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8篇

时间:2024-03-28 11:11:35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1

区文化建设态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社区作用的发挥。本文在认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现状与问题

提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社区文化 现状 建议

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由其带动起来的配套产业与投资将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对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加强城乡互动交流,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经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农民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便自然而然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强烈渴望,物质水平的提高已然无法填补文化建设的空白。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多种多样的文化设施及活动吸引农民参与,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生活思想与态度,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社会安全与稳定

受长期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悬殊。注重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文化层次,进而带动了经济进步,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有助于缓解城乡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这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投入不足,文化服务设施薄弱

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农村本身缺乏充足的人财物资源,加上地方政府对农村投入力度较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陷入停滞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硬件”即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落后,大多数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根本不具备文化服务设施、场所等基础条件,农民进行文化活动便无从谈起。

(二)思想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

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许多农民认为这是政府的职责,与自己无关。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农民抱着“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不仅阻碍了农村教育发展,更是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且基层政府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农民文化生活关注不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却忽略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

(三)文化生活较匮乏,质量滑坡

就现实状况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普及程度较低,文化载体严重缺乏,缺少文化建设氛围,并没有发挥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农村社区文化生活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质量较低、教育启发意义不大等问题,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漏洞,无形中给、迷信等消极文化以可乘之机,这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也为社会安全与管理埋下了隐患。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组织领导不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缺失,大多数农村社区文化工作队伍趋于老化,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紧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文化专职干部普遍存在身兼数职的现象,某些地方还将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文化机构定位为经营单位。此外,一些农村干部的选举很大程度上依据个人声望或势力,致使农村组织领导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三、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保证资金落到实处,完善农村社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村民自治组织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学正确建设思想

作为农村事业发展的“领路人”, 基层政府组织应积极向农村居民宣传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且政府自身要克服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倾向,将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关系,带领农民及其他文化组织共同努力,促进农村多方面协调发展。

第三,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突出地区文化特色

政府与相关组织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生活习俗,突出展现地区文化特色,发扬独特的文化传统,安排丰富多彩、符合农民心理需要的活动。并将新知识、新政策、新变化融入文化活动中,使农民及时了解社会现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与思想观念,探索农促社区文化活动的新模式。

第四,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在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积极选派基层文化干部到城市和发达地区进行交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鼓励支持毕业大学生进军基层做“村官”,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资源运用上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强,朱惠斌.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讨[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22(2).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64-0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体现农村地方特点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加强,文化建设也在逐步改善。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满足农村人群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传统思想牢固,致使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没病就是健康,没必要锻炼”。农民即使在得病时很少能和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联系起来,甚至有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适宜体育锻炼,这些思想都显露出农民对体育知识的缺乏。

体育意识是参与体育健身者经过长时间锻炼、潜移默化下形成的一种自我健身意识[2]。一部分农民虽然对体育有一点了解,但是仅限于空闲时间的一种娱乐,而并非是当作一种能够带来身心健康的运动,无法认识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更何谈体育对自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地方政府对体育认识不足,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多数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经济发展、生产发展和一些社会事务上,严重忽视了农村第一生产力――农民的身体健康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4次政府机构改革,但在文化、体育部门等机构的合并重组上仍然存在着重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层次较低,对于新农村地方性法规文件很少,专门性农村体育发展文件几乎没有。在基层公共体育事业仍需要以国家和政府部门投入为主的今天,由于专职部门的缺失和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对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

(三)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农村体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首先,丰富的地理自然资源开发不足,农民对身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农村一到雨天,村中除了水泥路可以通行外,其他多数是泥泞路,导致村民根本无法外出,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和搓麻将,社区外面的体育器材设施也都成了摆设。其次,新农村建设的全力推进下,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让农村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环境气候的恶化对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将大大降低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受经济因素影响,阻碍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来看,其特点是社会化程度低、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占用大量时间、劳动强度大,这使得农民在体力、精力和财力的投入大、回报小,除面对再生产和改善生活外,还需要面对教育和疾病,这种紧凑的生活状态下,让农民无精力,更无财力投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去。农村从业环境较差,工资待遇偏低,体育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这就限制了一些专业社区体育指导员走进农村的步伐[3]。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体育消费水平还是偏低,而且农村健身器材和场地还得不到保障。国家对体育,尤其是农村体育所需要的器材和场地的资金投入有限。2009年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为4.8亿元,而对群众体育投入为2.7亿元,其中城市群众体育就占去一大半,相对于人口面积占大多数的农村来说,资金投入还远远达不到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追求[4]。

