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蜀道难教案8篇

时间:2022-11-03 20:52:39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篇1

春天来了!春心荡漾,春色恼人!春色怎么不恼人呢?少年维特尚且知道恼人。何况他望帝是个风流帝王、情场种子呢?叹只叹,皇城内后宫三千佳丽。一个个拉出来比赛,其得分的总数,竞远远低于一个她!她,正是望帝手下的丞相鳖灵的妻子。她,青春四溢、容貌姣好。她,白皙细嫩、魔鬼身材。她,胸部丰满,腰细臀肥。她那双水汪汪、润滋滋、灵动深邃的会说话的明亮的大眼睛,不失时机地向我发送出一浪高一浪无尽的秋波。这秋波,不知淹昏过多少男人,多少壮实的或嬴弱的男人,多少个老、中、青、少的男人。这秋波有如电波,高压电波,强有力地冲击着望帝的脸颊、耳朵、躯体和大脑。她那微启的性感的轻唇吹出的气息,害得望帝目不敢视、心跳加速。咚咚的心跳声,使他感到浑身激动,热血沸腾!鳖灵呀,鳖灵!你为何要带上她来参加国宴,让几千佳丽黯然失色?你为何不将她深藏相府,秘不示人?你为何忍心让我在她那媚眼射出的秋波中,被淹、沉溺、呛水、挣扎,回头也游不到岸边?纵然是我吃饱了山珍海味,穿暖了锦绣轻裘,哪里比得上将天下美女搂在怀中亲热?春色恼人啊,春阳令我心碎!我为她写的诗,都装满了几十匣子,不知哪一首能博得她的芳心!在这春花怒放的春天,春风多么温暖,春阳多么骄艳。春阳啊,帮帮我吧!为了美女,我宁愿不坐江山,我宁愿化为杜鹃。

杜鹃,本名鹃鸟,后因杜宇(望帝)之名,改称杜鹃。杜鹃,又名太阳鸟,又名阳雀,又名子规,又名布谷鸟,又名“归归阳”。这是一个叫人心尖尖都发疼的名字,这是古蜀人民乃至天下人民都钟情、钟爱、崇拜、心仪的一种叫人爱得发痛的鸟。诚如李白诗人所说,从四万八千年前的古蜀国开山鼻祖蚕从帝时代起,蜀人就崇拜太阳,崇拜太阳鸟。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上,不正有太阳鸟吗?成都金沙文明古遗址出土的金饰太阳鸟图案上,不正有太阳鸟的生动形象吗?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决定,用古蜀国文明的象征物——金箔太阳鸟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这件事的深刻意义在于,灭亡于暴秦的古蜀国文明的的确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夏禹王的故乡——都江堰一带的古代文明,正在恢复她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后羿射日(金乌,太阳鸟)故事的起源也当发端于古蜀国。

古蜀国的君臣百姓,为何要崇拜太阳、崇拜太阳鸟呢?这与古代蜀国的气候气象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中国古称丝绸之国,丝绸来自桑蚕。而古蜀国正是桑蚕的发源地。据《史记》记载,黄帝娶蜀山西陵氏之女为妻,是为嫘祖。嫘祖发明蚕桑丝织,后将蚕桑由蜀国推广到天下。古蜀国是农业国,农业生产靠什么?靠太阳,靠水利。古蜀国对太阳的崇拜、向往与追求,集中体现在古蜀国的民间传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之中。这是“夸父逐日”精神的民间故事,是《山海经》中大量反映的古蜀国历史,得到基层群众认可与传承的结果。今都江堰市天马镇二郎村一带,尚存二郎担山赶太阳留下的痕迹。二郎神就是古蜀国的开山鼻祖、纵目人蚕从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古蜀国祭坛的纵目青铜人面具,就是二郎神的化身,亦即蚕丛的化身。蜀字就是一个夸张了的眼睛(目)的蚕虫形象。古蜀国自古崇蚕、爱蚕、养蚕、缫丝、织帛,当然以蚕虫为图腾。蚕丛王经营成都平原村,为了使“海盆”化为“陆盆”,需要排水与蒸发,蒸发的热能来自何方?当然来自太阳。故二郎神蚕丛奋力追求太阳、追求太阳鸟(金乌)。元人杂剧《二郎斩蛟》中二郎神出场唱道:“某(我)高担五岳逐金乌!”高担五岳,负担重,很劳累,奔至今都江堰市天马镇二郎村时,二郎神放下担子歇气,掉下了几小块土圪垃,形成了今天的童子山、横山子、走石山。这些山,植被葱笼、物产丰厚。

这一则古蜀国的民间传说,反映了自古蜀人对太阳、对光明的追求。紧跟二郎神形影不离的是一只哮天蜀犬,执着地不断用“蜀犬吠日”的行动来呼唤太阳,期望太阳。这些,都是由盆地内阴雨多、日光少的气候造成蜀人对太阳的向往。四川民歌唱道:“太阳出来哟罗,喜洋洋罗哟喂!”也正是蜀人追求太阳、追求金乌的反映。蜀人把二郎神视为太阳菩萨、视为阿波罗,加以崇敬。二郎神终于成为道教神仙系统中最伟大、最威武、最正直、最爱民的护法神。广泛流传于《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聊斋》、《警世通言》、《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搜山图》……及民间传说中,至宋代,二郎神几乎割据了两川,全国各地,都以灌口(今都江堰市)二郎(二王)庙中主神二郎神为母本,修建了二郎神庙,加以崇祀。今天青城后山味江村山崖尚存清同治元年(1862)摹崖石刻二郎神像及其哮天神犬像。二郎神由蜀地都江堰诞生。发展成了全国级别的神。蜀人对二郎神的崇拜是跟对太阳神鸟的崇拜一脉相承、互为表里的。与太阳神鸟同时出土的成都金沙古文物中,还有几件玉璋,其独特的造型,与二郎神独特的兵器三尖两刃刀(此刀曾擒获齐天大圣孙猴子)极其相似。同时,广汉三星堆古蜀遗址中的玉璋,其造型也与二郎神的独特兵器相似。东汉末年张陵在蜀西青城山创立道教时,将二郎神纳入道教尊神,正是利用了蜀人对二郎神的崇拜。北宋王小波、李顺义,李顺化妆成二郎神,也正是利用了蜀人对二郎神的崇拜。 转贴于

