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出版广角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出版广角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国际刊号:1006-700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216/G2
  • 邮发代号:48-84
  • 全年订价:¥ 696.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策划
  • 新观察
  • 产业
  • 报刊
  • 实务
  • 新传媒
  • 学研
  • 教材招投标,有话说一说

    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但凡做事都有个开头。如果没记错,早在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出通知,强调教材出版发行要实行“招投标”,引入新华书店以外的发行机构参与教材的发行,教材出版发行改革开始“试水”。到了2002年初,安徽、重庆、福建3省市首先试点教材招投标改革,打破了50年来教材出版发行的垄断“坚冰...

  • 感怀“招投标”

    教材的出版秩序假如不加以规范和整顿,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出版教材不仅仅是挣几个钱的事啊,它是一种有全局性、历史性影响的文化工程,没有战略头脑、没有文化意识而只图一时之快,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 出版的非出版因素——从中小学教材招投标谈起

    商品的价格高低,其实取决于个人收入的高低,很多人对于图书价格有意见,反映出的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地域差距太大,我们国家整体还不富裕,我们的起点和过程上还有很多不公平,等等。而这些课题,都不是出版业本身能够解决的。

  • 请不要忽视教材著作权

    一套教材的立项到试用。凝聚了大批编者的创造性劳动。无论是内容的确定。还是呈现方式的设计。均融入了编者的智慧。这不仅是一个智力劳动的艰苦过程。也是一个体力、精力、时间大量投入的漫长过程。更重要的是教材编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样的劳动。这样的作品理当受蓍作权法的保护。

  • 原创社:不能承受之重

    可以说,今天中小学教材在寻找其真正的定位的同时,其保本徽利的时代也到来了,通过何种途径达到让利学生,同时又能保证相关各方的利益,从而形成中小学教材出版的良性循环,应该说这是目前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希望大家都来思考这个问题,集思广益,最后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的解决办法。

  • “旁观”者:隔岸观“火”,百感交集

    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不仅体现国家意志,同时也体现着国家关怀。这是一项光荣的神圣的社会责任。深化出版发行体嗣改革,正是为了培育新形势下担当这份责任的水平和能力。

  • 洗牌·重构·发展——教材出版发行改革的现状分析

    如何在遵循教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建设合理科学的教材编写和出版资质制度,引进科学的教材出版招标投标模式。确立科学公开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传统的教材租型惯例。引入竞争,引入市场机制。真正做到在确保专业资质同时的市场公平竞争。应成为整个社会都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象三题:风雨兼程 锐意进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20周年随想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锐意进取,满怀雄心壮志,进军人文社科图书出版领域,推出了品种众多、版本精良、品位高雅的中外人文经典著作,深受读者欢迎,其口碑丝毫不亚于三联、商务和中华书局等老牌名社的同类图书。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在喧嚣、躁动的图书市场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始终坚定地实践着“通过出版学术人文...

  • 卖书者说:广西师大社的2002-2005

    一个国有企业,能够从边陲小省进军首都,能够从以教辅出版为主发展为人文社科出版的大社,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眼光和务实精神。

  • 西部出版高地的一颗明珠

    作为西部地方出版社的出版人。我们应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人学习。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利用本地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也要坚守出版人的文化追求。眼望北斗。打破地域界限。扩展自己的视野。面向全国图书市场。走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 铭记2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简史志记

    20年20句寄语—— 顾海良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一流的大学不一定能办出一流的出版社,一流的出版社也不一定在一流的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打开死结正当时——出版质量放谈

    总署图书司的负责人毫不避讳地指出,图书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出版社惟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和编辑责任心的缺失。

  • 出版业的“数字化生存”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的潮流,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趋势。但如何将传统出版产业升级,迈向知识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等交互运作的高科技产业阶段,是出版界未来几年必须面对的课题。

  • 图书宣传新议

    图书宣传是常办常新的事业。任何有远见的出版机构,都不能忽略对宣传对象、方式和途径的深入研究。把握市场不只是要图书发行人员千里奔波,有了点子,有了网络,就能尽可能地开拓市场,在很多时候,就可以花很少的钱办很多有益的事,达四两拨千斤之效。

  • 在小说林里东张西望(七)

    小说林,实在大得可以,里面长着的内容再丰富不过,有竹笋,有蘑菇,有直杉,有曲柳,有经日晒便大幅度缩水的虚生的树种,更有遇晴天即消失的湿菌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而作为小说读者的快感,则莫过于做一只畅游林中、勤快而心地快活的啄木鸟吧?当你把植物中的虫儿叼出来时,内心的快乐也便暴露无遗。

