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班主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3篇

时间:2023-02-22 10:56:43
摘要:接地气的班级管理能让学生对参与班级活动产生认同感,从而使班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郊游活动,将课堂从教室搬到课外,从校园走向自然。
关键词: 班主任 语文教学 结合

班主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3篇

班主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篇1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落实德育教育,多数小学班主任都由语文教师兼任,为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了良好条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融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需要将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尝试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共同发展,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提升思想教育成效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尚未具备健全的是非分辨能力,情感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将班主任管理工作语文教学工作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德育教育质量与效率。在此过程中阅读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中认同课文中的思想观点。此外,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思想价值较高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在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将教学与管理目标统一

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存在共同性与统一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不断向学生介绍各方面的知识内容。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具体事务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管制与约束作用,以此提升班级整体素养,促使班集体团结一致。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与求知欲,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不良因素干扰与影响,而班主任通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起到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作用,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业及关注自身行为习惯方面。语文课程贯穿整个教育阶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控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有效对策

(一)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与语文教师严格筛选的,对培养小学生思想品质有积极辅助作用。以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确保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材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有关于日常生活的,也有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这些都为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强化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理解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班级管理制度。

(二)通过阅读、写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师在以班主任身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程的多样性与教育价值,处理好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语文这门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与教育作用。为此要将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与中心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品质,以此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教育管理工作,将教学与教育同步进行。班主任在负责班级管理的第一天起,就要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性格品性,只有做好基础摸底工作,才能为日后教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班级环境。此外,班主任可以根据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每周组织召开两次班会,让学生担任班会中的主角,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与平台。在班会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辩论赛、主题演讲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小学生在班会中通常都表现得非常亢奋积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组织学生朗诵诗歌、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交流欲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班会将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品德引导融入其中,在班主任兼任班级语文教师的情况下,要抓住机会将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爱国、爱人民的内容延伸到班会中,作为班会主题内容,将班会活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趁此机会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单元教学结束后都会组织开展主题写作。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能够深化学生对以往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写作内容的阅读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与心理变化,一旦从学生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学生存在负面情绪,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避免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在为学生设置作文题目时,要注意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教师要以合理的点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化点拨,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效果进一步提升。(五)发挥出课外阅读的价值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语文教材内容,要通过不断创新与拓展扩大教学范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将德育内容不断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方式将思想引导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外阅读书单,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对现有语文教学进行延伸与拓展,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语文素养,同时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开展具体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平衡互益,在和谐的氛围下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提升班级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情感价值观,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杜琳 顾艳琪

班主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篇2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系统接触文化课程知识,塑造健康人格,培养优良品质的关键阶段,抓住这一阶段进行德育渗透是必然要求,德育自然成为了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内在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开展语文教学时做好相应的德育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这是班主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必经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语文学科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对其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经过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可行且有效。但是根据实际教学结果发现,整体德育渗透的效果参差不齐,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未得到全面体现,主要表现的不良问题如下:

(一)重智育轻德育

很多学校和家长本着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在小学阶段就过度重视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使得语文教学对智育的重视程度明显超过了德育,学校、家长、教师都被束缚在智育为上的理念之中[1]。语文教师按照学校的整体规划开展智育活动,德育渗透并未同步开展,素质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现明显偏差,学生的道德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很多学生都表现出“高分低能”问题,影响了最终的素质教育效果。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充分融合德育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增加德育元素,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一些教师并未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契机,或是在语文教学时侧重基础知识分析,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练习,导致融合的德育内容有限,学生汲取的内容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对其价值观未发挥明显作用[2]。或是过度融合了德育元素,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学生的语言能力未得到培养,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

(三)学生主体性未体现

素质教育理念下,一些语文教师认识到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他们会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利用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德育知识,但是从根本上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教育主体,导致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利用灌输形式进行生硬的德育渗透,学生表现出的自主性较差,虽然当时的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完成,但产生的影响停留在浅表层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小学生整体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缺乏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智育与德育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不谋而合的共同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担任班主任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德育为首的总体目标之下,以语文学科教学为立足点,将其中包含的对生命的阐释、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对人物高尚情操的描述等内容扩大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升其认知水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3]。

(二)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为指导,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还要培养其核心素养,突显德育的重要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学生接受的语文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与形,提高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这与德育教育目标相呼应[4]。因此,小学班主任利用语文教学过程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德育渗透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整合优化,使得语文知识发挥德育价值,德育过程深化语文教学效果。

(三)落实德育目标的必经途径

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日益严格,高素质、高水平、高品质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扎实的文化素养、专业的知识技能、优秀的道德品质缺一不可,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旨在从小学阶段落实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在资源优化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利用有效知识促使学生对道德品质产生深刻认识,构建出与自身个性相符的道德体系,推进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成效,深化语文教学教育目标。

