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花钟教案8篇

时间:2022-12-17 07:43:12

花钟教案

花钟教案篇1

课题

装饰的骏马

教时

第一教时

日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美术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的一课,以“骏马”为主角进行设计创作。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用基本图形概括马的身体结构和动态特征,在画马的鬃毛和尾巴时,让学生个性的发挥,想象出不同的造型装饰,最后,用线条花边装饰马的身体,从而起到马整体装饰的效果。

学情分析:

“马“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城市中的孩子画马并不擅长,本课利用基本型概括马的造型,降低了绘画的难度,提高了装饰的效果和作业的欣赏效果,也给了二年级的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能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学会用花纹花边装饰骏马。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夸张形象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马的造型美,激发对艺术表现力的兴趣和探索。

教学重点:马的基本形概括

教学难点:马的动态造型与装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

课前热身

播放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

欣赏马的外形与动态。

用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气氛。

8分钟

观察与比较

1、观察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

2、欣赏画家韩美林画的马与徐悲鸿的马比较有何区

别?(圆形组合)

3、揭示课题《装饰的骏马》

4、(出示图片)马的各个部分由哪些几何图形组合成的?

(教师画)

1、知道马是由头、颈、身体、四肢、尾巴、鬃毛组成。

2、欣赏与比较

3、发现马的形体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学生说)

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装饰马的造型特点。

19分钟

设计与创作

1、摆放马的不同动态。

2、教师巡视

3、收集三张作品马尾和鬃毛作比较。

展示多种马尾和鬃毛的造型。

4、圆形内部图案比较,怎样的图案更适合圆形。

5、作业要求

(1)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

(2)设计个性的马尾和鬃毛。

(3)马身添加图案与花纹。

6、教师巡视

1、发现马的动态特点。

2、学生作画

3、比较发现可以用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马尾和鬃毛。

4、根据圆形轮廓画图案更适合。

5、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6、学生继续作画

了解作业要求,画一匹有动态的装饰性图案的骏马。

6分钟

展示与评价

1、出示“金银铜”牌。

2、教师总结点评。

1、学生分别把作品贴在相应的“金银铜”牌下面。

2、学生欣赏并互评。

通过展示、评价和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2分钟

拓展与延伸

出示图片

花钟教案篇2

夏日的早晨,一家大型超市的出纳上班时发现保险箱被撬了,共失窃价值25万元的财物。警方在箱体上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指纹,并确定作案时间是凌晨2点到凌晨4点。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给超市送货的食品公司货车司机的指纹与作案现场的指纹相符。

警方传讯了司机,可司机却说那段时间他正在家中拍摄牵牛花开花的过程,并拿出了照片。审讯陷入僵局。

迷惘的刑警来到植物研究所请教了专家,证实牵牛花确实是在夏日早晨开放,而且经对比确认照片中的牵牛花就是司机家中的盆栽牵牛花。

这就怪了。司机说的是真的,那他的指纹就不可能跟现场的指纹一样呀。

到底司机是不是盗窃犯呢?

解析参考

这个案件的突破口在于牵牛花,牵牛花开花的时间确实是在夏日早晨,但是它的开花时间可以被推迟。

司机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比如用纸做套子套在花蕾上)推迟了牵牛花开花的时间,从而在作案后迅速返回住处,拍摄出牵牛花开花全过程的照片作为伪证。

因此司机就是盗窃犯,他的指纹与作案现场的指纹一致一点都不奇怪。

乌龟和兔子赛跑,由于兔子过于贪玩,因此乌龟胜出了,但按照兔子的速度,它可以将乌龟远远地抛在后面的。

这一次,乌龟和兔子又要赛跑了。总路程长4.2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0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地往前跑,而兔子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然后玩15分钟,又跑2分钟,再玩15分钟……

最后,先到终点的那个比后到终点的快多少分钟?