(五)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匮乏、活动单一,不利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

首先,农民适宜的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缺乏。通常农民获得体育信息都是通过电视渠道获得,而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是关于旅游、美容等,忽视了农村体育文化这一方面。其次,基层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文化产品较少或不提供,直接影响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再次,由于农村体育文化活动逐渐趋向于现代化,致使传统的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开始萎缩,已经发展起来的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台球等,但这些个体性活动项目形式上较为单一。最后,农村集体性体育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明显不足。在集体性活动中,参与率相对较高的是广场集会活动和农家乐式自发集体活动,但从农村的参与角度来讲,参与其中的也只是少数体育爱好者,多数人只是观望而已。

二、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门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部门

加大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5]。加强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的专管力度,由国家和基层政府设立专门的农村体育文化部门,不断提高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

(二)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对体育的参与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体育活动也是与时俱进,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6]。农村体育设施数量少且较为分散,政府应借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一良好时机,将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纳入村舍整体规划中去,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使有限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的参与率,体育比赛和活动开展必不可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贴切、小型活泼的体育比赛,能够充分吸引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根据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新型体育活动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农民对休闲娱乐的体育需求也越来越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积极参与。当地体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农村体育在组织形式上的灵活性,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群体为单位,既可以村、乡(镇)组织,亦可由参与者个人或几个人自由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简单易操作的体育活动[7]。

三、结束语

新农村社区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农民收入和支出也稳步增长,国家对农村体育事业也给予了重视,包括政策、资金等方面,这就给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好机遇。我国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现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农村体育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体育意识淡薄,锻炼场所和器材缺少,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匮乏,地方政府对体育工作认识不够,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认清各种制约因素,掌握和分析农村体育发展动态,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战略,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2]田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农民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8(3):3-5.

[3]姚磊.新农村建设中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环境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7.

[4]徐小庆等.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10-11.

[5]姚磊等.村落农民体育文化建议: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3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传统思想牢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文化资源较为匮乏、体育文化活动较为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64-0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体现农村地方特点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加强,文化建设也在逐步改善。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满足农村人群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传统思想牢固,致使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没病就是健康,没必要锻炼”。农民即使在得病时很少能和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联系起来,甚至有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适宜体育锻炼,这些思想都显露出农民对体育知识的缺乏。

体育意识是参与体育健身者经过长时间锻炼、潜移默化下形成的一种自我健身意识[2]。一部分农民虽然对体育有一点了解,但是仅限于空闲时间的一种娱乐,而并非是当作一种能够带来身心健康的运动,无法认识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更何谈体育对自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地方政府对体育认识不足,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多数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经济发展、生产发展和一些社会事务上,严重忽视了农村第一生产力――农民的身体健康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4次政府机构改革,但在文化、体育部门等机构的合并重组上仍然存在着重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层次较低,对于新农村地方性法规文件很少,专门性农村体育发展文件几乎没有。在基层公共体育事业仍需要以国家和政府部门投入为主的今天,由于专职部门的缺失和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对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

(三)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农村体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首先,丰富的地理自然资源开发不足,农民对身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农村一到雨天,村中除了水泥路可以通行外,其他多数是泥泞路,导致村民根本无法外出,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和搓麻将,社区外面的体育器材设施也都成了摆设。其次,新农村建设的全力推进下,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让农村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环境气候的恶化对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将大大降低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受经济因素影响,阻碍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来看,其特点是社会化程度低、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占用大量时间、劳动强度大,这使得农民在体力、精力和财力的投入大、回报小,除面对再生产和改善生活外,还需要面对教育和疾病,这种紧凑的生活状态下,让农民无精力,更无财力投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去。农村从业环境较差,工资待遇偏低,体育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这就限制了一些专业社区体育指导员走进农村的步伐[3]。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体育消费水平还是偏低,而且农村健身器材和场地还得不到保障。国家对体育,尤其是农村体育所需要的器材和场地的资金投入有限。2009年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为4.8亿元,而对群众体育投入为2.7亿元,其中城市群众体育就占去一大半,相对于人口面积占大多数的农村来说,资金投入还远远达不到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追求[4]。

