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适合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5-22 18:44:35

适合教育论文

适合教育论文篇1

“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之今昔

在代表当年全儿教育学会立场的这份声明中,“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二是教育要适合儿童的个体差异。针对当时美国各种早期教育机构中出现的“越来越强调用正规的方式传授学习技能”的倾向,全儿教育学会发言人提出了代表该组织立场的观点:“在早期教育中,儿童通过具体的、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最为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案应当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应该要求儿童通过调整自己以适应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案的要求。”全儿教育学会在其声明中明确表示,建构主义理论是“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在该组织的各种表述和行动中,建构主义理论几乎成了串联“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方方面面的一条主线。

也许当初全儿教育学会在陈述其立场和理念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预料到将当时被人们十分看好的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其倡导的早期教育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会引来如此众多的批评。由“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1)建构主义理论是属于微观层面的理论,对于学前教育而言,这样的理论主要被用于解决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换言之,建构主义理论能为教师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是不可能解决“为什么要教学”和“教些什么”的问题。

(2)全儿教育学会倡导“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本意在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而非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该组织过分追求与理论一致的教育实践的完美性,并以很高的标准作为评价和认证质量的依据,这样的做法是脱离实际的,特别是在强调文化多元性的背景下,在面对贫困、种族问题和弱势群体的情景中,如此理想化的教育实践并非作为公益事业的学前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建构主义理论只是众多理论中的一种。每种理论多少会有其高明之处,但也多少会有其局限性;每种理论也许会对有些实践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不会对所有实践问题或对实践问题的所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事实上,要解决学前教育的实践问题,只有建构主义一种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4)建构主义理论并非在任何文化和政治背景下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全儿教育学会在其早年的声明中没有有关“文化适宜性”的陈述,在受到各方质疑后添加了“文化适宜性”的内容,却又产生了与“发展适宜性”体系不协调的问题。

2009年,全儿教育学会了第三版的《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这是该组织的全新声明。与该组织前两次的声明相比,这次声明的内容似乎越来越贴近美国政府历来对学前教育以社会为导向的声音和行动。应该说,这是该组织在与美国政府数十年来博弈的过程中,接纳了学界和实践者各种批评后所作出的务实的调整和修正。全儿教育学会在这一版本的声明别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三个方面的挑战:要减少学习差距,提高所有儿童的学业成绩;要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建立起较为理想的连接;要认识到教师的知识和决策对于有效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新版的声明中,该组织开始认同了以往并不认同甚至反对的观点,尽管文本中尚能依稀看到一些来自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痕迹,但是这一来源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了。

推行“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时呈现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在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认定以及对当时幼儿园课程存在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的反思中提出的。那时,西方的各种理论,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理论被引介,并逐渐被我国学前教育界熟悉;那时,全儿教育学会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也成了支持这场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个阶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要适合儿童发展”“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去学习”“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以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多功能的材料”等,都与建构主义理论有密切关联。平心而论,在当时,这些理念对于冲击和改变我国学前教育中将儿童看成被动的接受体等状况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人们的主要关注点还在于从众多的理论中寻找支撑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理论和理念,用以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弊端,那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阶段,人们则会更多地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一些学者的极力倡导,行政部门的积极推行,加上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当时学前教育实践状况的不满和对改革的需求,以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之一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很快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主流”理念。

然而,教育理念并不等于教育实践,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的社会现状下,“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曾高度重视“发展”的概念,力求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改变幼儿园教育中“标准化生产人”的状况。然而,在学前教育实践中,人们实际上并不懂得或并不会使教育适合儿童的发展。例如,“教育应当适合儿童逻辑发展水平的建议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建议,但是付诸实践却很困难,因为教师往往并不清楚儿童现有的逻辑结构是什么,即便教师弄清楚了,以怎样的教育去适合儿童的逻辑结构也还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育应当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调节或建构过程的建议又是一个诱人的建议,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并不了解儿童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些什么。即便教师了解了,以什么方法去激发儿童主动地活动,让儿童在认知冲突中通过自我调节而趋于平衡也还是需要花费心思解决的问题。”又如,在设计和编制幼儿园课程时,有人误将儿童发展当作课程,将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如认知、情感、人格、动作

