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11-16 15:49:14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1

一、项目总目标

(一)了解医疗机构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能力及其变化情况。

(二)评价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为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三)为制订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新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提供依据。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职责

(一)项目范围

市及12区市疾控中心。部级监测点为青医附院、市北区医院;市级监测点为市卫生局直属医疗机构;各区市疾控中心至少遴选辖区内2家医疗机构作为区(市)级监测点。

(二)工作职责

1、市疾病控制中心

负责制定市医院感染监测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每半年检测一次,并收集、分析和反馈全市医院监测情况;利用监测资料,评价全市监测情况;负责对区、市级医院感染监测的培训、技术指导和工作评估;对全市医院感染监测策略与措施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国家及省卫生厅相关要求做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检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年度上报工作。

2、区(市)级疾病控制中心

具体负责本辖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并按要求每季度将监测资料报送市疾控中心;定期对本辖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及时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监测医院反馈;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监测薄弱单位和环节,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并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各区市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

3、各级医疗机构

在本单位定期开展主动监测,协助疾控机构开展监测工作。

三、项目工作内容

(一)监测医院及感染控制科室基本情况

医院名称和代码、归属关系、等级、监测前一年日平均门诊量、医护人员数、床位数,是否建立医院消毒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结构、主要职责、人员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在感染管理科工作年限和参加院感相关培训的次数)、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疾病控制机构及医院首次参加监测项目时填写附表1、2、3,有变化时及时报告。

(二)去污染的程序

医院对使用后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包括消毒清洗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清洗消毒和清洗灭菌4种程序,每种去污染程序所占的比例。每季度监测一次,填写附表4,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上报。

(二)手术室空气检测

每季度各检测单位选择普通手术室两间,洁净手术室百级、千级、万级各一间,无相应级别时可空缺。监测普通手术室沉降菌和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沉降菌、浮游菌。

(三)一般物体表面检测

每季度各检测单位选择医院妇科2个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5间病房,现场监测消毒处理前后房间内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四)医护人员手的检测

每家医院每季度选择5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后监测,5名感染性疾病科(住院部)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后监测,现场监测消毒后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5只外科手及5只卫生手的细菌菌落总数一次。每季度监测一次,填写附表5,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上报。

(五)口腔科用水监测

每点每季度选择口腔科水源水1份、储水箱水1份、手机喷水5份、冲洗水5份,检测细菌菌落总数。每季度监测一次,填写附表6,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上报。

(六)医院污水监测

调查医院污水处理方法中采用的消毒因子种类及强度。监测医院污水中生物性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数(MPN/L)和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七)市疾病控制中心对该项目有关技术人员(60人)实施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技术培训。

四、项目实施与管理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督促承担项目任务的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目标。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等耗材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三)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对项目实施进行质量控制。区、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各监测点医院负责项目实施。

五、项目执行时间

2012年8月25日—2012年12月31日。

六、项目监督、考核

(一)市卫生局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考核和评价。各区、市卫生局组织专家每季度对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局。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2

2017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17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

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处置室、护办治疗室、口腔科治疗室、化验室、康复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书面反馈,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院感科根据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不落实的,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机率。

3、每月对所有病房、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次全面督导、检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对全院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采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总结。

2、紫完线灯管的检测除科室测外。院感科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3、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预真空试验,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4、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90%(整改后为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标识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院感科每年对全院科室进行培训一次。提高了医护人员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依从性。

五、存在的问题

1、全院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实手卫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

2、部分医务人员及物业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不严格。学习、执行消毒隔离的依从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3、

部分科室门诊日志记录不完善。

4、

极个别医务人员存在衣帽不整洁现象。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3

一、项目总目标

(一)了解医疗机构的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能力及其变化情况。

(二)评价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为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三)了解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况,评价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四)了解公共场所、洗涤行业的消毒质量状况,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职责

(一)项目范围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消毒管理办法》、《2012年全省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意见》和《2011年省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方案》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对辖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监测和督导,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工作职责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辖区内医院、公共场所、洗涤行业和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将监测资料报送市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向监测单位反馈意见;根据监测结果确定辖区监测薄弱单位和环节,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并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医院、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公共场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