首先,我们根据乌龟和兔子跑步的速度计算出它们跑完全程各自需要的时间。乌龟所需要的时间是:4.2÷3×60=84分钟,兔子所需要的时间是:4.2÷20×60=12.6分钟。

但兔子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并不等于实际花的时间,还要加上它在途中玩耍的时间。

花钟教案篇3

“铜梁耶稣圣心堂最为精彩的部分是教堂内部镌刻在立柱上的四幅对联。对联本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而教会巧妙地利用这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天主教的教义书写其中,这种布道方式着实巧妙。”

入乡随俗的洋教堂

延绵不绝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很长时间里代表着世界文明的高度。这样的优越感让中国人习惯了对一切外来的文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印度半球形的浮屠来到中国变成高耸的佛塔;伊斯兰穹顶的清真寺到了中国变为了翘角飞檐的大殿。任何外来的宗教想要在中国落地生根,都不得不经历这种本土化的过程,虽然这种改变势必会经历痛苦的挣扎。固执的法国人显然没有好好吸取其他宗教的教训,在一栋栋威严的西洋大教堂被愤怒的起义者付之一炬的时候,变革便势在必行。

在教案后重建教堂的浪潮中,或是出于主动的迎合,仰或是被动的接受,教堂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种之前没有过的教堂样式出现了:巴蜀传统中国建筑的一些因素被杂糅到西式建筑之中。于是,我们看到教堂的外立面不再使用哥特的尖拱,取而代之的是中式的牌楼;教堂里罗马式的立柱上悬挂着中式的对联;教堂细部装饰上更是广泛采用中国传统的装饰样式,中式的缠枝纹取代了西洋的良苕叶,中国的蝙蝠代替了西方的天鹅。

这种改变对于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天主教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曾经自以为是地认为:除了他们的上帝,其他一切的信仰全部都是异端。他们对与自己不同的一切文明都习惯于高傲地诉诸武力,持续了两百年的,使他们相信无论多么先进的文明都不能战胜伟大的上帝。但在地处中国西南的重庆,天主教终于低下了它高昂了千年的头,一种中西合璧样式的教堂在重庆出现。两个高傲的文明在重庆达成了和解,一身洋装的天主教堂不得不入乡随俗。

璧山露德堂

脚穿“皮鞋”,身着“马褂”

在重庆现存的中西合璧式教堂中,中式风格最为明显的要数位于壁山正兴镇的露德堂。露德堂的得名来源于一个天主教典故: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中有一座美丽的小镇名叫露德,相传公元9世纪前后,圣母玛利亚降临小镇,并十八次附身于一位善良的少女伯尔纳德身上。伯尔纳德口念玫瑰经,为罪人祈祷,并用山间流出的一道灵泉水,医治病人。经过天主教廷的认定,确认这是圣母的显圣,而露德也因此成为一处著名的圣地。

不知当年来到这里的法国教士,是否联想到家乡比利牛斯山中的风景,但依山傍水的露德堂的确有几分神似那个美丽的法国小镇:教堂高居一座小丘顶端,宽阔浩渺的金堂湖环绕教堂三面,远处绵延的缙云山若隐若现。这景象好似一张泼墨山水,又恰如一幅淡雅的水彩画。

露德堂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经历大足教案的毁坏后,于1902年重建。重建后的教堂摒弃了原有西洋建筑的样式,而融入了大量中式元素。时至今日,露德堂仍然是周边最高大的建筑,还未进入教堂,就能看到教堂两侧高耸的两座大钟楼。在西方教堂建筑中,钟楼是教堂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它往往是教堂最高的建筑,也是距离上帝最近的部分。在哥特式教堂中,一般设有两座钟楼,但钟楼与教堂合二为一。而在罗马式教堂中,一般只设一座独立的钟楼,我们熟悉的比萨斜塔便是比萨主教堂的钟楼。而露德堂却完全不同于西方教堂的传统,它的钟楼与哥特式一样是成对的,又像罗马式一样是独立的,虽然有三层,高度却还不及居中的经堂。虽然与西方传统格格不入,但这种钟楼分列两侧的设置却像极了中国传统寺庙里钟鼓楼的设计,西方的教堂钟声,在这里变成了东方式的“晨钟暮鼓”。

