上,设置不同冬小麦品种研究氮肥类型(无机肥氮、有机肥氮以及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配施)和用量(N0、45、90、120、180和240kg/hm。)对冬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穗型品种石麦15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的子粒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石麦15的产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比潍麦8高12...

  •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为了探明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高产红皮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施氮水平(N240、300、360kg/hm^2)和5个种植密度(135×10^4、180×10^4、225×10^4、270×10^4、330×10^4seedlings/hm^4),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

  • 施用硫肥对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氮、硫吸收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为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冬小麦小偃22氮、硫吸收与转运及产量对硫肥的响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冬小麦的氮、硫吸收转运规律和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各器官的吸硫量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吸氮量随施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施硫促进了小麦花后营养器官氮、硫向子粒的运转,氮素向子粒的转运率(71.40%~75.27%)远远...

  • 增效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制备了含腐植酸、海藻酸和谷氨酸3种增效剂的增效磷肥,运用土柱栽培试验研究等磷(设置低、高2个施磷水平)投入条件下不同增效剂添加量的增效磷肥对小麦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磷水平下,增效磷肥处理小麦子粒产量比普通磷酸一铵提高9.74%33.54%,高磷水平下,含腐植酸增效磷肥和含海藻酸增效磷肥处理小...

  •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干物质与氮素运移特性的研究

    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内单314(ND314)及四单19(SD19)4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高产春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当地农户常规施氮(FCN)和高产施氮(HYN)水平下其花粒期的干物质、氮素转移及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两个施氮水平下先玉335与郑单958均较内单314与四单19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农户常规施氮水平下,产量高低为郑单958...

  • 低锌旱地施锌方式对小麦产量和锌利用的影响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旱地低锌区。本文选择黄土高原中部两个典型地点,通过田间试验,在两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了不施锌、土施锌、叶喷锌和土施+叶喷锌4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锌的吸收和累积以及锌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锌方式对小麦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均提高了小麦子粒锌含量,提高幅度因施锌方式而异。与不施锌相比,叶喷和土...

  • 镉处理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镉、锰、铜、锌的影响

    本试验利用营养液和土壤培养系统,研究不同Fe、Cd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Cd、Mn、Cu、Zn的影响。土壤中Fe的水平为0、1、2 g/kg Fe(以FeSO4·7H2O的形式供应),Cd的水平为0、2、10 mg/kg Cd(以3CdSO4·8H2 O的形式供应)。营养液中Fe和Cd的水平分别为0、10、30、50、80、100 mg/L Fe和0、0.1、1.0 mg/L Cd。收获后测定水稻根表、根中和地上...

  •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深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

    以黄土丘陵区林地(刺槐和柠条)、撂荒地及坡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浅层土壤(0-100 cm)为对照,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对不同利用类型深层土壤(100-400 cm)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其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91.76 g/kg,分...

  • 西安市粮食主产区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空间特征

    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现状是区域平衡施肥、耕地保养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本研究选取西安市辖的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的农业区,综合运用统计学、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结合“3414”田间试验结果,研究耕层土壤速效氮、磷和钾的空间变异特征,丰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当前耕层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平均含量分别为59.06 mg/kg、21.26 mg/kg、127.6...

  • 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和红壤团聚体氮库分布特征

    为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氮库的演变特征,揭示氮库稳定性不同的团聚体对不同施肥的响应,为化肥和有机物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黑土和红壤22年的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全氮、微生物氮以及各级团聚体中氮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CK)和施用化肥(NPK),黑土土壤全氮含量以0.015 g/(kg·...

  • 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团聚体速效钾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先升高后降低,在0.50.25 mm粒径中较高,为38.5270.32 mg/kg;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在各粒径中分布较均匀,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77%11.58%、0.82%3.72%和5.98%10.62%;而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则集...

  • “薄浅湿晒”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研究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薄、浅、湿、晒”灌溉对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 MBC)、微生物量氮( MBN)、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试验设2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R)和“薄、浅、湿、晒”灌溉(TIR);3种氮肥水平,即低氮(N 0.10 g/kg)、中...

  •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 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

  •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CH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

    为了探明无机肥和有机肥施用对板栗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探讨板栗林地土壤CH4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样地布置施肥试验。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施肥(CK)、无机肥(IF)、有机肥(OF)和有机无机混合肥(OIF)处理下土壤CH4吸收通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并测定了土壤温...

