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月度营销方案8篇

时间:2022-05-30 22:13:28

月度营销方案

月度营销方案篇1

关键词:业财融合 营销成本 精细管理 体系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做法

(一)总体思路

从改善原有营销成本管理模式的短板出发,结合公司当前的系统建设、机构设置、成本特点等具体要素,建立“四个三”营销成本精细管理体系:

1.打好三项基础:抓好信息源头,打通信息孤岛,创新评估方法;

2.管控三个环节:营销案的事前、事中、事后,实现闭环管理;

3.做好三个协同:部门协同、省市协同、闭环协同;

4.实现三个目标:树立效益价值理念、优化营销资源配置、保障市场领先地位。

(二)主要做法

1.抓好信息源头,保证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是管理的前提,没有数据的完整性,没有高质量的数据,精细管理也就无法有效落地。在保障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营销案100%都要纳入营业系统,不进系统不报账。江西移动的营销资源主要是通过对客户开展相关促销活动,促销活动的营销案以往存在未完全纳入系统进行管理的情况,这样就不能完全统计掌握系统外营销案的资源使用。故公司通过控制管理,强制要求营销案必须纳入营业系统管理,以确保成本费用统计的完整性。

二是每月对财务列账数据与营业数据进行核对,保证业财数据的一致。由于营销类成本数据实时反映在营业系统上,而财务列账数据反映ERP系统上,为确保营销成本财务列账数据的准确,需与营业系统进行定期核对,通过持续的核对修正,数据差异率逐月缩小直至消除。

同时,公司通过制定规范实现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根据管理分析需要,明确21个营销案基础信息归集的标准维度,并对每个信息维度的具体内容做了标准规范,包括目标客户、营销目标、营业分类等等。

二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信息发起人、审核人的培训,使大家的认识理解能够统一,因为这些信息标准的概念都是初次提出,所以必须通过培训学习,让使用人在意识上形成标准一致的认识。

2.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业财信息融合

在保障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和质量后,还需打破各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业财信息融合。目前企业的信息系统种类较多,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信息壁垒,部分相关性较强的信息分别产生和存储于不同的系统,不能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也不能从全局把控这些数据,比如营销成本数据就属于其中的典型,这给营销成本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重要的信息要素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系统,管理人员无法从这些割裂开来的信息中发掘、整合出有价值的信息输出,导致大量的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数据的浪费。

如何按管理者要求整合匹配并输出需要的信息呢?首先排除人工方式,因为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如此大数据量的整理输出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那只能通过系统实现。新建一套系统平台除了需要耗费较大的建设成本和人力资源,而且由于公司内部已有的业务系统数量已经非常繁多,新系统的推广培训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基于上述因素,公司采取了在现有使用量较大的经营分析系统上开发子模块的方式实现数据的融合输出。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系统建设成本,而且减少了业务培训的难度和时间,有效提升了研究项目的推进进度和效益。

在经营分析系统开发的子模块定名为“多维营销成本分析平台”。该平台共包括六大模块和51张报表。六大模块具体是一个重点效益关注模块,两个成本投入跟踪模块:“营销成本跟踪”和“营销方案跟踪”,三个活动专题分析模块:“终端成本分析”、“促销实物分析”和“话费资源分析”。通过六大模块多维度成本分析报表的自动化和显现化展示,有效地支撑了营销成本精细管理。这样可以依据管理目标自由组合选择所需数据的参数条件,系统会根据选择的组合条件,即时展示输出所需的报表数据,这就为各级营销成本管理人员提供了管理评估营销成本的重要抓手工具,为进一步开展研究项目提供了基础的系统支撑。

3.创新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

在夯实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营销成本评估模型,协同对标管理,形成常态化评估机制。如何从系统平台的海量数据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是项目下一步实施的难点。

首先,在评估视角上必须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具体应用上,根据需要组合不同视角开展评估。其次,对多维营销成本分析平台的大量指标数据进行归类,从目标匹配度、效益、质量、标杆等四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对资源投入开展定期分析评估与不定期专题分析。每旬就当期营销活动成本投入情况进行跟踪预警;每月对成本使用效益、进度进行分析通报,及时发展问题并提出建议;每季度对成本投入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帮助合理调配资源。通过评估模型的搭建,实现了对营销成本投放的全面评估,有评价才能促进各经营单位不断改善自身短板,提升质量。

4.严把审核关,业务财务协同促进管理

打好三项基础后,通过建立营销案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控机制,促进精细管理的落地。营销成本的具体载体就是每一个具体的营销案,所以要想切实管好营销成本,同时做好对经营单位的支撑,就必须更深入一步,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具体的营销案,这样也更容易被业务部门所接受,有针对性的开展优化,项目才能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因此,业财协同,严把审核关至关重要。营销案的审批市场和财务部门必须协同,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效益管理上的专业优势:

(1)审批模板:市场、财务共同商定审批模板,明确效益测算等关键指标。营销案的审批模板必须固化,因为公司新增营销案的数量较多,只有固化标准,才能形成流程化的作业,同时才能有效管控营销案的效益指标。

(2)审批流程:各部门各司其职,以固化的流程保证审批的有效性。营销案由地市公司市场口申请,地市财务、省市场口、省财务进行审核,最后由省业支进行系统配置。通过系统设置实现营销案审批流程的固化,各节点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审批的有效性和责任的明确性。

(3)审核标准:根据管理要求,以及评估的总结,对营销案设定审核阀值。审核指标包括:补贴率、捆绑期、户均投入、最低消费等等,同时针对不同的活动设置不同的审核阀值,以符合营销案的不同属性和目标。对于特殊的营销政策有绿灯机制,如校园市场活动、集客一企一策等,因为这类细分市场竞争形式和环境不同于大众市场,所以属于“一事一议”,这就避免审核标准统一带来的制度僵硬,贻误发展机会,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流程机制,从而实现营销案审核的“刚柔并济”。

5.过程有监控,及时止血低效营销举措

在事前审核的基础上,需要及时监控营销案的执行,对低效营销案及时调整、止血。由于通信行业客户群数量庞大的原因,营销活动一经推出,客户参与速度很快,参与人数也非常大,随之的成本投入也是与日俱增。按照以往每月才能对成本投入情况进行统计掌握,如果营销活动存在效益不佳,甚至存在缺陷,则会亡羊补牢,造成成本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及时发现并调整优化营销案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多维营销成本分析平台,实现像监控收入一样监控成本,像监控网络质量一样监控成本效益。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

(1)在经分系统显要位置,对日报、月报展示资源投入,并追溯到具体的营销案,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清晰的掌握情况,更加高效地分析决策。通过这种实时“监控大屏”式的管理,非常直观有效地展示出营销案的办理情况,成本的投入情况,在行业内具有开创性的应用价值。

(2)跟进营销案的离网率、补贴率、匹配度、重复办理率等指标,对未达预期的营销案及时下线或调整。监控只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市场部门对于出台的营销案会进行持续跟踪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集中进行管控。设置这样的短流程,才能更高效地减少成本损失。

6.闭环促优化,建立效率提升驱动机制

如何使项目成果更快的在分公司进行实践验证,如何最快的复制成功案例也是公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促进效率提升方面,公司开展了两方面工作:

(1)在省公司层面拿出一定金额的成本预算额度,对项目开展较好的分公司进行成本奖励的牵引,对分公司开展的营销活动,设定奖励条件,引导资源投向,具体执行效果同时影响下一期预算的下达,如终端补贴额度的预算下达。这样通过闭环管理,极大的加快了项目在分公司落地实践,有效地牵引资源的投向,使上下一致协同,推动项目向纵深落地。

(2)根据营销案的评估结果和市场反应,优化审核规则、评估模型和标杆指标,总结优秀案例进行展示推广。通过结果反馈,对前端流程进行再优化,如此形成流程的闭环完善,不断改进,结果输出也更具价值。同时要求分公司每月上报案例共享材料,省公司从中归纳梳理,再进行全省推广,使成功经验得到复制扩大。