(五)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匮乏、活动单一,不利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

首先,农民适宜的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缺乏。通常农民获得体育信息都是通过电视渠道获得,而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是关于旅游、美容等,忽视了农村体育文化这一方面。其次,基层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文化产品较少或不提供,直接影响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再次,由于农村体育文化活动逐渐趋向于现代化,致使传统的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开始萎缩,已经发展起来的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台球等,但这些个体性活动项目形式上较为单一。最后,农村集体性体育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明显不足。在集体性活动中,参与率相对较高的是广场集会活动和农家乐式自发集体活动,但从农村的参与角度来讲,参与其中的也只是少数体育爱好者,多数人只是观望而已。

二、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门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部门

加大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5]。加强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的专管力度,由国家和基层政府设立专门的农村体育文化部门,不断提高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

(二)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对体育的参与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体育活动也是与时俱进,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6]。农村体育设施数量少且较为分散,政府应借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一良好时机,将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纳入村舍整体规划中去,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使有限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的参与率,体育比赛和活动开展必不可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贴切、小型活泼的体育比赛,能够充分吸引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根据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新型体育活动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农民对休闲娱乐的体育需求也越来越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积极参与。当地体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农村体育在组织形式上的灵活性,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群体为单位,既可以村、乡(镇)组织,亦可由参与者个人或几个人自由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简单易操作的体育活动[7]。

三、结束语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瑞安市;警务建设;发展

1 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

1.1 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

瑞安市公安局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着力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以“社区民警专职化、社区警务专业化”为要求,促进派出所勤务机制的创新,规范社区警务运行模式,确保最大限度地集中社区民警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抓好社区警务工作。坚持“工作在社区、驻脚点在警务室、着眼点在群众”的原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多警、多区一警”的要求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对于规模较小、治安平稳的社区,实行一区一警或多区一警;对于规模较大、治安复杂的社区,实行一区多警;其他社区实行一区一警。社区民警原则上要按实有人口10000:1配置,最少配备数不少于派出所民警的三分之一。

1.2 推行社区品牌警务室的建设

各派出所主动与街道(镇)政府做好沟通,把警务室的建设列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同步实施。警务室原则上以新划定的社区为单位,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应设置,新建警务室一般应建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但已建的警务室可以继续使用。每个警务室要求具备“有场地、有警力、有要件”和“信息采集、控案巡防、窗口服务、纠纷调解、接待群众、安防宣传”等六大功能。

1.3 推行“以外管外”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方式

瑞安市公安局自2009年起就探索引进外警协管外口的做法,特别是2014年更是精心制定外警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外警队伍管理,通过聘任、挂职等多种形式引进外警人才,充分发挥外警“三乡”优势,全力打造特色“维稳、维权、维系”的“三维”警务协作模式,成效明显。一是发挥“乡情”优势,维稳作用突显。瑞安市每年涉外口非正常死亡数较多,工伤事件更是屡有发生,处理稍有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或上访事件。为此,充分发挥外警自身乡情优势,及时掌握各类涉稳内幕性信息,为快速、精准处置群体性或上访事件提供强大情报支撑。

1.4 推行“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暨社区警务基础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社区民警工作职责,依托信息化手段规范社区民警日常警务工作,科学评估社区民警工作成效,瑞安市局于2013年9月份起按照“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边建边用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民警工作日志功能模块应用。“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暨社区警务基础工作平台建设是对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进行采集,以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图形化管理为目标,以服务实战为出发点,以“房”和“人”要素为主线,深度整合、挖掘现有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将基础工作涉及的人口、房屋和特业、场所等单位及案事件关联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链,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社区警务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使采集信息、录入信息和应用信息成为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模式,真正实现“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提升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2 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的未来发展