  • 不同稻秆炭和竹炭施用水平对小青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为探明不同添加水平的两种生物炭对小青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蔬菜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开展田间种植试验,在配施氮肥情况下分别添加0、5、10、20、40 t/hm2稻秆炭和竹炭,结果表明,高水平施加稻秆炭和竹炭(20 t/hm2、40 t/hm2)均能显著降低菜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有效...

  • 钙对化学诱抗剂诱导番茄叶片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为探索钙对化学诱抗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龙胆酸(GA)和β-氨基丁酸(BABA)诱导番茄木质素合成的影响,在番茄六叶期用上述诱抗剂分别处理第3叶片,然后喷施CaCl 2、蒸馏水、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 EGTA)或LaCl3,处理后0、1、2、3、5 d测定各处理番茄第3叶片(诱导叶)和第5叶片(非诱导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不同浓度有机物料发酵液对连作苹果幼树生物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老果园的更新中,连作障碍是制约果树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施用获得国家专利的不同有机物料发酵液可有效缓解连作果树再植病。本试验以富士/八棱海棠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计了六个不同有机物料发酵液灌溉浓度:(CK)、1%(T1)、3%(T2)、5%(T3)、7%(T4)、9%(T5),利用盆栽方法,在春、夏、秋季三个季节研究了重茬土上利用该技...

  • 不同短截处理对苹果树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以三年生红富士(Mla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SH/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为试材,研究不同短截程度对苹果树体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短截处理均降低了植株茎尖、细根内吲哚乙酸(IAA)含量。春梢开始生长期茎尖脱落酸(ABA)含量重短截>中短截>轻短截,分别为224.85、204.95和189.16 ng/g, FW,重...

  • 叶面喷施脱落酸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美香”桃为试材,于果实着色前用25 mg/L的脱落酸( ABA)溶液喷施叶片,研究了ABA处理促进桃果皮着色的效果以及对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对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影响不显著,但明显改善果实着色,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增加了39.48%,果面光泽明亮度( L*值)和色调角( h*值)分别下降了6....

  • 粉蕉矿质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 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假茎占32.8%,球茎占9.6%,果实占37.3%,果轴占1.1%,根占2.8%。平均每株累积吸收N 167.0 g、 P 19.3 g...

  • 移栽时期与烤烟氮肥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移栽期(5月5日、15日和25日)对烤烟氮素的响应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移栽期至5月1525日,烤烟产量和地上部各器官(烟叶与茎秆)中含氮量分别平均显著增加5.1%6.1%和19.8%55.2%,而且其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平均增加37.4%49.8%、30.4%54.8%、2...

  • 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氮素供应形态的响应

    为探明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不同氮素形态供应的响应特点,以徐薯18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设置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甘薯叶光合特性、块根产量与品质性状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移栽后30 d和50 d时,酰胺态氮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 CCI )为最高,70 d时,铵态氮处理的CCI最高;铵态氮...

  • 钙水平对马铃薯试管薯产量、质量和生理病害的影响

    利用MS培养液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对马铃薯试管薯的产量、质量、薯内钙含量及生理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液中不添加钙时,试管薯的结薯数量、薯重及大薯率大幅度降低,没有>100 mg的试管薯,薯表面出现明显的黄褐色粗糙斑块,个别薯块现水浸状腐烂,腐烂率2.21%。薯内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也较正常钙用量下分别降低了36...

  • 可生物降解树脂包膜尿素的研制及性能

    以聚碳酸亚丙酯( PPC)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两种可生物降解树脂作为包膜材料,研制不同PPC/PBS组方包膜溶液,铺膜后初步确定两种材料混合的最佳比例;采用流化喷涂分别制备包膜尿素。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肥料的初期溶出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包膜结构。结果表明,PPC与PBS的质量比在7∶5时,材料之间融合较好,质地较柔软,适合作为...

  •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本文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rassplot, GT)、灌草阶段(Frutex and grassplot,FG)、灌丛阶段(Frutex, FX)和乔灌阶段( Arbor and frutex , AF),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酶、养分与微生物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的新植栽培、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其产量、质量指标,揭示宿根蔗套种大豆的增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蔗糖含量基本一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须知

    1.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08年和2011年连续荣获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7年度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第19卷总目次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