二、研究过程

(一)组织保障

2013年初,公司决定启动实施《基于业财融合的营销成本精细管理体系研究》项目,项目得到公司一把手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这为后期项目得到顺利的实施以及多部门大力的支持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保障。

项目确定后,由财务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制定了项目的整体思路和计划,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完成的时限。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公司实现了业财数据的融合,建立了“多维营销成本分析平台”。平台建成后,还需要进行数据产出的正确性验证,有些数据存在诸多口径的问题,也需要逐一明确,并记录在案,这为以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搭建基础数据库

通信行业营销活动繁多,更新快,但这些活动都必须纳入BOSS系统进行配置押金代码,以BOSS押金代码为主线条,与业务部门商定每个押金代码需要管理的内容,例如:营销案目标客户、资源使用类型、营销活动目标、营业分类、每户补贴成本资源额、预存款、最低消费、捆绑期等,通过反复讨论及征求意见,最后确定21个分析维度,同时规范21个维度标准基础信息填写。在营销活动配置申请时,由地市市场部填写好标准基础信息,经财务部审核后,由业务支撑系统部将营销活动基础信息字段配置到BOSS系统中,每个月月末,业务支撑系统部根据当月营销活动办理情况,自动提取当月办理的营销活动基础数据,财务部将营销活动基础数据提交省、市业务部进行核实无误后,导入营销成本平台基础库,经分营销成本平台根据营销活动基础数据库,结合当月营销活动办理量,自动计算不同维度营销资源投入。

(三)搭建营销成本平台数据展示表

在营销活动基础数据库建好后,可以结合BOSS系统不同用户群,自动组合展示不同维度分析报表,在营销成本平台报表展示方面,深入业务领域,提供展示切合业务语言的报表。同时,报表展示考虑业务部门使用习惯,可以自动组合提取不同维度报表数据。

(四)评估模型确定

平台建立后,后续的营销平台评估模型搭建非常关键,这对后续的营销案管控提供指导方向。因此,在设立过程中需要特别业务部门关注重点,评估模型也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和要点,如果没有好的产出,基础打得再牢,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因此,在设立评估模型时,可以邀请公司非常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业务成员参加,而且必须由财务和市场部门共同参与,避免产出的成果不能落地,不能起到实效。在评估模型确定过程中,结合业务部门意见,可以在匹配度、效益、质量和标杆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五)营销平台使用推广

在营销成本平台建立后,只有业务部门的点击使用才能体现这个平台的价值,因此,在营销成本平台建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公司在全省范围进行对项目成果推广宣传,酒好也怕巷子深,推广工作必须要予以重视。通过培训、地市巡回、生产经营分析会、项目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开展项目实践检验和优化修正,使研究课题在省市县公司都得到了较快实践推广,并在公司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当前课题研究成果已贯穿于公司的各个运营环节,成功应用于经济生产。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公司取得了较好效果,营销成本精细管理已贯穿于公司的各个运营环节,提升了公司营销费用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颗粒更精细

随着系统支撑的完善和管理体系的下沉,营销成本管理的颗粒度更加精细,失血点和消肿点的查补更加敏锐。比如公司可以将投入的营销成本按照客户颗粒进行细分,也可以按照产品颗粒进行细分,也可以按照组织颗粒进行细分,同时还可以跨类别属性,进行多维的颗粒细分。基础数据的细分,给管理的深入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评估分析更有效

评估分析常态化,并与市场紧密结合,落地执行更有成效,主要效益指标显著改善。业财融合的分析结论,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营销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共同的推动,可以使结论转变为行动,从而使评估分析真正影响营销行为,才能有效提升成本投入的效益和效果。通过持续的评估分析,相关重点监测的效益指标得到持续的改善提升,也使大家看到了改变所带来的成果变化,从而形成内生动力,使营销成本管理的每个环节,能够积极主动融入到整体管理体系中。

(三)过程管控更得力

实现营销案的闭环管理,过程管控能力显著提升。由于管理体系涵盖了营销案从事前申请,到事中执行,再到事后评估的全过程,整个过程都明确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任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异常,都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预警,从而使营销案的过程管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标杆牵引更有力

将标杆向业务层面纵深推进,业财协同实现标杆管理的有效落地。没有对标,就不知道好坏,不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通过建立全面多维的成本效益标杆体系,使成本的管理结果直接显性化的展现到大家面前,这就促使成本效益不佳的单位不得不着力提升自身的短板指标,管理较好的单位贡献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管理氛围,也进一步加强了全员的效益观念,形成了一种管理文化。

(五)成本投入更透明

月度营销方案篇2

三年前,有一家行业排名居全国前三位的大型企业利润下降,销售额下降,我们应邀去该企业作诊断。我们发现,该企业近三年内应收货款累计高达3600万元,这是造成企业经营周转资金严重不足,销售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让该企业财务处用了近十天的时间查清了这3600万元的应收货款是由1000余项销售业务形成的。这就是说,该企业在三年的时间内,几乎平均每一天都要发生一起应收贷款事件,而该企业在三年的时间内没有认真追究过一起应收货款事件当事人的责任,也没有从营销管理制度上对杜绝应收货款现象的发生作出过一次认真的反映。结果,仅应收货款这一项不良资金的增加就使该企业每年损失了360万元的利息支出和720万元的通货膨胀损失。这个案例就是一个营销无监控和管理无反馈的典型案例。而无监控和无管理反馈仅仅是“六无销售”当中的“一无”。

常盛不衰的优秀企业在营销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消灭了“六无销售”。一些设备很好、产品很好、技术很好、市场很好的企业何以红火了一阵子而最终又败下阵来呢?究其原因,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残缺不全的 “六无销售”。

那么,什么是“六无销售”呢?“六无销售”就是:

1、营销人员无定期的考试、考核、选拔、竞争和淘汰。

2、营销人员无定期的业务培训、营销管理制度和政策培训。

3、企业无系统配套的营销管理制度和与各项营销管理制度相匹配的营销管理政策。

4、企业无目标明确的年度、季度、月份市场开发和营销计划。

5、营销人员无根据企业营销计划制定的具体销售活动方案。

6、对企业营销活动的过程无监控与管理反馈。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要想保持企业常盛不衰,从市场营销管理的角度来看,消灭“六无销售”是至关重要的。

l、关于营销人员无定期的考核、考试、选拔、竞争和淘汰的问题。

首先,营销是企业的生命线,营销人员应该是企业中最优秀的人员,营销人员必须适应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需要,具备完成企业市场营销目标的知识背景、职业道德、工作经验和能力。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革命、知识爆炸、市场不断更新的时代,营销人员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时效性越来越短,如果营销人员没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学习能力,就有可能从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蜕变为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业务人员。因此,厂长经理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根据市场变动的需要向营销人员提出学习的新任务,并定期考核营销人员掌握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水平,以检验营销人员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是否符合变化发展的市场的需要。其次,对营销人员的业绩要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开发的能力和业绩,客户档案与客户信用等级管理的能力和业绩,销售回款率的高低与回款控制的能力和业绩,销售目标完成情况等等。业绩考核是决定销售人员报酬、奖惩、淘汰与升迁的重要依据。再次,企业必须建立营销人员的竞争与淘汰机制,这一机制的要点是:每年按一定的比例通过考试、考核、培训选拔培养一些新销售人员,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因身体原因、知识原因、业绩原因、职业道德等原因不适合继续担任营销人员的人辞退出营销队伍,另行安排工作。建立营销人员竞争和淘汰机制的难点是企业中的裙带人情关系,一旦营销人员的竞争淘汰机制在个别人身上失效,整个营销队伍的素质和企业整体营销管理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必须实行极为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即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亲属等应尽可能的不担任营销工作,同时应在制度上规定,企业主要领导入座回避其在企业内亲属的工作调配问题。