2.1 立足社区,防范于未然

社区警务的着眼点是在下功夫预防犯罪,而不是“跟着案件转”。社区中警察的主要力量应用于与公众共同寻找、发现、分析和解决可能造成犯罪的隐患问题,并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从而有效地把犯罪解决于“未然”之中。社区内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减少,民警便有充沛的精力从事预防犯罪的工作,也才会有更多的警力从事预防犯罪的工作,从而能进一步将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实现社区乃至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可见,社区警务能使警察改变“围着案件转”、只打不防的变动局面。当前,我们在“严打”的同时,要抽调足够的警力,真正重点抓好日常基础工作,加强预防,才能转被动打击为主动预防、主动出击、主动治理。

2.2 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

考核是一根指挥棒,考核标准侧重不同,说明工作的重点不一。虽然一再强调打防并举,但目前对派出所的考核中,打击工作下具体的指标任务,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高,这就造成派出所的工作单纯追求打击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充足的警力来做好社区基础工作。“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考核都是以此为标准,应该说在重视防范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考核机制,但是在现实考核中还不够具体化,操作性不强,往往是形式上走走过场,或者为了发案不超过考核指标会有弄虚作假的成分。目前的考核标准还有待于借鉴国外的社区警务思想,体现社区警务导向,更加科学化、具体化和务实化。

2.3 建立健全“信息主导型”警务机制

一要以“四知”为要求,解决掌握情况信息的目标问题。要求社区民警对辖区的情况做到“四知”,即知情,知道辖区的敌情、社情、民情、警情是什么;知人,知道辖区有哪些重点人员、重要人士、知名人士和重点关注对象;知事,就是群众都知道的事情,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的事情,社区民警要能知道;知患,要了解掌握辖区的治安、安全等隐患,对属于自身职能范围的隐患做到即知即改,对不属于自身职能范围要及时转告。二要以“三采”为要求,解决掌握情况信息的方式问题。社区民警是情报信息采集的始端,也是应用的终端,要做好“传统式”的特定人群大采集,定点采集和高速密集采集相结合,确保流动人口、出租房、电瓶车和重点物品、重点人员等信息的鲜活性。同时,社区民警要深入辖区行业场所、企事业单位、出租房屋等重点领域,及时收集涉及稳定方面的信息和社情民意;要通过广泛物建以居(村)民干部、楼幢长、治安志愿者为主的治安信息员,及时排摸了解辖区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

2.4 建立健全传统与现代结合型警务机制

传统手段不能丢,公安工作是专门手段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现代警务是对传统手段的发展和补充,但决不是取而代之。要坚持“传统+科技”,在加快发展现代警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传统手段支撑,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发扬“枫桥经验”优良传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要更加注重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优势互补,把“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新形势下发动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传统手段的应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同志要言传身教,苦练“调查访问、线索排摸、阵地控制”等基本功,发扬传统优势,夯实业务基础。

结束语

社区是派出所工作的责任田,社区稳,辖区就稳。社区警务是加强派出所建设的重要基础,自全国各地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设以来,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域的差异,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都不同,所以可以说我国的社区警务还尚处于探索之中。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5

1.1 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

瑞安市公安局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着力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以“社区民警专职化、社区警务专业化”为要求,促进派出所勤务机制的创新,规范社区警务运行模式,确保最大限度地集中社区民警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抓好社区警务工作。坚持“工作在社区、驻脚点在警务室、着眼点在群众”的原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多警、多区一警”的要求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对于规模较小、治安平稳的社区,实行一区一警或多区一警;对于规模较大、治安复杂的社区,实行一区多警;其他社区实行一区一警。社区民警原则上要按实有人口10000:1配置,最少配备数不少于派出所民警的三分之一。

1.2 推行社区品牌警务室的建设

各派出所主动与街道(镇)政府做好沟通,把警务室的建设列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同步实施。警务室原则上以新划定的社区为单位,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应设置,新建警务室一般应建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但已建的警务室可以继续使用。每个警务室要求具备“有场地、有警力、有要件”和“信息采集、控案巡防、窗口服务、纠纷调解、接待群众、安防宣传”等六大功能。

1.3 推行“以外管外”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方式

瑞安市公安局自2009年起就探索引进外警协管外口的做法,特别是2014年更是精心制定外警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外警队伍管理,通过聘任、挂职等多种形式引进外警人才,充分发挥外警“三乡”优势,全力打造特色“维稳、维权、维系”的“三维”警务协作模式,成效明显。一是发挥“乡情”优势,维稳作用突显。瑞安市每年涉外口非正常死亡数较多,工伤事件更是屡有发生,处理稍有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或上访事件。为此,充分发挥外警自身乡情优势,及时掌握各类涉稳内幕性信息,为快速、精准处置群体性或上访事件提供强大情报支撑。