蜀道难教案篇2

看标题,推意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推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送友人入蜀》这个标题包含“送别”和“入蜀”两层意思。又由于是送别诗,不免俗套,要对友人出外求官作一番劝勉。诗的大意是:友人由秦入蜀,李白与之谈到具有悠久历史的蜀地 ,形象地描绘出蜀地山之高路之险,告诫其应知悉权贵当道、世路艰难的现实,当乐天知命,安贫乐道,并真诚地劝勉友人切勿强求功名利禄,以来慰人,以表达朋友间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看作者,知风格,明手法,用诗家语。一般的说,高考所考诗歌的作者,要么是教材里出现过的,要么与教材中的作者同属一派,要么是与所遇到的作者风格迥异的另一派。无论哪种情形,都需要看作者,因为看作者,就可以知道诗人他的诗歌的基本风格,其诗家语就可以在考场里运用。如说风格,李白的雄健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孟浩然的恬淡静远,陶渊明的平淡醇美就应该了解 ;说手法,李白的极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脱口而出 、不事雕琢的浑然天成,不讲法则中却有法则的不主故常等等就应该掌握 。

知章法,析层次。“所谓章法,无非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古诗的章法,无外乎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或者写景中含情三种形式。作者按照题目的要求,在选定的章法里,用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来体现其诗歌的主旨 、写作的目的。这首《送友人入蜀》属于先写景后抒情的形式,作者李白按照诗歌题目的要求,分写“入蜀”和“送别” 两层意思。“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首、颔、颈三联是写入蜀。首联用“蚕丛路” 代蜀道,用听说,委婉地总说蜀道不易行。颔联用“起、生”两个动词,以工整的对仗细写秦蜀边境的栈道之狭窄、陡峭、高危, 形象生动地把“不易行”三字包含的“险”“惊”之意具体化,想象诡异,境界奇美,气韵生动,见出李白炼字的功力之深厚,艺术造诣之炉火纯青。颈联从由下往上和由上往下两个角度,用诗眼“笼”字状栈道被树木笼罩的景色,以突出树的茂盛,但仍是写山 ; “绕”字写山被蜀江春水环绕的美景,这一联的两句写“夷“写’喜 。前三联写景“ 由险而夷” ,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写足了“入蜀”之意,为尾联蓄势,使尾联(“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对热衷功名的朋友的劝勉、宽慰和温情提示之意水到渠成 ;又用一典故(君平,严遵的字,汉朝人。他隐居不做官,在成都买卜为生 ),以过来人的身份把“送别”的客套变成了真诚的关心、爱护,李白对朋友的赤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掌握了诗歌的常用章法,又仔细分析了题目在诗歌中怎样一一被写到的情形,从理清诗歌各联组合的逻辑顺序入手,解读正文每句诗,弄清其意思,再合并每句诗的意思 ,最后归纳其所属的层次,这样章法就清楚了,层次也分明了,诗歌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就被概括出来了。

看注释,调储存,巧解题。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注释,要么提示难点,要么提示背景,总 之,一定对解答题目有帮助,考生千万不可不看 :有时可能“一脚提醒梦中人”,对考生 理解某个难点起到豁然贯通的作用,可能由此顺利地解答出关于诗歌的某个难题。如《送友人入蜀》中的“君平”就需注释,不然考生读本诗就会被没有考查意义的词语难住,而“蚕丛路”,就只需考生借助《蜀道难》中教材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里“蚕丛” 一词注解的记忆和在此诗中的转换(“蚕丛” 由蜀国的开国之君代替蜀,“蚕丛路”就是蜀道)。对教材中的注释和一些历史事件、背景平素多记忆一些,多储存一些,考试时遇上了,解答诗歌试题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胜任愉快。

明考点,读文题,据此规范答题。关于古诗文的鉴赏,《考试说明》要求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设点不外这几个方面 ,只是每次考试出题有所侧重罢了。明白了考纲的以上要求,通过看标题,析层次,剖章法,看注释,调储存,知风格,明手法,就能推测出诗歌的主旨,概括出它的表达技巧 ,再运用平时训练诗歌时概括诗歌的专门术语、常用评语,就能够据此依题意要求答好题目。如《蜀道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雄伟险峻。“他以气势夺人,其气可谓奇、 逸、壮”,其诗声调铿锵,句法富于变化,韵散兼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借助教师对这首歌行体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以上分析,对照《送友人入蜀》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看看 哪些是一以贯之的,表述时就可借鉴、套用;哪些发生了变化,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般地说,规范答题的答案包括:①形式上要点明是修辞、活用、或句法;②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思想感情;③效果上可以诗中形象或作者角度的介入来分析表达效果。④教师在平时要提醒考生注意,解答高考诗歌题时一定要引用诗中的字或词或句子,对此作简要的分析,但不要架空分析,只写出结论,而要材料和观点统一为宜。如所举的两首诗,它的想象的丰富,声韵的铿锵,对朋友的真诚是一致的。前首诗极度的夸张,夺人的气势,句法的变化,韵散的兼用确实是它所特有的;后首诗的对仗之工整,形容之工巧,作法之细密,“杜律之细者亦不过乃尔 ” ;表达的主题 ,前者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朋友的关心,后者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对世道的讥刺。这些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当然,这些术语只能由教师平时介绍,学生细心辨析、用心记忆,考试时才会恰当地运用,从而规范地解答好题目。

