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4-13 23:18:57

科学教育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篇1

1.科学史与科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科学是一种动态、不断进步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即科学是一种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有了这些科学史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教科书中所呈现出的科学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是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特定阶段的成果,在将来还有可能发生变化和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科学史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展示一种关于科学本质的完全不同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当前的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数据来理解科学的本质.例如,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如果没有相关科学史的介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成果,至于这些成果是如何获得的,以及还有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学生很难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这将导致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静态的层面,无法认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进而限制其思维发展.经由科学史的学习,如果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视野在某种程度上会得到拓宽,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讲,科学史对学生理解科学的动态和发展性本质,以及科学的长远发展都将是有益的.

2.科学史与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的发展过程总是依赖于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依赖的技术及其相应的成果,可以将其视作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发展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学生不仅应该学习已知的科学知识,还应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过程既包括科学家曾经实施的实验或教师设计的类似实验,也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对科学史资料的分析.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探究,其根本宗旨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科学课程虽然强调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学生可能有机会体验实验设计过程并学习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这些科学过程技能在科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这种课程只是以脱离情境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过程技能,未能向他们提供认识和探讨科学本质的机会.而强调依托特定情境的教学正说明了科学史在这方面所特有的教育价值.通过展示科学史中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方法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比较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解各自的优点及其局限性,从而为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搭建平台.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学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该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目的,然后得出初步结论“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基于这一结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教师可以直接呈现格里菲斯的实验设计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实验,通过讨论和引导,确定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材料,使他们逐渐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对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科学史设计特定的教学活动,并非将科学史内容像讲述历史故事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例如,在上面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进一步思考“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接下来,教师不要急于展示格里菲斯和赫尔希的实验设计,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实验回答这一问题,教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例如,通过问题串引导逐步思考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基于科学史特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设计原则,还可以训练他们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史与科学事业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不同时代诸多科学家、社会学家等多个研究群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是一项人类事业.科学史正是反映这一科学本质的重要教学媒介之一.科学史材料一方面可以呈现众多科学家在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成果,例如,在细胞膜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中,至少涉及欧文顿(E.Overton)、戈特(E.Gorter)和格伦德尔(F.Grendel)、弗雷(L.D.Frye)和埃迪登(H.Edidin)、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等科学家的重要研究贡献.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当前的科学成果是现代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修正和完善,这将影响他们对科学的认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任何科学家都需要与同行及其研究成果有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下,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科学史还能使学生意识到某些科学家对于新发现的抵制,这也是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主题.此外,将科学史恰当地整合到科学课程中还能展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困境和曾经受到的批评.科学研究、科学家的研究动机等相关内容,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科学的本质和优势,同时还应呈现其不足之处.这也是科学得以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因此,对于科学是一项人类事业这一观点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科学的本质,这是科学史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二、科学史能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和知识建构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观察构建和重构他们对于自然界的看法,即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类似和持续的意义建构过程.通常认为这种心理过程从本质上讲与专业人员构建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人类形成共同意义的复杂过程.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一个人是如何获取和组织知识的,那么就能够理解该学科领域的学者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教育领域,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材料或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例如,皮亚杰(Piaget)提出的临床访谈研究法(clinicalinterview)、凯利(Kelly)的方格分析法(repertorygrid)和诺瓦克(Novak)的概念图法等.后来,人们又提出运用科学史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1.科学史有利于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建构知识

当前的科学教育强调科学是“辩护知识”的过程,并且验证已知的内容,而对于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则关注不够.科学知识的本质包含了两个方面,“辩护知识”是其中之一,强调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另外一个方面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主要突出已知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在科学课程中融入科学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或意识不到这一点.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在讲到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Werner)的配位理论(co-ordinationtheory)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科学史材料:19世纪上半叶,确定分子重量的唯一方法是测量蒸汽密度.直到后来法国化学家Raoult和荷兰化学家Van’sHoff对溶液依数性的研究,人们才发现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因此,人们通过分析挥发性物质Fe2Cl6认为CoCl3含有Co2Cl6组分,瑞典化学家Blomstrand从而推测钴氨络合物是二聚体.直到1890年丹麦化学家S.M.Jorgensen和1892年美国化学家J.Petersen通过冰点和测量金属氨合物(Blomstrand最初将其分子式二等分)溶液的电导率,推演出单体分子量.既然根据配位数6提出的八面体构型是Werner理论的基本假定,那么如果没有Jorgensen对Blomstrand分子式的二等分(例如,将Co2Cl6•12NH3二分为Co2Cl6•6NH3),也就不会产生配位理论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配位理论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融入科学史的科学课程能以更加真实的情境呈现科学的重要发现,学生不再将科学视作伟人创造的完全独立的事件,而是能够将这些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视角认识科学发展过程,有利于其理解科学知识的构建,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认知框架中.此外,在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不仅是介绍科学家个人或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展示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这种真实的知识产生背景对于学生构建科学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情境支持.

