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当电影向战争“出手”

姜淑丽 电影文学 2004年第06期

摘要:<正> 在中国语言文字的大家庭里,“出手”一词大多是以贬义的形象出现的,就如同人们对待战争的看法,人们厌弃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憧憬和平与自由。但是,当“电影”与“战争”走在了一起,“出手”则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负负得正的功效,成为二者联姻的中介与必然。文明的出现是伴随着残酷的战争与野蛮的掠夺的,人类前进的历史有着太多的鲜血和牺牲,一部社会的进步史就是无数次战争的演变史。二战,更是以其前所未有的残酷性、规模性和影响性成为各国电影大师们共同关注的题材。当电影向战争“出手”,电影都做了些什么?二战结束不久,苏联电影银幕上就出现了卓娅、青年近卫军等英雄形象,以红色苏联为代表的英雄主义成为一股潮流。随之,欧美国家也纷纷瞩目二战,树立自己的国家精神导引形象。《巴顿将军》让人们对二战中的英雄个人顶礼膜拜,美国精神得以重建;《辛德勒的名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专业; 硕士研究生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580.00

关注 31人评论|14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