三、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树立生本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教育共识,不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德育教育,其主体都是学生。班主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独立式、灌输式教育理念,树立生本理念,同步重视德育和智育,准确看待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和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将学生置于教育主体地位,注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育教学开展打好基础[5]。其次,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者,也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保证德育渗透效果必须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利用教学过程和日常管理过程对学生表现出真切的关心与爱护,转变原本严肃的班级管理状态,降低学生的抗拒心理,吸引他们自愿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形成积极求知的学习状态。最后,班主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将德育全方位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语文知识的深层内涵,如此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引导,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知识全面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全面渗透了立德树人理念,旨在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出指导、教材主要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内容,通过教材学习目的在于将学生的视角从小我扩展到大我,逐渐培养起家国意识、优良品质和社会基本道德品质[6]。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以不同时期的德育主题为基础,从教材包含的文字、图片等素材中提炼出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容,确定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认识到文字与图片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将浅层知识教育上升到情感、价值观层面,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德育主题也得到很好践行,既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也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培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有效丰富德育渗透形式

语文是以文字为基本元素构成的课程体系,如果仅仅依靠单调的说教方式进行教学,既不利于学生理解,也局限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要实现更好的德育渗透效果,班主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形式,以小学生喜欢的形象化、趣味化形式为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丰富德育渗透形式。班主任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德育目标,并基于整体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正能量的人物、案例、故事、视频、图片等内容作为情境创设的主要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此实现德育渗透目标[7]。例如,在情境创设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一个或多个学生熟知的正能量人物,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解说等素材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物特征及高尚品格,从感官刺激深入到情感层面,发挥优秀人物的指引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如此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实现了德育渗透。

(四)开展阅读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汲取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汲取语文知识,感悟文本情感的重要途径,一般的语文教学过程是随着阅读进度逐渐推进的,阅读成效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利用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积极汲取所读内容中包含的德育知识,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在阅读教学中,班主任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利用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主动挖掘、独立思考、乐于表达、学会总结归纳,在阅读中感悟,在表达中理解,在总结中深化,促进阅读教学成效。教师要发挥引导和点拨作用,根据整体教学安排设置层次化的阅读流程,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让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通过问答问题和交流讨论表达自身见解,在教师的总结升华中优化德育渗透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十分必要,对于担任小学班主任的语文教师来说,必须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准确看待德育与智育的地位,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融合,使其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甘典红

班主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篇3

小学阶段正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阶段,也是一个关键时期。通过班主任以及家长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辨别事物、区分美丑等的判断力。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特点,将班级管理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判断、辨别的能力。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夯实基础下,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对当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怀有美好的憧憬,并能身体力行,付诸具体的学习中。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班主任更要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同时还要综合语文学科的功能,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充足保障,努力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目标培养人才,夯实基础。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从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来看,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较少,因此是非观念淡薄,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在小学阶段,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思想与内涵,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汲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既能不断受到知识的熏陶与感染,又能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小学语文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结合,其价值就在于语文教学的合理开展为班主任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使班主任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而且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对学生的管理质量,使学生的综合发展、人文素质的培育拥有良好的孕育土壤。

二、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策略实施

(一)语文课上合理利用相关的文本内容,能辅助班级管理开展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紧密结合可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合理利用语文课本所包含的、充满正能量的思想与内涵,可以为班级管理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使思想教育的开展落到实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阅读环节,体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点

教师通过挖掘、提炼文章所蕴含的积极思想与哲理,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实施思想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认真思考与感悟,还能与之发生情感共鸣,将文章中所蕴含的良好思想因子注入学生的认知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判断能力,学会对社会上的相关事物进行辨别以及站在辩证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也能理解班主任开展的各项班级管理活动,明确作为学生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自觉遵守活动规则,遵守班规纪律。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为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创设了基础土壤,也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助力。

2.朗读环节,体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点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思想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朗读,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强记忆,汲取文本中有益于身心的内容,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养成自律的良好品德,且自觉与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教育融为一体,落实到行动中。当前,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体系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对事物的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都较弱,极易受到外界一些不良思想与观念的影响,而产生思想上的偏差。为此,在班级管理中融入语文朗读,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还能引导学生在深入朗读中理解知识,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同时还能理解教师所实施的班级管理规则,从而积极配合教师,使得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较为稚嫩,不够成熟。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背诵课文,加深学生认知课文知识。基于此,在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就班级管理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能在教师的管理工作下增强思想认识,为班级管理的不断优化以及有效开展而提供保障。