无论是平时练习或高考时答题,鉴赏古诗都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都要有善于新旧联系 、比较辨析的意识,才能够由已知推未知,由旧知得新知,解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拿《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来说,二者在内容上有同有异,在理解上可以互为佐证,前者是后者鉴赏的背景和注脚,后者是前者的参照和印证。前者是歌行体诗,学术界大多认为无寓意,后者属五言律诗,寄寓世路之艰难。两首诗都是李白初入长安时送友人入蜀所作,都写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前者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瑰丽、神奇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后者 却恬淡静远,气定神闲 ,恰似朋友之间在拉家常;由秦到蜀,一路写去,写景“由险而夷”,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以典作结,劝勉友人在世路艰难之际切勿强求功名利禄,而应听天由命,安贫乐道,表达“慰人”之意。读两首诗,有相互生发之效,这就是比较阅读,其实考点已蕴含其中, 不必如答题之问一般机械地提出和作答而已。

以上只是自己研习诗歌和进行诗歌教学的粗浅体会,如果有些许价值,则是万幸,以此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蜀道难教案篇3

【关键词】蜀绘 民间工艺美术 非物质文化

悠久的中华传统艺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民间画家,继承和创新是亘古的不变主题。民间工艺美术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创生形式,关注呵护新的民间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的应有之义。在巴文化和三国文化共同浸淫的嘉陵江曲流文化中心,被誉为“千年绸都”的南充,有一种追随“蜀绣”的新兴民间工艺美术――“蜀绘”,是上述观点的绝佳注脚。

一、“蜀绘”简介

所谓“蜀绘”,特指四川省南充地区的工艺美术家在真丝面料上运用特制染化颜料以及特殊的加工工艺,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或工艺图案。文气而华丽的艺术风格,使蜀绘的声名直追蜀锦、蜀绣,并称“蜀中三绝”。

四川历来以悠久的巴蜀文化闻名,桑蚕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的文化名城中,南充号称“丝绸之乡”“千年绸都”,其丝绸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巴蜀人文圣地,秦汉丝锦名邦”的美誉。所以不难理解,南充的丝绸文化为“蜀绘”工艺美术提供了新型的媒材。总体上讲,“蜀绘”跟瓷器、漆器一样,依托不同的媒介基底,融合传统的工艺美术技法和纹饰,采用不同的科学工艺手段,打造出工艺美术的精华并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

就文化根源来看,“蜀绘”并非简单地在纺织面料上作画这样简单。一直以来,我国都有在真丝面料上绘画的传统,尤其是纸这种材料没发明之前。后来尽管有纸本艺术了,但在帛、绢等材料上绘画的传统一直延续着,体现着尊贵与品位的追求,例如长沙马王堆的T字型帛画,以及布帛上画的唐卡、人像、花鸟、山水等作品。尽管历史长河承嬗离合,然而却很难看到在丝绸上绘画的实例,因此,“蜀绘”工艺可以说是传统延续中的拓展式创新。

在“蜀绘”的创生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画什么”,因为中国画和西画技法和题材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其难度在于“怎么画”,必须解决颜料与固化工艺这两个技术关键问题。好比画瓷器,颜料是和釉色烧结就是其工艺的精华一般。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南充一批工艺美术家萌生了在丝绸面料上作画的想法,如刘成才、高作庆、刘仕成等人。他们在总结传统丝绸手绘工艺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传统丝绸手绘工艺品水洗褪色、手感僵硬、光泽度差、画形呆板等缺陷,研究探索天然植物染料、高温高压固色和水洗浮色等工艺,开辟丝绸绘画新路。2003年,这种极具巴蜀特色的年轻丝绸绘画工艺被称为“蜀绘”。

作为新兴民间工艺的“蜀绘”,具有浓郁嘉陵江曲流地方文化特色,获得了蜀中三绝之一的美誉,在学术与市场上均得到高度的肯定。如2011年,三国人物题材“蜀绘”作品《大乔》《小乔》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在2012年杭州国际丝绸博览会上,以西湖二十景为题材的蜀绘旗袍系列成为T台走秀的最大亮点。不过,蜀绘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一样,还需要一代或数代人的努力创作和研究突破,用一点点的成功集聚其文化影响力并奠定历史文化地位。

二、“蜀绘”创生的工艺特色

“蜀绘”是新兴民间工艺美术,笔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古文献记载、考古实物案例等。但追寻文化根源,其属于丝绸文化的分支,是古代帛画等织物上绘画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要说其跟瓷器、漆器等古代工艺文化一样具有创新价值,首先就要关注南充工艺美术师们创生出的特有的“蜀绘”工艺特色。

谈到“蜀绘”,不得不提到刘成才的功劳。刘成才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四川美院后到南充绸厂设计室工作,蜀绘的摸索就此起步,如他以植物性颜料在蚊帐罩联上绘小幅写意花鸟装点新婚同事的新房。上世纪70年代,刘成才和设计室的其他设计师开始在手绢、方巾、睡衣上绘画,并且拿往北京展销,引起轰动效应。但是上世纪80年代,南充的丝绸绘画研究受到成都和江浙等地的同类产品(多用化学颜料绘制)冲击。为了破局,刘成才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蜀绘”创生之路,走上一条差异化、高端化、科学探索的道路。但颜料和固化工艺的研究成本大,收益小,这种发展一度低迷。

2003年,香港裕华百货公司的数十万的订单为“蜀绘”研发带来了转机。退休的刘成才出山指导临时从六合和阆中抽调的十几名工人完成订单。事毕,这十几人的班底成立了蜀绘丝绸研究所。“蜀绘”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5年,在杭州的首个“世界丝绸博览会”上,南充展出的镜擦、睡袍、蚕丝被等工艺品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蜀绘”也改以前丝绸手绘的名号,被誉为和蜀绣、蜀锦齐名的“蜀中三绝”之一。

尽管“蜀绘”誉满天下,但就其工艺研究而言,还处于创生期。2013年8月,南充金富春丝绸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蜀绘”工艺流程的专利(专利号CN201310337144.1),可视为目前最前沿的“蜀绘”工艺流程展示,现摘录如下:

“1.遴选矿物染料、植物染料、有机物质颜料和鱼漂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配置出所需的绘画颜料,该比例根据丝绸布料的厚度、粗细、材质进行合理的调节。2.对丝绸布料进行绘画的构图,先在丝绸布料上绘制出图案的轮廓线、分割线;然后在丝绸布料上进行图案的底色绘制。3.使用步骤1配置出的绘画颜料对丝绸布料整体进行烘上色。4.待步骤3完成丝绸布料的整个图案上色之后,对上色后的丝绸布料进行50℃至85℃温度下、恒定压强下的挂蒸固色处理,挂蒸固色处理的时间为45至75分钟;在挂蒸固色处理过程中,丝绸布料上的上色图案会出现色彩的釉变。5.对挂蒸固色后的丝绸布料进行水洗漂色处理,并清理掉丝绸布料上绘制图案的浮色。6.对丝绸布料进行烘干处理,并制作、整理出成型产品。”

“蜀绘”是一种根据真丝面料肌理纹样成型的技艺,几点决定性因素造就其独特性:

第一,成功设计改进出“蜀绘”的颜料体系。蜀绘的精妙之处在于作画后,丝绸的手感仍然如没画般柔软细腻,这是因为蜀绘所用植物性颜料和“秘制配方”。蜀绘颜料在固色的工艺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神奇色变,使得色泽更加艳丽、通透、温润、明亮,成为丝绸印染体系中的“绝艳”之色。

第二,隔离胶与固化工艺的不断完善,成功解决了沟线浸跑,色彩混为一滩等工艺难题,可准确表达绘画者的意图。在制作工艺方面,高温固色后的丝绸绘画作品,在蒸化固色时间、压力、湿度、温度等因素作用影响下,画面拥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让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感,同时产生不可控的随机变化,层次更加整体鲜明。而且,蜀绘作品可反复水洗,经久不褪色,这种保存的优势是其他画面介质很难达到的。

正是颜料产生的“绝艳”和柔软,固化工艺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和方便传承保留,才成就了蜀绘“蜀中三绝”的美名。

三、“蜀绘”创生的艺术特色

“蜀绘”的艺术特色得益于秘密的工艺技术,也和绘画技艺的淬炼和题材选择分不开。目前,在“蜀绘”传承中,蜀绘工艺技师刘仕成功不可没。他2004年将工笔画元素大量运用在蜀绘里,完善和丰富了蜀绘题材。

在绸缎上作画,要求下笔即成,无法修改,没有5年以上的手艺是不敢轻易在丝绸上下笔的。“蜀绘”的创作手法是以国画为本,如兼工带写、工笔、写意等,甚至也采用水彩画的方式,不拘一格。在丝绸上作花果草木、人物形象、景观名胜等,涉及写真、抽象、意象等不同内涵,运用独特的染化颜料和固化工艺手段,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画面,深受人民喜爱。总体来讲,“蜀绘”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具有“形,色,雅,韵”的造型特色风格:

第一,形,生动。国画的笔法应用到“蜀绘”,不论花草虫鱼,亭台楼榭,亦或纯粹的色块,抽象的图形,都具有生动的特点,既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也凸显现代艺术的趣味性。如刘仕成所作《荷花蜀绘大方巾》(图1),画风雅静秀美,清新幽深,以形取神,富有诗意。相比于纸上的画面效果,明亮、欢快、艳丽的色彩颜色,丝绸画面更多了一些富贵气质,契合着消费社会的人们对于富贵、华丽的品质追求。

第二,色,富丽。“蜀绘”吸收传统帛画的平涂、渲染,各种颜色的叠加堆积,创作出别样于青绿山水的画风,在传统绘画与丝绸找到新的契合点,经过高温固色后产生神幻的色变效果,色彩华丽多姿,璀璨瑰丽,与温润的丝绸相互交映,相得益彰,富贵典雅的气质赋于画面。

第三,雅,情趣。在市场经济情境下,传统的文人气质、雅趣再度成为奢侈品,给民间工艺美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蜀绘”立足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代表着“士气”“逸品”等美学概念,传达着温良敦厚的人文情感,如李仕平的作品《玉堂秀色》(图2)。

第四,韵,温润。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美术特色,“蜀绘”用其特殊的染化颜料和工艺技法创生出在丝绸上的艺术特色,与瓷绘有着异曲同工之美。蜀绘以其复杂的色彩“釉”变,与层次丰富多变与真丝绸面光泽交相呼应,衬托出画面一种不张扬,优雅的美。

四、“蜀绘”文化品牌提升

地方特色文化历来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名片,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追求品质与卓越是新兴文化经济体的内在必然要求。

尽管“蜀绘”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新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使“蜀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第一,蜀绘作为一门纯工艺制品,需要专门的艺术工作者手工绘制,且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造成工艺品无法产业化生产。第二,丝绸成本提高,使用新材料和科技含量加大,使“蜀绘”站在一个高投入的视角下发展,市场开发力度小,认知度不高,定位不准确,造成这项工艺品依然深藏闺阁,仅仅是少数人的珍品。第三,后继无人,现有从事“蜀绘”工艺美术家年事已高,中青断层,给其深深打上红色警报。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在“蜀绘”文化品牌提升上有以下几点建议:1.整合资源,聚集力量。目前“蜀绘”产品在设计上比较散乱,是个大杂烩,不利于文化品牌的培植,需各方共同努力,凝聚“蜀绘”品牌的文化个性。2.推动创新,提升文化。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中占主体地位,同时艺术工作者不断的新作品问世,提升文化附加值。3.培养人才,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带头作用,工艺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方案,配置合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4.搭建平台,激活市场。创设资源共享平台,扩宽产业链,推动“蜀绘”的产业升级。定期举办精品展,加大招商招展力度,着力打造品牌效应,提升社会影响力。

结语

这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空前重视的时代,我们既要瞩目过去的文化辉煌,更要注重当下文明的生发与创生。“蜀绘”的创生之路为我们展示了当下民间的艺术创造力,尽管前路崎岖,但40年取得的成就证明,我们有能力打破对传统文化的思维惰性,直面新时代、经济社会,以文化为本,不断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民间工艺美术精品。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南充‘蜀绘’艺术及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42714105)

参考文献:

[1]高作庆.当代西南地区丝绸手绘服饰的设计[J].丝绸,2006(11).

[2]高作庆.丝绸手绘产品的文化内涵发掘与产品创新[J].丝绸,2009(3).