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配合好市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托幼机构、洗涤行业、公共场所消毒效果的监测,督促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做好消毒工作。

三、项目工作内容

(一)医疗机构监测内容

1、监测医院及感染控制科室基本情况

了解医院名称和代码、归属关系、等级、医护人员数、床位数,是否建立医院消毒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结构、主要职责、人员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在感染管理科工作年限和参加院感相关培训的次数)、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2、去污染的程序

医院对使用后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包括消毒清洗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清洗消毒和清洗灭菌4种程序,每种去污染程序所占的比例。每半年监测一次。

3、手术室空气监测

选择普通手术室两间,洁净手术室百级、千级、万级各一间,无相应级别时可空缺。监测普通手术室沉降菌和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沉降菌、浮游菌。每半年监测一次。

4、一般物体表面监测

每半年选择感染性疾病科等医院感染重点科室3间,现场监测消毒处理前后房间内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5、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每家医院选择5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后监测,5名感染性疾病科(住院部)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后监测,每半年监测一次。

6、口腔科用水监测

每半年选择口腔科水源水1份、储水箱水1份、手机喷水5份、冲洗水5份,监测细菌菌落总数。每半年监测一次

7、医院污水监测

调查医院污水处理方法中采用的消毒因子种类及强度。监测医院污水中生物性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数(MPN/L)和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半年监测一次。

医疗机构监测上半年监测资料于2012年7月份、全年消毒质量监测资料于2012年底前上报市疾控中心。

(二)托幼机构监测项目和要求

1、室内空气:监测动态和静态情况下教室、活动室和卧室等场所。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每家托幼机构,下同)。

2、工作人员手:重点监测保育员、老师的手卫生。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3、环境物体表面:重点监测活动室、卧室、餐桌、卫生间玩具、水龙头等环境物体表面。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b-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4、餐(饮)具:消毒后备用的餐具。

(1)监测项目: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5、饮水机水:使用中的饮水机水

(1)监测项目:菌落总数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6、其他:根据各地实际开展相关项目的监测。

(三)公共场所、洗涤行业监测项目和要求

1、室内空气:监测动态和静态情况下工作场所。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每家单位,下同)。

2、工作人员手: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3、环境物体表面:重点监测工作环境物体表面。

(1)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b-溶血性链球菌)。

(2)采样数量:不少于3份。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4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由院感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单凭院感专职人员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总、护理骨干组成。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三级院感管理网的建立有利于院感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但应注意,制度不在于数量、文字的多少,必须根据国家或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才是最好的。制定好的制度不应长久不变,还应结合本院院感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3重视全员培训

医院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多个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院感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每一个工作人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1专职人员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院感专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定期接受市级、区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督导临床。

3.2护士长的培训护士长是临床感染控制小组重要成员之一,是各科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者及执行者。护士长院感管理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医务人员各项规范的执行情况及院感控制效果。因此,院感科每季度针对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各科消毒灭菌、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环境监测等存在的问题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专场培训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以提高各科护士长对院感管理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感染管理科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1~2次,除值班人员、进修人员、生产生病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参加。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

3.4院感控制小组的培训各科感染控制小组每季度针对相关法规、规范、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高危因素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院感科统一制定培训登记本,各科建立培训登记记录,医务人员全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

3.5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每年新上岗医生、护士、医技人员,院感科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由所在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3.6工勤人员的培训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流动性大、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接触污染物、医疗废物机会较多,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而后勤管理人员一般不是专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无法完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因此,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考核由院感专职人员完成,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每年培训1~2次。

4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提供医院感染本底率,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爆发,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4.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经历了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全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的过程。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一次主动深入临床,针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开展目标性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针刺伤、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等。监测结果每季度以院感通讯的形式反馈院感委员会各成员。

