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妇女研究论丛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研究会;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92
  • 国际刊号:1004-256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730
  • 国内刊号:11-2876/C
  • 邮发代号:2-375
  • 全年订价:¥ 28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三孩生育政策”专题
  • 实证研究
  • 妇运观察与史学研究
  • 图书评介
  • 发挥基地优势,整合凝聚力量,推动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中央党校举办“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不仅要为创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单位授牌,而且要交流和分享各个基地的工作设想,明确基地建设工作的方向,探索建设途径.

  • 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

    尽管国内理论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男女分工及性别平等,但对由此而引发的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少有涉及.实际上,多数国家的养老金制度都存在退休年龄、待遇水平乃至权利享有等多方面的性别差异.本文拟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定义并度量养老金制度中的社会性别倾向,为中国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思路.

  • 代际交换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性别差异的纵向研究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01-2003年“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村老年人代际交换对其健康状况影响的性别差异.本文发现,男性老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其健康状况,但子女对其生活照料的增加对其健康状况不利.而女性老人对子女生活照料的增加和情感交流对其健康状况有利,子女对其的经济支持则对...

  •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老人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在控制其它相关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进行统计验证和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老年人口,不利的后天社会环境是其主要原因,其中低下的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最显著.本文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对策.

  •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健康公平性分析

    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健康公平性的性别特征是性别平等与否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历年人口和卫生统计资料以及其它相关调查结果,对健康公平性的性别特征、地区和城乡差异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健康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在性别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女性与男性相比健康水平更低,健...

  • 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学科意义

    文章在简单介绍国内学者对女性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和评价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学科意义,揭示女性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在角色期待方面,先进时人围绕“经济独立”与“女性就业”展开深入的阐释.在角色扮演方面,五四时期女性就业出现了新面貌,贯穿其中的争取职业平等的斗争尤其值得称道.

  • 女性主义史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史学家挑战了传统史学,不仅使妇女进入了史册,而且使“性别”(Gender)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析范畴.但是,女性主义史学在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议:在解释妇女在历史上缺席的原因时,如何区分性别偏见与时代局限;在把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时,应该如何认识妇女之间的差异;妇女史学在颠覆使命完成之后,如何处理妇女史与通史...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自杀探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自杀问题十分严重,女性自杀率较男性为高.其时上海家庭正处于大家庭向小家庭过渡的转型时期,急剧的变迁使得家庭问题凸显.在此家庭模式的转换和价值取向的变更中,上海女性仍以家庭为情感港湾,她们无法摆脱思想紧张和行为冲突,最终使她们在夫妻矛盾、口角纷争、代际纠纷等家庭问题上走上了自杀之途.

  • 碎片化的女性新闻:对《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分析(1990-2002)

    本研究以1990-2002年《中国妇女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它所再现的女性新闻的变迁趋势.本文区分了关于女性新闻的不同定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下中国女性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再现方式,本文进而总结了“碎片化”一词所包括的6个方面的特征.文章最后指出,碎片化折射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的进程,是转型新...

  •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 从“他乡”到“她乡”: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鼻祖.对吉尔曼的小说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了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这使她成为树立女性乌托邦典范的枢纽人物,其对于现代女性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可谓深远.同时,...

  • 提升女性幸福感受,共享社会进步成果——“第三届亚洲女性论坛”综述

    2006年5月22-23日,“2006第三届亚洲女性论坛”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亚洲女性发展协会、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国际妇女会共同主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论坛主席彭巩云向论坛发来了贺信,全国妇联副主席刘晓连、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香港太平绅士林贝聿嘉、香港浸会大学学务副...

  •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简介

      一、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 该中心成立于1996年,一直致力于推进社会性别进入决策层和教学领域:一是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政策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召开了3次有关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研讨会,探讨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中的问题和难点;编写并出版了《社会...

  • 冷静的书写,温暖的情怀——读《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

    杨莉馨博士的新著《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系统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过去二十余年的接受过程,无论是在女性主义研究领域,还是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都堪称一部具有独特学术贡献的著作.该著的特色主要体现为:深厚的理论背景与深入的比较研究相辅相成、谨严的梳理与精当的评析有机结合、鲜明的本土意识与温暖的...

  • 图书推介

  •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06年6月9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中央党校协办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中央党校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顾秀莲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教育部、中央党校和全国妇联的领导一起为21个“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颁发了牌匾,21个...

  • “《消歧公约》在中国的执行”研讨会在京召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