2.科学史有助于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促进概念转变

科学知识可以分为果性知识(ready-madescienceknowledge)和过程知识(science-in-the-makingknowledge).其中,果性知识是指科学事实或对客观现实的陈述,是无可争议的,也与产生这种知识的特定情境无关.而过程知识则是具有争议性和不稳定性的知识.学生学习过程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需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以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解决问题,并进行持续的个人反思.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某些观点与前范式时期科学家的观点(pre-paradigmaticthinking)有可能是相似的.而学生持有的某些前科学概念或错误概念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的认识是类似的,这就使得科学史成为预测学生在构建概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一个有用的工具.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中,科学家曾一度认为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而低年级学生在接受正式教学之前也存在类似的观点,这就是学生所持有的前科学概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理解科学概念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那么他们就能够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这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困难不能视为学生学习真正的障碍,而应将其转化为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工具.科学史可以提供恰当的素材,以展示科学知识的修正与完善、排斥与重述,及其相对性并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等研究背景.与自我评判个人所持有的前科学概念相比,学生更容易先评判科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知识或模型.这也为学生继续意识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存在的前科学概念,进而创造认知冲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物质来自于哪里?”这一问题的观点,暴露其前科学概念.然后,再通过讨论和分析科学史材料,让他们分析历史上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通过讨论,逐渐理解自己原有认识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与科学家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相似的,从而帮助其建立科学概念,实现概念转变.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具有普遍性,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形成科学概念.由此看来,学生概念的发展过程与科学史中科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是平行的,科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和构建科学概念.

三、科学史能改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科学史材料涉及科学发展和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建构知识和思考问题提供了线索.同时,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科学与个人健康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科学史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案例的形式予以具体化,并呈现给学生;同时,融入科学史素材的教科书能以叙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建立起所学内容与其前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将最终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意义,即形成科学知识.此外,这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在以科学史为背景所进行的科学家角色扮演活动中这一优势更加突出.例如,生物进化是一个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可以通过科学史材料将其具体化.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科学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神创论、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通过展示不同观点提出的背景和不同观点互相“博弈”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会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科学证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科学史材料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受到背景材料的刺激,同时,他们还能够逐渐形成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即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澄清和展示科学史的影响可将科学带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在传统的去情境化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科学是植根于特定价值观的过程,例如,客观性、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诚实、谦逊和为人类福祉献身等.此外,学生还能意识到科学知识并非像教科书上所呈现的那样客观,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有成功,也充满了失败和挫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而且还应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例如,恐惧、焦虑、希望和期望等.

四、科学史能拓宽学生视野,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

科学的发展同时还受到不同哲学、审美、宗教和政治观点,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一点上讲,科学史又被看做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科学史学家应该在当时的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研究科学的发展过程.萨顿认为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科学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尽可能填补二者之间的鸿沟.因为即使在科学课程中,坚实的文学艺术基础和强调历史观点也将会迫使具有更多科学头脑的人更细致地考虑人生中非科学的方面.另一方面,由熟悉科学史的人解释科学方法将会使比较有文学头脑的人认识到现代文明精神.也可以说,“向人文科学工作者说明科学发现的内在意义不仅是外在用途,向科学家说明人文科学的深刻人性,从而使他们紧密团结起来.”通过科学史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科学家,科学家不再是天才,而是和他们一样,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由此,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与有创意的艺术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通过科学史使科学与人文之间建立关联,对于学生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直觉和逻辑都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而且也会发现科学家的性格多种多样,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创造力有更好的认识.学生通过科学史可以了解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垄断科学发现,这使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科学无国界的特征.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科学史可以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例如,化学家凯库勒研究苯分子式时,从梦境中得到启发,提出了苯环的结构.这种类似于艺术中的想象力和人文因素促成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他曾经说:“……我梦到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快速旋转,仿佛是被一阵灵感惊醒,就是在这个晚上,我形成了苯环结构这一假说.”当然,他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梦境,这是以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并不是偶然的.凯库勒在大学里学习的是建筑专业,后来因为听了化学家李比希的化学课才转而学习化学.他的建筑学修养、化学专业基础和想象力共同促成了苯环结构理论的诞生.因此,科学史在拓宽学生视野,促进科学与人文交流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能使学生用多个角度(人文的视角)认识科学的发展,以全方位地理解科学.

五、结语

科学教育论文篇2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素质。由于小学科学知识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使得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这正与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及生活教育紧密联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三生教育”,有效地把科学知识和内容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讲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领悟到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如果我们破坏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会给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使学生明白,如果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同样也会受到威胁,生命也会终止,所以我们就应树立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获取了生存的知识,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关心自然。

二、实践中的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三生教育”价值观念,必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其教育的功效。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致力于课外实践,和学生共同交流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蚂蚁》一课,让学生到室外观察蚂蚁。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捕捉蚂蚁。怎样才能既捕捉到蚂蚁又不伤害到它呢?全班同学交流意见,发表各自看法:把羽毛或树叶放在蚂蚁出没的地方,待蚂蚁爬上去后,再将树叶上的蚂蚁放入瓶中;或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办法。使学生知道要珍爱小动物、珍爱生命。在这次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在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秘,认识周围环境。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关心他人,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接受教育。另外,学生在实践中熟悉环境,亲近环境,可以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三、生活中的教育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我们采取教学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知识的学习,然后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他们乐观坚定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例如,讲授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时,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天气既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好处有哪些方面,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举例说明天气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三生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认为天气对生活是有影响的,有雾就不能开车,看不清东西;有雨时,室外不能上体育课,出行时要带好雨伞和渔具;有风时就会冷,要多穿衣服,而且走路比较困难;同时天气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等。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认识生活,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树立主体的生活观。

四、结语

科学教育论文篇3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了调查研究的需要,将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采用文献资料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黑龙江省图书馆电子期刊文献对关键字“教育实习”第二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进行检索,并查找湘桂资料的书籍为此论更好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实习地点、以及实习时间了解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3)专家访谈法

访谈本科学生实习管理方面专家,了解他们本科生实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的意义和作用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经历的环节之一,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好与不好将是学生以后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能力,是学校通过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学校就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出现学生只会讲解不会做示范,有的学生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快速的学习新内容。

(2)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课堂教学中讲解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