等)当作课程的各个领域,将儿童的发展水平当作教育目标。这种将儿童发展与教育混为一谈的想法和做法,不仅歪曲了课程设计和编制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也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完全丢弃了。

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曾高度重视游戏,甚至以否定教学的做法突出游戏的重要性。在皮亚杰看来,涉及整个发展与整个学习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同化,同化是儿童学习的根本,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演绎为幼儿园活动,游戏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然而,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时,教师们慢慢地发现这样的想法成了他们在实施课程和活动时经常产生问题和困惑的根源。例如。由于缺少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真正理解,又不敢抛弃教学,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往往泛化甚至异化游戏,模糊儿童自己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活动之间的界线,结果使不少幼儿园的“儿童游戏”演变成了“游戏儿童”。又如。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强调了幼儿园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教学被弱化了,其结果,或导致“教师不敢去教幼儿了”,或导致“会教的教师不会教了,不会教的教师更逍遥了”,甚至“由于过分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缺少教育价值,甚至成为对幼儿、对社会有害的活动了”。教师不再去思考“什么才是最值得教以及幼儿最值得学习的东西”等问题了,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幼儿园课程必须涉及的。

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曾高度重视活动的过程,以纠正以往过分注重活动结果的弊端。在皮亚杰看来,学习首先有赖于成熟。其次有赖于由环境提供机会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是儿童力求使自己已有的模式与任务或环境相匹配的过程,因此,教育是一个渐进生长的过程。从建构主义理论演绎而来,“教育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就成为必然。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不仅发现注重过程的教育并不容易实施,而且难以被家长和社会认同。例如,由于习惯于实施以“目标模式”为取向的课程,许多教师不懂得如何设计和实施以“过程模式”为取向的课程,对低结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也不甚理解,却依然将预设细化的、特定的活动目标作为他们首先关注的问题,结果导致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都被弱化。

在推行“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的理念时所呈现的问题还远不止以上这些,尽管学前教育工作者们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甚微。

新背景下对“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的思考

如果说,在数年前人们主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去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那么,当人们一且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一旦发现自己所处的生态背景发生了变化,例如政治和社会的主要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他们就会更理智地去思考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问题。自本世纪初起,不仅在国际上,而且在国内,人们对“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进行了反思,包括当年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全儿教育学会也在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观点。建构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领域里虽然仍有影响,但是已经风光不再,还常常受到质疑。

在我国,对“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的反思和质疑不仅来自理论界,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实践工作者,这样的声音虽然有点无奈,有点隐性,却十分强烈。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究竟有多少?建构主义理论能否作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如何有限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

在这一阶段,人们关注、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前两个阶段显然有所不同。

例如,在设计和实施以适合儿童发展为导向的、以过程模式为取向的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的问题,人们就从“提高教9币的专业化水平”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去思考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出路问题。问题是,在大范围内通过这样的路径去推行改革是否可行?究竟该如何去做?

又如。在主张传承中国文化和倡导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人们又从课程的社会和文化适合性等方面去思考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出路问题。问题是,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思考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问题,什么是适合当今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

“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意味着课程要富有弹性,意味着教师要认识儿童及其发展水平,能把握课程,即教师要根据活动室内特定的情景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课程。其实,这样做是极为困难的,即使建构主义的名家们也早已认识到“建构主义教育目标的一般性已经导致它与建构活动缺乏一致性”。“为了儿童的发展”这类一般化的目标对区分教学活动的相对价值以及教学方法缺乏指导性。建构主义的学者们提出了“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这类口号,旨在让教师通过观察、记录、解读、对话、意义生成等过程认识儿童,理解儿童,给儿童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事实已经证明,能够这样做的教师是不多的,少量的教师能这样做当然不错,大规模地推行这样的做法难以见效。

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也曾倡导过课程实施的实践模式,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课程审议方式,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性,试图从盲目追求理论转向对实践情景的关注,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视角提出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沟壑问题。但是,随着这些研究的推进,人们开始发现问题,特别是这些想法和做法在宏观上与中国文化存在冲突,在微观上与教师的实际状况存在很大距离。

例如,在幼儿园以“园本教研”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中,由于缺乏专家的引领,或者由于专家的引领不切教育实际,教师们付出大量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经常处于“原地打转”的状态。