2、关于营销人员无定期的业务培训、营销管理制度和政策培训的问题。

让不懂得产品知识、推销知识、市场知识的人员去开发市场和推销产品就如同将不会游泳的人推入大海一样,个别人员经过挣扎可能会幸存下来,但大多数人员则淹死在市场海洋里。营销人员大多需要独立地开展业务,开发市场,往往处在一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环境中,君命或许可以不受,但企业的营销管理规章制度是不能违背的,否则,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就可能形成一个个的“黑匣子”,使企业的营销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之中,最终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定期的进行营销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培训与对销售人员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是同等重要的。它是实现企业“阳光下的营销工作”和实现营销人员“阳光下的收入”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维持老业务还是开展新业务,培训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总是把培训看成是一项能够获得高额回报的投资,所以在他的预算中总是给培训提供足够的资金,使营销人员在业务工作中总是准确地按照培训要求运作。

营销培训可能达到的目的是在月报表、年报表的底线上增加净收入。有关销售培训的几条基本原则是:

——决不要认为所谓“有经验”的员工就是成功的推销员。

——决不要认为推销要旨一经传授就能轻而易举地学到手。

———培训必须接连续的有规律的定时方式进行,因为待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用途、成本和利润率都在变,顾客在变,市场在变,时代在变,推销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应随之而改变。

——销售培训必须连续地反复进行,经常改进,精益求精。

——培训工作要不断进行不能停止。

3、关于企业天系统配套的营销管理制度和与各项营销管理制度相匹配的营销管理政策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销售工作要想不出大的问题,先决条件是,在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上没有明显的缺陷和遗漏,营销管理制度系统配套、互相制衡,并有相应的营销管理政策与之相匹配。譬如,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企业对违反企业规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销售人员,从制度上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但是,实际上,这些处罚规定无法实施,因为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营销人员经济责任保证金制度,致使一些靠吃回扣个人发了财而给企业造成巨额无主应收款的业务人员,一旦事发,一走了之,企业在事实上无法对其进行惩处。

企业营销管理制度是否系统配套、互相制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题是否在制度上同时作出了明确具体和可行的规定:

——是否对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是否对鼓励做的工作作出了有激励性的奖励规定,是否对禁止做的行为作出了有效的处罚规定;

——是否对各项奖励规定的实施作出了及时兑现的规定,是否对各种处罚规定的实施与执行作出了制度保证。

很多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不配套,好象缺了一块板的“木桶”,盛不住水。其特征是:许多应当受到鼓励的没有受到鼓励,一些应当受到惩处的没有在制度上作出规定;对应该鼓励的行为缺乏制度上的奖励规定,对禁止的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制度;该奖励的不能及时兑现,该处罚的无法实际执行。

4、关于企业无目标明确的年度、季度、月份市场开发和营销计划问题。

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营销计划,营销工作失去了目标,产品开发不调研、各种营销策略、方案、措施不配套,预算不确定、人员不落实、营销活动无空间和时间概念,也无营销过程监控和效果检验措施,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营销就象一头闯入火阵的野牛,东冲西撞,最后撞得头破血流。

我们遇到的一家小型生产食品的企业就是这样,在不进行任何市场调研的情况下,靠拍脑袋上了一个新产品,产品推人市场后销售不旺,马上求助于广告,在不建立营销网络的情况下,花了六、七十万元作广告,结果没见任何效益,当年亏损一百多万。我们介入后,为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季度和月份营销计划,确立了明确的销售目标、回款目标和一系列相关配套实施方案。仅仅半年时间,该企业已经钮亏转盈,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优秀的企业除了有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之外,通常都制定育年度、季度、月份市场开发和营销计划。营销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和企业的现状;

———制定明确的销售目标、回款目标和其它定性、定量目标;

———根据目标编制预算和预算分配方案;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落实具体执行人员、职责和时间。

5、关于营销人员无根据企业营销计划制定的具体销售活动方案的问题。

很多企业的高级营销管理人员都能够及时制定出年度、季度和每月的营销计划,并能够在每个计划期末依据计划所规定的各项销售指标、任务和工作内容来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企业销售工作实现企业营销计划规定的目标。因为,企业的每一个营销计划都需要有一个或者许多具体的销售方案与之配套,销售计划中的每一个指标都要分解到不同销售人员头上,通过每一个销售人员的具体销售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今年二月份,我们应邀到一家企业进行营销咨询。该企业有规范的年度、季度和月份销售计划,计划指标合理,计划工作内容也切实可行,但计划却总是完成不好。什么原因?原来计划的各项工作内容从未具体地量化到每一个销售人员头上,企业的销售人员没有一个人根据分解到自己头上的指标和内容制定过营销方案!再一了解,该企业的销售人员竟无一人知道应该怎样制定自己的具体销售方案!我们派出销售专家为该企业的销售人员制定了个人营销方案的具体样本,通过培训,使该企业的每个销售人员学会了根据企业营销计划制定销售方案的本领。现在该企业的销售人员逐月制定自己的销售方案,方案具体到每一天的工作,具体到每天跑多少里路,拜访多少客户,争取每个客户完成的销售数量等等,方案执行的情况每天要做记录,每月要进行总结。结果,奇迹发生了,该企业的销售计划从四月份起月月超额完成,4—8月份销售额和回款额都大幅度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额与回款额。

6、关于对企业营销活动过程无监控与管理反馈的问题。

月度营销方案篇3

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对地产公司营销费用进行细化管理,提出了改进方法以满足营销费用日常管理及核算等的要求。

关键词:

营销费用;管理;核算;方法;地产集团;项目公司

营销费用是指地产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为销售及推广而发生的费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中不断规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管理水平已成为房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除部分小型地产公司为独立的地产项目外,多数中大型地产公司都成立地产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地产集团”),对下属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分设独立法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营销费用作为地产项目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从地产集团制度规范的层面上强加管理,保障整个地产集团范围内营销管理组织机构的科学、持续、稳定、高效。

一、营销费用总体控制目标

项目公司营销费用由其营销部编制,总额及使用情况由地产集团营销部负责监控及考核。根据项目大小、销售业态等多种因素来确定营销费用的控制比例。参考国内十大上市地产集团营销费用的花销情况,本文提出住宅项目整体营销费用不超过项目总可售货值的2.5%(地产集团亦可根据项目公司情况自行调整控制比例,下同),产业项目整体营销费用不能超过项目总可售货值的4%;营销费用不允许超限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调整,须经地产集团集体决策与联签后方可调整执行。营销费用中推广费用的8%用于地产集团品牌运营及绩效激励。

二、营销费用的分类及核算

营销费用二级项目总体可分为以下五类,其下又涵盖了更为细致的项目,详见下图分解。1.推广费包括:2.销售管理费包括:3.配套设施费包括:4.咨询费包括:

三、日常管理要求

1.登记要求项目公司营销部负责建立营销费用电子台账,确保每项费用及时录入,在费用发生前上传合同并录入管理系统,如:ERP系统。项目公司营销部对所有的营销费用应按前述分类进行统计,便于地产集团形成营销费用历史数据与知识沉淀,指导后续费用编制与控制。2.营销费用预算控制营销费用可实行预算管理,年初拟定“项目全年营销费用预算”并分解到月,每月根据实施情况编制“月度营销费用实施情况及下月营销费用调整计划”,一经确案,不得超支使用。3.检查要求地产集团营销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目营销费用电子台账及控制系统录入情况进行检查,并于次月7日前将项目公司营销费用发生情况进行公布。4.销售资料编制及备案要求项目公司营销部需在规定时间内编制销售日报、月报、台账、营销费用月报表,经营销及项目公司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地产集团营销部备案。地产集团营销部需在规定时间内编制营销月报,经营销部负责人审核后,通过呈批如:OA形式,在地产集团内部进行公示。5.营销过程监控地产集团营销部分管项目公司的对接人应每周(本地项目公司)或每月(外地项目公司)至少一次到项目现场进行营销工作沟通,了解项目营销情况及当地市场变化,提出阶段性营销策略,与项目公司营销部共同商讨应对方案。同时,重点关注如下内容:实际销售价格与审批备案销售价格的一致性;销售、回款进度与计划的偏差;销售台账的准确、完善、按时更新;客户资料的完备性;销售及公示资料的完备性;销售示范区环境整洁性;销售人员培训记录;推广活动审批程序;合作单位甄选过程文件及审批程序;销售变更文件的完备性;户外广告与维护情况。6.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旨在整合地产集团的品牌资源,建立领先的企业品牌优势,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形成地产集团品牌的标准化应用,提升集团品牌的整体价值,建立品牌聚焦型的企业组织。地产集团营销部依据整体发展战略,负责整个地产集团品牌的整体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协调与整合所有项目公司的媒介资源,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公司参与年度品牌计划的实施。为整合企业品牌资源,地产集团营销部可同所有项目公司协调,按其年度营销费用8%以内,来支持集团品牌推广活动,项目公司应从大局出发予以支持、落实。新项目启动时,项目公司要首先实施集团品牌落地计划,通过工地广告围挡包装、网络推广造势、媒体营销、业内营销等方式,将集团品牌落地,为下一步推出项目品牌做好铺垫。项目公司在营销推广过程中,必须规范使用VI,对于地产集团LOGO的组合与使用方式应按照统一要求,使用标准字与标准色,地产集团营销部负责指导、监督。营销推广过程中对于地产集团的介绍,必须通过地产集团营销部的审查后方可对外。项目公司营销部系地产集团品牌实施的具体执行部门,项目公司营销部应积极维护集团品牌、项目品牌形象,对于项目公司所在地媒体危机事件与公关危机事件及时向地产集团营销部预警,并在其指导下,第一时间采取必要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7.营销知识转化管理营销后评估:项目结束后,应由项目公司营销部对项目营销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上报地产集团营销部进行备案。营销案例库建设:地产集团营销部针对项目公司营销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专业剖析并形成营销案例,为项目公司及后续项目的营销工作提供借鉴。营销专业培训:地产集团营销部每年应制定营销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地产集团营销经验传承,组织项目公司营销部之间的营销经验交流,组织营销人员参加内外部专业培训。8.重要会议管理重要会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项目定位、销售价格及调整、营销指标及调整、年度/半年度营销费用指标及调整、特殊/预算外营销费用、年度/重大营销方案、重要合作单位甄选、企业品牌推广等。重要会议汇报主体:项目公司营销部负责人或地产集团营销部分管项目的对接人。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原则上为地产集团董事长、总裁、分管领导、营销部成员、项目公司总经理、分管负责人、营销部成员。若有特殊情况需其他人员到场,项目公司营销部上报地产集团营销部审批通过后方可参加。重要会议通知机制:发起会议的主体需于会议召开前7日将会议邀请发至地产集团综合部并抄送营销部并提前3日备案汇报材料。如有变动,需提前1日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

四、结束语

相信项目公司及地产集团按照上述管理及核算模式来规范营销工作,会使得整体管控模式更上一个台阶,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房地产企业营销费用控制比例》.

月度营销方案篇4

1.周工作计划要求.

2.周工作计划主要内容.

3.针对公司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希望,包括需要的支持,书面表达形式的

要求.

1.周工作计划要求:

1.1.周工作计划是根据月度工作计划、本周公司主要工作和部门主要工作的要求,明确每个营销人员一周工作的指南,实际上是月度工作计划的分解、分步实施、检查落实、改进调整,以期最优完成月度工作目标。所以说,除特殊情况外,周工作计划必须按照月度工作计划的主线和思路来制定,不能随意改变已确定的月度计划,而另搞一套。

1.2. 对于周工作计划,凡是重复月度计划内容,即已列入当月度重点工作、销售计划、植入计划、回款计划、VIP培养计划等项工作,并有明确目标、详细方案的,除因故有重大调整外,不需再用文字叙述,可按月度工作计划分类注明(同月度工作计划指南8.4费用分类及说明一致)。

1.3. 根据公司和部门临时或阶段性重点工作,需要在周工作计划中新增加的工作安排,应按照月度工作计划指南的要求,列出原因、目标、方案及需要公司的支持,否则公司和片区有权不予批准。

1.4. 销售人员,包括团队(部门)主管,必须在每周日17:00以前,将周工作计划交给团队(部门)主管(不论以何种形式),由团队(部门)主管负责在当日上传给营销总监(或负责营销管理的经理)。

1.5. 周工作计划在每周营销团队的周工作会上予以审批。周工作会除非常特殊的情况外,原则上不允许随意变更会议时间。若需调整会议时间,必须经营销总监(或公司分管营销工作的经理)批准后才能调整。

1.6. 周工作计划拟定应在周工作会完成,全部审批工作应于每周工作会次日完成。

1.7. 周工作会由团队(部门)主管负责召集和主持,团队(部门)主管(经理)还承担以下职责:团队个人周计划的收集;团队周计划的汇总、整理与拟定;周工作会记录,文字小结与上传汇报;周工作计划的落实、监控、检查、小结、上报。

1.8. 周工作会的安排,周工作计划的最终审批权归营销总监(或公司分管营销的经理)负责。超时限审批按公司超时限管理要求,可依级别逐级递减审批执行。

2.周工作计划主要内容:

2.1. 客户周拜访计划:

2.1.1. 客户周拜访时间的安排,见周工作计划范本。

2.1.2. 周拜访计划应按公司对客户分级和VIP分级的拜访、交际活动的频率要求,月度拜访和交际频率总的计划来统筹安排,确保月度VIP客户培养计划的完成。

2.1.3. 每周主要拜访计划一旦确定,不应随意改变。确因工作需要,拜访计划必须更改时,当事人应提前半天通知销售秘书或部门主管,以便随访人员重新安排随访时间。否则出现上级随访不能完成或上级抽查拜访不能确认其真实性,当事人均将按“误工”记载,由随访(或抽查)管理人员向销售秘书处说明,记入当月考勤,依公司考勤制度处理。

2.1.4. 营销人员应将每天的主要工作,列为每天上、下午头二项拜访计划,以便上级更好地选择随访时间,保证工作计划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1.5. 营销人员的拜访考勤,由团队(部门)主管负责,并由后者于当日将考勤记录通知销售秘书进行登载、汇总。

2.2. 本周的主要工作。

2.3. 本周VIP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2.4. 本周主要植入工作及相关活动方案。

2.5. 本周主要回款工作及相关活动方案。

2.6. 本周主要销售工作及相关活动方案。

3. 针对公司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希望,包括需要的支持,书面表达形式的要求:

3.1. 对公司工作中做得不够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仅仅是要公司的支持,以便公司修订政策,更有利于营销管理。

3.2. 重点应对公司的营销战略、产品引进思路、客户的交流、营销区域的管理,提出自己建设性意见和要求。

3.3. 对营销后勤保障工作,对内务工作中影响销售工作的人和事,提出批评和整改要求。

3.4. 对于营销培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月度营销方案篇5

诚然,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营销预算规划,即使有的也不过是一个销售额目标而已。至于如何规划产品线,如何组织安排人员和企业的组织架构,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出区域性的操作策略和整体营销品牌的传播往往不得要领,或顾此失彼,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思考和布局。为了更有效协助企业走出这些误区,发挥自身实力,确保资源的有效投放和精准投放,笔者在此同读者一起从营销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一个企业的营销预算规划。

一、 营销预算规划的误区

1. 企业有营销预算规划,但是营销预算规划的制定人和营销规划的执行人是两路人马,各干各的,呈“两层皮”状态。这样将导致营销预算规划要么偏离实际情况太远而无法实施,要么是因沟通不畅而得不到有效落地。

2. 企业制作了详尽的营销预算规划,但该规划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变通灵活性,假如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将导致所有的预算形同虚设,同样导致无法有效落地的状况。

3. 营销预算规划被严格执行,但从开始就面临费用拮据不够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岁末下一个营销预算规划周期的开始,最终形成营销预算的失控,企业往往陷入一个要么投入了可能有销量,要么投入了可能没有销量的怪圈之中。