1.4 推行“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暨社区警务基础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社区民警工作职责,依托信息化手段规范社区民警日常警务工作,科学评估社区民警工作成效,瑞安市局于2013年9月份起按照“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边建边用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民警工作日志功能模块应用。“三实有”信息管理系统暨社区警务基础工作平台建设是对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进行采集,以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图形化管理为目标,以服务实战为出发点,以“房”和“人”要素为主线,深度整合、挖掘现有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将基础工作涉及的人口、房屋和特业、场所等单位及案事件关联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链,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社区警务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使采集信息、录入信息和应用信息成为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模式,真正实现“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提升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2 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的未来发展

2.1 立足社区,防范于未然

社区警务的着眼点是在下功夫预防犯罪,而不是“跟着案件转”。社区中警察的主要力量应用于与公众共同寻找、发现、分析和解决可能造成犯罪的隐患问题,并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从而有效地把犯罪解决于“未然”之中。社区内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减少,民警便有充沛的精力从事预防犯罪的工作,也才会有更多的警力从事预防犯罪的工作,从而能进一步将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实现社区乃至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可见,社区警务能使警察改变“围着案件转”、只打不防的变动局面。当前,我们在“严打”的同时,要抽调足够的警力,真正重点抓好日常基础工作,加强预防,才能转被动打击为主动预防、主动出击、主动治理。

2.2 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

考核是一根指挥棒,考核标准侧重不同,说明工作的重点不一。虽然一再强调打防并举,但目前对派出所的考核中,打击工作下具体的指标任务,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高,这就造成派出所的工作单纯追求打击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充足的警力来做好社区基础工作。“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考核都是以此为标准,应该说在重视防范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考核机制,但是在现实考核中还不够具体化,操作性不强,往往是形式上走走过场,或者为了发案不超过考核指标会有弄虚作假的成分。目前的考核标准还有待于借鉴国外的社区警务思想,体现社区警务导向,更加科学化、具体化和务实化。

2.3 建立健全“信息主导型”警务机制

一要以“四知”为要求,解决掌握情况信息的目标问题。要求社区民警对辖区的情况做到“四知”,即知情,知道辖区的敌情、社情、民情、警情是什么;知人,知道辖区有哪些重点人员、重要人士、知名人士和重点关注对象;知事,就是群众都知道的事情,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的事情,社区民警要能知道;知患,要了解掌握辖区的治安、安全等隐患,对属于自身职能范围的隐患做到即知即改,对不属于自身职能范围要及时转告。二要以“三采”为要求,解决掌握情况信息的方式问题。社区民警是情报信息采集的始端,也是应用的终端,要做好“传统式”的特定人群大采集,定点采集和高速密集采集相结合,确保流动人口、出租房、电瓶车和重点物品、重点人员等信息的鲜活性。同时,社区民警要深入辖区行业场所、企事业单位、出租房屋等重点领域,及时收集涉及稳定方面的信息和社情民意;要通过广泛物建以居(村)民干部、楼幢长、治安志愿者为主的治安信息员,及时排摸了解辖区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

2.4 建立健全传统与现代结合型警务机制

传统手段不能丢,公安工作是专门手段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现代警务是对传统手段的发展和补充,但决不是取而代之。要坚持“传统+科技”,在加快发展现代警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传统手段支撑,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发扬“枫桥经验”优良传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要更加注重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优势互补,把“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新形势下发动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传统手段的应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同志要言传身教,苦练“调查访问、线索排摸、阵地控制”等基本功,发扬传统优势,夯实业务基础。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uiding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 fitness in Shaanxi Guanzhong area by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rur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is serious imbalance with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it got the main factors that constraints the work of rur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关键词: 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Key words: rur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tatus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320-02

