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博雅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9-30 16:51:15

博雅教育论文

博雅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博雅教育思想 萌芽 演变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47-05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被译成“文雅教育”、“自由教育”)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它的基本精神一直在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博雅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特别是高等教育,仍然是重大的,博雅教育仍然在提升、发展着现代教育的知识观、人才观。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办学理念问题。今天,我们梳理博雅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发展完善博雅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一、博雅教育思想的渊源

博雅教育思想渊源于古希腊,学者们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博雅教育的创始人。其实,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已经出现了博雅教育思想的萌芽。

(一)博雅教育思想萌芽于毕达哥拉斯

希腊的古风时代(公元前800至前500年)既是希腊教育制度的成型时期,也是希腊教育思想的发生时期,产生了希腊最早的教育思想家。被黑格尔誉为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的毕达哥拉斯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毕达哥拉斯把数当作世界的本源,认为数具有完全、匀称、和谐三种特性,这些特性乃是天心所示,也是人心所求。因而,如何化天心为人心,就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他进一步认为,生活的全部目的和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通过对数的研究、体会、领悟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实现灵魂的净化,达到和谐、完善的境界。这种教育价值观就是要求为知识而求知识,为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净化接受教育,而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博雅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生活有“鄙俗”和“高尚”之分,前者通过实用、谋利为目的的“劳作”使人得以谋生;后者是一种以深思作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闲暇”的生活才是自由人的生活,而“劳作”的生活则是奴隶的生活。基于对生活的这种理解,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分为“自由教育”和“偏狭的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为最高目标的教育。“自由”就是不“鄙贱”、不“卑陋”。“任何职业、工技或学课,凡可影响一个自由人的身体、灵魂或心理,使之降格而不复适合于善德的操修者,都属‘卑陋”’,“人们所行或所学如果是为了自身的需要,或是为了朋友,或是为了助成善德的培养,这不能说是非自由人的作业;但相同的作业,要是依从他人的要求而一再操作,这就未免鄙贱而近乎奴性了。”如果某一科目只是针对受教育者未来要从事职业的要求而提供训练,这一科目就是“鄙贱”的;另一些科目是为了对受教育者提供普通训练的“基础课目”,使他们适应闲暇的生活,它们就是“自由”的。

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是帮助自由民享受闲暇的教育。这种教育只适合于自由民,自由民不仅要工作,还要享受闲暇。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全部生活的目的应是操持闲暇。勤劳和闲暇的确都是必需的;但这也是确实的,闲暇比勤劳更为高尚,而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获致闲暇。”闲暇应有“内在的愉悦与快乐和人生的幸福境界”。在闲暇中,人们发展自己的理性,操修“善德”,以造就“豁达的胸襟和自由的精神”。

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思想体现了雅典自由民的文化性格,他们重视理智、德性和审美修养,轻视知识的实用价值。概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观的基本思想是:博雅教育意在发展人的理性,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各方面和谐发展,目的是为了个体能积极享用“闲暇”,为从事“沉思”准备好条件。博雅教育排斥任何为从事某种职业或其他实用目的做准备。只是为献身于理性的思维和为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做准备。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思想与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他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局限性的,但他所提倡的这种发展人的理性,通过对人的闲暇教育来体现对人生目的的终极关怀的自由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史的宝贵财富,影响了人类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二、博雅教育思想的传承

西欧中世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为世人所遗忘,基督教成为一切文明的载体。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人只有皈依上帝才可以获得自由。在教育目的上,理性不再成为自由教育的终极目的,而成为论证上帝的补充性手段,这从根本上背离了古希腊自由教育为发展人的理性、提升人的价值的宗旨,其结果是神性压倒了人性。中世纪漫长的岁月在强调“无知”及歌颂“信仰”高于“理性”中度过。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使人们回归古代西方的文明,使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又重新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强调人性尊严,注重自由抉择,提升人文气息,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甚至出现在一些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在那个时期,经典学问被等同于博雅教育。”博雅教育被赋予了“人文教育”的含义。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意大利学者弗吉里奥撰写了专题论文《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认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博雅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弗吉里奥对博雅教育的定义是:它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致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他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截然对立。

雅典时代之广博及优雅教育,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所钦慕。身体发展要优雅,心理发展要均衡,这些应取法古希腊、古罗马的七艺教学。以拉伯雷为代表的博学派认为,人的自然要求人作为“全人”,即一个全面和整全的人:他有强健的身体,灵巧的双手,艺术的造诣,要穷尽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博雅教育只有全面把握人类的知识。才能满足人的自然根本需要,因此,博雅教育的首要原则,不是规定知识门类,而是确立以知识总体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博雅教育是“贵族式”的教育。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宫臣、绅士等。

三、博雅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当历史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阶层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所需要的谋生技能也越来越专业化。古希腊及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们所倡导的重理智、

重伦理、重个人优雅品质这样一些悠闲、博雅的知识观受到了功利主义知识观的强烈冲击。教育突出其职业性、专业性,专门性的价值取向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的总体特征。然而,博雅教育思想顽强地与日益躁动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观对抗着。