又如,在幼儿园,“教师最初以极大的热情自己创编课程,自己设计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感力不从心,心力交瘁,产生了职业倦怠”。㈣

再如,在幼儿园,“教师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不经意间,有的在宣扬极端个人主义,有的在倡导尔虞我诈,有的在传播错误的概念,有的在散布离奇的幻想,有的在褒扬与我国国情格格不入的西方文化的糟粕,还有的在贬低我国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这些没有经过严格审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界限已经没有了。在幼儿园中,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担忧”。

适合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人才培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118-03

收稿日期:2016-07-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湖南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研究”(XJK015ZDWT001)。

作者简介:彭道林(1969-),男,湖北天门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简称转型发展)的工作已经启动,转型发展事关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结构调整,因此,对于转型发展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及在今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是必要的。

一、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

支撑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仍然是高等教育应该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发表了展立新、陈学飞的长篇学术论文《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此文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于高等教育“适应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如果说,......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无奈的历史选择,那么对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突破与超越,也同样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此文一经发表,即引发了高等教育学界对于“适应论”热烈的学术争鸣。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然......”[2](P135)并非历史误区,“‘认知理性’对于从理性分工的角度审视教育,寻求真理,建立和健全国内学术市场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属于理性的认识论、思维方式的范畴......不能超越和取代‘两个规律论’和‘适应论’”[2](P148)。王洪才称,“‘理性视角’在解释高等教育本质时并不恰当,从而也无法实现超越‘适应论’的愿望”[3](P148),“‘理性视角’有助于‘适应论’的丰富和完善”[3](P143)。冯向东教授明确“赞同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因为它是受特定年代计划经济和传统理论模式影响的历史产物”[4](P172),并指出,“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意味着探索中国自己新的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哲学”[4](P179)。

其实,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对“适应论”早有批判,“适应环境的全部理论在我看来是极端错误的”[5](P1533),“如果社会是坏的……这个制度将以同样坏的目的为目的。这个制度使一个人坏到成为一个坏国家易于驾驭的国民”,“这可能是一个训练的制度,但它不是一个教育制度。这样说似乎更加清楚,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任何制度要想使人变坏的不是教育,而是别的什么东西”[5](P1534)。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并不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出“适应论”是必然的。杜威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6]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其目的也还是在使本有自由的人,更好地享有自由、发展自由、创造自由,而这种目的仍然是“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亚里士多德到杜威,都认为教育没有什么外在的目的,目的均为内在,均在人身上,不存在要去适应其他的东西。

笔者在此无意对“适应论”作进一步的讨论,所想表述的是,高等教育是否需要去适应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界是有学术争议的,以此作为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尚需斟酌。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基础分析

提及应用人才培养,很多人都会想到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快捷的职场通道和创意性的教学[7]等显著特征,为德国的工业发展和产业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人才培养模式闻名遐迩,也是我国转型发展所借鉴的模式之一。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几个特点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

1.师资要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对于师资一般要求博士毕业,5年实践工作经验,其中在大学之外工作3年以上[8]。如此高标准的师资要求,在我国的“985”、“211”大学也很难完全做到。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很难培养出普遍高水平的人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质量,可能要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有600多所,基本上都是开办本科专业不到二十年的院校。这些院校在开办本科之初,在形式上大多都是效仿传统大学,因求生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鲜有大学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十几年下来,师资问题成为了这些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所以也能够办成高水平的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其根本的支撑。在转向应用型的过程中,师资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则很有可能让转型发展陷入既非应用型又非传统型、既非职业教育又非本科教育的尴尬境地。

2.科学研究。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明确指出,“应用科学大学的科研是以应用为导向和贴近实践的。它并不是去寻求最高真理或认知,而更多地是寻找马上可以得到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①。因为具有雄厚的师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科学研究具有很高的水平。它们虽侧重教学,但这种教学是有高水平的应用研究作为支撑的高水平的教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在应用科学大学中也如同在综合性大学中一样,是良性互动的。