(3)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

2.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培养措施及方法

(1)体育教育的规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在壮大,而今天,体育教育专业也为社会体育培育了一批批体育专业人才,所以体育教育在社会上的位置也越累越重,然而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偏重于运动训练成绩的获得,大部分时间在不同级别的运动队训练,使他们有着诸如文化理论知识欠缺、思想品格较为单纯、理解性不足、脾性耿直、喜欢竞争、可塑性大等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其他区别。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将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性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将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掌握好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2)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结合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3)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

科学教育论文篇4

1.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性决定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含量。

的确,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段内,不但学生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其心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研究就成为小学教师做工作的前提。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本身及教学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怎样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领会教学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与判断。为保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有责任审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环境系统已从超稳定的一端移到了剧变的一端,在现实条件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已完全不同,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素质品格。曾经,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但是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何把小学生从外面多彩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来,如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再塑光辉形象,这对小学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经验或教育是招架不住的,当传统教育慌乱地企图还以经验方式应付信息社会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陷入了拼时间和拼经历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

1.科研至上。

综观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数量不是在默默无闻地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而是在大张旗鼓地为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做广告,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背景下,教育科研成为某些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成为花瓶或摆设。在有些小学,教育科研甚至成为教师评优的敲门砖。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附加条件,有些教师热衷于搞科研,就在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而是否对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对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则不重要了。

2.重虚而不重实。

许多小学或小学教师在搞科研时忽视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重理论不重实践,科研形态有了,却没有直指教学的痼疾。有了科研的行为,却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但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其结果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课题而课题。这样,虽然学校也忙于申请种种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小学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切实地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应该说,这是小学教育科研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跟着潮流走。

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往往缺乏主题意识,缺乏对自我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有些教师就闻风而动,作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例如:创新教育一出现,不少小学教师就以创新为题申报课题,好像课题名称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使得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没有针对性,也无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三、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

1.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对许多小学教师是一种新要求,因而必然会存在一些思想障碍,长期以来,只重视“教”,轻视“研”,只重视“考分”,轻视“素质”的提高,把学校看作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把教学的功能片面归结为教师传授书本知识。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套僵化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其结果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只会死啃书本,习惯于重复他人思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教育科研的突破口,才能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质量的评比上,由单纯依赖分数、升学率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从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方向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水平。

2.让小学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育科研的优势,使他们由被迫到自觉地进行教育科研。

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可以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找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3.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科研需要以科研的方法为支撑,科研方法是完成科研课题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手段或规则,在课题研究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方法,能使课题运行步骤清晰,成果有推广价值,这与常规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不同,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常规经验总结轮廓模糊,又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较差,所以小学教师学习运用科研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春兰.教师,你是一个研究者.黑龙江教育,2001,(11).

[2]陈平.引导新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人民教育,2001,(1).

[3]耿文侠.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教育探索,2002,(9).

科学教育论文篇5

作者:冯羽 单位:上海科技馆

HPS教育理论

H(HistoryofScience)指科学史,P(PhilosophyofScience)指科学哲学,S(SociologyofScience)指科学社会学,HPS教育旨在扩展科学教育的视野和科学教育的内容,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以期使科学教育能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HPS教育的三个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裴新宁认为:“缺少了史学和哲学,不会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我们接触科学,一定要看到科学的真实”。科学最起码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释,作为知识的科学,作为探究的科学和作为社会交往的科学。第一个维度,科学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它还包括认知的过程。要想真正理解科学知识,必须知道它是什么,同时也知道它怎么来的,这就是哲学,科学哲学(P)就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第二个维度,科学需要探究,需要花时间,甚至五年八年二三十年进行研究都是可能的,这样一个探究就是史(H)的维度。现在中小学强调科学探究,就是为了探究这个知识怎么来的,科学家当时怎么研究的,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去再现这个过程。第三个维度,科学是社会对话的结果,是共同体,这就是科学社会学(S)的维度。一个成果为什么二十年后才能得到诺贝尔奖金?这是因为科学是与社会不断对话的结果。比如,虽然我们现在科学非常发达,iPhone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这个和大众的距离似乎并没有缩短,为什么?就是科学与社会的对话没有做好。我们不懂为什么要iPhone4S,不懂每个技术背后都有哪些创意的历史和文化,而事实上法国人、美国人在用iPhone的时候不只在用技术,而是让技术真正成为生活中潜在的一种工具和文化。

HPS教育如何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

我国的展览往往是单一强调Communication(互动性)、Scientific(科学性)或Philosophy(哲学性),很少有一个整合在一起的展览。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用HPS教育理念才能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呢?第一,内容策划方面。科技馆里任一展示主题的说明和展教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代和思考未来,所以做一个展览内容策划,一定要有科技史的展教内容,只有做到以史为荣、以史为鉴、才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智慧启迪。展览中孤立的知识点的解读和实物的展示还不如翻阅资料或网上查询更方便,因此,我们在做内容策划上要紧紧围绕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三个维度来阐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用三维的角度去看科学、看世界的方法。第二,教案编写方面。要打破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只关注“科学知识的结构和逻辑”的这样一种封闭的学科本位思想,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提倡在科学教案编写中适当加入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科学元勘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完整的科学,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教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背景,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对概念有更深刻地理解;而且有了人、事、情感的参与,使科学教育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拉近了学生与科学以及科学家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的仰慕”变为对“科学的投入”。第三,科普老师培养方面。科技馆里的科普老师对科学的想象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时对科学的理解。高水平的科普老师队伍是普及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水平的前提,科普老师也是HPS教育引入科学教育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我们科技馆管理者要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培训科普老师教育思维方式和观念等紧密相连起来。四、结语HPS教育基本思想就在于:坚信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些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使科学教育变得更有效。我们用HPS教育的方法来推动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建设,不是单纯欣赏或是崇敬科技工作者那些建树当代惠及后代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发展的足迹中去体悟他们艰苦卓绝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探索的智慧和方法。回望和审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源流,特别是在源头,科学、哲学和社会学是不可分的。