3.写作练笔环节,体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练笔写作极为重要,这也成为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结合具体素材以及精彩的语句,或者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段落,采取巧妙的方式由此及彼教育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捕捉有意义的句子或者素材,进行练笔写作。通过文字的练习,使思想教育得以落实。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语文知识所具有的思想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重视应用文字练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及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的段落、句子。让学生进行独立写作,鼓励学生敢于说出心中所想、脑中所思,并且在一次次的深化课文认知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写作中,通过锻炼让学生学会写日记,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见过的人以及从生活与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写成日记,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坚持写日记,能使学生持续地追求真、善、美,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教师巧妙借助课堂练笔、写日记、写作文等,有效实施思想教育。经过循循善诱的引导,为班级管理有效开展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力。而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因为有了这一思想教育的浸润,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并让学生自觉做到知行合一。

4.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体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点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上都还比较薄弱。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可能“词不达意”或“言不由衷”,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其思想上的认知存在偏差。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为学生提供强化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由浅入深地体味课文的内涵,尝试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次的练习逐步学会正确表达的方式方法。学生要敢于畅所欲言,将所思、所想、所感,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这也成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开展班级管理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倾听学生的心声表述,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自然能充分地表达诉求,有利于与班主任的沟通与交流。而班主任通过倾听学生的倾诉,能发现学生思想认知上存在的偏差,从而及时加以纠正与引导。教师通过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与思想,再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活动,提升管理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组织课堂活动,推进班级管理

教师要改变学生单纯的认知,既需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又需要思想上的引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效结合,不失为一个科学而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活动,可以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有利于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在教学中开展学习活动,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讨交流中深入理解、掌握、应用语文知识,互帮互助、互促共进、加强理解,在团结合作中不断深入探索语文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方式的运用,在班级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促使教师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小组活动中,每一小组等于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构成细胞,学生是否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是否积极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举一动正是其参与班级活动的具体体现。同样也可以将小组活动放大到班级管理中,学生是否为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而提供智慧,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友爱共促中,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更加热爱班级,从而也能使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实现高效。在语文分组学习中,学生通过投入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以及参与集体中的责任感,在汲取知识精华以及吸收正确的思想内容上加强反思与总结,并逐步得到强化,指导规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言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进行践行。

2.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需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逐步提高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接地气的班级管理能让学生对参与班级活动产生认同感,从而使班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郊游活动,将课堂从教室搬到课外,从校园走向自然。学生在感受浓厚的春天气息的同时,能深刻认识大自然,产生与文本、与作者共鸣的情感,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融入团队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集体精神,使学生在相互配合中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能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体悟,而对团队合作也有深刻的体验,为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在这一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去寻找与文本的契合点,使学生不断丰富生活经验,更深入地体悟文本。同时,也能在学习中,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实地调查、围绕一定的主题做好统计,保证学生的兴趣始终浓厚,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到要服从管理、要团结友爱,才能合作共赢,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师交办的任务,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通过开展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变成积极探寻自然的参与者以及建构知识的主动者,并能学以致用。通过走进生活这一宽广空间,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认知,同时也要感悟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学生通过积极的合作交流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有了一个认识,且能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就会服从教师的安排,努力为班级建言献策,积极与他人合作,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举办故事会活动,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讲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课堂上教师通过按组、按课桌、按学号、按排列顺序等,让学生在课前找好素材,进行课前五分钟的讲故事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讲故事和听其他学生讲故事,理解和掌握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有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理解谦让的道理。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则是让学生认识到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而且要打破一些常规,化险为夷。故事“愚公移山”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只要不轻言放弃,终有一天会成功。这些故事的讲解,既充满了人文素养,又熏陶与感染了学生的精神,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认识。这些无疑都会让学生经过融会贯通后,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也能推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诗文朗诵会、诗词擂台赛、故事会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使学生通过思考与展示相结合,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每一活动的顺利开展,实际上都展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凝聚了学生乐观向上的品格,在儒雅班风的不断沉淀中,使班级的力量得到有力凝聚。语文教师与班主任二者的工作是可交叉贯穿的。语文教师发挥语文课的作用,将课堂改为班会课,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打破语文学科的界限,不断延伸内容、丰富内容。学生在“班会课”上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作、所想充分表达出来。而教师也通过学生的思想认识拓展课堂,由此德育渗透更为深刻,同时学生在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下,其在班级中的表现会更优秀。班级管理与语文课堂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优势,为班级管理提供强大的辅助作用,使教书育人任务能不断得以深化,且变成现实。将语文课讲得越来越精彩,同时也能让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切实凸显教书育人的实效与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群.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思考[J].考试周刊,2020(A1).

[2]苗承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智力,2020(31).

[3]季凤琴.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家长,2020(27).

[4]滕丽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

[5]逄锦红.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6).

[6]黄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科幻画报,2022(2).

[7]尚晓军.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吉林教育,2021(11).

作者:张晓燕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连儿湾乡连儿湾小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