3.企业与大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具有培养应用(或职业)型人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国家或州通过免税和其他优惠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双元制”专业中,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是大学的责任,尚无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度缺失或不高,如今一些高校所探索的校企联合班所收学费远高于普通班的学生,校企联合班成为一种盈利方式或成本由学生承担,而大学生的实习与人才培养的其他校企合作方式也具有不稳定性与随意性。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恐无法承担,我们的大学本就承担了过多的原本不该大学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作为应用人才的需求方,不能仅充当消费者的角色,也应该在培养过程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要加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或制度建设,明晰企业的育人责任,使校企合作培育人才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规模化。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然而,我们不能只注意形式上的东西,需要对其成功的诸多因素做细致的分析。

三、应用人才培养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高度融合

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那些非人文学科所支撑的专业上。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文辅相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研究发现,华中理工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少有特别突出者。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华中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工科教育为主,缺少人文素质教育。1994年,他提出了“素质教育”,“即在一定范围内将现有的专业教育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目标”[9](P31),“实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9](P35)。1995年9月,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由此拉开了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序幕。

今年是素质教育开展20周年,又恰恰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启动之年。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在提醒我们,在转向应用型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张应强教授指出,“能不能充分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确定为基础性作用的理念,将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0]。

美国的应用人才培养也是非常成功的,职业教育也极为发达。赫钦斯并不反对职业教育,但坚决反对在大学里推行职业教育主义。他认为,“大学所要解决的是思辨的问题”[11](P63)。“因此,形而上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是高等教育恰当的学习内容。”[11](P62)因而,他特别重视人文教育,在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成为名著运动的倡导者。

社会在进步,高等教育自身也需要发展。然而,大学不同于任何其他的社会机构,独立的品格和思想对于大学来说是最珍贵的。大学需要智慧,需要冷静,需要寂寞。大学是社会的守望者而不是适应者。

总的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受外部驱动的,若能将这种外部驱动的转型发展转化为大学的自我变革,将会是十分有利的。有了自我思考的自我变革才会充满动力和活力。

“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去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2]弗莱克斯纳的这句话将时刻提醒着我们。

参考文献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3.

[2] 杨德广.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吗[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

[3]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

[4] 冯向东.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意味着什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

[5] [美]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育的冲突[M].任钟印,译.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6]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

[7] 周海霞.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之争议[J].外国教育研究,2014(10):96-108.

[8] 钟秉林,等.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7.

[9] 文辅相.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J].教育研究,1994.

[10] 张应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31.

适合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应教育; 实践教学; 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59-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难题

近年来,“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经验与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整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可行性不足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有的实践教学从表面上看干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教学中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强;有的实践教学以实证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经验难以推广,普遍适用性不强;还有的实践教学因为教学基地、经费和课时等教学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而持续性不足……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的主体、对象、媒介和人、财、物等教学资源比较复杂,因而其可行性困境凸显。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程度。正如教育部有关部门所指出的:“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问题,大家有高度的共识,关键是可行性的问题。”[2]因此,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难题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第一,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不清。例如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限定为“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否认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3]将实践教学混同甚至等同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第二,实践教学实施难度较大。与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不仅对必要的教学基地、交通、经费、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等客观条件的依赖度大,而且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精力投入等主观条件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鉴于此,解决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除了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钻研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主观努力外,更需要一个制度化的机制构建,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与合理有力的客观保障。

从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经验看,学校各级党委与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是解决场地、经费、教学资源和现场组织等各种具体问题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寻求党委和相关部门的有力保障,如何使得到的支持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制度化,从而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可行、规范和高效呢?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试图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可行性难题提出应对。即:以大德育观统领和整合高校现有的德育资源,在大德育体系内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并以适应教育为例,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和生长点,将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管理育人体系和教书育人体系相结合,力图从适应教育的渠道中寻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突破,从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适应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新生适应教育,相对应的,本文所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从广义上言,适应教育也应随着大学生适应需要的深化而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二、适应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突破

适应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体和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之间形成的协调或不协调关系。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主体的变化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反之亦然。大学生入学后由于无法及时调整自己而产生了对外在环境的诸多不适应,如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以及由此引发的迷茫、困惑、失落和焦虑等不良心理问题。适应教育正是以解决大学生适应不良、提高适应能力为主线,以规范和调整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心理为手段,以实现角色转变和环境适应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我国高校的适应教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的适应教育主要表现为入学教育,参与部门不多、教学内容不广、教学周期较短。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校各级部门的相互配合下,适应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相对完备的体系。适应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1.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性质相同,指导理论相同