0引言

发展农村体育,增强农民体质是建设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农村的具体体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支撑社会体育的三大条件之一,也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促进公民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主要内容。在开展群众体育的工作中,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个生力军,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又是一支重要力量。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试图在理论的高度,以指导实践为目的,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分别对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及杨凌示范区的10个县(区)20个乡(镇)的农民及体育指导员及运行模式为对象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研究需要为依据,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采取二次调查法,检验问卷内容的效度,与课题要求相符;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6份,有效回收率89.3%。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的基本情况到此次调查完毕,关中地区共有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378人,其中有11人为一级,124人为二级,243人为三级,尽管有金字塔形式的等级结构,但是整体人数在1569.73万人的农村人口中只占0.04‰,人数极少,平均每41527人才有1名指导员,且一级社会指导员指导员队伍中的比例比较低(表1)。表明当前关中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没有深入到农村基层,还说明该人才结构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完善整个队伍知识能力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女性主要集中在二级、三级,在高级别中几乎没有,男女比例失调。

2.2 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学历、职业和指导年限现状分析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呈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结构,4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37%,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5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占51.9%,中年人仅占11.1%。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知识结构完善的薄弱环节是学历层次偏低,专科以上学历占28.5%,中学(含中专)学历占49.6%,小学及以下文化占21.9%。

调查指导年限的结果如表2所示:3年以内的为47%,3-5年的为39%,6-9年的仅为14%,10年以上为0。由表2还可知道, 无职业人员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职业结构,他占37.6%。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体育工作的年限都不长,指导的随意性很大,必要的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学系统地组织指导能力不足,因此指导内容单一问题、影响锻炼者的兴趣问题就会出现,这会影响到体育指导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影响指导质量均。

2.3 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现状

2.3.1 参与指导的动机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工作时,指导动机是其内部动力起直接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因素影响其指导效率。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多种心理因素所构成的动力系统形成动机。关中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兴趣爱好(占61%)社会交往(占23.5%)、工作需要(占12%)及强身健体(3.5%)。由此可知,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是关中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工作的主要要动机,而不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动机,这种需求是高等层次的比较稳定、持久的需求。

2.3.2 指导频率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中,平均每周进行1-2次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最多,占44.3%,而出勤在5次以上的是退休教师和无职业人群,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具有出勤次数少。调查同时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的次数和等级成反比,且指导的时间大部分也不固定,体育行政管理及其它文化管理是他们主要从事的工作。

2.3.3 指导时间段及场地分布的现状分析在一个地区中,开展的社会体育工作状况可以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分布情况反映出来,农闲时的早晨(43.8%)与傍晚(42.7%),是关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主要集中的时间段,也有人指导时间不固定(14.5%),农忙的时候很少指导;指导场地依次:选择村镇文化广场占33.3%,路边占28.9%、住宅前后占22.2%、学校占13.3%、其他占2.3%。说明指导场地选择上较为随意,以就近和方便为主。

2.3.4 指导的运动项目的现状分析社会体育指导员所指导的运动项目,能够反映出群众对这些项目健身价值的认可度及这些项目在该地区的普及度。调查显示:关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指导的主要项目是大秧歌、健身跑、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掰手腕、摔跤等,传统武术-红拳,也是人们喜爱的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约11%的人指导这个项目;与其他地区相比,关中是陕西省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1.53%,每个民族都有独有的体育健身活动,这些运动项目吸引了不少的外来人群,是陕西省宝贵的人文资源,有7%左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这方面的指导。总的来说,关中农民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多以对技术要求、场地器材要求不严格的项目为主,而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传统特点和乡土特点。

2.3.5 指导人群的现状分析关中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人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老年、中年、青年、儿童与不固定人群。从比例来看,关中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主要人群为占总人数的47.5%的不固定人群,说明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群体还不固定,这跟受调查的人群大多兼职从事指导工作有关。

3影响关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关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制约指导员工作的首要因素就是“经费不足”。体育运动一定要和经济协调发展。不仅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受经济的直接制约,而且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也受经济的制约。社会、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能力给予农村体育支持,不能够提供物质基础给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用于农村体育上的资金寥寥。所以, 陕南、关中、陕北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迟缓是造成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非常少的主要因素。

第二要素就是“场地设施不全”。因为大部分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在非体育场所,如公园广场、马路空地、村头巷尾等,所以有些基本的要求在指导过程中难以被满足。还有就是在农村中,群众锻炼站点只有很少可用器材设备,除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庄、农民健身工程试点村庄,大部分站点器材缺乏,这就使得指导员的指导工作很难展开。