科学教育论文篇6

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是设计构建了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是要塑造人———实现人的社会化,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则是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建构———教育教学的结构与过程、资源与技术、理念与实践、物质与文化等有系统的展演运动过程。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既有其哲学基础、科学依据,更能将问题、过程结构化、操作技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生动活泼,课堂趣味盎然。研究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杰出成就发现:哲学使他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他能将问题结构化,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1)培养目标问题;(2)课程整合问题;(3)课程内容问题;(4)课程实施问题;(5)课程评价问题;(6)课程管理问题〔20〕。培养目标既是确定方向,也是明确标准;落实目标,保证目标在课程中的整合,是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实施是关键,既有科学和技术上的要求,也有艺术上的体现;课程实施的效果要通过评价进行检核;而课程管理则是对课程工作的规范化,进而实现对语文课程质量的PDCA管理。这是一个在课程层次上讨论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20〕,这种做法并无不妥。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教(Howdoinstruct/teach)?这就涉及一整套具体的技术方法(显性知识与隐性/缄默知识),魏书生先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将教什么与怎么教合而为一了。对魏先生这样的教学高手来说怎样教不是问题,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讲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科学的方法就是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如具体到某一个单元的教学来说,其操作步骤分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20〕。解决操作性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教材或辅助教材的保障,这就从形式上完成了语文教育的一种模式建构。因为魏先生建构的这种语文教育模式是基于哲学理念和非严格技术语言描述的,所以在理论上具有一般性,但在实际操作上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使教学进行艺术化呈现的,在教师人群中一定是相对少数。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掌握学习原理或教学模式中得到解决。布罗姆的“掌握学习原理”,事实上是“为掌握而学习(MasteryLearning)〔21〕”,是一种目的论的提法(社会的行动或实践皆是基于此一要求)。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引申出掌握学习理论,但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又有着大量工作要做。布卢姆对有关的教学做了一个系统性的构想,教学是系统而且切合实际的,学生在面临学习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并掌握,教学对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可以达到目标水平〔21〕。“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习”〔21〕———这是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和进步,不是用环境决定论的方式一论了之,这一点也可以看成是对蒙台梭利教学法成功的另一种注释。基于这样的构想,怎样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就是纯粹的教学教育工艺过程与组织实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不是要用模糊的或哲学式的理念,而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明确陈述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系统要切合实际地具体体现,即“所教学的内容是连贯有序的,接受教育的学生有基础,或者其新内容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当学习发生困难时会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保证学习内容是能行的、系统有效的。据统计,在美国1982年就有三千多所学校采用了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人数达到百万以上,教学效果明显,实验表明这一模式可以使80%以上的学生获得在普通班中只有20%的学生才能达到的成绩水平〔18〕。当然对这种教学模式能否普遍推广还是有各种各样疑问的,它对师资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如果没有能够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师资力量,或者说普通的教师不能够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那么就不是一种完全有效的科学模式;但如果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后,无论什么样的师资都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有巨大生命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我们并不期望人才都能三倍四倍的增加,优秀人才对整个社会来讲只要达到一个临界水平,并保持继续稳定增长,对社会的作用就无可估量。布卢姆团队在经过艰苦的研究后开发成功了掌握学习的教育模式,他们的成功并不是针对优秀班级的学生实验,而是针对一般学生试验而取得的。因此,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一项教育科学的重大发明创新成果———他们设计创造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身具有十足的技术含量,同时也是可以复制的,只要严格按相关的操作规程实施,掌握要求的教育内容是现实可能的。如果记得不错的话,运用掌握学习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是100%的通过了合格检验,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而对于不被看好的学生在使用“掌握学习法”的教育模式之后也能取得骄人的业绩,此即意味着实验是可重复的,可预期的———科学的教学法。掌握学习法的教学效果与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在五六十年代的十多年中超过99%的升级(合格)率水平是旗鼓相当的,但帕夫雷什中学的优秀/良率有多高,未见报道。无论怎样说,苏霍姆林斯基掌校的帕夫雷什中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典范,而掌握学习教育教学模式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最好的班级教育教学模式典范。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实践检验过的成功模式,它们是可复制的。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重大的教育教学技术发明,也是使得人类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保障。“只重视最低标准的社会,很可能只培养出最低水平的能力。……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生活要求我们大家都有更高的能力标准。”“社会的未来福利将更大地依靠我们的‘新的学生观’”〔21〕。一个人才贫乏的社会很难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谐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告诫人们:“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能够促进每个人都具有充分思维与行动能力发展的教育。