从表面上看,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很大差异。前者是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是课程教学活动;前者属于管理育人体系,后者属于教书育人体系。但是两者都具有相同的高校德育性质,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活动。适应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大学生人生中的特殊问题,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身的历史责任和自己的实际,引导他们尽快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理,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见,适应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而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教学形式,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这一意义上看,适应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之一。

2.适应教育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起点与平台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低年级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所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大学新生自身能力不足与大学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而当前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新生在大学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如果说价值反映的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关系,那么,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则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从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开始,通过帮助新生解决适应困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吸引、鼓舞、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并最终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

3.适应教育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组织、人力和经费等条件保障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思政课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与组织能力,更依赖于坚实的客观条件与保障,如场地、交通、实践基地、组织协调、分工合作、课时以及经费等。所以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寻求广泛的工作支持成为了实践教学的不二法则。但是现阶段由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着的主观上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到位和客观上行政管理体制的不畅等原因,使得思政课教学部门得到的各方回应并不理想。而借助日益成熟的大学适应教育体系,将有助于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适应教育体系完全可以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的共享。

4.适应教育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其中校园实践教学最受学生欢迎和教师青睐。适应教育多姿多彩的活动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教学资源。当前,适应教育已经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能力和素质、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多重多种实践活动。既有常规性活动,如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暑期社会调查等等,也有时代性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等;既有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也有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因此,只要对这些活动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就可以使它们成为思政课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

由于适应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分别属于高校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的两大德育系统,因此如何将适应教育整合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便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三、以适应教育拓展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从适应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衡量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的价值体系、社会的规范体系、对象的需要体系、对象的问题体系[4]。”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展开模式就应“以教育对象的需要体系为导入,……以问题体系的解决为终端”[3]。从这一角度看,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目标,以解决不适应为基本问题的适应教育的相关教育内容理当拓展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

其一,以解决生活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环境适应教育。它主要包括客观环境认同和文化适应两方面内容。客观环境认同教育要求新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责任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遵守校规校纪等;文化适应教育则要求克服民族差别与文化差异,树立理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其二,以解决学习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专业学习教育。它包含专业的认同感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职业道德法规与职业规划教育三方面内容。其三,以解决社会交往不适应为目标的规范教育。它包括道德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内容。它要求学生懂得人的本质属性,法律与道德在调整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意义,掌握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等。其四,以解决心理不适应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方面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看待主观与客观世界、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和心理调适的方法等。

2.以适应教育的活动方式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

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有效挖掘和筛选资源,促进实践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

首先,寻找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常规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以确定实践教学的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推优入党活动与马克思政党理论教育;校史、校规、校纪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教育;校园宿舍防火防灾演习与公共安全法律教育;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与诚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所具有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成熟性特征,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形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其次,寻找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在学期初或学期中,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非常规性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及时确定和调整实践教学的非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所具有及时性和节点性特征,有助于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在筛选适应教育的各项活动时要遵循学生普遍参与原则。如校园主持人大赛由于不具备这一原则因而不能纳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3.以适应教育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元论”(思政课教师)和“一体多元论”(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辅之以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适应教育则进一步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使之成为了包括教学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相对全面“二元论”组织体系。第一,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导的教学主体。与理论课教学不同,实践教学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指导与辅导员的实践指导的合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理论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二,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的实践主体。适应教育明确了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因此实践教学要求在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新生的自治能力,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认识自身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理论分析自身的实际问题以及矛盾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不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靳 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4(5):5.