相较于形式上模仿东方寺庙布局的钟楼,露德堂的经堂则完全采用了中国样式。它的正立面被处理成一座极具巴蜀地方特色的灰塑牌楼,就连牌楼上的四面坡瓦顶也被细致地表现出来。牌楼有五间,正中一间使用碎瓷片拼贴出“露德堂”三个大字和教堂的徽记,这种使用瓷片装饰的“嵌瓷”技艺,是巴蜀民间建筑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这个中式的牌楼下面,则是一道标准的罗马式券柱廊。虽说这是个“脚穿皮鞋,身着马褂”的设计,看起来却没有一丝别扭,工匠用娴熟的手法,将东西方的建筑技艺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教堂的背后,是一栋别致的神父楼,小楼二层,四面设有回廊。二层回廊上别致的栏杆柱吸引了我,和一般西式建筑简单地用灰泥浇灌的栏杆柱不同,这里的栏杆柱是别致的青花瓷质地。栏杆柱造型上是西式的花瓶,由五个满绘青花图案的瓷质构件上下套接而成。虽历经100余年的风雨,这一排别致的花瓶依然保存完好。

铜梁耶稣圣心堂

立柱上镌刻的是对联

和依山傍水的璧山露德堂不同,重庆另一座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则身处繁华闹市。在铜梁县城商业街旁的一条小巷子里,隐藏着一座气势恢宏的老教堂——耶稣圣心堂。虽然地处闹市,但除了周边教众,却少有人知道这座教堂,以至于从1907年建成至今,教堂都未经历过大规模维修,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模样。

与一些被毁重建的教堂不同的是,耶稣圣心堂是在教案风波后新建的教堂,因此也在整体风格上更为统一。教堂虽然由一位法籍神父主持设计,但每个细节无不透露着中西合璧的意象。耶稣圣心堂的大门是重庆现存教堂中最为精美的一座。大门整体上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八字朝门,但顶端却处理成罗马式的三角形山花。大门上满布灰塑纹饰,尤为珍贵的是大门左右两副灰塑风景,表现的是清末铜梁城的风貌,高大的城墙,城内阡陌的街巷,城外的巴川河与巴岳山一一被刻画出来。

耶稣圣心堂是重庆现存的老教堂里,细部装饰最为华丽的一座。与璧山露德堂完全采用中式样式不同,圣心堂的外立面基本遵循了西式建筑传统:罗马式的拱窗、哥特式的玫瑰窗、屋顶上巴洛克式的山花。但在细部装饰上却完全采用中式手法,灰塑的雀替纹样、嵌瓷的对联、木雕的门窗。据教堂工作人员介绍,原本教堂外立面上有两幅用瓷片镶嵌的对联,对联的文字被表现成花枝,凑近看每个字都是一朵精致的花朵,隔远看则是一副对联。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瓷片已经脱落,今天只能看到文字依稀的轮廓。

教堂的内部是标准的罗马式风格,精致的装饰更是充斥着每个细节。中厅的天花是西方建筑中常用的良苕叶与葡萄枝,两个侧廊的天花更为别致,用于悬挂吊灯的挂钩被装饰成不同图案,无一重复。

花钟教案篇4

寒山峙钟声 在江苏省苏州枫桥镇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闻名天下。该寺创建于1500多年前的南朝,寺内古钟被盗流入日本。1905年,日本10万友好人士募资铸仿唐青铜钟一口,送归寒山寺。如今,每年都有大批日本游客在春节来到寒山寺,尽享“新年听钟声”的乐趣。