蜀道难教案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巴蜀人》

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盛夏,我带着憧憬和展望来到了巴蜀,和所有新教师一样,我们所有新成员都没有陌生的感觉,因为巴蜀很容易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在这里,每一位领导和老教师都以长者的仁爱关心着我们,以智者的智慧启迪着我们,以一个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几十年如一日的行者的身份感动着我们,在他们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梦想中的自己,燃烧着一试身手的冲动,我在心底重复着年轻的誓言: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我为有这样的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为有这样的激发我们热情的沃土而骄傲。

在巴蜀有一种情叫做牵挂,有一种爱叫做奉献,有一种信仰叫做坚守。我还清晰的记得初2012级的一位老前辈郑荣涛老师,刚开学不久,郑老师感觉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病床上郑老师总是一支手打着吊针另一支手拿着教案,我们知道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学生,每一次有老师去医院看望他,他总是满怀歉意的说:让帮我带班的老师再坚持下,我很快就能回去了。我们知道他最牵挂的还是他的学生。2012年5月,我们再次走进郑老师的病房,眼前的一切让所有人都揪心,我们无法相信,眼前这位瘦骨嶙峋,面色苍白的老人竟是那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办公室里谈笑风生,在操场上和年轻人挥汗如雨的郑老师,

‘正当大家难过时,郑老师的话让我们更加痛心,“孩子们要中考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给他们上语文课。”善良的郑老师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不知道自己已经危在旦夕,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牵挂的仍然是他的学生。半个月之后,郑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孩子们照毕业照时,他们自发的给班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那是留给郑老师的。我在心底一直默念着,教书是福,大爱无疆,我骄傲,我是一名巴蜀人。我为有这样的执著坚守无私奉献的同事而骄傲。

蜀道难教案篇5

报考蜀山其实是我爹我娘的意愿,他们说蜀山是名牌门派,将来就业比较容易,伙食好住宿条件也不错,更重要的是我表叔在蜀山做执事,可以关照我,这样他们才会放心。我知道根本原因并不是这样,而是他们相中了蜀山招生办的一件赠品,仅此而已。

我太了解我爹娘了,他们生活得太随意。我五岁的时候,爹和娘打赌,看我能不能认识回家的路,于是把我带到离家二十几里的月牙城,然后就扔下了我。最后我娘赢了,她赌的是我回不来。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已经七岁了,在丐帮整整呆了两年。

蜀山就蜀山吧,人总要离家的,总要有新的生活。在蜀山的山脚下,我拜别了爹娘,独自一人登上了这座被武林中人交口称赞“这里的麻辣烫可好吃了”的千年仙剑山。

上山的路况很不好,我不明白堂堂蜀山派竟然不花心思修修上山的路,“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都不懂吗?路牌也没有,我只得在一个分叉路口停下,向路边的茶水店老板问路。

“指路十文钱,概不讲价。”

我转头就走,心想着算了不考蜀山了,我还是去少林吧。“少侠,回来,五文钱。”老板叫住了我。

西向是蜀山正门,考试就在正门内的比武场中举行;东向是去往后山的仙剑林,说是只有佩戴仙剑的蜀山派弟子才可进入后山。我刚要向西启程,一个清瘦的姑娘站在了我的面前。

“哥,比武场咋走你知道吗?”

如果爹娘早跟我说,报考蜀山可以遇见这么漂亮的姑娘,我想几年前我就来了。

“我当然知道,姑娘你看啊,往东一直走你就能到比武场,考试吧你?那赶快走吧,还有一个时辰就开始了,别误了考试。”

我想我起码教会了这位姑娘两件事:江湖凶险,尤其是当你遇见一个外表潇洒、看似一身正气的陌生人的时候;别舍不得花钱,免费总有免费的理由。

可是,当我在蜀山正门再次遇见这位姑娘的时候,我不得不又重新思考了一番人生。姑娘挡住我,盯着我看,不说话也不动一步,身边的风此刻也停住了。

我家曾经有一面我爹从蓬莱岛花重金求来的古镜,每天我都会对着古镜问:古镜古镜,你看我帅吗?它从来不吭声,可是今天我知道答案了。

我觉得大概过了一万年,她终于说话了,周围的风突然间热了起来。

“爹,你快来,就是这个人骗我来着,我本来还想好心指路给他呢。”

一对不靠谱的爹妈能养育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吗?答案当然是否。所以在我比武落败笔试不合格被请下蜀山之时,我想的是这点儿打击算啥,大不了就是从此以后意志消沉下去,怀疑人生,然后仇视所有的名门正派,最后做一名魔教中人。

我把我的这些想法理性客观地告诉了那位姑娘。她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一个习武之人怎么能够这么脆弱呢?魔教中人已经不算少了,为啥你还去凑这个热闹呢?那我帮帮你,好吗?”

现在,我正吃着蜀山的麻辣烫,住在干净宽敞的蜀山弟子寝室里,这多亏了盈盈姑娘不计前嫌而后出手相助,也基本上完成了我爹娘的心愿,唯一有点儿遗憾的是,我并不是蜀山派弟子,而是一名后厨人员,我表叔说我菜切得不错,具备做一名厨师的天赋。

之二 掌门的《剑 》

十五年前,二掌门受峨眉之约到峨眉山讲学,主讲的题目是论武器的重要性。听说当时场面异常热烈,会后好多峨眉派女弟子拽着二掌门不让他走,无奈之下二掌门又唱了首歌,可她们还是不依不饶,非要再见识见识二掌门天下无二的细雪剑。二掌门本不是炫耀之人,但盛情难却,只得从腰间卸下佩带,将细雪剑端于众人面前。这时,二掌门才发现剑没了,只剩下了剑鞘。

至此,二掌门再没登上峨眉山一步。

“我爹说当时他自废武功的心都有了,可刚回到蜀山我便出生了,我爹突然间就顿悟了,大声对我娘说,丢得好,丢得好。后来,我爹就一直带着这把细雪剑的剑鞘,从不离身。”

盈盈姑娘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我正在后厨准备晚饭,“那二掌门就没找找这剑到底是丢哪儿了?”