  • 关于长征的记忆

    红军翻过雪山。上万人在一起咳嗽。你见过这样的场面吗?女红军危秀英说。过了雪山。我便不来月经了。所有的妇女都是如此……这些细节如此深地刻在心上。然而。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才能真正实现与那次人类历史上的远征具有精神交流意义的对话。

  • 屐痕苍凉(下)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中国殷墟以高票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一边行走,一边写意

    我仍是希望行走——停顿——行走。我渴望在这途中不停地写,深入,再深入,确信因此会获得新的提示,生命得以轮回,可以奔向更遥远的前方。

  • 范稳&《悲悯大地》

    范稳似乎有一个公式:悲悯=个人牺牲+宽恕仇人+含己成仁;修行的境界依次是:从自己到他者,再从个体到集体。这个理念别说顺应了佛教的修行,就是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坐标中也完全合乎大方向,说不上有多少新意。

  • 新特工:人与鬼的纠缠

    麦家的成功在于,他细腻地描写出了处于“人与鬼纠缠”边缘状态下的新特工,成功地刷新了我们对特工和特工生活的想像。

  • 萨冈的忧愁世界

    “萨冈,法国文坛神话的缔造者,一个时代的青春符号;一个关于青春、天才、忧愁、畅销的传奇”然而,正如我们所认识的张爱玲一样,萨冈也未必不属于当下。无论在大众传媒中萨冈是何神形象,萨冈永远都是她自己。她站在世界的边缘,以一种深切和危险的姿态,密切关注芸芸众生。

  • 图画书阅读,呼唤理论与方法

    这部著作给读者昭示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也展现了一个新的教育空间,同时也暗示着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新的理论支点和新的方法论。

  • 《帷幕》

    昆德拉撕裂了遮盖着世界和文学的帷幕,将我们带到友邦,带到拉伯雷、福楼拜、司汤达、塞万提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罗伯特·穆齐尔和荷马的土地上。作为《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的延续,《帷幕》以更加自由的笔触探索了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织的小说艺术世界。他努力在小说中发现的,是“人性”的神秘。在昆德拉看来,小说家不...

  •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

    清史专家阎崇年在本书中向人们讲述了明王朝灭亡前60年间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大事,并生动鲜活地勾勒出了那个特定时代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画像:努尔哈赤的锐意进取,皇太极的任性多智;万历的怠政,泰昌的懦弱,天启的顽劣;李成梁的功高跋扈,熊廷弼的雷厉风行,袁崇焕的敢担重任;魏忠贤的熏天权势,客氏的作威作福,阉党的小人嘴脸……这...

  • 《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外交往事》

    表侄女、中国第一位女副外长王海容首度开口,回忆的卓绝风采,讲述了30年前改变世界的一系列中国外交幕后的故事。书中披露了大量从与斯诺谈话到秘迎基辛格、中国重返联合国、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等外交“大手笔”背后的秘闻,为中国外交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和丰富的细节。“真实再现历史,尽可能采访健在的见证人,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客...

  • 《金庸散文集》

    这本首次在内地出版的散文集汇集了金庸先生在60多年间撰著的散文精华,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他关于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以及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关于莎士比亚话剧和外...

  • 《中国人本色》

    晚清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国人或许已经熟悉了这样的描述:腐败堕落的朝廷,愚昧无知的国人,几个卖国贼和几个勇敢的士大夫在帝国落日的余晖中惨淡经营着这个被人抨击的国度……其实,无论是中国人自己,还是西方人,可能对那个时代都多少有些误读。

  • 《流沙河近作》

    本书精选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流沙河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佳作百余篇,内容涉及地域文化挖掘、名人品藻追怀、诗文艺术赏鉴、人生哲理感悟等,或生动描绘,或精辟剖析,以深情冷眼、几尢广识深、文采斐然几尢长,反映了一位老作家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凡胸襟、学识、思想以及炉火纯青的文学艺术造诣。

  • 《东京奇谭集》

    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主要通过阐述偶然性来突出人生命的神秘感。集子共收录五篇“奇谭”,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和《品川猴》,其中以《品川猴》为最奇。在书中,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

  • 《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

    作为影评家的彼得·考伊身处1960年代文化动荡的中心,并亲眼目睹了激进分子们在1968年5月搞垮戛纳电影节的激烈行为,时隔多年之后与当事者重新聚首,通过对当时一些标新立异的电影才子的最新采访,生动地再现了1960年代的文化场景——当时的斗争、革新与成就:人们常常把1970年代看作是电影的“黄金时代”,然而,作者却以他这部翔实的研究成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