第三大因素是“感觉缺乏动力”。因为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所以农民无力支付指导工作的费用,加上计量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工作酬劳时,地方政府也没有给出适当标准,也不能明确度衡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的多少,这使大部分指导员没有动力去参与指导工作,给予一定的报酬就是认可了劳动者的成果,同时也约束着劳动者劳动责任,一定的报酬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工作能长期有效进行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发展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时,要更重视这一因素。

第四大影响因素是 “组织管理机构的不完善”,当前,群众自发组织与民间社团是关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政府组织为辅,在推进农村群众性体育工作时,这些组织的职权范围有限,并且在这些组织中,大多数指导员为兼职人员,属于公益性的,并多头管理,有很多不稳定含在里面,很容易被外界一些因素干扰,从而有流失现象出现;同时,“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不够”也是影响关中地区指导员队伍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因。

4结论

在社会群体健身活动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充当着宣传、组织及执行者的身份,农民体育健身需要来源于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需要这些人员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专业才能,以满足居民在锻炼过程中的需求,达到科学锻炼的效果。

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结构为高级别指导员年龄偏大、比例低、从业时间比较短、文化素质比较低,有重视数量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倾向;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严重缺乏,质量较低, 缺乏指导的练习场地器材,与将农村作为主战场开展全民健身的总体战略相违背。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一支能力好、素质高、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而且还要有专门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机构去组织管理,这样队伍的工作才能高效、有序,才能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开展,才能推动我省社会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7

一、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区域发展指的是,基于地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通过将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协调起来,而产生了综合体,它不仅仅是项地理概念,同时还能真实反映区域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农村,通过发展农村区域经济,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村的发展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则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会有所上升,农村人口素质有所提升,则整个国民素质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二)发展农村,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农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才能够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的人口占据了世界人口的20%左右,然而耕地面积却占据了世界总耕地面积的8%,这当中巨大的悬殊,已经成为压在每个中国人心上一颗沉甸甸的石头[2]。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的粮食需求,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多的粮食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才能保证全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加快农村发展,能够缓解我国的粮食危机,保证粮食安全。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而国家也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然而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着相关问题: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是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地域辽阔,资源条件有着千差万别,加上相关政策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东部沿海区域发展的速度快,而内陆农村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3]。

(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着该区域的特征,加上本土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要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都是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农村地域属于传统经济发展型,有些地域属于现代经济发展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注重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限制、资金投入力度受限制

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口素质有待提升,农民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较为欠乏,也无法及时的掌握相应的农业科技,这不利于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当前国家对农村区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这为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区域发展。

(四)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的时候,要注重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破坏问题,这不仅对影响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总体而言,这不利于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针对农村区域发展现状的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本文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解决农村区域发展现状问题:

(一)国家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国家要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为农村区域的发展,完善相关的基础设置建设。例如,公路桥梁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为发展农村经济,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要注重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城市投资,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各乡镇企业,要注重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积极推行必要的政策,为整个农村区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注重加大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任务,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有资金、有精力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加快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始终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在国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带动整个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切实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3]。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首先在农村区域设置城中村、设置城乡结合部等试点,利用城市极为先进的经济条件,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一些原本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可以先发展部分单位,然后利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促进整个农村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相关部门还利用将散居迁居到乡镇或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的地方,逐一推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不断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加大技术扶贫

我国的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基于这种特点,政府部门在开展农村建设工作时,要注重加大技术扶贫力度,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具备的产业机构,例如农、林、牧、渔等产业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整个产业结构得到较大程度上的优化。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原有的畜牧业,细化为养牛业、养猪业、家禽饲养业等,同时对于家禽饲养业,可以将其分为家禽、农副产品等产业。通过将产业结构细化,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以促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注重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养的提升,注重积极在乡镇上发展职业教育,利用上夜校、职业教育等措施,向农村地区传授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让农民切实掌握相应的农业技术,进而土壤农民将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4];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科研单位的支持,注重聘请高技能的人才走入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将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带动农民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技,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篇8