在近代,博雅教育在英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博雅教育思想论述者。18世纪是英国博雅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专门论述博雅教育的代表性论著有英国科学家普莱斯特里1765年撰写的论文《面向公民和积极生活的博雅教育课程》,以及英国教育家维塞斯莫・诺克斯1781年的著作《博雅教育:或,关于获取实用与文雅知识的应用性论文》。这两个人的著作在当时影响非常大。普莱斯特里的论文在1826年前改版了16次,而诺克斯撰写的《博雅教育》一书在1781~1789年间就发行了10版。到了19世纪,英国博雅教育话语激增并日益体系化。英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及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约翰`亨利・纽曼丰富发展了博雅教育思想。

博雅教育在20世纪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坚守博雅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赫钦斯、列奥・施特劳斯等。

(一)赫胥黎的博雅教育观

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博雅教育受到了挑战,科学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英国近代科学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赫胥黎虽然也顺应时势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但他却是坚定地站在博雅教育的立场上,对当时教育实践中基于对科学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人文学科教育的现象提出了批评:“看到一种为了科学而扼杀或削弱文学与美学的倾向,我感到极大的遗憾。对教育性质所持的如此狭隘的观点,与我所坚持的应当把一种完整的和全面的科学文化引人到一切学校的信念毫无共同之处。”不过,他的博雅教育观已与传统的博雅教育观不同,他对“自由人”作了全新界说,为博雅教育做了新的诠释:要使人在现代意义上获得自由,就必须用与人在这个社会条件下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知识去武装自己,这些知识就是“艺术与科学”。在他看来,真正的博雅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理智训练这一唯一日的,而是包含了广‘泛的内容,深入到一切可知的领域,赋予科学与艺术以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在学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课程和人文学科应当保持平衡,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狭隘的、不正确的,都将给理智的发展带来损害。大学应当文理科相互渗透,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扎实的文科与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思想的颠覆,是博雅教育观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赫胥黎使自己的教育观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的存在条件,使它在抵抗功利主义教育观时获得了新的力量。

(二)纽曼的博雅教育理念

约翰・亨利・纽曼是19世纪博雅教育的伟大倡导者。在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几乎成为教育潮流的时代,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一书雄辩地维护了博雅教育。

纽曼写作《大学的理想》时,构成博雅教育的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开始发生变革。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人人都能从业,且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但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固守传统,注重理性培养和性格养成,排斥科学教育。为扭转这种局面,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英国资产阶级把目光转向高等教育。英国在传统的大学之外建立专门实施科学教育的新大学和学院,出现了所谓的“新大学运动”。新大学重视实用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的专业技术人才。英国传统的大学理想已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纽曼以人文主义学者的身份,全面、综合地对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论述。

纽曼把整个论述的逻辑起点建立在他对大学的性质所作的解释以及他对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认识基础之上。他在《大学的理想》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他认为大学教育应提供普遍性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专业知识。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追求知识是一种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的最大目的在于精神本身,所以,“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种知识应被称作自由知识或绅士知识。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取这种知识,应把它纳入大学的范畴”,“知识之所以真正高贵,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值得追求,其原因不在于它的结果,而是因为知识内部含有一种科学或哲学的胚芽。这就是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理由。这就是知识可以被称为自由知识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认识,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他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纽曼认为,所谓自由教育是指“通过这种教育,理智不是用来造就或屈从于某种特殊的或偶然的目的、某种具体的行业或职业抑或是学科或科学,而是为了理智自身进行训练。为了对其自身故有的对象的认识,也是为了其自身的最高修养”。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士的地方。“成为绅士是好事:具备有教养的才智,有灵敏的鉴赏力,有率直、公正、冷静的头脑;待人接物有高贵、谦恭的风度是好事――这些都是广博知识天生具有的本质。它们都是大学的目标。”

纽曼反对狭隘的专业训练,但并没有否认专业或职业训练的价值和需要,而是强调专业或职业训练必须由博雅教育作为先导,因为使人的理智更加完善的博雅教育能够使一个人为更多的专业或职业做准备。他在演讲中指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对心智的培养既包括我所讲的自由教育或非专业教育,也三包括评论家们所讲的实用教育”,“自由教育尽管并非专业教育,但它却具有真实和充分的实用性。”纽曼“反对把专业的或者科学的知识当作大学教育的全部目标”,但是他又明确表示,他不想“不尊重专门的研究、技艺、职业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对于专业训练,首先需要的是博雅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学会了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总之,人通过接受博雅教育之后,“已经进入一种智识状态,可以从事我所提及的各种科学或者志业,或者任何别的他感兴趣的或要求他具备特殊才能的专业,而且他一旦干起来就会干得得心应手、优雅、灵活、马到成功。”

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一书可视为博雅教育学说的集大成之作,在所有论述“博雅”教育的著作当中,纽曼的论述最成体系,也最为详尽深入。纽曼上承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的思想以及18世纪的绅士教育传统,下启赫钦斯的思想,在博雅教育思想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赫钦斯的博雅教育思想

赫钦斯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有影响的大学校长之一。赫钦斯

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名誉校长达22年,他一方面实践着博雅教育,同时也发展了博雅教育的理论。