二、关于教育问题中的解释方面与教育活动的设计

从解决教育活动科学性要求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就是设计科学。当然教育学首先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没有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没有教育和教育学。由于人类社会教育的存在,就派生了教育现象问题,虽然不能说这无关紧要,但至少它们不是同质的问题,也不属于同种性质的科学。如果我们将教育问题看成是广义的科学研究对象的话,那么教育科学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教育学是狭义的教育科学,而教育问题的科学是广义的教育科学。如果说“教育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体系,那么教育学不是,它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员或部分;从命名的角度考虑,不能用“元教育学”〔22〕瑏瑡代替“元教育科学”,而“元教育科学”成立不成立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教育学”学科门类,关注的是教育实现的问题,我们将其称为设计科学,大体上讲有以下方面:教育学(也称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普通教育学等)———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教育与教育发展简史、教育的目的、教育如何可能、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总体来讲,人们对教育要进行系统的认识,“系统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分析”〔23〕的过程。教育工艺学———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育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创作,不是工匠的工艺。教育培养活动既愉人,也愉己,人们享受整个活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科学的、技术的———过程的有序展开,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的浪漫之旅。教育工艺学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19〕,以达到其优秀的目标。教育方法论———方法论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多层次的复合性问题。教育的效率、效用以及效果是依靠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保障的。由于教育是一项千头万绪的工作,不仅要有方法,而且需要的方法还会是惊人的多、惊人地复杂。教育方法是教育研究的可持续领域。教育系统工程———指从局部、个别事务的优化到整体全面的优化,包括优化教育环境。在教育系统工程里面我们要将每个孩子都能学习、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等具有公理等级的公则作为基本理念。所有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系统模型、系统评价等都是与设计相联系的,科学管理是系统设计,掌握学习也是系统设计,帕夫雷什中学的辉煌成就也离不开系统设计,系统工程与系统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瑏瑢。教育评价———是属于教育管理的下级内容,活动的结果或效果是人们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指标。教育管理的规范要通过严格规范的教育评价来实现。教育测量学———不能测量的事物就无法管理,当然也不能评价。教育测量从大的方面讲隶属于教育管理,同时又隶属于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是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管理学———作为活动的教育其本身是需要管理的,另外教育管理也是实施教育的一部分———管理育人。今天教育管理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如教育管理硕士、教育管理博士。管理学本身是设计科学,教育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子学科,而不是教育学的子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活动,故教育管理又属于服务管理。教育组织———教育组织是资源(组织)配置,过程组织也是教育管理的职能之一。教育组织是可以在多重意义上使用的,所以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组织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教育伦理学———教育活动中的相关伦理规范问题、参与教育活动的教师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教育公平与公正,等等,都属于教育伦理学的范畴。教育卫生学———今天的健康卫生已经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健康。学校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除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动作技能之外,更主要的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未来社会中出现的问题都可能在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中发现它们的影子,社会的健康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健康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教育法学———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规范和建设教育的政治法律环境。教育行政———也称教育治理,是在教育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具体治理保障,更多的情况下是政府行为,实际上是社会政治意识的体现。教育哲学———解决“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教什么”、“教育怎么教”等这类教育问题,当然最根本的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上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以上的一切又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一般哲学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的《教育丛书》无不体现着教育哲学的思想和精神,各发达国家更是具体体现在他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实践中,这也就应了马克思所讲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的精辟论断。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权主义国家美国更是各种哲学思潮的实验田,虽然在某些时期、某些方面似乎造成了问题,但总体讲是促进世界进步与前行的。这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对世界的洞察或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对改进和提升我们这个人类社会起着根本性的定向作用———一个国家的观念资源〔24〕决定了她究竟能够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以及发展得有多好。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其回答大致上讲是一种存在,没有根本性的错误。但存在是有不同的方面的,先在的、不变的存在是一种存在,运动的、建构性的、合目的性的过程存在也是存在。前一种存在我们要认识的是一种决定论的存在———因果性———要求对现象进行解释;后一种存在是基于目的论的存在,过程是趋向合目的性的———强调其设计建构的优化方面———是一种未来需要建构的存在。所以讲,教育哲学本身也给教育学以合法性,教育学是解决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教育是要塑造地球未来的主人。人的产生也许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但人的未来则完全决定于人自身的发展潜力。从逻辑上讲人是发展未完成的,但在人类走向自为之后,人类则必须承担更多更大的考验。人类的进步都是依靠理性发展取得的,但人类的理性是否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从简单理性到复杂理性,从局部理性到整体全局的理性,理性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的艺术。是不是、会不会所有民族国家都有轨道通往这样的方向?因为今天人类的理性水平是发展不平衡的。人类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到90年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绝大多数的地球人类是被时代洪流裹夹进入这个是时代的,也即今天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力量是欧几里德的方法论体系,“聪明的人应当根据‘假如我们做了这件事,符合逻辑的结果应当是这样,然后是这样’来公理化地思考”〔25〕。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理性发展的艺术阶段的表现,是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根本所在。……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21世纪议程中,人类能不能真正以共赢为准则,这将是对人类理性的终极考验。在地球上遭遇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教育危机也许更甚。教育哲学从科学分类学来看,仍然是一种形式科学,它不是对任何问题的解释,也不能解决教育本身的任何问题,但教育哲学的进步和发展是可以指导促进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没有经过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没有经过哲学审思的教育与教育学起码讲是不可靠的。当然教育哲学也不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从教育科学体系讲,教育哲学是把握教育的整体的最好武器。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问题,大体讲有以下学科科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文化、教育(历)史学等等。这些学科科学研究教育现象是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他们视教育现象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类存在、经济活动存在等。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解读,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整体教育科学的认识与把握,从而区分教育学、教育哲学和教育现象学的任务与学科科学的差异。我们说教育现象或对教育现象的解释是指通过研究这类问题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以得到某种确定性关系。教育人类学———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anthropology)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类现象,是人类学个别或者是人类学的专门化。人类学显然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类发生过的过程或现实存在的东西———历史积淀,它展衍百科、塑造诸家(人类学发展得比较晚,也是因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把握需要各类科学的高度发展,人们才能进行总结研究)。人类学是解释科学,人是一种宇宙的缩影,所以人类学也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人是万物的测度)。从人类发展的泛系理论高度来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人既是环境的塑造物,又是其自身的塑造物。人从一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其自我塑造就越发的强化发展,今天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塑造教育环境,使人类发展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人类真正自由的存在,这都赖于人类理性的光辉———理性艺术的光辉,也是当今创新型国家正在走近或走进的阶段。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解释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问题的学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的根源,这种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从客观角度讲无所谓好坏,但就其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会有好的作用和坏的作用,因此教育的提升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的改造改进,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别或社会学的专门化。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文化———教育(历)史学———……所有解释教育现象的学科科学都从相对客观的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问题,这种对教育现象的解释说明揭示教育中的心理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生态文化规律,都可以为教育的改进与改造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没有这些研究,教育的提升与改进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做不了正确的事情。当然对教育有支持作用的不仅仅是教育现象学,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都有可能是支撑教育与教育学的。教育学的科学体系是围绕教育活动实施展开的系统活动学科科学,总体上是直接服务于教育活动或者说就是教育活动本身。他们基于目的论的要求,实现教育的合目的性,要求做正确的事,同时也必须正确地做事,通过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来保证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这是人类面向未来必须做出的选择,也是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设计使教育、也使人类走向未来,这是重大的决策。赫尔巴特认为,“要使教育完美需要各种学科科学发展的完美”〔9〕,这就表明作为综合/设计性科学的教育学必须有各类学科知识的支撑,以确保教育做正确的事和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地做事。没有各门学科科学的高度发展,教育活动所能进行的综合也必定是贫乏的,所以说,作为教育思想家的赫尔巴特在二百多年前就深刻地洞见了作为设计科学的教育学的综合集成所在。

