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根系高效铵吸收系统是玉米获取氮素的重要补充机制

黄亚楠; 杨顺瑛; 赵广欣; 张晓龙; 苏彦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株根系铵吸收特征研究,揭示旱地玉米的氮素营养特征,研究结果为玉米补充氮素营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高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模拟了玉米植株生长中的氮素营养环境,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反应;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重点研究了不同供氮状况下玉米根系对NH4+的吸收特征,并与其吸收硝态氮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初步揭示了玉米根系中的铵吸收蛋白(AMT)基因对铵的响应特征。【结果】单一供应铵态氮条件下,玉米地上部鲜重、全株干重及根系含氮量与纯硝态氮条件下相近,表明铵态氮也可作为玉米的有效氮源。非损伤微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幼苗根系铵吸收过程呈典型的高亲和吸收特征(表观Km值约为60μmol/L),推测这一过程是由高亲和的转运体蛋白介导。氮饥饿预处理使根系的铵吸收速率Vmax和Km值分别降低了约3倍和1倍。这一现象与水稻等作物不同,暗示玉米的铵吸收过程可能不存在反馈抑制现象。另外,介质中硝态氮的存在对根系的铵吸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效果>20%);在供试微摩尔浓度范围内,根系对NO3–(100μmol/L)的吸收速率显著低于对相同浓度NH4+的吸收。进一步对主要在玉米根系中表达的铵吸收蛋白基因Zm AMT1;1a和Zm AMT1;3的定量PCR分析表明,上述基因在维持供铵状态下的表达量较缺氮处理均有显著提高,与铵吸收测定结果相符。【结论】玉米根系中保留着高效铵吸收系统,在低硝态氮浓度下,该系统对铵态氮的高效吸收可作为其获取足够氮源的一个重要的机制。高硝态氮则抑制玉米根系对铵态氮的吸收,以避免氮素吸收利用系统在功能上的冗余。

关键词:玉米铵态氮生长状况吸收特征基因表达

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期刊

¥82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