4. 营销预算规划的目标设定太高,以至于在业务员具体执行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导致月月考核不达标,收入下滑,积极性低落,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团队信心丧失。

5. 营销预算规划的内容被偷梁换柱,规划的费用科目清晰,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被操作人借用市场需求的理由将之随意转变成另外的费用支出,使得公司在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投入不足,影响品牌形象和后期销售收入的提升。

上述这五个问题乃是当前很多企业在营销预算规划中面临的常见误区,依笔者多年销售经验分析,这五种误区都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个中原因有如下几种。

第一, 做预算规划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历史经营目标脉络的延续,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企业老板可能不会经常变,但职业经理人却是年年都有可能变动,在这种职业经理人操作的大背景下,短视的老板必然在利益和任务的双重目标下压迫营销操盘者实施短期的经营策略。因此,凡是能增加销量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他们的选择,而这种方法是否会损伤品牌的价值,是否是一短期临时性的行动在他们看来并不是首选的标准。最终的结果是,今年的招数和明年的招数极其雷同,而每年的忙碌都是为当年的销售任务,对于去年的成果继承与下一年的营销目标是丝毫不在乎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没有连贯性的战略迷失表现症状,毕竟企业不仅仅是为了存活,更是为了发展,没有了基于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行动,那么每年的忙碌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第二, 做预算规划的时候往往都是企业内部由上而下的拍脑袋拍出来的,缺乏由下而上的互动沟通和必要的落地数据和事实来支撑。尤其是有很多企业都是老板指定财务部或市场部相关人员依据往年数据拼凑出一个所谓的预算规划来。这样,虽然职能部门很容易完成任务,但营销人员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因对该规划认知上的不了解而形成行动上的不配合,甚至有时候会形成内部的矛盾。

第三, 将营销预算规划当成花钱的游戏规则,缺乏针对性和具体行动操作方案内容支撑。这也是很多企业的所谓营销预算规划不过是一张任务分解表而已,至于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的。这样将导致的现象就是营销部门为了花钱而花钱,缺乏行动的前瞻性,每次花费用都是临时抱佛脚,实在不行就直接面陈总经理或董事长陈述理由,据理力争。当然这样能增加操作执行的灵活性,可是当这漫无目的的费用单据像雪片一样飞向财务部门时,这将是企业的决策层噩梦的开始。

上述的分析,只不过从营销预算的战略性、系统性、灵活操作性这三个最重要的角度对其给予针对性地管窥分析。并不能穷尽其所有的变数原因,从上述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完整营销预算规划的缺失,绝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将影响企业一年甚至几年的发展轨迹。因此,如何制作一个既有全局战略性规划又有局部针对性市场操作的科学合理营销预算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营销预算规划的要点

营销预算规划是一个企业整体的事情,绝非是那个独立部门或者某个人的事情。具体注意事项有如下五个要点:

1. 营销预算规划的目的性要明确。

国内很多企业的战略大多不是呈现在组织的实施内容中,而是存在于组织领军人物的大脑之中。这种企业老板非常清晰企业未来的走向和动作,但员工却是处于迷茫和被动跟随过程中,这是典型的隐形战略企业形态。这部分企业最常见的行为是老板“拍脑袋”式的决定,其本质体现就是一个企业当年的营销目标数字而已。这个数字是因何而来?为何而设?等等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诸多关键性问题除了老板一个人外,企业其他所有员工都不甚清楚。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营销预算规划是为战略服务的,企业的战略乃是包括企业未来的三至五年内企业要集中所有的资源所要突破的方向,这种方向一旦突破则对企业而言可能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或市场销量的提升。

2. 营销预算规划的内容要具体清晰。

营销预算规划的内容最终是要落实到人员去执行,没有动作的规划只能算得上是空洞的规划。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营销预算规划内容既要有具体的方案,又要有明确的责任体系,还要有相应的具体组织和完备的绩效考核方案,每一个要点的缺失都将使得预算规划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主要内容包括:营销目标设定、营销市场规划方案、市场新品上市方案、市场促销和推广方案、市场广告方案、市场产品规划、市场渠道规划、市场价格规划、市场服务规划、市场策略规划、包括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以及绩效考核内容的组织系统保障方面等内容。

3. 营销预算规划要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状况:

所有的预算规划都是基于两个维度考虑,其一是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情况,其二是企业自身的能力状况。这两点相辅相成,忽视企业的资源过份强调企业的能力容易造成大而无当的缺憾;忽视企业的资源也忽视企业内在的能力则容易形成错失良机的营销规划;强调企业所处环境的资源而忽视企业的能力是保守的营销规划;强调企业的资源也同时将企业能力最大化发挥的企业则是适合与企业现状的规划方案。“进与退,功与守”是企业面临市场环境资源和能力永恒的选择难题,但也是企业决策者不得不作出决断的选择。

4. 营销预算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一个过程;

企业的营销预算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先由下而上,然后再由上而下,纵向搜集信息和宣贯,横向沟通与配合的一个过程。这既是为了充分所有人的参与,也是为了验证该规划的可行性,尤其是和市场接触较近且要操作执行该方案的人员参与更能对营销预算规划的科学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 营销预算规划的执行过程要求动态灵活且随时调整:

所谓的预算既是企业根据未来市场的预测和变化和企业资源情况来预先制定出企业的费用状况分析。营销的预算也不例外,其规划来源主要依据如下四个指标。

1) 总的市场未来增长率;

2) 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3) 历史同时期的同比增长率;

4) 企业当年的战略要求;

有了这四个对比坐标,企业的预算规划就有迹可循,但正如前文所言道,预算都是建立在预测和假设的基础上,倘若企业生搬硬套,不知因市场变化而变化,势必导致企业预算规划的动作执行僵化,被动响应市场,贻误战机。比如已过去的2008岁末,国外金融危机的爆发,市场已经开始萧条,倘若企业不及时实施规划收缩调整,则极有可能陷入被动的局面中,导致资金链条异常紧张。因此,建立起月末统计数据,下达下一月度新的规划任务指标并实现月度营销预算规划动态调整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件大事。

三、营销预算规划的实施步骤

为了更能清晰表达上述观点和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营销经验,为读者提供一个通用型的营销规划模板,同时编制一个实际可行的操作步骤来协助企业做好当年的营销年度规划。从规划的结构上分析,有九个步骤需要准备,简称营销预算规划“九步曲”。

第一步:依据企业当年战略目标要求,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提出营销规划的年度目标。

营销预算规划考虑的外界环境变化可以遵从入下角度思考:

1) 企业所处竞争外界环境的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因素变化的宏观环境状况分析;

2) 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等市场结构入手分析找到企业主要和次要竞争对手;

3) 从消费者角度入手,分析企业所服务的顾客需求变化情况;

4) 企业内部优势状况的分析以及劣势对比;

第二步:企业SWOT分析,通过前期的资料分析和对比,在企业优势劣势的对比之中和威胁与机会的比较中,知己知彼,找到建立在企业自身资源基础上的机会,形成企业的“阳光战略”。也许很人认为SWOT分析有些工具化,但这却是帮助企业决策层和执行操作层发现机会找到增长途径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因该工具的通用性较强,笔者在此将不再赘述。

第三步:依据各种环境的假设,设定当年销售目标。销售目标有三个,首先是理想目标,该目标是企业在最理想的前提下发挥企业最大的优势形成的理想状态下的销售目标;其次是适度目标,该目标是中庸的心态衡量企业销售目标;最后是保守的销售目标,该目标是假设情况最糟时企业所需要完成的销售目标值。在这三个目标中,彼此之间的差距约为10%~15%左右,一般来说应以保守目标作为预算指标的衡量值,以理想目标作为下达任务的指标,以适度的预算指标作为最终考核值,这样就可能保证企业“以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收益”这一企业经营之圭皋。

第四步:制定营销策略。该策略乃是营销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原则是“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营销无一定之规,只有适合于市场的策略方为最正确的策略。在此过程中,有如下营销策略要点需要重点考虑。