“我娘跟我说,这叫天罚,我爹年轻时好勇斗狠,这把细雪剑不知伤了多少武林人士,早已经变成了一把邪剑,蜀山容不得剑之邪气,就把它收了。”盈盈姑娘一边摆弄着胸前的玉佩,一边对我说。

“三掌门腰里总是揣着一根葱是怎么回事?头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我们后厨的领导呢。”我往灶里又添了点儿柴火。

建痴师叔是蜀山派第三掌门,名如其人,痴迷剑术,生性豪放,在江湖中威望甚重。三掌门经常偷偷下山去和朋友们切磋剑术,然后煮酒论英雄。三掌门是有些自负的,与人谈论天下英雄时总问人家,我建痴算不算世间少有的英雄?大家都是朋友,只得顺情说好话,说您要不算,那这世上还有别人称得上英雄吗?三掌门最喜欢听这样的奉承话,于是就从腰间拔出剑送给对方,对方若是推辞不要,他便火冒三丈似的吼,你瞧不上我还是瞧不上这剑?话说蜀山的工资也就是江湖各大门派中的中上游吧,一个月没多少钱,可三掌门隔三差五地送人家剑,那他点儿工资哪能够用。

大掌门知道三掌门这档子事之后,就给他下了一道禁令,严禁他佩剑。

“头些年,建痴师叔腰里别的是厨房的烧火棍,可见了朋友,他还是忍不住送给人家,后来厨房的管事不干了,说烧火棍总没这饭不做了,这才换成了大葱。”盈盈姑娘讲着讲着,自己乐了起来。

“呵呵呵,哎你说我来蜀山半个多月了,为啥一直没见过大掌门呢?”我问。

三十年前,大掌门建业就已在江湖中无人能敌。无敌便意味着寂寞,于是大掌门就常常跟自己的媳妇诉苦,寂寞啊孤独啊什么的,大掌门师娘是标准的蜀地女人性格,直率泼辣,忍了几次后终于爆发,把大掌门挠得根本见不了人。大掌门就对外称自己闭关修炼气宗第三层,其实就是养伤,等伤好了提着剑就找大掌门师娘理论,然后又是一顿挠。

之后,大掌门再不敢说自己独孤求败了。

“你是说,现在大掌门还在养伤呢?”我从锅里夹起了一个鸡腿,递给了盈盈姑娘。

“不是不是,大掌门师伯后来就很少去见师娘了,算是感情受挫吧,经常失眠,睡不着觉就自己煮东西吃,吃来吃去现在变成了一个大胖子。上个月在后山猎了一只山鸡,收剑的时候不小心割到了肚皮,我爹跟蜀山弟子们说,大掌门正在闭关修炼气宗第九层。”盈盈姑娘翘着小手指,接过了鸡腿。

“盈盈姑娘,这些都是你们蜀山的糗事,你为什么会告诉我呢?莫非你……”

“是的,我讲这些给你听,是因为当你听完,我就要灭口了!”突然,盈盈姑娘抽出腰间的紫霞剑,轻盈地将剑横在了我的胸口,然后止不住地笑了起来。

蜀道难教案篇6

看标题,推意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推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送友人入蜀》这个标题包含“送别”和“入蜀”两层意思。又由于是送别诗,不免俗套,要对友人出外求官作一番劝勉。诗的大意是:友人由秦入蜀,李白与之谈到具有悠久历史的蜀地 ,形象地描绘出蜀地山之高路之险,告诫其应知悉权贵当道、世路艰难的现实,当乐天知命,安贫乐道,并真诚地劝勉友人切勿强求功名利禄,以自慰来慰人,以表达朋友间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看作者,知风格,明手法,用诗家语。一般的说,高考所考诗歌的作者,要么是教材里出现过的,要么与教材中的作者同属一派,要么是与所遇到的作者风格迥异的另一派。无论哪种情形,都需要看作者,因为看作者,就可以知道诗人他的诗歌的基本风格,其诗家语就可以在考场里运用。如说风格,李白的雄健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孟浩然的恬淡静远,陶渊明的平淡醇美就应该了解 ;说手法,李白的极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脱口而出 、不事雕琢的浑然天成,不讲法则中却有法则的不主故常等等就应该掌握 。

知章法,析层次。“所谓章法,无非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古诗的章法,无外乎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或者写景中含情三种形式。作者按照题目的要求,在选定的章法里,用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来体现其诗歌的主旨 、写作的目的。这首《送友人入蜀》属于先写景后抒情的形式,作者李白按照诗歌题目的要求,分写“入蜀”和“送别” 两层意思。“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首、颔、颈三联是写入蜀。首联用“蚕丛路” 代蜀道,用听说,委婉地总说蜀道不易行。颔联用“起、生”两个动词,以工整的对仗细写秦蜀边境的栈道之狭窄、陡峭、高危, 形象生动地把“不易行”三字包含的“险”“惊”之意具体化,想象诡异,境界奇美,气韵生动,见出李白炼字的功力之深厚,艺术造诣之炉火纯青。颈联从由下往上和由上往下两个角度,用诗眼“笼”字状栈道被树木笼罩的景色,以突出树的茂盛,但仍是写山 ; “绕”字写山被蜀江春水环绕的美景,这一联的两句写“夷“写’喜 。前三联写景“ 由险而夷” ,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写足了“入蜀”之意,为尾联蓄势,使尾联(“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对热衷功名的朋友的劝勉、宽慰和温情提示之意水到渠成 ;又用一典故(君平,严遵的字,汉朝人。他隐居不做官,在成都买卜为生 ),以过来人的身份把“送别”的客套变成了真诚的关心、爱护,李白对朋友的赤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掌握了诗歌的常用章法,又仔细分析了题目在诗歌中怎样一一被写到的情形,从理清诗歌各联组合的逻辑顺序入手,解读正文每句诗,弄清其意思,再合并每句诗的意思 ,最后归纳其所属的层次,这样章法就清楚了,层次也分明了,诗歌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就被概括出来了。