在赫钦斯时代,实用和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主导作用。他对当时的教育沦为科技与实用的附庸,陷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迷途非常不满。他极力揭示博雅教育的真正价值,把西方正统的博雅教育与美国民主政治哲学的理想、自由社会观点、人性教育主张、永恒价值的课程观相整合,提出了“人人的博雅教育”口号,希望使已经趋向于商业化的教育,重新回归自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赫钦斯认为,博雅教育是最具价值的,最适合于现代工业社会,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教育,也是各国教育制度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他认为自古以来博雅教育都是培养人的优秀品性,以人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因此具有人性的价值。而“其他种类的教育或训练皆以人为其他目的的工具,例如赚钱谋生等,并非以人为终极目的”。赫钦斯认为:博雅教育的目的是心灵的陶冶,更是进行训练以产生智慧的行动,换言之,博雅教育目的是在培养拥有智慧的公民。由于博雅教育是训练正确思想、陶冶智性美德与心灵,并养成标准正确的行为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也被认为是个人终身教育的基础。赫钦斯认为博雅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并非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博雅教育正可为各种专业教育提供一种共同的学术基础,从而强化专业教育的实施,在现今经验科学迅速发展、信息剧增的情况下,相同的基本教育显得更重要。赫钦斯明确主张,没有博雅教育,就没有大学。博雅教育应成为大学各高深学术或专业研究的共同基础。所有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在开始专业研究之前,必须先接受博雅教育的陶冶,建立广泛的共同知识基础,培养起与别人交流的技能与兴趣,才能成功。

赫钦斯的博雅教育思想推动了美国20世纪中叶的通识教育改革,并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已超越国界,对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开始转变以往过分强调职业训练和专业教育的大学办学方针,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注重文理科目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四)施特劳斯的博雅教育思想

列奥・施特劳斯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政治哲学家。他一生执教于美国若干著名大学,多次从其政治哲学的高度来阐释他对博雅教育的主张和见解。施特劳斯以“文化”为“博雅教育”的逻辑起点。他认为博雅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博雅教育是指对人类心灵的培育,是培养完美的贵族气质和优异的人的教育,它要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与卓越。培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接近“最伟大的心灵”及其留下的杰作。

概括而言,施特劳斯的博雅教育是使人脱离庸俗,赠予人以美好经历的教育。施特劳斯把博雅教育总结为“作为与最伟大心灵们的不断交流,是一种在温顺而不只是谦卑的最高形式之中的试验。它同时是一次勇敢的冒险:它要求我们完全冲破智识者的浮华世界,它和他们的敌人的世界完全相同,冲破它的喧嚣、它的浮躁、它的无思考和它的廉价。博雅教育是从庸俗中的解放。……而博雅教育将赠予我们这样的经历,在美好之中。”

博雅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博雅教育 实施

高校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独立学院起步晚,办学经验浅,它的学生要与公办大学学生竞争,还要和研究生、博士生竞争,困难大,竞争激烈。要在竞争中站住站稳,必须明确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就要大力推行学生博雅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在人才竞争中创出品牌。独立学院虽然有其不足,但年轻有朝气、体制灵活、敢于尝试和创新,博雅教育的实施、博雅素质的培养,具有自己的优势。

一、博雅的内涵

博雅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博雅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完善。“博雅”的字面理解是博古通今、兼容并济、能文擅武、高雅风趣。“博”,知识和能力宽广渊博;“雅”,高雅,是指拥有个人品性与道德修养、艺术文化修养。

笔者认为“博雅”的条件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进行团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具备国际视野,学识广博,涉猎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优秀的个人道德品质,有责任心、爱心、上进心、宽容心;良好的艺术文化修养,喜欢艺术欣赏、热爱体育运动;具有创新精神,会研究、会思考人生、会反思当前的情况,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二、博雅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成材。培养优秀人才,仅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和努力的品质远远不够。在工作中,人与人、社会产生的交往,通过专业只占少部分,大部分通过情感交流、文体艺术交流等。很多实际业务解决不掉的问题,通过其他的方式却能轻松解决。

2.有利于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博雅教育的推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博雅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要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避免淘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必然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3.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国家近几年大力提倡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有理由相信,一个接受博雅教育,拥有博雅素质的社会人,定能为和谐社会、和谐环境的创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城市学院博雅教育的现状

注重本科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力推新生始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通过假期的实践教育,通过学生境外交流,通过学生和学生组织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始注重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培养,开展艺术文化校园活动。没有形成博雅教育观念,缺乏系统博雅教育的实施办法。

四、独立学院博雅教育的实施建议

独立学院要在高校人才竞争中领先,结合自身情况,调整思路,实施博雅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建立师生博雅教育意识

实行博雅教育,首先要理清思路,转变观念,让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博雅教育的意识。城市学院要顺着创名牌教学型大学,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分析当今社会形式,分析全国独立学院的现状,比较国内外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教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可行性的博雅教育实施方案,然后反复检验,调整,改进。学院的办学定位中,必须突出博雅教育。全体老师须牢固建立博雅教育的意识,围绕博雅教育开展教学育人工作。只有全体师生牢固建立了博雅教育的意识,老师的教学育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围绕博雅教育实行。2.调整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实施博雅教育,关键要调整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让教学育人过程始终渗透博雅教育。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接受博雅教育的关键场所,决定了学生培养的成功与否。