适合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0-0027-02

黄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该校是首批部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全国十佳育人单位、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温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学校机电、计算机和数控、电子商务等专业被评为部级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黄校长是教育硕士,任温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市心理学会理事、温州大学中学校长培训实践导师等。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历任年级段长、政教主任、副校长、书记、校长,基层工作经历丰富,有着较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学校的实践经验。黄校长探索一种“合适教育”,使得人人潜能得以发挥,探索一种融合本地瓯越文化的创业教育,使得创业培养“接地气”,人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体验。如此,教育可以真实服务学生。

关注差异:人人成功

我们要求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研究学生需要、了解学生需求、熟悉学生心理,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相信、尊重、依靠、发展教师,学校发展战略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转移到精致化的内涵建设上来,全力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创造力和发展力。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要想教师为学生创造成长的乐园,校长就必须考虑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生存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校园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获得幸福、获得快乐,他才能输出幸福,输出快乐;教师只有体验到校长在管理过程中以教师发展为本,他才能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学校凝聚力明显增强。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主张课堂上尊重差异、课程上体现差异、情感上关注差异。无论学生是来自温州还是外地、贫穷还是富有、高分还是低分,每一个走进学校的学生都得到一样的尊重、关爱、服务和指导,拥有平等的选择机会和多样的发展空间,确保学生成人、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梦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创业文化:传承“温商”精神

在学生的创业教育上,我们提出了以温州人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主动融入温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把温州的人文精神和区域文化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传承温商创业精神,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从2006年开始,将地方教材《创业指南》作为创业教育主要教材,隔周开展温州民营企业家创业成功范例讲座,依次展开对九个创业成功要素的阐述和分析,构建了九个成功创业的攻略图。二是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把温州人的创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了校园创业文化体系:定期举办专业认知和专业见习,将先进企业文化植入校园,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企业家的机会,让学生对创业有真实的感悟;营造校园创业文化,传承与弘扬温州人创业精神和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文化精髓,使学生懂创业、能创业;举办校友交流会,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教,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积极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通过专题讲座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学校还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途径,营造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三是借鉴温州人创业经历,建立适合中职生创业实践的模式。在校内设立“孵化基地”――创业实体和专业创业工作室,在中职生创业实践中侧重于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倡导学以致用,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校先后有200余名学生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建立校外体验基地――校友企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中有一部分是校友创办的企业,这些校友企业既是在校生实习和实践的最佳场所,又是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的活教材。四是结合社区进行实践,开展社区服务。学校每个周末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使学生感恩校园,反哺社会。

适情德育:适域、适职、适生

在学生德育上,我们提出“适域情”“适职情”“适生情”的适情教育。“适域情”,即适应温州地域文化背景的创业教育体系。学校把创业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的创业经验,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创业案例和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通过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活动及校内的各类创业比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创业专题讲座、校友交流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塑造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适职情”,即适应职业岗位实际的专业德育体系。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每个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开展“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在卫生打扫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三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四是各专业提炼本行业道德规范的德育素材,构建职业道德教育的框架,帮助学生形成“做人为上,能力为本,技能为重”的职业观,在行为上由被动的行规服从转向自觉主动的道德自律,在道德养成上与社会、企业接轨。“适生情”,即适合学生心理和智能特点的德育实践体系。学校的做法有五:一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大力实施成功教育。二是分层设计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三是坚持管理创新,狠抓学生道德修养与行规养成。四是注重活动体验,让教育润物无声。五是改革德育学分制,加强过程评价。通过这些个性化方式,用心成就每一个学生。

适合教育论文篇5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适合教育论文篇6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适合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观 环境 适应

高等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军。由于青年教师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与大学生的年龄接近,他们与大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大学生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如果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道德规范等问题不解决好,必然会对教育对象——大学生产生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适应

1869年,德国学者海克尔创建生态学,并形成了解释生命体与周遭环境相互协调、互为消长和彼此依赖的生态平衡关系的自然生态观。近年来,学术界从生态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环境与适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一)生态学相关理论及简要阐发

1、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子

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是生物机体生活空间的外界条件的总和。生物环境不仅包括对其有影响的种种环境条件,还包括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广泛而复杂,广义上讲,凡是与人有关系的并对人发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等。每一单因子在综合环境中的时间、方法、情绪等都会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要的或次要的、直接的或间接地、有利的或有害的生态作用。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因子(即主导因子)是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适应

生态学上,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把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适应关系区分为下面两种:

(1)趋同适应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其结果是使不同生物在外貌上及内部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一致性或相似性。

(2)趋异适应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相应的生态变异。

青年教师做为社会人,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认同,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会有取有舍,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里会发生 “趋同适应” 与“趋异适应”。 高校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进步过程中,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其思想发生了相似的转变,即趋同适应。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的影响,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不一致,思想境界也不一致,这体现了生态观的趋异适应。