看注释,调储存,巧解题。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注释,要么提示难点,要么提示背景,总 之,一定对解答题目有帮助,考生千万不可不看 :有时可能“一脚提醒梦中人”,对考生 理解某个难点起到豁然贯通的作用,可能由此顺利地解答出关于诗歌的某个难题。如《送友人入蜀》中的“君平”就需注释,不然考生读本诗就会被没有考查意义的词语难住,而“蚕丛路”,就只需考生借助《蜀道难》中教材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里“蚕丛” 一词注解的记忆和在此诗中的转换(“蚕丛” 由蜀国的开国之君代替蜀,“蚕丛路”就是蜀道)。对教材中的注释和一些历史事件、背景平素多记忆一些,多储存一些,考试时遇上了,解答诗歌试题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胜任愉快。

明考点,读文题,据此规范答题。关于古诗文的鉴赏,《考试说明》要求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设点不外这几个方面 ,只是每次考试出题有所侧重罢了。明白了考纲的以上要求,通过看标题,析层次,剖章法,看注释,调储存,知风格,明手法,就能推测出诗歌的主旨,概括出它的表达技巧 ,再运用平时训练诗歌时概括诗歌的专门术语、常用评语,就能够据此依题意要求答好题目。如《[第一论文 网 dylw.net]蜀道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雄伟险峻。“他以气势夺人,其气可谓奇、 逸、壮”,其诗声调铿锵,句法富于变化,韵散兼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借助教师对这首歌行体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以上分析,对照《送友人入蜀》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看看 哪些是一以贯之的,表述时就可借鉴、套用;哪些发生了变化,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般地说,规范答题的答案包括:①形式上要点明是修辞、活用、或句法;②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思想感情;③效果上可以诗中形象或作者角度的介入来分析表达效果。④教师在平时要提醒考生注意,解答高考诗歌题时一定要引用诗中的字或词或句子,对此作简要的分析,但不要架空分析,只写出结论,而要材料和观点统一为宜。如所举的两首诗,它的想象的丰富,声韵的铿锵,对朋友的真诚是一致的。前首诗极度的夸张,夺人的气势,句法的变化,韵散的兼用确实是它所特有的;后首诗的对仗之工整,形容之工巧,作法之细密,“杜律之细者亦不过乃尔 ” ;表达的主题 ,前者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朋友的关心,后者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对世道的讥刺。这些就是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的结果。当然,这些术语只能由教师平时介绍,学生细心辨析、用心记忆,考试时才会恰当地运用,从而规范地解答好题目。

无论是平时练习或高考时答题,鉴赏古诗都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都要有善于新旧联系 、比较辨析的意识,才能够由已知推未知,由旧知得新知,解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拿《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来说,二者在内容上有同有异,在理解上可以互为佐证,前者是后者鉴赏的背景和注脚,后者是前者的参照和印证。前者是歌行体诗,学术界大多认为无寓意,后者属五言律诗,寄寓世路之艰难。两首诗都是李白初入长安时送友人入蜀所作,都写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前者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瑰丽、神奇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后者 却恬淡静远,气定神闲 ,恰似朋友之间在拉家常;由秦到蜀,一路写去,写景“由险而夷”,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以典作结,劝勉友人在世路艰难之际切勿强求功名利禄,而应听天由命,安贫乐道,表达“自慰慰人”之意。读两首诗,有相互生发之效,这就是比较阅读,其实考点已蕴含其中, 不必如答题之问一般机械地提出和作答而已。

以上只是自己研习诗歌和进行诗歌教学的粗浅体会,如果有些许价值,则是万幸,以此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蜀道难教案篇7

古蜀国人的政治生活是怎样的,在众多遗址被发掘之前,没有人知道。人们只是通过传说知道有古蜀国的存在,知道有几位具有神话色彩的古蜀王曾在这里领导他们的臣民。而其中的细节,无从猜想。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为我们提供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机会。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两种青铜人头像:一种留着长长的辫子,考古学家称之为“辫发”;另一种则把头发盘在脑后,叫作“笄发”。在古代,不同民族的发型一般是不相同的,在三星堆出现的这两种青铜人头像,难道也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民族吗?留着不同发型的青铜人头像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青铜人的姿态泄露了“秘密”。梳着笄发的青铜人像,常常显示出神秘的气息,几乎全部跟宗教有关:那身着华丽服饰、高高站立在祭祀台之上的青铜大立人,双手无限夸大举在胸前,仿佛正陶醉于盛大的仪式之中。这些铜像无一例外,都是“笄发”的,他们无疑都从事着与祭祀有关的职业。

那些梳着辫发的青铜人像,神情则闲适、安逸得多。因为身躯已经毁坏,很难从中看出更多细节。但从表情来看,他们与笄发青铜人像是不同的身份。他们是一些什么人?属于古蜀国哪个阶层?既然是青铜雕像,那么,它们所代表的群体必然不会是平民与奴隶。考古学家认为,跟那些与祭祀有关的笄发青铜像不同,辫发青铜像代表的是一个世俗的权力集团。这个集团掌握政治权力,也就是王权。他们是一个世俗而显赫的阶层,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经济阶层的缩影。青铜人像的两种发型无疑透露了古蜀国内部的政权模式:笄发铜像代表的是一个神权阶层,控制着古蜀国的精神,充当着人与神灵的联系者与媒介;梳辫发的人们则奴役着古蜀国人的身体,驱使他们劳作、征战。

按照常理推测,远古时代,掌握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应该是土著民族:而掌握神权的,则可能是实力强大、让土著民族不得不做一些让步的外来民族。也许,这个外来民族就来自于中原!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3000多年前,一支来自中原的民族来到了成都平原。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明。经过了几次接触,古蜀国对他们表示了欢迎。中原民族神秘、虔诚的祭祀仪式被古蜀国人毫不排斥地接受了。他们担当起了古蜀国的巫师。古蜀国统治者用青铜为他们锻造出一种虚无而神秘的力量。中原民族取代了古蜀国本土巫师,攫取了古蜀国的神权,古蜀国中出现了神权与王权并驾齐驱的情况。

然而,神权与王权终究不能长期分庭抗礼。对权力的渴望注定会让两个分享神权和王权的民族爆发冲突。这种事并不罕见。在商朝早期,商王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一个叫贞人的神职集团决定着卜筮权,假借鬼神的意志决定国家的方向。他们被所有臣民尊敬、信仰,是比商王还有权力的统治阶层。商王武丁继承王位后,王权才慢慢压过了神权,贞人才逐渐消失。商朝的情况跟古蜀国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可以这样猜测:在某一个时期,古蜀国的王权和神权是分属两个阶层的,互相依存的。但慢慢的,拥有世俗世界最高地位却要向拥有神权者低头的王族们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他们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神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自己的权力更大呢?