农村社区政治属于非权力政治即社会政治的范畴,它在我国政治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今后的农村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战略中也将占据着更为突出的位置。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的实现和扩展,更事关农村社会发展的大局,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就我国而言,农村政治发展的标志是村民政治参与的提高和国家任务(如计划生育、征收各种费税)的有效完成。可笔者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和思考发现,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比较突出,后者也正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之所在。所以,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即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社区政治发展困境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出路,以期为改善这一局面提供更具目标性的参照。

一, 本文所论"组织化"的内涵

一般说来,"组织"一词意味着:为了特定目标和实现某些职能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将"组织"一词进一步界定为"人们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或单位所采取的社会生活方式。"([2],第171页)可见,组织不仅意味着是一种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更意味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既然是"共同体",就有别于仅仅是一盘散沙的各个个体的集合概念,而是多个个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结构结合起来的有机体,表现在个体利益与组织利益、个人活动和组织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上。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不是形式上迫于某种压力的应付和走过场,而是一种自愿自觉的参与过程,表现在个体为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而借助于组织的形式上。当然,组织是通过一定的机构体现出来的。这些机构是组织的载体和标志。有鉴于此,可以将"组织化"理解为人们结成组织、参与组织和开展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其具体表现也就在于,组织机构各项活动的开展状况上。衡量"组织化"的尺度可以各有不同,但组织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度、参与质量,组织活动开展的频度和效果,成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和期望值,组织在适当处理共同利益与成员利益上的表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政治学意义上的"组织",强调其公共性,表现为围绕公共权威和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而展开的活动过程。与此相应的,政治学意义上的"组织化",虽然也包含了前文所论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化"的含义,但更强调了组织活动的公共性及个体与公共权威之间关系。由于本文欲从政治学(更准确地说是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农民组织和组织化的问题,(亦即从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问题),故本文论及的"组织"和"组织化",限定于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的范围内。如此界定的另一原因在于,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民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他们既没有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如家族)可以利用,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自治社团。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有效社会组织形式,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人民公社的解体意味着过去行之有效的从公社到生产队的纵向控制体系瓦解,国家便开始直接面对无数的个体小农。为了填补这种组织真空,近些年来我国实行了乡村自治,即建立农村自治组织--村委会。村委会便暂时作为农村社区中最大的正式组织而存在。因而本文所论"组织"的外延是以村民委员会为标志的社区组织。目前只有村委会既受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又是唯一在全村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公共权威机构,同时也是当前中国农村社区独立的法人行动者。其发展状况成为衡量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一个尺度。因而,"组织化"的内涵也就限定如下:村民参与由村民委员会主导的村级事务的过程,以及村民委员会动员和领导村级活动的过程。结合前文所述衡量"组织化"的诸多指标,本文用于衡量农民组织化的指标也就包含以下几点: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频度和质量,村民委员会主导村级事务的频度和实际效果,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认可度和期望值,村民委员会在处理集体利益与村民利益上的表现,等等。本文所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界说,也就是指由这几项指标衡量所得出的总体性认定。

二, 选题原因

三,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成因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分析

四, 结语

以上我简要地分析了造成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这些原因在不同的地方其表现不同,其突出的方面也不同;但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以上的部分原因有关,而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纠结在一起的。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的传统负担相当沉重,而目前国家在政治制度的供给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民的组织化进程又处在一个市场化、个人化的新时代,在个人承包制的背景下进行。诸多原因造成了目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因而改善这一状况也只能从这些方面入手。但是,鉴于经济发展将是今后农村发展的主题,所以重中之重便是如何建立经济推动的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村级组织只有在加强为村民提供经济服务,并且有能力提供有效资源和政策时,它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村的组织纽带。而村民们也只有在发展经济尤其是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现建立共同组织或通过村级组织保障和实现自身利益和权利的必要性以后,农村的组织建设才真正拥有了来自村民的动力。国家制度也应该促进而不是束缚这一趋势。唯其如此,目前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观。这也是今后我国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出路之所在。

参阅文献: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徐勇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乡村社会学》,袁亚愚 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刘伟等:“浅析经济因素对村级民主建设的影响”,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4期。

[4],《徐勇自选集》,徐勇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俞可平:“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号、秋季号。

[6],《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王沪宁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十一章“农民在官僚政治下的社会经济生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