(1)教师层次的提高——多能型教师

博雅教育的实施,对于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甚至会淘汰一批教师。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现今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允许教师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这是对学生、社会、国家极大的不负责任。博雅教育的实施,需要的教师是多能型的。教师要具备专业教学的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具有“教”学生的能力,具有将学生吸引在周围的魅力。现在很多教师不会教,满腹经纶,却无法传授给学生,这也是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多能型教师却不同,他不仅在本专业学富五车,且了解其他领域,能够将知识联系实际,应用社会;他自信,有修养、有品味、有个人魅力,能够让学生折服;他能够通过课堂或网络,将经验和知识与同学分享。多能型教师,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有着与其匹配的价值。

(2)教学方法的改进

要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第一课堂,较多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此方式不利于知识的吸收,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真正的第一课堂,应该是师生间知识火花的撞击,通过教与学,问与答,达到知识的辨证,吸收精华,去其无用,促进师生双方的提高。而基于问题的学习,解决了这个难题,是博雅教育的核心方法。要强调互动学习,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针对问题,通力合作,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要强调学习过程,用过程保证学习质量,不要仅用期末考试来衡量和保证学习效果,一定要增加学习过程的考核量。

3.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博雅教育开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热衷,最投入的内容。第一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主。而校园文化是培养博雅素质的重要环节,如学生的为人处事、合作交流、文体才艺、德行品质都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展示。博雅教育的开展和完善,必须重视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重要平台。

独立学院应该规范学生会、社团、新闻中心、学生助理等学生组织,通过这些学生干部培养平台,树造优秀的学生干部,影响广大同学。学院和各分院的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应充分梳理,去糙留精,紧密结合本分院的特色,创造学生展现和锻炼的平台。精心打造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如城市学院的名师论坛、企业家论坛、大学生发展论坛,通过文化品牌活动来引导学生。

应该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成立艺术团,开展交响乐音乐会,交谊舞会,书法美术作品展,并邀请著名人士来校交流指导。同时学院团委和各分院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共同推进艺术文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人.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6-2007学年寒假务虚会上的讲话[J].2007,(1).

博雅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博雅教育 思政教育工作者 素质 提高途径

博雅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Liberal education),也称自由教育。从事博雅学科的实践,要能进行清晰的逻辑思考,理智的阅读和生动的演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对“博雅”的论述。《论语·述而》:“子所言雅,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荀子·劝学》:“吾常而望全,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见,博雅教育这一西方教育理论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不谋而合。它的内涵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累广博的知识面,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一、在高校中推行博雅教育的意义

1.博雅教育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创新经济的时代。信息革新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无法教会学生一生所需的知识,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现代博雅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它已不再是单纯地教导专业知识,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而是要给予学生能适应动态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个人素质。

2.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2007年12月,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势在必行的一大战略步骤。博雅教育倡导的正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其培养兼具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广博知识、高雅品格的教学目标也将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3.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正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变化等诸多挑战。在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疾病增多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情况、新问题还不够适应。针对这些挑战,不应只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站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反思固有的思政工作方式,将思政工作纳入到博雅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博雅教育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中存在学历不高,就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学生指导专项知识缺乏,与学生交往疏离淡漠,关注事务性工作疏于创造等现象。博雅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大学教师和教职员工的教育。推行博雅教育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1. 以科学理论、政治素养引导人

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自由灵魂的人提倡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研究,希望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这于以往将学生“圈养”在象牙塔中不同,更需要思政工作者增强敏感度,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习党的各项科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指导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博雅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2. 以人文情怀、爱心奉献温暖人

香港岭南大学在招聘教师时的首要标准是要有爱心。教育工作者关心博雅教育的目的原则,却往往忽略了博雅教育的实施机制。无论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还是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是走访学生公寓、个别谈话、春游等都是实施博雅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这些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始终不能孤立于广大的学生而存在。只有与学生实现了良好有效交流沟通,才能使他们积极加入其中,从中获益。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地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主动出击,改变现状。以人文情怀和满腔爱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与学生的交往之中,将机械的、缺乏人情味的说教转变为心与心的沟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师生交往中的信赖感、安全感和民主氛围。只有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保证博雅教育实施成效。

3. 以扎实专业、广博知识教育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里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良师益友。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博雅教育的

[1] [2] 

推行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具备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视野能增加其在学生中的威信,提升其个人气质与底蕴,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各项活动中受到示范作用和教育启迪的一项保证。

. 以创新意识、人文精神激励人

现代工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人们囿于现成知识、常规逻辑和技术规范里。大学生中部分存在目光短浅、趣味市侩、人情淡漠、竞争冷酷的风气。

大学就是年轻人的精神故乡,大学思政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年轻人精神引领的职责。首先要从自身做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未知真理探求的诚意和热情。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培养起的人文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后,必将能使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彰显出强烈的人文色彩和创新精神,以此激励大学生回归人文校园、博雅讲堂,坚定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途径

. 针对博雅教育的专门学习及充分讨论

当前教育界就博雅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争论仍然存在,对博雅教育的原则目标和实施手段也是观点众多。广大思政工作者在确立博雅教育理念的同时,应首先详细了解博雅教育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内涵,博览各家观点,学习之所长,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及充分的讨论。

.定期的培训深造及交流访问

学校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鼓励、支持思政工作者的深造、培训,将思政工作者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其他诸如职业规划与辅导等专项培训结合起来,为思政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和进步提供先决条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许多先行一步的大学实行博雅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思政工作者应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出地区,甚至走出国门去访问参观其他大学,开拓思路,总结经验,加快发展,避免陷入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不利局面。