1) 产品策略:主要是每一个区域的老品策略和新品策略制定内容。

2) 渠道策略:涉及到渠道的宽度、广度和深度的设计与规划内容。

3) 促销推广策略:每一个区域的推销方案和定点爆破的推广策略内容。

4) 品牌策略:基于全局市场的广告投放规划和评估手段以及其他辅助的品牌推广方案。

5) 服务策略:如何将服务和营销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便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最大化。

第五步:任务分解。将当年度的销售任务、费用指标、利润完成情况层层分解,使得每一营销人员都对这三个指标负责。当然关于利润这个问题要看企业的行业特点和战略要求,如是扩张型的战略则此时对利润要求不高,反而则利润要求将是经营控制指标下达的首选要求。在任务分解需要注意的是,分解的维度要基于市场区域、销售人员这两个责任体层层下发,在下发的过程中上级和下级间的互动认可和彼此谅解是确保该任务科学有效并能保质保量完成的先决条件。笔者在此反对上级组织单纯的挥舞大棒政策,因为只有完成了的任务方为合理的任务。

第六步:营销组织和管控体系建立。这是企业的营销预算规划能有效执行的组织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牵扯到企业后台和以营销中心为代表的市场前端间的彼此互动和配合,牵扯到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这四个层次间的压力传递和现金流、信息流传递、物流的通达等诸多要素的协同合作,牵扯到由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企业、经销商之间的彼此合作与博弈等等诸多的问题。因此,依据战略要求建立起有效的营销管控体系并配置相应的人员是高效推动企业营销预算规划的重要步骤之一。

第七步:营销预算规划表的编制

这是整个营销预算规划的焦点,此部分由两个维度组成,一是活动内容和方案,二是活动所需要的费用。该部分维度一越详细,将来对于维度二的控制越是具有针对性,对于以后操作层的具体执行越是明确。因篇幅所限该表的样本暂不罗列。

第八步:营销预算规划的客观评估与公正考核内容

所有的营销规划都最终要以结果来衡量,在营销界一般分为两种考核方式,针对快消品行业因其行业剧烈竞争的特点,往往采用月度考核的方式,而对于工业品等耐用品销售的考核方式则大都以季度甚至半年度作为考核的周期界定。每一次考核都需要有关键性的指标相对应,这个指标是随时调整的,和企业战略要求以及下达指标规划要求是相关的。比如有的区域在当月需要网点扩张,则网点开发的达标数将是该月度的关键KPI。笔者建议,这种考核当在月初和月末各自由上级与下级沟通交流并公证评价,在人力部门的帮助下,双方确认后形成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确保该规划的结果能有效落地,而不至于成为一种不能实施的摆设。

第九步:营销预算下一步规划

月度营销方案篇6

时下,在广大营销人干部队伍当中,“操盘手”这个称谓非常时兴、甚至炙手可热,“操盘手”的简单释义就是全面负责整体作业项目运营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协调的总负责人。在广大营销人干部队伍当中,由于每个人自身的起点和经历不同,加之在职场实战生涯中积累效应、个人发展机遇的迥异,这其中也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有幸成为“操盘手”。

“操盘手”往往被定义为案例的创造者,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成功案例的炮制人、失败案例的掘墓人两层意思。由于“操盘手”本人的功底和底蕴的“先天差异”,加之作业系统环境等基础条件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操盘手”每每在经历了案例的成长过程以后,转身再审视各种案例的成长印迹时,对于成功营销和失败营销的理解也是千回百转,当面对成功的营销案例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喜悦;相比之下对于失败的案例更多的选择是责任推脱或是缄默不语,对于表象上的总结、感悟和反思是非常不细致的、也是不到位的,往往不曾就案例本身、事件背后的原委和诱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为失败案例的背后除了案例的主体对象成为“先烈”的客观现实外,更多的还有投资方惨痛的代价和泣血的呻吟。

近日,笔者应《新营销》杂志编辑潘加钦老师的邀请,为一个营销案例进行案例点评,笔者自认为这个案例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性,现将这则案例做如下回顾。

【案例背景】

广东××公司是一家生产家庭娱乐产品的外商独资企业,前期主要业务是为母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代工产品,近年来开始着手进行国内市场的销售。由于该企业在本国是该行业的绝对领导品牌,因此他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习惯思维。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照搬原有模式,采用十分原始的营业机构,进行简单的贸易型销售。由于没有意识到到该品牌在中国市场毕竟是个陌生的品牌,该领域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还很不成熟,因此经过两年的市场开拓,整体销售水平一直不尽人意,公司的财务情况令高层很不满意。

为了尽快扭转局面,该公司决定让一直负责营业的外方副总转为负责生产和物流,聘请一位具有深厚营销经验并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人士来做营销副总。经过一段严格的筛选,他们最后聘请了一位叫许非的人。

许非上任后研究了公司的营销历史资料和营销策略,分析了公司的以往经营模式和营业组织模式,提出了调整营销策略的方法和重新构建营销组织的方案,经过几番反复修改,最终获得了董事会的批准。

许非认为公司原有的公司营业组织比较简单,人员素质也很不理想,根本不能适应自己规范化、专业化的营销模式需要,因此他对认为不合格的销售经理和上海营业所的所长进行了辞退处理,而只是留下了一些基层的营销人员;同时他感觉原来公司的薪酬体系也极不合理,代之以目前管理界盛行的绩效考评体系。

在上任后不久根据组织结构目标,他在原有上海营业所基础上,又开辟了广州、北京两个营业所。其中北京、广州两个营业所所长由他的过去老部下担任,上海所长由原来的一位营业担当来充任。同时随着市场工作需要,又陆续地从社会上招聘人员,尤其注重招募自己的昔日部下。

为了凝聚优秀的人才和自己一起打拼,许非开出了看似优厚的条件,但是果子毕竟是挂在树上的,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就是他寄以厚望的KPI绩效考核!

许非具有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等各类公司的工作经历,精通中国特色的潜规则,当他在制定人员激励机制时,本着一个基本原则,即“队伍扩大,待遇降低,成本不变”。

在他的绩效考评体系里,营销人员的收入由四部分组成:中高层员工收入=底薪+福利+月度绩效工资+年底绩效工资,即采用年薪制;中低层员工收入=底薪+福利+月度绩效工资+销售提成。

其月度绩效考评的考核指标分为四大项,即财务、客户、执行、学习,并在每个项目下设定细化项目;其中财务指标是定量指标,包括销量目标、市场开拓目标、整体推广效益、费用控制四个方面。而其他各项为定性指标,如执行力包括以下各项:计划执行管理、总结修正跟进、品项布局落实、计划定性任务、临时指令任务、专案执行效果、政策贯彻程度、部门协调障碍、流程制度违规等几个方面。每个考核项目以及下面的细化项目根据重要性和不同岗位的特点、其权重不同。

如果员工当月的绩效考评分数能够达到平均数,那么就能拿到该职位的平均绩效工资,如果超出或者低于平均数,那么绩效工资根据相应比例发生变化。如果员工拿到平均绩效工资后,其收入相当于当地大型民营企业同等职位收入,但是与正规外企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许非也许是无意或是另有考虑,一直没有就年薪的绩效考核办法与公司达成一致明确下来。

对于许非的新政,营销组织成员大多口头保持缄默。老员工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降低了,即使考核能够顺利的拿到平均分,仍然不如过去的工资高,心里颇有怨言;而新员工也感觉到自己的收入和公司当初承诺的相差甚远,公司开的是空头支票,发现上当了。大家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能够创造营销奇迹上。

在开始的几个月里,由于忙于培训和招聘等事务,尽管营销业绩不尽人意,外方给予谅解,整个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分数按照平均数计发,但是之后由于业绩没有达到计划目标,整个营销团队的考核问题变的复杂起来。由于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介入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营销团队的绩销考核就由许非本人独立进行。由于营销团队的个人业绩半斤八两,定量指标基本一致,而定性指标则弹性很大。因此许非的老部下凭借个人关系的考核分数还过得去,而一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营销人员,也马虎过关,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分数则越来越难看。员工开始抱怨公司的营销目标制定的不合理,认为公司通过绩销考核把公司应该承担的损失转嫁到员工身上。此外,由于该类产品市场处于幼稚阶段,市场规模有限,基层员工个人的销量始终徘徊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提成系数又定的很低,所谓提成根本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