(二)运用生态学理论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切性

1、社会环境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大环境,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是社会文化和社会风尚。社会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传播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工具,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培养和造就人格。社会风气即是社会风尚和习俗,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状况等的综合,是广大社会成员精神风貌的总体现。社会风气主要包括社会道德风尚、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心理反映,能动的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习惯的形式制约人们的言论和行动。

社会环境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并使其产生了四种倾向:一是个人需求从传统的讲究精神需求转向物质需求为主;二是职业稳定性变化;三是个人奋斗目标转移;四是行为态度转移。[1]

2、学校环境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学校环境相对社会大环境而言相对独立,主要是指校风、学风、师德及学校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教育氛围。

校风是学校的“社会气氛”,是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原则、风气和习惯。校风是影响学校全局的巨大精神力量,普遍存在于全校各个部门,体现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校风具有重要的感染熏陶作用、推动促进作用和调节约束作用。学风是学习的态度和风格,往往对人才的成功具有决定性影响。优良的学风,可以使人扬帆远航,抵达成功的彼岸;不良的学风,只能使人半途而废,加强学习也是青年教师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能传授思想品德和业务知识,而且还能做到为人师表。学校对教师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方法是培养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是学校环境中影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直接因素。

校风、学风、师德都能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间接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青年教师是主体,学校教育是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是可以创造和改善的,且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当学校教育方法得当、执行有力,将促使大部分青年教师提高思想境界,加强政治认同,即思想政治状况发生趋同适应。对于个别青年教师,可以采取特殊的方式教育,达到帮助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即发生趋异适应。这充分证明运用生态理论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切的。#p#分页标题#e#

二、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

1.理论教育法

本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蓝本,目的是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完成:一是以定期、集中方式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和讨论;二是通过举办竞赛或交流会来完成;三是采取个别谈心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大多用于在申请入党或犯有错误的时候使用);四是通过时事政策学习、听时事报告让青年教师了解当前形势,增强凝聚力。

2.模范示范法

本方法以强调青年教师的艰苦奋斗及爱岗敬业精神为重点,以榜样为学习对象,目标旨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主要通过下列过程完成:一是树立典型,二是加强事迹宣传,三是通过材料学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四是总结分析并找出改进措施。

理论教育法和模范示范法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们在长效性和整体性方面缺少理论基石,生态方法论之精髓在于“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2] 但上述两者以灌输为主,忽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忽视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淡化了青年教师适应教育环境的动态过程。

三、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想教育意在提高境界,政治教育意在提高政治认同,作为价值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二者密切联系,但并不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要铸就一种品质,让行动者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它起于行为,稳定于习惯,伴随着情感,依托理智,化为品质,升华于信念,体现于理想。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划分为行动规范培养、德性品格养成、政治价值认同等层次。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梯次,它们既是目标,又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的途径。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需要科学地设定阶段、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塑造价值观的教育,需要符合传播与接受的规律,符合价值观塑造的教化特点。

从生态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体现着被动和主动,既有被动或主动的环境,又有被动或主动地适应。在社会大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校加强教育改变相对独立的小环境,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原则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人”必须有坚定地政治立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学校必须通过教育即以适当的方式使青年教师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促使青年教师“趋同适应”。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她是引领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建设的政治主导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符合社会生态的方法和方式,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等方式把青年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3]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原则,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趋同适应的学校环境,让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变被动为主动。

2、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

坚持生态观的整体性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是解决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其整体性体现有二,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整体对象进行综合考察,使得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联系,做到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发挥整体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力和本真价值。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塑造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长期教育的氛围,让学校教育环境促进青年教师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3、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建设

这是高校建设、发展与文化沉淀过程中首当其冲的要求,也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中学校环境因子发生有利影响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而言,这是一个主动的趋同适应,青年教师将会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职业操守、改善行为并形成良好习惯。

通过学校环境因子的改善,可以促进教师思想境界的提高,增强青年教师对大学生的热爱和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忠诚。

本文旨在开启研究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个途径。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讨论、研究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目的地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高芸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浅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适合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40-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