三、困惑中的思考

人们仍纠结于教育学是什么科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因此不断地对教育学提出质疑。有研究者甚至愤怒、呐喊、彷徨,愤怒的人诅咒教育学的终结,呐喊的人试图另辟蹊径,彷徨者会病急乱投医,或是做出似是而非的研究;也有些人专注于合乎解决问题逻辑的努力,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元教育学,元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等。而由于逻辑起点问题本身的界定不够逻辑清晰,关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研究也搞得像一盆浆糊〔26~27〕瑏瑣。没有元教育学,也没有元教育科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讲教育学存在元问题,譬如说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可能是教育学的元问题之一。而教育学的科学属性可能是教育学的另一个元问题。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已经做了努力,能不能达到满意,希望有教育方家给予指正。笔者断断续续读过若干关于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文献,不足以进行全面的教育学研究评论,只是从实践科学的要求出发,从实践活动如何可能的角度略谈一二。教育学的元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能不能算是教育学的元问题?笔者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否定了元教育学、元教育科学的合法性,因此从“元”角度出发也许就只可以讨论教育学的元问题了。而对教育的元问题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定论,但在没有更好的解释之前,其论证应该是比较有逻辑基础保障的。在知网上查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文史哲百科辞典》、《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逻辑学大辞典》、《哲学大辞典•上》,对“元科学”的解释是:“元科学”,亦称“元理论”。以科学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科学的性质、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元科学”概念最先由逻辑实证主义学派提出,认为科学哲学不把自身当作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而把它作为研究科学的本质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元科学”。该学派指出科学概念与元科学概念有严格的区别,如“力”、“质量”、“基因”等在“科学内部”出现的名词是科学名词,属于对象语言;“规律”、“理论”、“说明”、“确认”等用来“谈论科学的”、表示科学的陈述或活动特征的名词是元科学名词,属于元语言。科学内容不影响元科学名词的意义,元科学名词的意义不是科学内容的函项,不随科学中使用或接受的特殊概念、命题与论证的变化而变化。科学哲学是与任何理论的不变特征、理论的“概念”本身、“理论”的意义本身有关的理论,是一切科学的元科学。除了科学哲学外,属于元科学的还有科学学、科学技术论、科学方法论、元数学、元逻辑等。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唐莹和瞿葆奎教授、郑金洲先生分别以对话的形式、论文和考辩的形式讨论了“元教育学”〔28~31〕问题,唐莹还专门用长文介绍了西方元教育学概况〔30〕,那么“元教育学”的地位在哪里呢?对祈海军先生《哲学向元科学的演变》一文中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元科学问出的问题或者说要研究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能够澄清很多问题,可能真正走上了解惑之路。陈桂生教授的“元教育学问对”是希望能够合理地引出元教育学,进而发展中国特色的元教育学;唐莹和瞿葆奎教授的“元教育学引论”则是在“元”的广泛采撷上下功夫,冶炼一炉元教育学出来。他们对教育学的一些传统问题用概要排列的形式提出,但没有提出更新或更深的问题,如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如何可能、教育学如何可能等关于教育学的元问题。唐莹的《元教育学———西方教育学认识论剪影》完全接受了关于教育哲学的各种不同论题———汇集为元教育学(一元)的观点;郑金洲先生的“元教育学考辩”工作独特,很多工作可称精微,但包括唐莹和瞿葆奎教授在“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中提出的各种基本问题,在元教育学中都得不到拷问或有效的回答。那么,应如何总揽,如何超越,又如何真正实现元教育学的价值呢?“元教育学”是什么科学呢?他们认为教育学是一个学科群,针对这个学科群的科学问题是要一门元教育学来加以解决,唐莹在介绍西方元教育学时则将元教育学看成是教育学的认识论。但这个学科群除相关学科都带有“教育”二字外,它们又具有哪些共性或个性呢?教育学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它永远是为了解决教育如何可能以及解决怎样可能的问题的。如果一定要有一门学科研究教育的现象,那它一定是“教育现象学”而不是“教育学”。元,能元(复原———回到始初———找到真谛)吗?元,能圆(圆满———让教育学获得真正的科学地位)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这里的“元”是不是也太糟粕了,是烂“元”或者说是“元”烂。陈桂生先生与瞿葆奎先生都是我国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但他们也存在局限性。在他们的时代,甚至于现代,对科学的分类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总是以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即使在元科学出现以后,也特别强调元科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研究科学的性质、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显然科学的性质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应该说科学的性质不同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如何概括与实践相关的科学特征,给实践科学一个贴切的命名,这也一直在讨论中。即使分析哲学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对分析哲学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或发展帮助多数人也还是来不及接受,并思考如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的工作实质是什么?边缘科学、交叉学科、技术科学、综合科学到底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质如何?等等。在国内也许有一些人开始学习运用元科学,但还没有达到自觉的运用元科学思维———以真正的教育中的问题、难题为解决对象。运用元科学思维讨论研究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解决科学的分类问题,这是一项元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但却一直裹足不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虽然笔者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真正有所进展则是近一二年的事,而且还需要时间进行完善,更需要时间来证明是否能行。因为缺乏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统一认识,如果在元科学分类的意义上界定教育学的科学属性,以及对带有教育名词的学科属性进行把握,匆忙地提出“元教育学”就可能是一个冒失的举动。元教育学不应该使教育学更加浮华。笔者很喜欢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哲学的科学化是元科学的根据,分析哲学则是更进一步要实现哲学的技术化———后科学时代,即设计科学时代。关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在文章开头已经做了一些交待,在此不再讨论。值得欣慰的是讨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与教育(学)的元问题、教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竟然是同一的,这样的意外也许不属于意外,这是不是本质直观的反映,或者是奥卡姆剃刀魔力的作用呢?要说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关于教育学中的事理研究。“事理”〔32~33〕是什么“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解决的问题有关的道理也;符合“事理”,使所做之事不出任何的纰漏,也即把事情做到极好的程度,所以我们将符合事理看成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事理学或事理研究则是关于我们如何能够将事情做得好或完美的学问(科学)。事理包括协调物理、切合文化伦理以及顺应天文地理。事理学或事理研究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一般讲可称为复杂性科学或复杂性系统工程。我国著名系统工程科学家顾基发教授在研究软系统工程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的概念,并用中文拼音“W-S-R”称其为软系统工程方法论。总体上我们可以将系统工程学称之为“事理学”。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时候,也希望能将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的学理说清楚,于是在对顾基发教授提出的“W-S-R”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事理的理解提出了“物理—事理—文化伦理—天文地理”的概念。前两个提法与顾先生的提法一致,但对顾先生的人理,笔者用“文化伦理”取代是因为人理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文化伦理则是比较明确有据的;由于天文地理是一种环境规定性,与物理不是太相符合,所以也就单独提出了。在科学上,事理不同于物理、天文地理和文化伦理,如果我们不能在科学里面找到它存在的理由,那么就难以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更有力的武器或方法论的工具———即逻辑和数学,借助数学与逻辑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建模处理,以达到优化选择的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目标水平。因此,“教育学要进行事理研究”〔34〕是有其客观依据的———我们“做教育”,而教育做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做对了事,正确地做事了没有,事理研究更在于后者。当然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是分不开的,如果做了错误的事而又是用的正确方法,那其危害会是倍增的。教育学研究事理问题与其他科学学科研究事理是不同的,是相对独立的〔35〕,是基于教育实践要求的。关于事理,人们还有以下认知和体悟:“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和。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蕴涵着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在具体的事里,我们才能知道物是否合乎特定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人情、价值标准等。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36〕。“事理”即人为事物的诸元素之间存在着的普遍和必然的关系。以事理方法研究设计文明的目的,就是基于对设计文明面貌的感性还原,通过对人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作用的理性重构,探求一般抽象的人为事物之事理,“设计文明之哲学”〔37〕。