4.2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涉及多个项目,院感科首先组织各科护士长或全院护士进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环境监测卫生标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消毒方法、采样时间、采样高度、采样面积、采样方法等关键环节,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各科每月按计划对各类环境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采样,监测结果由院感科统一制表并随同监测单下发各科保存。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环境卫生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科室必须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毒后重新采样监测。

4.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建立器械液监测、更换登记记录本,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液按要求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张贴于记录本上以备检查;建立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记录,灭菌内镜每月1次、消毒内镜每季度1次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所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进行工艺、化学、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每月随机采样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建立紫外线日常消毒记录,院感专职人员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1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灯管科室立即更换,并重新进行强度监测。所有监测结果以月总形式反馈相关科室或部门。

5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院感科建立了适合本院的《万盛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交院感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院感专职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督查;对手术室、供应室、ICU、内镜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必备设施、手卫生、职业防护进行重点检查。督查存在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限期整改。督查结果、督查意见每月以月报方式反馈护士长,必要时以院感通讯的形式通报全院,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按照《考核细则》要求,院感科每月对各科督查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项目打分,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每季度评选三个院感管理优秀科室,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全院通报。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45-02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一直把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作为医院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控制机制。现总结如下。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

1.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体系

1.1.1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我院成立了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由多学科多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保证医院感染委员会的业务权威性,较好地发挥行政指挥感染监测、控制的职权。

1.1.2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对全院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在医院季度指标分析会上通报,对于未按标准完成的科室和个人,按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制度执行。参与医院建筑设计,从医院感染控制的角度上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1.1.3 临床科室监控小组。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统计及消毒隔离等工作。每月进行常规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层层管理,齐心协力,有效地把好控制医院感染关。

1.2 制定并完善各项技术规范: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突发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预案》,做到管理有制度,落实有措施,考核有标准,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1.3 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监测与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1.3.1 病例监测:为了真实反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和漏报率,我们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取双向统计办法,一是在每份病例中附一张《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要求主治医师在患者出院时填写;二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不定期的深入临床一线,调查了解感染情况和查阅病历,同时调阅检验科相关检验结果,采取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发现漏报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还能促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意识的提高。

1.3.2 环境微生物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定期对全院各病区、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供应室压力灭菌及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等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要求进行使用时间累计,同时定期进行强度监测,不合格的灯管及时更换,保证空气消毒质量。

1.3.3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主要监测对象分两个部分,一是侧重不同。ICU的介入装置相关性感染,如尿路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央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源感染、气管插管性肺炎。二是临床科室出现局部聚集性病例,进行相关因素的监测,以明确病因。

1.4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务科定期组织临床科室学习《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强调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力争先做药敏试验,严格把握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二重感染。对用药的副作用及时予以通报。定期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由药剂科根据医药信息及临床用药情况编写《药讯》,总结每季度阳性菌耐药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安全最新信息、药物警戒及药“闻”回顾等栏目,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1.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医院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渠道,统一由器械科购入。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索证齐全及时。医院规定只有器械科有购入权,各科均无采购资格。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查,杜绝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的购入,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有产品证件的复印件,备查。

1.6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医院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是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需要全员参与。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清洁人员的培训,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设不同标识的垃圾袋,生活垃圾为黑色垃圾袋,医疗垃圾袋采用黄色,设专人收取、运送、焚烧,并做好记录,做到日产日清。加强管理,杜绝医疗垃圾流入社会,以免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

1.7 加强培训,提高全院工作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培训对象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医务人员,二是岗前人员,三是清洁人员。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预防及控制措施。方式为组织定期科内学习、观看录像、定期考试等;针对岗前人员,邀请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及医务科的有关老师授课,授课对象为来我院进修人员及实习人员等,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清洁人员,进行相关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定期培训,各科加强管理。

2 成效

2.1 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和I级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I级手术切口感染率由1.6%降到0.5%;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3.6%降到13.5%。

2.2 提高了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由97.4%提高到现在的100%;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由92.5%提高到现在的97.4%;2011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考核总体合格率94.1%,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与研究相结合,根据我市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索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医疗质量,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志娟.感染管理在提高医疗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1):45-46