.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机制

博雅教育论文篇4

论文摘要:当前博雅教育已被广泛地认同为理想的大学本科生教育模式,它更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升思政工作品质。推行博雅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只有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才能使博雅教育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实行和贯彻。

博雅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Liberal education),也称自由教育。从事博雅学科的实践,要能进行清晰的逻辑思考,理智的阅读和生动的演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对“博雅”的论述。《论语·述而》:“子所言雅,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荀子·劝学》:“吾常而望全,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见,博雅教育这一西方教育理论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不谋而合。它的内涵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累广博的知识面,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一、在高校中推行博雅教育的意义

1.博雅教育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创新经济的时代。信息革新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无法教会学生一生所需的知识,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现代博雅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它已不再是单纯地教导专业知识,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而是要给予学生能适应动态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个人素质。

2.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2007年12月,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势在必行的一大战略步骤。博雅教育倡导的正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其培养兼具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广博知识、高雅品格的教学目标也将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3.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正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变化等诸多挑战。在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疾病增多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情况、新问题还不够适应。针对这些挑战,不应只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站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反思固有的思政工作方式,将思政工作纳入到博雅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博雅教育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中存在学历不高,就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学生指导专项知识缺乏,与学生交往疏离淡漠,关注事务性工作疏于创造等现象。博雅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大学教师和教职员工的教育。推行博雅教育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1. 以科学理论、政治素养引导人

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自由灵魂的人提倡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研究,希望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这于以往将学生“圈养”在象牙塔中不同,更需要思政工作者增强敏感度,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习党的各项科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指导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博雅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2. 以人文情怀、爱心奉献温暖人

香港岭南大学在招聘教师时的首要标准是要有爱心。教育工作者关心博雅教育的目的原则,却往往忽略了博雅教育的实施机制。无论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还是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是走访学生公寓、个别谈话、春游等都是实施博雅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这些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始终不能孤立于广大的学生而存在。只有与学生实现了良好有效交流沟通,才能使他们积极加入其中,从中获益。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地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主动出击,改变现状。以人文情怀和满腔爱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与学生的交往之中,将机械的、缺乏人情味的说教转变为心与心的沟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师生交往中的信赖感、安全感和民主氛围。只有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保证博雅教育实施成效。

转贴于

3. 以扎实专业、广博知识教育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里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良师益友。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博雅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具备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视野能增加其在学生中的威信,提升其个人气质与底蕴,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各项活动中受到示范作用和教育启迪的一项保证。

4. 以创新意识、人文精神激励人

现代工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人们囿于现成知识、常规逻辑和技术规范里。大学生中部分存在目光短浅、趣味市侩、人情淡漠、竞争冷酷的风气。

大学就是年轻人的精神故乡,大学思政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年轻人精神引领的职责。首先要从自身做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未知真理探求的诚意和热情。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培养起的人文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后,必将能使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彰显出强烈的人文色彩和创新精神,以此激励大学生回归人文校园、博雅讲堂,坚定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途径

1. 针对博雅教育的专门学习及充分讨论

当前教育界就博雅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争论仍然存在,对博雅教育的原则目标和实施手段也是观点众多。广大思政工作者在确立博雅教育理念的同时,应首先详细了解博雅教育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内涵,博览各家观点,学习之所长,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及充分的讨论。

2.定期的培训深造及交流访问

学校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鼓励、支持思政工作者的深造、培训,将思政工作者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其他诸如职业规划与辅导等专项培训结合起来,为思政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和进步提供先决条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许多先行一步的大学实行博雅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思政工作者应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出地区,甚至走出国门去访问参观其他大学,开拓思路,总结经验,加快发展,避免陷入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不利局面。

3.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机制

对加强思政工作者激励监督管理进行积极的探索,把加强思政工作者监督与强化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有据、激励有序的激励监督机制,实现对思政工作者激励监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既保证了思政工作者在推行博雅教育中的工作积极性,又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 叶朗. 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呼唤[J]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2001,1

[2]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7

[3] 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孙劲松.高等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发展的历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6

[5]论语·述而

博雅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要:当前博雅教育已被广泛地认同为理想的大学本科生教育模式,它更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升思政工作品质。推行博雅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只有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才能使博雅教育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实行和贯彻。

博雅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liberal education),也称自由教育。从事博雅学科的实践,要能进行清晰的逻辑思考,理智的阅读和生动的演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对“博雅”的论述。《论语·述而》:“子所言雅,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荀子·劝学》:“吾常而望全,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见,博雅教育这一西方教育理论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不谋而合。它的内涵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累广博的知识面,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一、在高校中推行博雅教育的意义

1.博雅教育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创新经济的时代。信息革新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无法教会学生一生所需的知识,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现代博雅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它已不再是单纯地教导专业知识,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而是要给予学生能适应动态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个人素质。

2.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2007年12月,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势在必行的一大战略步骤。博雅教育倡导的正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其培养兼具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广博知识、高雅品格的教学目标也将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3.博雅教育更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正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变化等诸多挑战。在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疾病增多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情况、新问题还不够适应。针对这些挑战,不应只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站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反思固有的思政工作方式,将思政工作纳入到博雅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博雅教育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中存在学历不高,就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学生指导专项知识缺乏,与学生交往疏离淡漠,关注事务性工作疏于创造等现象。博雅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大学教师和教职员工的教育。推行博雅教育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1. 以科学理论、政治素养引导人