科学教育论文篇7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科学教育论文篇8

一、博弈:大学人文教育湮没在科学教育的光环之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满足和解放了人类的某些需要,但也诱发了某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欲望。当下的景象是,享受物质的现代人正被物质所俘虏,拥有物质的现代人正被物质所拥有,甚至患上了某种“物欲症”,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忘记了自己追求财富的目的和初衷,也忘记了人最值得选取的生活不是为了生计而劳碌,而是在闲暇中自由而理性地沉思。正如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所诘问的那样,假如“电视、广播、体育运动以及报刊停止活动四个星期……人们不得不重新依靠自身力量的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呢?”弗洛姆之问,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对科技依赖之深,也折射出人类的某些缺失。人类究竟如何才能走出科技依赖和人文缺失的困局?答案是“不能没有人文教育”。然而,人文教育在虚化和式微,科学教育被过分推崇。对于一些大学而言,人文教育如同“鸡肋”,弃之可惜而食之无味,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往日的荣耀不再。对管理者而言,强调科学教育意味着大学更好地顺应了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适应能力,很显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学生。对于学习者而言,选择接受科学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诚然,与科学教育相比,人文教育好像既不能为国家、社会、企业乃至大学自身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推动人类文明大步向前。因此,在崇尚快捷与效率的当代社会,人文教育容易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并被遮蔽在科学教育的光环之下。客观地说,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精神的缺失去否认科技的价值,不公道也不客观。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科学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推动人类文明大步迈进的同时,整个社会付出了人文缺失的惨重代价。正如“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理性的时代必须接受感情的审判”。纯粹的物质追求必然导致灵魂空乏,盲目的科技依赖难免诱发精神贫瘠。从长远来看,人文教育被搁浅的后果是“大学没有风格,校长缺乏荣誉,学术失去标准”。因此,如何在科技建构的物质世界,为人文世界保留一方空灵宁静的精神园地,是大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二、追本:大学人文教育的本质与功用