[2] 韩黎,朱士俊,魏华,等.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91-895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6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疗养、康复为一体的军队综合性疗养院,是青岛市医保定点单位,现有床位700余张。由于老年科、康复科疗养员大都长期住院,生活自理能力差;特勤疗养科和干部疗养科疗养员集体生活、就餐,存在院内感染隐患,针对疗养院特点,我们主要从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定期监测、全员培训四个方面进行了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

1健全组织

我院执行上级编制组建了院内感染控制科,配备了专职人员。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业务副院长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对各级组织提出了具体职责和要求,实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控制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体系,每半年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感染控制科汇报全院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委员会成员对感染控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证。

2 强化管理

2.1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程序和流程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以医院法规文件形式下发了一系列各岗位控制院内感染的操作规程,比如:治疗室消毒制度、疗养房物品消毒及卫生工具管理方法、营养灶餐具卫生消毒规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口腔科器械物品消毒措施、手机消毒保养措施、胃镜室消毒制度等,建立了医疗垃圾回收登记本和高压消毒、干烤消毒、紫外线消毒登记本,实行双签字制度,使各岗位明确职责和要求,工作中严格落实。

2.2量化考评将医院感染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检查细则》,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法,每月对各科室和营养灶在制度落实、各项监测结果达标情况、教育培训三方面量化打分,纳入医院《全面建设考核标准1 000分》中,根据总得分情况,奖优罚劣。

3定期监测

3.1对人员监测疗养员入院前查体,凡是患有传染性疾病者列为疗养禁忌证;对炊事人员每半年体检一次,凡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患有肠道炎性疾病者调离营养灶工作岗位;建立疗养员院内感染上报制度,通过查阅疗养员出院病历监测医院感染漏报率。

3.2对科室监测感染控制科每半年监测一次各科治疗(处置)室紫外线消毒灯管强度,凡是低于70 UW/cm2通知科室立即更换;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胃镜、环境卫生学、医用冰箱、氧气湿化瓶水生物监测;每月对供应室和使用科室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干烤灭菌箱生物监测。

3.3 对营养灶监测凉菜间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30~60 min/次,紫外线灯管强度定期监测;餐具和熟食刀板每餐消毒,感控科每月不定期采样做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未检出大肠杆菌为合格。

4全员培训

感染控制科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比如:对保洁人员示范讲解消毒液的配制,如何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无尘;对炊事人员讲解餐具消毒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基础卫生学知识;对新分配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采取全院讲座和科室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内容列入年终业务考核内容,各科考试成绩纳入医院《全面建设考评标准1 000分》。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 enhance quality of each work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hospit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work, it's feasibility 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and publicity,targeted prevention, routinization detection,standardized operation,and secure check.RESULTS:The management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has been standardizated,and actual lowere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CONCLUSION: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rom all-round aspects.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management monitoring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感染管理也是涉及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我院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5a来,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管控,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三级监控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培训,强化感染控制知识

感染管理委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级职责。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医技科室行使指导、检查、考评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2.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落实

2.1.1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医务工作者,人人都应重视消毒灭菌这个环节,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不能使用,配制和更换消毒液时要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1]。

2.1.2宣传教育、强化培训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医院内任何一个与患者接触的岗位,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不能疏忽,对分布在这些岗位的所有人员都应分层次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医院感染意识,提高责任心,全面掌握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控制措施等专业技术知识[2]。

2.2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感染联络员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增强了感染管理质量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知识技能。感染联络员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全院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感染事件制定了感染防止措施。

2.3新材料、新技术的管理特点,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反复研究,制定院内相应操作流程和规范,从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5]。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抓管理质量,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操作行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4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证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8]。多次举办手卫生讲座,同时应用大量宣传标识及图片在全院范围向职工、患者及陪护人员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所有洗手池水开关上方统一张贴正确洗手图片及流程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加强日常督导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切断医院感染的第一道传播途径[6]。

