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贵州民族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2-695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4
  • 国内刊号:52-1001/C
  • 邮发代号:66-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民族法学研究
  • 民族法学研究_“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研究
  • 民族社会学研究
  • 民族文化与民族学研究
  • 民族经济研究
  • 民族经济研究_“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专栏
  • 西部大开发立法与民族立法衔接刍议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已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以专门立法促进开发、保障开发势在必行。文章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两个层面,探讨西部开发立法和民族立法的衔接问题,指出只有西部开发立法和民族立法衔接一致,才能保证西部开发的成功和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 现行专利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在先技术化

    由于各国在先技术认定规则的差异,传统知识的在先技术地位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知识的在先技术地位在美国专利法上存在障碍。按美国专利法模式把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在先技术化。可以保护传统知识的消极知识产权利益。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在先技术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谊种保护是一种最低水平的保护等。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有关措施如我国...

  • 浅析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权的促进和保护——以边远地区为视角

    自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权实施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权利实施的深度、广度厦现状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的程度,并从制度、法律、教育资源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和保护其权利的充分实现,这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关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 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区社会治安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家支聚会不仅频繁,而且规模大,家支聚众打砸抢案件呈上升趋势,影响了彝区的社会稳定;民间纠纷一律由民间调解员按传统习惯法进行调解,习惯法的使用频率高,因而其消极作用也更加明显。文章对因家支、习惯法引起的彝区社会治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 论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法律控制机制——以古代法和民族习惯法为视角

    中国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一种秩序结构。古代中国在综合运用神、道、礼、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大的法律控制体系;在“天、地、人”之间,王者通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法律控制的效能建立在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礼法结合最初表现为习惯法与国家法的结舍,它是中国传统法文化...

  • 参与式发展的迷思——云南省三个少数民族社区项目的个案研究

    参与式是发展理论中新近被承认的正统理论,通过对云南三个少数民族社区项目的个案研究,揭示参与式概念泛化所导致的参与式发展的重重迷思,文章认为不应把参与式发展与国家干预对立起来,外部环境的改善为社区参与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 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贵州镇山村为例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的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是社区旅游研宄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贵阳市镇山村布依族苗族村寨为例,就该村寨的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村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 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系统研究——以黔南州平塘县产业定位为个案

    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由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资源环境等基本元素形成的经济特征。其产业定位理论客观存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框架体系。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特殊的经济特征,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

  • 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

    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基础为背景。对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及调整方向进行了分析;利用比较优势理论,着重研究了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如何选择其主导产业,并且用区位商法甄选出了西藏的主导产业。由此提出了西藏的主导产业应调整为旅游业、建筑业、藏医药业、绿色饮料业、采矿业等五大产业。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可持续农业研究

    可持续农业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我国部分贫穷的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还没有摆脱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加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向乡村的转移,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扎实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可持续农业...

  • 苗族:“神州”土著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度考古发现,苗族的租源故土就在中国,即苗族为“神州”之土著。神州,即中国。《史记》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苗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发祥于中国长江、淮河流域,曾北渡黄河挺进中原腹部,江形成名曰“九黎”的部落联盟。“九黎”集团率先开发了“神州”本部。

  • 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中复线历史范式的内涵

    杜赞奇通过解构线性民族主义历史并揭示其弊端,进而建构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复线历史范式。这一范式认为历史的主体和历史时间是多元的、复线的,并且历史与现实是一种复杂的互为因果性的交易,而进行复线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拯救历史,其切入点和主要理路就是运用话语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复兴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束,民族地区的家族势力呈复兴之势,这种复兴既有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原因和内容,又有民族地区的个性,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差异中体现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近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基督徒群体社会心态探析

    目前,学术界对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史的研究太多集中在教会活动方面,而对少数民族基督徒群体社会心态研究还很不够。其实他们的社会心态五彩缤纷,互相交织,内容极其丰富。所以,有必要对对其社会心态进行探析,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整体变迁。

  • 土家族巫文化的人类学考察

    从人类学视角对土家族巫文化进行考察、挖掘、阐述,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土家族色彩斑斓的巫文化特质及巫文化事象。

  • 《贵州民族研究》有关版权转让声明

  •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生态学知识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关系。表现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的履历,就是生态史。从民族生态史的角度研究环境的保全,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课题。传统的生态学知识(TEK)能保持民族群体与生态环境之闻的平衡,它构建出社区民众生产生活必须共同遵守的千古规则和价值理念,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存...