西方早期的哲学知识,主要是关于宇宙世界的,像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阿纳克西曼德的“世界源于无定”,阿纳克西米尼的“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毕达哥拉斯的“万物都是数”,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揭示的都是世界本原或“无物常住”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哲学家只关注宇宙世界,是不是没有哲学家关注人自身?当然不是。譬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就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是公认的“最早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的人,使它在人的城邦中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和善恶”。关于人的认识和探究,为人文教育拉开大幕,奠定了基础。

(一)人文教育是人本身的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大学诞生之初,其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或是根基于人文的。当今之大学,人文教育往日的辉煌不在,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教育,“科学给我们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有时谈论‘合乎理性的艺术’和‘科学的伦理学’”]。知识哪怕是科学知识的力量,最终也是来源于人的力量,如果人不能很好地释放和驾驭这种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只会给人类徒增烦恼甚或危险。人文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它帮助人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让人更像人。“人类的幼年和很多低等动物的崽子比较起来,原有的效能差得多,甚至维持身体所需要的力量必须经过教导方能获得”。受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之后,人从潜在的人转化为现实的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生长为一个“社会实体”。教育不仅让人成为人,而且让人更像人,变得更强健、更智慧和更高尚。也就是说,因为教育,人才认识了自我,才凤凰涅槃而成就人性;因为教育,人才懂得由己推人,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因为教育,人才灵肉合一,摆脱外物的牵绊与束缚,走向人的自由、完善与超脱;因为教育,人才正本清源,懂得珍惜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大卫•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教育自然也绕不过人性。离开了人性,教育就找不到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人性,人所参与的文化、艺术、社会乃至宗教活动都将失去立足之本和存在价值,更遑论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特殊使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更不可或缺的是“人之为人”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否则将是“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二)人文教育是人之化成的教育

1.人文教育让人类自身得以化成。《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先化成人自身,然后化成天下。而这一切则依凭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不是知识的拼盘教育,而是一种在人文精神观照下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人文精神来认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科学与道德、存在与思维相互交通、相互映射、相互吻合的教育。因为人文教育不是将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创新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是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强调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人文渊源和价值理性,通过“人文化成”的内在影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人文教育是根本性的,“大学教育的真正而且充分的目的不是学问或知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或理智,抑或称之为哲学体系”。缺乏思想或理智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是片面的或单向度的人,是真善美割裂的人。人文教育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尤其注重教人以“怎么样”的自觉态度和“应如何”的道德责任感对待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教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2.人文教育让人从本我走向超我。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本我是无意识的,不为个体所觉察。而超我则与此相反,它按照“道德原则”行事,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从“本我”走向“超我”的过程,无疑是一个人逐步获得道德生命、意义生命的过程。人因道德生命和意义生命的获得,才算是真正从一个自然实体成长为一个社会实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但是,从本我走向超我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它依凭于教育,依凭于人文化成。

3.人文教育让人诗意而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人文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它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人文教育以服务于人的生活和生命为使命,它提升人的生命境界,让“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让“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因为有了人文教育,“物质世界带着诗意的光辉向人们发出微笑”(马克思)。因为有了人文教育,人诗意地存在,人自由地存在。因为有了人文教育,人才能有“少年听雨歌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的沧桑体验,才能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深刻感悟,才能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自由心灵。

三、溯源: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初状态

科技可丈量出物质文明的长度和深度,但不能评测出精神世界的广博和深远。在现代科技的度量衡面前,人文似乎已变得一文不值。换言之,“我们在利用技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允许它抽空我们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我们对现代科技的迷恋使我们用量化的计算取代质的评判、用技术手段取代真正的人类目的,并最终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除了技术意义之外,别无所有的世界”。值得庆幸的是,当国家、社会、乃至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社会团体把对科技的迷恋和依赖推上顶峰,科技王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开疆拓土之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觉醒,重新反思人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士意识到:人文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对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对人文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教育是大学的原初模样,即中世纪大学设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科,而文学科是学习法学、医学和神学的基础,是必学之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尤其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后,科学教育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人文教育则日益暗弱。纵观今日之大学,科学主义勃兴,人文精神萎靡;科学教育身披金甲圣衣,背后光芒万丈,而人8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文教育则粗布麻衣,少人乃至无人问津了。尽管一些大学依然坚守着人文教育的最后防线,但却被扣上老旧、保守以及不合时宜的帽子。不难窥见,人文教育“它本崇高,却被贬抑了;它本分量极重,却被视之极轻;它本悠久,却被忽略了;它本古老地存在着,却被现实地遗忘了”。人文教育的这种式微,不仅是大学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一种隐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的觉醒,大学更需要人文教育的回归,人文教育也必须回到大学的怀抱。一个只顾埋头走路而不懂得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可怕的,一所只为理性而忘却了人的大学是可悲的。令人欣慰的是,卓越的大学懂得珍视人文教育,善于创新人文教育。比如,耶鲁大学从不过分强调实用性,而是突出人文精神,始终相信并坚持那些经过证明了的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可行的价值观,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发展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并将人文学科视为学术研究的正统。20世纪80年代,在自然科学盛行、人文科学遭到非难和贬低的潮流面前,耶鲁大学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成立了“惠特尼人文科学中心”,吸引了各方的人文科学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使人文科学的教学与科研能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成就了耶鲁大学厚重的人文品格和学术声望。又如,哈佛大学的人文学科不仅是人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哈佛大学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是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独特的人文教育塑成了千万学子心目中熠熠生辉的哈佛大学,也成就了千万大学森林里参天挺立的哈佛大学。再如,斯坦福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必须研修西方文化、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人类发展、行为和语言、社会过程和机构、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其中多半是人文课程。

四、旨归: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圆融统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