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8篇

时间:2022-10-02 18:34:38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1

一、自我分析

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 在课堂教学方面,虽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我将努力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缺少广博的理论知识。由于受个人知识水平限制,在教学中有实践,有思考,但总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专业发展目标

1.师德目标

加强师德修养,锻造高尚的人格,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

2.教学方面的目标

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开拓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力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实施行动策略计划

1.多读书,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道自己的工作。

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提高,读书是一种省时高效的途径,所以我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2

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自己常感到认真有余而冲劲不足。一所好学校能造就一批好教师。来到洵小三年来的时间,我能真切地从感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1.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转变。以前更多地关心教育教学计划是否落实,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求。

2.科研意识有了提升。以前总认为科研工作很苦,想逃避各项科研工作,如今逐步意识到“以科研促教研”的重要性。

3.德育的育人功能逐渐加强了。在德育活动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存在问题

1.教育教学的理念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强。

2.在课堂教学中,课的质量不高,“四个变化”没有体现。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距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要求还存在差距。

4.德育工作中开展了不少活动,但尚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

5.对于上级或学校下达的每一项工作,我都作为一项任务去认真完成,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更有效、更不善于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展目标

以“立足岗位求作为,超越岗位求新知”为己任,将“不断提升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将争创洵小“三星级”教师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下是目标达成所采取的措施:

具体措施

一.提升师德修养,树好一面党旗。

1.写好每月的政治摘抄,在理论的学习中不断取养料。

2.精心准备每次的行政例会发言,以此作为亮出真实思想、求得帮助、开展好工作的重要途径。

3.在德育和班级活动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杜绝违反师德规范的言行。

4.认真开展好党员责任区工作。关心责任区内党员思想动态,与他们谈学习、谈思想,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每月至少一次向《普陀教育报》和党建网学校信息。

5.把每月的师德考核作为检验当月师德规范的重要依据,力争在本学期全部达到级,能有一次达到A级。

二.增强理论底蕴,转变教学方式。

不断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每月认真写好《文摘花絮》、《科研札记》,力争考评成绩为“好”!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争取每一次在科研例会、沙龙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2.努力转变自己从教十几年的教学模式,在备课中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及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点,真正把教和学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课堂能产生更多的互动。

3.加强对课题的深入研究。首先进一步开放自己的教学意识。在作文教学中跳出课堂这个小圈子,引导学生多走出狭小的空间,把自然、社会作为课堂,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观察大自然、感受日出日落、了解市场的丰富、深入社区体验生活。

其次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投入度。探索在周记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挑选素材、积累素材。设想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关注生活中的问题。主题确定以后,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急着让学生下笔成文,而设想让学生提出他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并选择一项最想解决的问题,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计划并用一周的时间一步步按此计划实行,一周后将实施过程成文。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本班学生的大作文分为“作前准备——我的习作——作后反思”这三步。

三.抓好教研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带领好“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每月推荐给教师们学习资料,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在抓好面上教师思品、晨会课质量的同时,着重抓好一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第六周的区选拔,力争一名教师能参加第十六周的市级展示。

2.转变德育工作观念,克服教育的随意性,增强针对性。精心组织每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和校会课的内容,使师生能在其中明白事理、明确方向。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3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将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三年发展规划总目标:

1.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能够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及教研意识。

2.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结合区数学科的研究专题,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位“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阶段

(一)实施的第一阶段(第一年)

1.第一阶段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第一阶段的实施措施

(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管理经验、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及时积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一名快乐、充实、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养成“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习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把“育人”放在首位,树立为学生一生负责的理念,培养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独有

的工作风格。

(4)加强关于“计算教学”的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并系统地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改错作业。

(5)积极主动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其应用能力。

(6)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座学习活动,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经常教学随笔。

(二)实施的第二阶段(第二年)

1.第二阶段的达成目标:继续深化第一阶段的达成目标规划,每一学期争取上尽量多的高效率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所向往的数学王国。

2.第二阶段的实施措施

(1)提升个人修养,做一名达标的教师。用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在工作中“多做”、“多想”、“多听”。

(2)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失败与成功注意积累,为自己打造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善于思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3)尤其加强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并系统地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改错作业。

(三)实施的第三阶段(第三年)

1.第三阶段的达成目标: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的达成目标规划,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区的教研活动,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快乐的老师。

2.第三阶段的实施措施

(1)加强学习,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使自己具有综合的学科文化素质,掌握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使自己能较科学地、

系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

(2)积极、认真学习区教学研究的主题,在课堂上渗透这些思想和理念,周期性地进行反思。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站上三尺讲台将近十七年了,我在这十七年里收获很多:校领导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研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书法、计算机等培训课使我意识到 “教学学无止境,教育任重道远”……我在这一年中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感谢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扶持!