  • 探秘:在民族历史与文化经籍之间——论巴莫曲布嫫对贵州彝族诗文论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自贵州对举奢哲、阿买妮等的彝族诗文理论发掘整理以来,它一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写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巴莫曲布嫫以体大虑周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结合彝族文化传统的解读,从文化根脉上梳理了彝族自己特色的文艺理论。

  • 彝族三道酒

    彝族对人诚恳,待客热情,每有客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礼节。

  • 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是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音乐中的一支奇葩,值得我们挖掘、保护、传承、创新。

  • 论炎黄时代华夏族与东夷、苗蛮之融合

    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又以华夏为主体、揉舍了其他民族的因素。炎黄时代,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通过和平与非和平的方式,进行着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各部落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退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膨胀与融合中逐步发展的。

  • 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

    文章认为,唐朝的御边戍守体系与唐朝国力的盛衰、军事战略的演变和边疆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唐前期,边防体系以行军制度为主,在边疆地区主要是修筑了一些边城作为固体的防御工事。但自唐高宗仪凤年间以后,随着边疆危局的出现,为适应新的边疆局势的发展变化,唐朝的御边体系逐渐地由行军向镇军转化。最后形成了以防守为务的节度使镇边体...

  • 北宋后期关于西北蕃部的民族立法述略

    北宋后期,政府实施向西北扩大辖区的积极边疆政策。面临诸多新的社会和民族问题。宋廷在开边拓土、扩大辖区、维护其新旧归附区的统治时,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防务和经营。并颁行了许多相关蕃部的法律法规。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族关系,治理边族地区的矛盾和纠纷,对于边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彝族的泡水酒

    彝族泡水酒是一种醇香而清凉甘甜的水酒。它工序简便却极讲究技巧,每户彝家都能酿酒而酿出的水酒却滋味各异。酿酒时以玉米或养麦为原料,将其磨成粗粉,如果想让酒色变得金黄也可将原料炒成半熟再磨,但忌炒糊,糊了酒味会有烟气味。然后在粗粉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荞糠蒸煮,熟后放凉并拌入酒曲发酵,拌酒曲要注意技巧,最好是“弹指撒均匀,有如...

  • 明清“赶苗拓业”事件探究

    在明清王朝统治的3个多世纪里,南方数省毗邻的武陵山及云贵高原东部,多次发生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赶苗拓业”事件。“赶苗拓业”虽然不见于正史的记栽,但却是包括明朝开国皇帝在内的封建王朝的统一行动。是统治阶级“平蛮”政策的实施。它给被剿杀、驱赶的相关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并迫使苗族大规模西向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

    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民族高等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民族高等教育为促进西部开发战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元化发展模式,坚持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

  • 《贵州民族研究》编辑部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 试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科研发展策略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科研方面存在许多现实性问题,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科研的改革与发展步伐。要准确定位科研;以人为本,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鼓励科研创新;建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基地,促进学科建设;政府应尽快实施对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科研评估工作;应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黔东南地区凯里学院51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男生和士生均出现比较一致的情况;性别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男士生没有显著差异。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

  • 贵州省苗族居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存在语言融合主义的潜在影响,以及双语教学模式单一、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相对缺乏、良好的支持条件的缺乏等问题与困难,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开展。为此,应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走出认识误区;积极探寻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支持条件,以促进苗族居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