2.5培训实习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掌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求实习护士熟记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基础的消毒隔离知识[4],培训完毕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由专门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监督,再每周进行相关内容的考试。科室每周利用继续教育组织学习,了解感染新动态,新技术,并由外出学习人员组织专题讲座,传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不断提高。

2.6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导管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7],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2];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1]。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医院未发生感染爆发病例,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2.7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及时反馈信息

为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全院不同区域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估,不断持续改进。对因消毒、隔离不当造成卫生监测不合格者,扣其科室目标管理分,对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者,将扣除当事人目标责任奖、并对其病例质量降分。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全院各科并与奖金挂钩,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2.8合理使用抗生素

2.8.1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药剂科、医务部按照《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反馈,并及时指导整改。检验科对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7]。

2.8.2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9]。

2.9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物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废弃针头由特制容器盛放,盛放至容器内2/3处封盖,在容器外侧填写日期并称重,密封后交专人回收处置。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2];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1],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9]。结合本院实际,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医护人员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操作、无菌观念等,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重点专科如口腔科人员应重点培训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室人员应重点培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5];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对医院感染病例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院周会通报,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菌、病原学送检率等;检验科对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有力的防止医院感染。

5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括管理、监测和控制三个子系统。监测和控制是手段,管理是杠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安全[7]。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我院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与难点层层分析,积极探索预防、控制及持续改进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 2002: 1-2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S].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7-6.

[4]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5): 550-5.

[5]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6]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7]李书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医院监控室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医疗活动始终,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感染管理越来越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已成为医疗安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1]。我院自2005年起对临床科室定期督查,严格控制,确保了医疗安全。

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1.1 实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感染小组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1.2 制定并持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并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督查,使医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 重点环节加强管理,提供安全医疗环境

2.1 做好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每月、季按规范对灭菌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内窥镜、透析系统、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消毒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每半年对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对不合格者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同时做到每季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2.2 落实质量规范化,按照质量标准,对感病科、口腔科、手术室、ICU、血透室、新生儿室、产房、导管室、内镜室、供应室、清洗房等重点科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科室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检查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月进行全面质量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深入科室,对医院感染控制执行情况、无菌技术操作监督检查,检查出问题集中反馈,当场指正,科领导记录。每月感控科对督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通过院质量考核分析会进行讲评,全院通报,结果与科室经济挂钩,当事人按规定质控扣分,院长、科主任、护士长负领导责任,按比例扣分,形成了落实医院感染制度人人有责。

2.3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依照条例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及开污梯的人员进行相关法规、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实施医疗废物全程控制,从科室产生、分类、贮存、运送到处理均由专人负责;回收人员与临床科室严格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字;按规定时间、专用通道、车辆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处;针头等锐器置利器盒内避免职业伤害;收集容器、包装袋、运送车辆、暂存点、集中处理焚烧处均有医疗废物明显警示标识,防止个人转让、买卖、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确保医疗安全。

2.4 管理严谨,大事件反应迅速 发现临床科室有特殊传染病、感染流行趋势或某种特殊菌感染等情况反应迅速,做好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动态,采取有针对性控制方案,有效阻止传染、感染的发生;对院感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制定措施并指导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强化院感管理工作并持续改进,对问题采取追溯调查,召开现场会,问题严重者及时通报,以杜绝院感暴发流行。

2.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等相关证明进行审核,采取定期与随时检查方式对设备科、药材科购进其索证复制备案,对存贮环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医疗安全。对有质量问题或改进意见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2]。

3 协调各部门间工作,开展多样培训

3.1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广,搞好部门间协调工作,也是保障医疗安全重要部分。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必须取得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不但要在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药械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要在临床医技科室的协同配合下,才能使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开展形式多样培训

随着医院感染新的办法出台,我院安排重点科室人员外出培训,更新知识;在院内分批对各类人员进行电教培训;利用下科室机会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交流;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将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诊断标准、手卫生规范集中印刷成册,使培训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在人人参与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培训加深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感染新规范,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环节质量,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参 考 文 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