永乐钟声 每年农历春节辞旧迎新之时,悠悠钟声通过中央电视台传遍海内外,这钟声便是来自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这是中国第一大钟,高6.94米,外径3.3米,重46.5吨。此钟铸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用铜、锡、铅合金铸成,钟上铸有佛教铭文230184字,是世界上铭文最多的钟,享有“世界钟王”之一的美称。它的声音深沉、圆润、洪亮,可传50公里之外。

白马寺钟声 在河南洛阳市的白马寺,为“洛阳八景”之一。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国佛教发源地。寺内大殿悬有一口嘉靖三十四年铸的大钟,它的奇特之处是与洛阳的报晓大钟振荡频率相同,只要白马寺的钟声一响,洛阳城的大钟也与其共鸣,故有“白马钟响,洛阳而应”之说。

雁塔晨钟 悬挂于古城西安小雁塔藏福寺内,为“关中八景”之一。这口铁质巨钟高3.5米,重4吨,口沿周围7.65米,音质清越,十里能闻,雁塔晨钟因而闻名于世。

陕西黄帝陵大鸣钟 高1.95米,重2550公斤。钟顶是仿古花纹纹饰,钟体上两条巨龙盘绕,四周有莲花、牡丹等吉祥图案。整个大钟造型美观,古朴典雅,用力一击,鸣音可传数十公里以外,余音缭绕可达数十分钟。

化城寺钟声 在安徽九华山化城市,寺内正殿院内悬挂一口一千余公斤的洪钟,铸于清光绪年间。每当暮色苍茫,寺僧以槌击钟,四山皆应。

南华晚钟 在韶关南华寺,是“曲江胜景”之一。我国佛教南宗祖庭,南华寺钟铸于宋乾道三年,重万余斤,高2.75米,直径1.8米,造型精美,浑圆厚实,钟声悦耳。

大云寺钟 在甘肃武威市的大云寺内,为唐代铜钟,史称“大云晓钟”。钟高2.4米,下口直径1.45米;体铸图案分为两层,每层6格。上层为飞天图案,上面有许多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着长裙,手托果盒翩翩起舞的人物,风格近似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口唐钟。

南屏晚钟 在杭州净慈寺内,寺位于杭州西湖南侧的南屏山下,是江南四大古刹之一。寺内原有铜钟一口,每当夜幕降临时,深沉的钟声就会在苍烟暮霭中回响,游人便可听到悠悠的钟声。后来铜钟被毁,重铸的新钟重达10吨多,高约3米,上面还刻着著名书法家沈定庵所书“净慈禅寺”4个字。

清代巨钟 在开封相国寺内,该钟重约10吨,高约4米,击之钟声洪亮浑厚,可传到百十里外。

花钟教案篇5

在9月开学前,在穿上整齐划一的校服前,抓住最后的自由,给我们的衣服搞点花样吧,如果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给已经不新鲜的衣服添上精彩的一笔,那还犹豫什么呢,快点行动吧!

材料:彩色百洁布、针、线、白胶、笔、剪刀。

步骤:1把你想要的图形画在彩色百洁布上。(如图1)2用剪刀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拼好基本型,预览一下图案的整体效果。(如图2)3取白胶把图案拼粘在一个底板上。(如图3)4再用剪刀沿着把粘拼好的图案剪下来。(如图4)5用明线把图案的各个部位固定。(如图5)6线要缝得整齐均匀,注意美观。(如图6)7做完后,可以缝在裤子或衣服上(如图7、8),还不错吧,蛮有个人风格的。

熊猫支招:

1 你可以选朵头花缝在你的小吊带衫上,这样即使和别人撞衫也不要紧。我们以细节取胜。(如图9)2,那些用钩针钩出来的卡通小动物、小花、草莓、樱桃都这么诱人,自己不会钩也不要紧,这个有卖,2~4块钱一个,缝在T恤上粉可爱的。(如图10)3T恤旧了,可上面的图案却还很新的,对啊,我们可以把它剪下来缝在牛仔裙上,效果不赖哦。(如图11、12)