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自由灵魂的人提倡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研究,希望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这于以往将学生“圈养”在象牙塔中不同,更需要思政工作者增强敏感度,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习党的各项科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指导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博雅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2. 以人文情怀、爱心奉献温暖人

香港岭南大学在招聘教师时的首要标准是要有爱心。教育工作者关心博雅教育的目的原则,却往往忽略了博雅教育的实施机制。无论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还是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是走访学生公寓、个别谈话、春游等都是实施博雅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这些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始终不能孤立于广大的学生而存在。只有与学生实现了良好有效交流沟通,才能使他们积极加入其中,从中获益。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地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主动出击,改变现状。以人文情怀和满腔爱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与学生的交往之中,将机械的、缺乏人情味的说教转变为心与心的沟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师生交往中的信赖感、安全感和民主氛围。只有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保证博雅教育实施成效。

3. 以扎实专业、广博知识教育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里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良师益友。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博雅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具备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视野能增加其在学生中的威信,提升其个人气质与底蕴,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各项活动中受到示范作用和教育启迪的一项保证。

4. 以创新意识、人文精神激励人

现代工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人们囿于现成知识、常规逻辑和技术规范里。大学生中部分存在目光短浅、趣味市侩、人情淡漠、竞争冷酷的风气。

大学就是年轻人的精神故乡,大学思政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年轻人精神引领的职责。首先要从自身做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未知真理探求的诚意和热情。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培养起的人文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后,必将能使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彰显出强烈的人文色彩和创新精神,以此激励大学生回归人文校园、博雅讲堂,坚定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途径

1. 针对博雅教育的专门学习及充分讨论

当前教育界就博雅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争论仍然存在,对博雅教育的原则目标和实施手段也是观点众多。广大思政工作者在确立博雅教育理念的同时,应首先详细了解博雅教育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内涵,博览各家观点,学习之所长,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及充分的讨论。

2.定期的培训深造及交流访问

学校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鼓励、支持思政工作者的深造、培训,将思政工作者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其他诸如职业规划与辅导等专项培训结合起来,为思政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和进步提供先决条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许多先行一步的大学实行博雅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思政工作者应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出地区,甚至走出国门去访问参观其他大学,开拓思路,总结经验,加快发展,避免陷入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不利局面。

3.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机制

对加强思政工作者激励监督管理进行积极的探索,把加强思政工作者监督与强化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有据、激励有序的激励监督机制,实现对思政工作者激励监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既保证了思政工作者在推行博雅教育中的工作积极性,又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 叶朗. 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呼唤[j]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2001,1

[2]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7

[3] 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孙劲松.高等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发展的历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6

[5]论语·述而

博雅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博雅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声乐教学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部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声乐人才培养十分重视,极大调动了院校对声乐课程潜力的挖掘,声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声乐乐的积极性,在多所院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乐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越来越多的声乐乐人才走出校园,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爱。但是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仍然存在诸如教育幅度不够,缺乏适当方法,基础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本文将在“博雅教学模式”的语境下探讨如何应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力求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提供理论帮助。

一、针对“博雅教育”的总论

(一)何为“博雅教育”

对于大陆文化圈而言,博雅教育并不像字面涵义那般陌生,它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素质教育”,台湾对博雅教育的翻译更为直观――通识教育――也是最能突出该教育模式的核心翻译,而本文将要论述的“博雅教育”则是香港的译法,博雅教育还存在其它一些翻译形式,例如:人文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等等[1]。乐教育使用“博雅”一词,意为培养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才,能够实现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在博雅教育模式下,学生会脱离庸俗,迈向卓越,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文化人才。

(二)博雅语境下,如何界定人才

博雅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新形势,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博雅教育的语境下,究竟何为人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教育界曾经试图为博雅教育下的人才观做出定义,在多位著名教育学家的共同探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博雅教育是针对高等教育人才而言的,意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科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在博雅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应该成为有集体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具备全方位能力的新时代主人。博雅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知识储备,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上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感受力。总之,解放人的自由性,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成为内化自然与人文经验的“社会主体的人”,就是博雅教育的人才理念,音乐教育是博雅教育中培养情感价值,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关键课程,而声乐人才即是博雅人才观的表现形式之一[1]。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培养声乐人才的意义

(一)博雅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表现方式,它以旋律唤起学生的内在审美机制,感悟能力,使学生在无需言语表达的情况下获得价值提升。例如,在博雅教学模式下的成功典例――音乐赏析课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聆听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学生的情感伴随着曲调渗透进对友谊、共鸣、生命的无常性、情感的永恒性等等价值元素的领悟中,音节的激荡悠长好似学生情感的矛盾斗争,最终在复归平和的情绪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定位[3]。这是在其它教育形式下难以获得的自由体验。

(二)博雅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

音乐的本质是创造力,它是一种艺术创造形式,更是一种自我创造本能。博雅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在热爱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创造音乐的欲望。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翻唱一首歌曲,模仿一段琴曲的再创造,还是能够独立创新作品的原创行为,都会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得到支持和鼓励,指导和培养[3]。博雅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只有宏达的教育理念,任何能够符合人本性需求的教育模式都会获得博雅教育光辉的普照,学生不会被要求去做,只会自发自觉去完成,为学生预留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博雅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博雅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现代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课业安排会偏重于技能训练及其考核,使得很多学生无暇关注其它基础学科和素质学科。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最大范围内提高声乐素养,成为一名有知识力、鉴赏力、创造力的声乐人才,将是博雅教学模式所能提供完美解决之策的问题之一[3]。博雅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效率。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实现的目标,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博雅教学模式展开。

