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S波速度结构

胥颐 黄润秋 李志伟 徐亚 刘劲松 刘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09年第02期

摘要:利用四川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和体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龙门山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据此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结构和汶川震源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反演结果表明,地震破裂与龙门山断裂及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差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汶川以北的龙门山上地壳具备较高的强度且明显抬升,灌县至江油是龙门山西侧应力积累的主要地区,汶川8.0级地震位于其南部边缘;四川盆地的刚性地壳向西俯冲于龙门山之下,其凸出部与造山带古老基底在汶川附近发生碰撞是汶川成为8.0级地震破裂起始点的主要原因.汶川以南的龙门山地区地壳上层具有较大的韧性,岩石强度相对减弱,与龙门山北部相比不易于应力积累和产生破裂,因而汶川以南的龙门山断裂缺少余震活动.龙门山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增加,其原因与中下地壳具备较大的柔韧性有关.由于青藏东部向东挤出时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岩石层的阻挡,龙门山中下地壳的塑性变形和垂向物质的增加导致地壳厚度加大和莫霍面下沉,以此方式吸收了龙门山地区的大部分地壳缩短量,地表则强烈褶皱抬升形成数千米的龙门山脉.

关键词:龙门山汶川地震地震层析成像s波速度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 北京100029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5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期刊

¥1600

关注 24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