DIY时钟

9月喽,开学喽,闹钟又派上用场啦!我这次教大家DIY一个时钟,很简单,效果也很棒哦。我们的时间我们自己掌控,我们的时钟也可以自己来设计啦。

油画布(3~4元一块)、丙烯颜料、毛笔、尖头剪刀、尺、铅笔、做时钟用的套东西(时针、分针、秒针、放电池的主体部分,一共9元,上海的城隍庙有卖,外地应该也买得到,去专卖小闹钟的小铺问问看)。

在油画布上的3、6、9、12点的位置分别画上你想要的图形。(如图a) 用铅笔和尺在画布上画出中心点。(如图b)

用丙烯颜料先给图案涂上褐色的底色。(如图c) 然后用彩色颜料丰富画面。(如图d) 此时,取出尖头剪刀给画布中心的位置钻洞。(如图e) 给白色的指针涂上褐色,晾干。(如图f)

花钟教案篇6

数学活动发散思维教学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他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性的答案。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思路狭隘、拓展不开,成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首要障碍,因而在实际学习中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对认知具有促进作用。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而是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流、表现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尽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应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例如,在一次“认识钟”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观察摆弄,老师发现有个孩子老师抓住钟摆不放,结果钟停了,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询问他为什么要抓住钟摆不放,他回答说:“我想看看钟摆不动,钟是不是还会走。”老师当即肯定了他的这一探究行为,所以,面对学生有发散思维的尝试,即使是有缺点的,尝试是失败的,也应宽容、理解,并通过帮助、启发,给予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机会。教师始终要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学生的各种发散行为,使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只有有了宽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能更大空间的激发出自己的发散潜能。

二、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学生提问表明他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开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归纳大胆质疑,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质疑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是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是在这次教学中,有位同学却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教师抓住学生质疑的契机,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酝酿、争辩,不仅认同了这一说法,而且还提出可以转化为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三、在动手操作中,实践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一位哲人说过:“你听到的,你忘记了;你看到的,你记住了;你做到的,你懂得了。”发散不仅是思考,更应该是让学生将思考付诸于动手,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促进学生实践自己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信封,提问:“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信封里哪个图形是梯形。”(信封里的图形如下: )

学生面面相觑,露出郁闷的表情,因为信封里没有梯形,正在学生纳闷之时,教师提出:“你能不能帮老师把不是梯形的图形变成梯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热。学生在“无中生有”中,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将教师提供的图形通过分割的方法,制作成了很多的梯形如:

孩子们的想法多精彩啊!而我们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场所,让学生能将自己脑中的发散思维实践于学生的操作中,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梯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花钟教案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18-02

优化语文课堂时间的管理,是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优化时间管理,最根本的策略在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时间,提升课堂效率。

一、坚持时间效益观,提高时间的强度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教师必须增强时间观念,减少可能导致时间浪费的人为因素,保障课堂的有限时间用到该用处,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1.要尽量快速进入教学。

小学语文课一般为40分钟,时间宝贵。如果教师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其他活动太多,可能造成教学时间无谓的损耗。比如,新课导人时,多媒体情境导入的时间过长,或谈话激趣的时间过长,都会导致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详细备课,精心准备预案,争取以合理的时间尽快进入教学。

2.要增加语文学习时间。

增加语文学习时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语文课中有很多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将教学时间紧扣在教学活动上,尽量减少非教学活动的时间。第二,减少用于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的时间。虽然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否则,也可能造成时间的无谓损耗。

3.要减少和避免在个别问题上花费太多教学时间。

课堂时间主要应花在集体指导上,不要在个别指导上耗费过多时间。比如,个别学生课文读得结结巴巴,应提醒他课前多预习,而不应在课堂上一味地让他读;个别学生因阅读感悟的超前而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时,老师不必为此花很多时间去展开,否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浪费时间。