三、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存在的问题

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博雅”理念难以贯彻落实,很多高职院校的声乐乐教师深知博雅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便止步不前,不敢尝试,无法带领声乐教学走出新的道路,转而回归传统窠臼,致使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水平与以往大同小异,始终得不到质的飞跃,更不用说声乐人才的培养了。能否突破教师灌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毫无互动,将是突破该难点,走出培养声乐人才的关键一步。

四、博雅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声乐课堂的方案研究

(一)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可参与性

任何教学的成败均来自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教师发挥的最佳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传授学生多少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博雅教育的理念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方法,获得内在觉醒[2]。所以,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堂中必须回归“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让声乐人才的培养实现于课堂之上。

(二)提高声乐课堂的兼容能力

博雅教学模式是针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创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比如声舞专业、影视表演专业这些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能力,这些专业都设有声乐课。如何能让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同一个课堂中来?势必要提高声乐课堂的兼容能力,在课程内容和讲课风格上适当兼顾学生的专业气质和专业需求,形成声乐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交叉,提高声乐课程的应用性和与时俱进的色彩。这也是博雅教育理念的“通识”要求。此外,通过舞台的歌唱表演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求的各种能力,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较高的音乐、文化素B,实现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声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创造力

不能使学生发挥出创造力天赋,就等同于没有发挥出博雅教学模式的优势。博雅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堂,应该以学生能够自主“创造音乐”为出发点,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而是意在挖掘学生的一切创造形式和课堂潜力。学生被旋律所感染写下的音乐评论,学生自己创作的歌词,学生自行弹奏的乐段,都是学生创造力火花的闪现,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将成为博雅课堂模式下音乐通才的最完美表现。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而设计,以舞台演唱为重心,探索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各种要求。

结语: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无定法,学无定论,随机应变,因材施教。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努力中挖掘博雅课堂模式的无限潜力,以培养新世纪通识能力下的声乐人才为毕生的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苏祥玲.论声乐市场的人才需求与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异步性与解决途径[J].歌海,2009,03:147-148.

[2]曾泓,黄淑梅.论高职声乐“就业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7:38-39.

博雅教育论文篇7

一博雅教育理念的内涵

“博雅”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义是“适合自由人”。这里的“自由人”与现在所说的意思不一样,是指在古希腊时期的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在古希腊时期提倡博雅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各种知识和有着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而成为卓越的人。但又不只是通晓各种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出具有个性思想的人。博雅教育随着时代变化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其所涉及的范畴,到了现代社会,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博雅教育虽然涉足的范围不同于以往,但是其内在的核心理念没有改变,依然是为了培养出一种适应社会所需的通才教育。《1828耶鲁报告》对耶鲁学院经典的博雅教育理念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其核心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要对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不单是适应于学生在现实中需要的知识,还要能训练和装备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份报告是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教育文献,在美国教育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后这份报告陆续被其他国家的教育者解读。在中国,博雅教育又被称为通识教育、全面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自由教育、素质教育等,虽然有着多种称呼,但其致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对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博雅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渠道来实施。

二博雅教育理念对当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班级作为一种为了教学而存在的组织,其作用不单是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方面,而且在对学生的思想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里所说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说大学应该要培养出既要具有一定专业性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塑造具有个性思想、创造性思维的人。这样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有科学技术方面的文化修养。大学教育不是单纯为了学生的就业为目标,而是在摒弃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之外的,以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博雅特质的人为目的。本文引进博雅教育的理念,主要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中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弊端的存在,博雅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时,是以班级组织为单位进行的。所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而博雅教育强调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独特的气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要学会做人。所以思政教育和博雅教育理念是相容的,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引入博雅教育理念,有助于完善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一)将博雅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思政教育要求建设好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思政教育一个方面的反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保障思政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博雅教育反对功利性的教育,认为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健全学生的心智。所以教育不但采用显性教育,还要通过一些隐性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在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方面产生影响,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班级文化虽然是由班级各个成员反映出来,但是班级文化反过来会影响学生,良好的班级文化会对学生的身心、学习、思想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反之,班风很差的班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业和思想方面的发展。所以,在班集体这一个环境中,需要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风貌,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形成班级文化时将博雅教育的理念引入到其中,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在班级中做到关心、尊重、帮助和团结同学,自己所做出的行为要顾及他人的感受。此外,鼓励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班上多与同学交流讨论,从而成一种活跃的班级气氛。

(二)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

班级文化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动方式等产生影响,也就是成为学生思想、行动的引导。所以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来进行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那么在学生走出校园后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网上各种资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学生极容易受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实施人本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所以,要把班级文化建设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形成社会主导的、班级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排除掉错误的思想观念,以此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塑造。这样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真正履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是博雅教育理念在班级文化中的显现。

(三)提升教育者博雅教育的能力

引导班级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这一角色,班主任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人格塑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班级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要具有一定的博雅教育能力。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班主任本身具有的思想观念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制定出民主、科学的班级制度规范,将主流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的同时,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具有掌控全局、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能力,要与学生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还要多了解符合时展所需要的信息资讯,看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职业道德的修养。此外,除了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提升博雅教育的能力,在教学中主动运用新的理论方法,把当下主流的思想结合到教学中,转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感兴趣的讲课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时事政治,启发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塑造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活动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班级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思政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提出了国外的博雅教育理念,通过对古今中外博雅教育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这一理念运用到当代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合理性,并结合我国高校班级建设实际,提出把博雅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磊,乔学斌.基于博雅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2015,(05):54-56.