绩销考核分数低导致员工收入下降,基层员工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中高层员工也感觉捉襟见肘,他们都在心里诅咒绩是销考核把员工变成了民工。不堪忍受工作的残酷压力,一些基层员工开始纷纷辞职,至此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由于该公司产品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对新进员工进行比较细则的培训,营销高层在这方面消耗了相当的精力

当公历新年到来时,由于几个长期跟进的大客户大举进货,使公司的月度业绩十分喜人,大家都破天荒地获得了满意的绩销考核分数,大家以为春节一定会获得梦寐以求的红包。然而春节前的一个月,销售业绩却又降下来了,结果春节前的考核每个人都被扣掉一大块绩效工资。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难堪,春节按照惯例,公司决定给每个员工两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许非却以营销人员的收入是根据绩销考核来确定的为由,拒绝给营销团队发年终奖(拿年薪的人没有作满一年),这时大家对开始对公司彻底绝望了。

在春节过后,当许非上班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两份辞职报告,提交报告者是两个营业所的所长,这是他曾经比较看重的两个人,他们的辞职让他感觉到很没有面子,尽管碍于情面他勉强签字同意了,但是在计算年薪时他却设置了障碍。

这时人们惊异地发现,在整个营销部门的薪酬激励文件里面,对于年薪的规定除了基数外,却完全没有任何具体的发放办法,比如发放的系数如何确定?发放的时间如何确定等。辞职员工认为系数应该按照平时的绩销考核分数来作为年底部分的系数,而许非却说系数是按照销售目标完成率来确定;员工认为计算年底部分绩效工资的时间就是进入公司后的实际工作时间,而许非偏说试用期内不计算在内。这样下来两位辞职员工的年底部分的绩效工资就所得寥寥了。

气愤之余,两位经理人按照人们能够接受的游戏规则,开始了能够拿到桌面上的倒戈行动。在许非进入公司后那些受到压抑的公司保守派,包括原来的外方副总和其他部门负责人,以及营销团队老员工,配合两位维权派一起发难,许非这个当权派终于招架不住,提前结束了这段职业生涯。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精心设计的绩销考核手段没有带来自己期望的绩效呢?!

【案例点评】

研读这则案例,除了对案例中营销高管许非的行为处事所不解,更为其最后的尴尬境遇所惋惜。认真反思,实际上像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很有代表性,甚至在很多企业也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形。透过案例中每况愈下的营销管理表象,深思之余,笔者认为除了感叹“操盘手”(营销高管许非)令人艳羡的、宽松的工作机制(投资方管理者对于整个企业的业务盘整和经营管理过程的失控)以外,就案例本身所折射反映出来的,作为企业首席营销负责人的许非,在整个项目的目标组织和实施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五个方面致命的硬伤。

硬伤一:目标的管理

期初,在许非走马上任之时,应该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不利环境和境地,因为企业针对营销高层的人事调整的目标,就是寄予希望能够快速解决企业所面临困扰的问题,投资方的压力和忍耐时限自己是必须要正视的,所以一定要明白,只有在逐步全面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经营现状、内部管理(尤其是自己前任被调离的真实原因)以及市场问题症结等综合因素之后,才能向投资方提交《市场营销年度预算》和《目标管理执行方案》,自己在正式上手业务管理工作以后,如何高效的促成团队整体的高质量磨合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应该警醒自己必须正视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五个方面:一则,团队的成绩,包括各考核期销售业务的组织、达成进度和成本控制;二则,定期进行的阶段性自检,有如上线工作汇报、团队文化建设、内部管理(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历史症结问题的改善情况;三则,在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指标评估;四则,对于报告期各项经营报表的监控和应对措施;五则,最坏的预测,阶段性地针对投资方管理者的心理底线评估、心里承受能力和其他敏感性因素。

硬伤二:品牌的建设

许非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因为自己身居企业营销副总,并不是销售部经理。作为企业首席营销负责人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要肩负起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两大块管理工作。假设,许非在销售团队的管理和业务指标的达成等方面都没有任何满意的表现,只要把握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如何立足于企业的市场针对性的推广,以及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等远景战略目标;其次,根据原有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以及历史销售数据的类比分析,适时导入新产品的发展规划和项目提案以及作业时间表,将新产品的组织上市工作纳入企业经营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一方面可以激励营销干部的士气,从根本上增加和改善营销干部队伍的收入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投资方以及企业其他部门的同事对于企业文化、产品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战略规划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硬伤三:团队的营建

许非从全面接手工作开始,对于营销团队的运控管理的概念是不清晰的,既然要“举贤不避亲”,那自己就要明白一定要对整体团队负责任,除了业绩的提升和促进,更应该在团队管理上力求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透明作业机制,并有效的团结非营销部门的同事,争取获得为市场人员争取到最佳的工作环境、作业资源配置和市场支持。像许非自己大权独揽、甩开人力资源部门独自为政的做法,有如营销系统生产队长的工作作风是非常不妥的。

硬伤四:制度的建设

案例中之所以引发最后的结果,缘起根本就在于作为首席营销负责人许非在制度认识和建设方面的缺陷。如果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完备的营销干部考评制度体系,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全面公开,考评过程减少主观评定因素的影响,结果要同当事人进行及时的面对面沟通,要让营销系统全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考核指标主体结构以及影响个人和团队收入的主要因素。此外,在形成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该以围绕解决和改善经营现状的不利局面为出发点,制度建设要分阶段的逐步落实。首席营销负责人许非在案例中根本没有对于如何提升销售团队的战斗合力去思考过,更没有对于激励制度建设进行过认真的反思,案例中许非应该将激励制度建设以销售回款、费用利润、市场拓展、人均贡献四个方面作为前期阶段性的考核依据,并把握好几个关键原则:一则,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区域的政策性倾斜;二则,强化对于营销干部业务工作的过程跟进和问题评估;三则,对于前期阶段性的员工收入应该要有弹性保障机制进行跟进,从而从根本上可以稳定整个营销团队。

硬伤五:操盘的能力

从案例中可见一斑,正所谓失败的案例、营销的败笔和营销副总的硬伤,从根本上造成团队的集体倒戈以及市场的瓦解和蹦盘,责任在于许非的不称职。并不是他自己主观意识不好,一句话还是能力的问题。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最最致命的是许非的个人能力、操盘能力以及控盘规模水平的综合能力的缺陷所造成的,由于许非本人自身驾驭市场的瓶颈效应,所以在低层面输在了战术和战略的统筹上,高层面许非栽倒在不具备高阶营销干部所具备的全局观和方向感。

综上,许非作为企业的营销的首席负责人,应该检讨、反思自己失败的诱因和症结所在。在正视案例中“双输”局面教训的同时,对于营销管理者和营销管理过程内耗、冲突的代价更应该进行反思。

月度营销方案篇7

为明确企业与营销公司的职责、权限、义务和利益分配关系,充分发挥营销龙头作用,确保20**年度经营目标实现,特制定本承包方案。

1目的

通过本方案,明确营销公司的业务承包实体地位,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责权限;同时规定年度业务目标及其考核结算办法。

2适用范围

企业各相关部门据此为营销公司提供业务承包的良好环境条件;财务部据此为营销公司建立专账,并进行单列核算与会计监督;企业按本方案对营销公司进行工作指导、业务考核和承包结帐。

3管理职责和权限

3.1管理职责

营销公司作为湖北博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属部门,对企业汽配产品的营销业务实行承包经营,从售前的市场开发、售中的发运调度,到售后的货款回收和三包服务负完全责任。

3.1.1把握政策机遇和行业动态,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

3.1.2搞好产品发运调度,按合同保证安全正点交付。

3.1.3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方案,充分激发营销业务人员的聪明才智,确保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3.1.4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努力维护博盈品牌形象。