二、正确把握课堂节奏,增加时间的厚度

1.把握最佳教学时段。

有关课堂教学价值曲线的研究指出:小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生理、心理状态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2分钟)――波谷(终极时区3分钟)的波状起伏变化规律。①虽然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不尽相同,但这种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总体规律依然存在,教师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并结合课前的精心设置和课中的细心观察,将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置于波峰时段,让学生在学习状态最好的时间里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照搬教材呈现知识的次序,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不分主次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比如,精读课的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整体感知,就应该是安排在第一个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进人深入阅读部分课文,则安排在第二个波峰(回归时区12分钟);第二课时:进入深入阅读部分课文,解决阅读重点和难点,安排在第一个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拓展部分安排在第二个波峰(回归时区12分钟)。

花钟教案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生成 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预设与生成是数学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好的教学预设让数学课堂井井有条,必要的生成又让课堂回味无穷。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深知按部就班地传授数学知识,不一定能给学生留下印象,只有生成的数学课堂,才能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纷繁复杂的教学情境,如何让生成更为有效?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为载体, 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机制和特征,探究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生成”的若干策略。

1 提倡立体型的弹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预先规划和构想,它的视角指向取决于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往往教案设计越具体详尽,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造性就越少。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强调立体型的弹性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的生成留下弹性空间。

案例1:《认识钟面》

以“数学知识为本”的线性教学的一般设计大体思路是这样的: 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教学时针、分针、顺时针、逆时针学看整时学看整时半。《认识钟面》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很多,并且是没有递进关系的,像一张网,需要老师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到实处。能够体现为学生有效生成创造条件的立体式教学却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呈现学生在学校的几张生活照,问问孩子们做这些事情时是在一天的什么时候,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出现钟面,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桌上的素材,做一个钟面,展开全方位的自主学习。交流:说说钟面上的信息。前面的做钟面是全方位的,此时的交流自然是涉及到时针、分针等多元化的数学知识。通过前面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认识钟面的。那么怎么看时间呢?动一动:学生再次回到开头的几张生活照,在自己做的钟面上拨一拨时间,看看这些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说一说:请学生拨一拨自己的钟面,全班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感受整时和半时的特点。做一做:引导学生自己做练习,把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敲实。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 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

在A班(基础比较差的班)上课时,由于不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草稿本上练习,这时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想法(如图2所示)。

这个练习中,单位“1”被隐藏了,所以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除法做。他们的想法实录如下:生2:因为是赚了还是亏了都是和进价在比,进价是单位“1” ,所以求单位“1”要用除法,所以我用除法先求进价。生1:赚了20%,我以为是赚了240元的20%,所以用乘法。那么,到底谁是单位“1”呢?大家把赚了和亏了的条件补充完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是赚了进价的20%,亏了进价的10%,所以求进价用除法解决。一节课下来,就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笔者感觉有点亏。在B班(基础较好的班)上课时,就先出示赚了20%,亏了10%,让学生把条件补充完整。学生补完“赚了进价的20%”后,师问:谁是单位“1”,求单位“1”用什么法?结果,全班同学都说会了,一节课把整个练一练都解决了,笔者觉得神清气爽。但课堂作业本上类似的练习却让笔者大跌眼镜。A班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同学只有8个,B班却有16个学生还在用乘法。事实证明:未经学生思考的知识是不能在头脑里扎根的,错误资源可以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数学课堂不能为了高效而让错误“绕道”而行。

2.3 多元互动的争论,让学生的认知更深远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预设了自己最喜欢的答案,急着想告诉学生。因此,只要有学生提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容易犯“个别替代”的错误,殊不知,这个别已经知道的学生,是老师不教也会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意允许争论,产生新的问题可以再问,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愤绯”状态,才能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的交锋。

案例4:“一步到位”还是“耐心等待”?

3 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并激活学生的经验

所有新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不应该是完全新的内容。教师要分析该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要唤醒并激活学生该方面的经验,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加工、改造、丰富、发展这些经验的冲动,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