那么,权欲进一步膨胀的王权拥有者展开行动了吗?这个猜测正确吗?三星堆遗址没有给我们答案。但这个答案在金沙遗址中找到了。

在金沙遗址出土的一条金腰带上,同样有人头、鱼、鸟、羽箭,但人头图案却从两颗变成了一颗。拥有权力的两者间,是不是有一个消失或衰落了,剩下的一个成为古蜀国真正的统治者?金沙遗址确实也找不到梳着笄发的青铜人像了,只剩下辫发铜像,王权拥有者们似乎不仅继续掌握着古蜀国的王权,还得到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神权。

也许,古蜀人在一场灾难中逃离三星堆,来到金沙,而在这个过程中,王权拥有者趁乱抢夺了神权。

一个古汉字背后隐藏的神秘古蜀国历史

在我国青铜时代,青铜器上曾刻有这样一个汉字:(弓鱼)。这个字是会意字,早已经从日常用字中消失。古人根据一个事件或一些场景造出了这个字,它的读音在今天已经失传,它所隐藏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原因也已经成为千古之谜。

“(弓鱼)”字最早出现在陕西“(弓鱼)”国遗址出土的青铜鼎、青铜盘上,除此之外,并未在其他器物上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人们以为“(弓鱼)”字只属于“(弓鱼)”国时,这个字却在另一块土地上出现了。

在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雕刻着许多图案和花纹,其中包括这样一个图案:一张弓,一条鱼,一只鸟,鱼被弓箭贯穿而入。同样的图案也出现在了金沙遗址出现的金带上。金是古代最贵重的金属。刻在金器上的图案,一定意味着战争、盟誓、迁徙等大事。在文字被创造出来之前,古人就是用图案、符号来记录部落中发生的大事的。那么,一张弓与一条鱼的组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符号是文字的前身。如果把“弓”与“鱼”组合在一起创造汉字,恰好就是“(弓鱼)”字。这绝不会是偶然的。“(弓鱼)”字与古蜀国金杖、金带上的图画是有神秘的联系的。那么,为什么古蜀人想表达的内容会在陕西“(弓鱼)”国遗址的青铜器上出现?三星堆、金沙遗址与“(弓鱼)”国遗址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弓鱼)”国是西周的诸侯国之一,比三星堆遗址的年代晚了数百年。“(弓鱼)”国遗址中也曾发掘出青铜人像,不同的是这尊青铜像被安放在墓室中,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却被埋入了祭祀坑。他们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弓鱼)”国会不会是古蜀国人的分支?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中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一场意外的大火也许是古蜀国与“(弓鱼)”国联系之谜的解。

有人猜测:3000多年前的某个深夜,火焰产生的热浪与浓烟将熟睡中的古蜀国人惊醒。他们逃出屋子,发现国都中央的宗庙正在被熊熊大火吞噬。惊慌的人们纷纷赶去救火。然而,火势已经形成,不是当时的人们所能扑灭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大巍峨的宗庙在烈火中轰然倒塌,房梁与瓦砾砸在神案上的金器、青铜器、玉器上。大火渐渐熄灭了。古蜀国人在宗庙的废墟中巡视,发现这里已彻底被烧毁,到处是还冒着青烟的断壁残垣。象征着国家根基的宗庙已化为乌有。大火被理解成神的责罚,对于这些失灵的祭祀品,古蜀国人不打算继续使用。于是他们在河畔挖坑,将这些失灵的神物永远埋到地下。

三星堆文物的祭礼坑起源于一场大火而不是战争,这是有根据的。古时,两国交战,战胜者会焚烧战败者的宗庙,但对战败者宗庙中的宝物却不会毁弃,而是作为战利品运送回国,炫耀胜利。这才造成了特洛伊被希腊联军彻底摧毁的悲剧。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伐燕,获得胜利的齐宣王就毁掉了燕国宗庙,把燕国宗庙中的圣物运回本国。古蜀国在三星堆留下的青铜器、玉器,却被掩藏在两个祭祀坑中,显然不是敌人所为。

如果古蜀国在三星堆都城的宗庙是毁于大火,那么,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而后出现在别处,便也可以解释了。

蜀道难教案篇8

关键词:温故知新;古代文学;唐宋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80-0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93.3,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相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很愿意思考,并且在共同讨论中会有不错的答案。当时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确实讨论得很热烈,效果很好。最后经过讨论他们明白了苏轼诗句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并且也以诗句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若识庐山真面目,只须心在山外行”。在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苏轼之所以能“无施不可,触处生春”,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灵脱离了外物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旷豁达的境界。这首诗折射出的是苏轼心灵跃至自然之上,总揽全局,不受外物束缚的智慧和气度。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后,学生们可能对此诗会终生难忘。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对人生理解的一种超越。

应该说,以上这三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往往一首作品可能在多方面都会有新的收获。上文所举的例子数量有限,是笔者在教学中较有心得的例子,其实“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适用面很宽,不仅仅适用于唐宋诗词,有很多作品只要老师善于钻研,勇于尝试都能以很好的方式做到“温故知新”。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学识的进步,并且无形中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学习思路。而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因为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前提是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温故知新”。这要求老师在对这些作品深入阅读形成独到的见解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课堂,采用科学而不失趣味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知新”,才能真正将“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如果长期坚持,将会收益颇丰。这也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教学相长也”。[4]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76.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