3.1.5根据市场情况,负责地提出产品开发和持续改进建议。

3.1.6负责应收帐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呆滞欠款按规定移交法律事务部组织清收。

3.1.7认真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工作,逐旬编发《市场旬报》,逐月编发《市场分析报告》,逐月编制《三包服务报表》,提交企业经理层及各相关部门参考。

3.1.8维护和完善产品可追溯系统,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索赔认定,督促本企业制造、检验环节的质量责任追溯处罚。

3.2管理权限

作为业务承包实体,营销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调配权、薪酬分配权、自主调控权和应急处置权等。

3.2.1有权决定业务员的聘用、区域定位和职务升迁,操作程序可参照企业相关制度,聘任决定须报企业人力资源部备案。

3.2.2有权制定承包体内部二次分配方案和包干费用内控办法,经企业审定后实施。

3.2.3有权组织相关部门对销售合同、特殊订单进行评审,编制要货计划。

3.2.4有权合理组织产品的发送运输工作。

3.2.5有权受理客户投诉,组织三包件的确认、责任的分解和损失的落实。

3.2.6有权组织三包退回产品的返修、加工和回收再利用,并报请企业财务部认定其有效价值。

3.2.7有权汇同企业质量部认定对供应商索赔额度,以及企业内部制造、检验环节的质量追溯处罚。

3.2.8有权提出产品开发、持续改进及价格策略等合理化建议。

3.2.9有权组织企业产品推广展示、品牌形象宣传及市场公关活动。

3.2.10在不违背企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享有营销业务管理全过程的自主调控权和应急处置权。

4年度目标和考核指标

4.1年度目标

20**年度汽配产品销售收入目标任务为2亿元,

4.2考核指标

4.2.1销售收入全年目标任务2亿元

4.2.2销售回款率全年综合指标为96%,按上月止累计销售回款率调节当月分配系数。

5结算及奖惩办法

5.1提成比率基数营销费用及三包净损提成总比率为3.2%(含销售费1.4%、三包净损1.8%)由营销公司自主调控。

5.2月结算额度(万元)

当月总提成=当月销售收入*3.2%*P(Q+0.04)

P:当月止累计任务完成率

Q:上月止累计销售回款率

5.3年总决算(万元)

全年总提成=3.2%N(Q+0.04)+0.3%(N-2000)

N:全年销售总收入

Q:全年销售回款率

6提成费用开支范围

6.1员工薪酬控制在总提成的18%左右,包括营销公司全体成员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

6.2办公经费控制在总提成的4%左右,含通讯费用、宣传资料及办公用品开支等。

6.3差旅费控制在总提成的12%左右,含营销公司认可的业务员差旅费及办事处房租开支等。

6.4三包服务费控制在总提成的50%左右,包括调件材料费、三包物质发运费和三包理赔开支等。

6.5业务招待及公关费用控制在总提成的10%左右。

6.6市场开发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酌情处理。

7三包收入

三包收入包括对供应商索赔收入、对外理赔后退回物质的有效价值和企业内部追溯处罚收入。按程序核定后冲减三包服务损失。

7.1营销公司每月提交对外索赔明细汇总表,经财务部核实后认定为三包收入。

7.2三包仓库对退回物质积极组织返修分流,每月提交出库明细及回用价值表,扣除制造部维修改制成本费用,经财务部认定为三包收入。

7.3企业内部人为质量事故造成的三包损失,由营销公司敦促质量部进行追溯处罚,并视同为三包收入。

8特别约定

8.1营销公司应注重业务员素质教育和培养,坚持诚信为本,依法经营。

8.2营销公司不得私设账户,截留货款,不得妨碍和逃避企业的财务监督。

8.3企业各部门应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视客户为上帝的经营思想,尽力为营销公司的业务承包创造良好条件。

8.4经评审认定的订单,确属制造原因影响交付的,由责任部门承担5-10%的违约金。

9相关标准

9.1Q/BQ.G0001-04部门工作职责和权限

9.2营销公司薪酬分配及费用管理细则

10记录文件

10.1营销公司销售指标考核评估表

10.2三包报务对外索赔明细汇总表

10.3市场旬报

10.4市场分析报告

10.5三包服务开支报表

附加说明

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

本方案经企业负责人和承包体负责人审签后实施

月度营销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深入贯彻落实《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酒类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为核心,在全区推进酒类管理法制化和酒类消费科学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酒类市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区酒类市场流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范围

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重点是实行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逐步推行商务部颁布的《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商品零售管理规范》的行业标准。酒类流通管理的范围是指酒类批发、零售、储运等经营活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所称酒类是指国产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果露酒、配制酒、食用酒精、其他含有乙醇的饮料及进口酒。

三、方法步骤

按照市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通知的要求,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按属地管理原则,区发改局负责全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区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我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4日至6月15日)

各街道办事处要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办宣传橱窗等形式,大力宣传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标准,并将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程序、登记要求、办公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等予以公示,为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提供便利条件。

(二)调查摸底阶段(6月18日至6月30日)

开展酒类行业调查是进行酒类流通管理的基础工作,各街道办事处税源办负责辖区内酒类经营者的调查摸底。办事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协调,确保调查数据完整、真实、准确。摸底调查表于6月30日前报区发改局汇总。

(三)建立备案登记制度阶段(7月2日至9月15日)

1、备案要求

在**年4月1日以前已经取得营业执照的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年9月30日之前办理备案登记。**年4月1日后从事酒类经营的,必须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之内办理备案登记。

《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由企业或办事处到国家商务部网站下载(国家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信息系统),用A4纸一式三份打印填写,汇总后每月5日前报区发改局。

2、建立溯源制度

建立溯源制度,就是酒类商品自出厂至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都应有《酒类流通随附单》(以下简称《随附单》)。凡是批发销售的酒类商品,都应填制《随附单》,做到单随货走,单货相符。《随附单》为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第二联为售货单位留存,第三联为随货同行。《随附单》由市经贸委按照商务部统一制定的格式和统一编号印制。

3、索取证件

酒类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应向首次供货方索取《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有关证照、单、书、表等复印件和《随附单》。区发改局会同工商部门对酒类经营者使用《随附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酒类备案管理制度具体要求

1、建立健全酒类经营购销台帐制度。酒类经营者应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帐,购销台帐记录应包括品名、规格、计量单位、购销存数量、产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采购对象(限购货方)、销售对象(限供货方)等信息内容并保留3年。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对酒类经营者的购销台帐进行督促检查。

2、加强散装酒的销售管理。酒类经营者销售散装酒,应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进行严格管理,并应在办理登记备案时注明经营散装酒。销售散装酒的应在固定场所标明生产者、生产地址、开启日期、有效销售期和执行标准,禁止流动销售散装酒。市、行业主管部门对销售的散装酒不定期进行抽检。

3、加强酒类商品的储运管理。酒类经营者应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储运酒类商品。储运酒类商品包括仓库储存、货架陈列、展示陈列和装载运输的酒类商品。装载运输的酒类商品应有《随附单》。

4、依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谢绝未成年人买酒”的敬告条幅。

5、禁止酒类经营者批发、零售、储运以下商品:

(1)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

(2)伪造、篡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酒类商品;

(3)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的酒类商品;

(4)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过保质期等酒类商品和非法进口酒;

(5)其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酒类商品。

6、鼓励酒类经营者建立现代流通网络,发展现代营销方式,自觉执行酒类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两个标准,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酒类商品大流通。

7、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对《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五章法律责任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查处。对举报、投诉违反《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行为的,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理。

(五)督查考评

1、每月5日前,各办事处将上月的工作进展情况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信息汇总表》报区发改局。

推荐期刊
  • 月读
    刊号:10-1037/C
    级别:部级期刊
  • 阅读
    刊号:32-1729/G4
    级别:省级期刊
  • 现代阅读
    刊号:11-5566/G2
    级别:部级期刊
  • 新阅读
    刊号:10-1001/C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