[2]阳静.论高校班级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及实现途径[D].西南大学,2010.

[3]王同亚,付金兰.博雅教育理念对中国大学实施博雅教育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8.

[4]康许培,陈凤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班级文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0):137-139.

博雅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英语教育博客 调查与分析 雅思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26-02

博客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主就是写博客的人。简言之,博客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组成,这些文章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相当于博客作者本人的随笔和日记,有的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有的则包含许多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通过网站传达实时信息。雅思博客是英语教育博客的一种。教育博客如果应用得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和交流平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应用的现状如何?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雅思英语教育博客为研究对象,对英语教育博客运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 雅思英语博客运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雅思博客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英语学习资料,涵盖了雅思考试的要求、考试内容、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等。由于雅思考试有专门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内容,很多博客还采用了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学习资料,这些特点使得它很快成了网络时代最实用的学习工具之一。博客中的学习资料,形式多样,编辑和管理方便,易于查询、检索、回顾、反思,尤其是音频和视频内容,适应了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那些有口语视频和听力音频材料且更新快并提供下载的博客往往关注度更高,有些博客直接被博客网站推荐为该领域的“明星博客”。

雅思博客内容庞杂,有的专注于口语、写作、阅读或听力某一方面,有的每个版块都有涉及。如果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料混乱无序,就会淹没在浩瀚的网络资源里,也很难被搜索引擎查找。如何有效管理博客内容呢?调查发现,有些博客是利用博客的收藏夹及网摘资料功能将需要的资源过滤收藏到自己的博客里,利用博客的超文本链接功能,使个体博客的内容不断积累。有的是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个体知识库。如有博客将学习资源分为以下类别:应试信息如考试最新消息、参考资料、听课笔记等;交流窗口如真题回顾、个人经验分享等。从样本中可以看出:雅思英语博客的作者大多是英语培训机构和高校英语教师,还有部分雅思英语学习者或是有雅思考试经历的人。其中关注度高的博客又以“名校博客”“名师博客”和“考试达人博客”为典型。这说明英语教育博客为英语教师提供了讨论问题的平台,可以让志趣相投的教师博友走到一起,通过博客进行英语教育和学习的合作、探究活动,这对英语教育和英语课程改革无疑是有益的。

笔者认为,对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博客如同一个网络日记本,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教学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其实,博客的主要优势就是它的适时性和交互性,通过它可以组建团队或研究的实体,既可以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也可以交流教学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不断思考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所以博客应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好平台。

二 英语教育博客的传播目的和反思

有效的博客传播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这样的英语学习圈:如以自己的博客为中心,通过链接或邀请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的学习者参加,形成基于某一学习主题的学习圈;或通过Trackback技术去与他人互相留下链接和反馈,形成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来构建英语学习圈等。虽然目前英语教育博客在某些方面应用得比较好,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雅思英语博客上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大多数还是以文本为主,以音频与视频形式呈现的还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博客的更新不及时。很多博主不能持之以恒地书写日志,大部分博客还不能有效地利用博客构建英语学习圈。现阶段雅思英语博客中很多是以培训机构为名的,其目的之一当然是扩大其机构的知名度和广告效果,商业利益至上时往往会忽视英语学习内容的质量,转载他人的内容比较多,原创性的内容较少。有些雅思英语博客往往链接设置比较单一,以“其他教师博客”和“教育教学类网站”链接为主;日志类型不够全面,缺乏“师生交流”相关内容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建议:要更好地运用博客为英语教育服务,应充分利用网络上现有的资源。个人从博客网站上申请的博客,免费空间比较小,许多功能不完善,上传文本和图片以外的资源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客的正常使用。作为博客的使用者,虽然不能改变这种状态,但可以利用其他的途径为博客的运用服务,如把

网上现有的资源链接到自己的博客上。另外,英语教育者在使用博客时应掌握管理技巧,如充分利用博客系统具有的收藏夹和网摘资料工具过滤和积累资料,对知识库的资料和链接进行清晰的分类,以利于浏览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应经常更新日志,努力地经营好自己的博客。同时,博主还应经常浏览值得自己学习的博客,多借鉴别人是如何运用博客开展英语教育和交流的。另外,把好的博客链接到自己的博客上,也把自己的博客介绍给别的学习者,让自己的博客和别人的博客处于一种互动学习和交流的状态中。鼓励经常登陆博客的浏览者留言评价,给予信息反馈,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双向交流的稳定形成,建立网络人际关系圈和英语学习圈。另一方面,从英语教育角度,可以通过教育博客的理论研究,为教育博客尤其是英语教育的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将继续关注雅思博客和英语教育博客的发展和应用,并期待其为英语教育的革新找到更有用的出路。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编著.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肖雯.教师博客的使用价值与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