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语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为了鞭策自己,我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规划: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2、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3、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

具体措施 :

1、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学校为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和学科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还要不断地向师傅学习,多听师傅的课,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师傅教学中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师傅的评课也非常重要,她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徒结对活动将会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此感谢领导如此精心安排,感谢师傅耐心指导!

2、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书籍,我要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做好万字笔记,写好阅读心得。在理论学习上,我还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除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着,还要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着,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3、坚持写反思教案和反思日记。每节课后,我要深入思考,系统整理上节课的教案,及时写下该节课教学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然后摸索教学规律,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新的教学设计。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站上三尺讲台将近十七年了,我在这十七年里收获很多:校领导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研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书法、计算机等培训课使我意识到 “教学学无止境,教育任重道远”……我在这一年中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感谢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扶持!

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语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为了鞭策自己,我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规划: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2、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3、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

具体措施 :

1、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学校为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和学科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还要不断地向师傅学习,多听师傅的课,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师傅教学中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师傅的评课也非常重要,她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徒结对活动将会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此感谢领导如此精心安排,感谢师傅耐心指导!

2、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书籍,我要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做好万字笔记,写好阅读心得。在理论学习上,我还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除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还要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3、坚持写反思教案和反思日记。每节课后,我要深入思考,系统整理上节课的教案,及时写下该节课教学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然后摸索教学规律,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新的教学设计。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站上三尺讲台将近十七年了,我在这十七年里收获很多:校领导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研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书法、计算机等培训课使我意识到 “教学学无止境,教育任重道远”……我在这一年中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感谢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扶持!

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语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但是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为了鞭策自己,我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规划: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2、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3、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信念,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

具体措施 :

1、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学校为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和学科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还要不断地向师傅学习,多听师傅的课,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师傅教学中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师傅的评课也非常重要,她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徒结对活动将会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此感谢领导如此精心安排,感谢师傅耐心指导!

2、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书籍,我要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做好万字笔记,写好阅读心得。在理论学习上,我还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除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还要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3、坚持写反思教案和反思日记。每节课后,我要深入思考,系统整理上节课的教案,及时写下该节课教学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然后摸索教学规律,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新的教学设计。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7

解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论调

汉郑玄《诗谱序》有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坚持以五年为周期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规划,自1953年以来几乎从未中断(除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认为,坚持制定五年规划让中国受益匪浅,这一经验值得西方学习。

2016年,中国迎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五年规划,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十三五”作为年度热词,绘就了中国未来五年改革方向的“蓝图”。

这一年,一个个带有“十三五”字眼的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对未来五年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l展远景规定了目标和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到《“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纷纷涌现,这些纲领性文件成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工作的行动指南。

这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做出精心谋划。互联网跟整个国家的“十三五”紧密结合在一起,起到关键性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共20篇,其中多个篇章都与互联网相关。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指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我国网信事业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显示出独特的地位。

五年规划,五年一个大台阶。“十三五”在开局之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门红,对中国人民来说,难忘而又意义非凡。2016年,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大展宏图,接下来,中国将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扎实把“十三五”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记事

“十三五”开局之年,蓝图已经绘就,行动正当其时。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经济到民生冷暖,党中央国务院就“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开大会、定基调,有力规划,稳步实施,确保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圆满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1月29日下午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做到胸中有数、落实有策、行动有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拼搏意志、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把“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刘延东、李源潮、、张春贤、韩正作了重点发言。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十三五”规划;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D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1-0049-06

2015年10月26―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三五”规划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也终将服务于党的领导大局、党的执政大局。同时,为实现和落实“十三五”规划,对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党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推动“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样态、组织动员形态、政治环境生态,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党领导制定发展规划(计划)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执政党。党的领导不是虚空的、不是抽象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其中,党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体现领导党角色、展示领导党功能、落实党的领导的重大生动体现。

在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中,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是有序的、有计划的,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据此,列宁在其1906年所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斯大林时期将社会主义经济明确定性为计划经济,并着力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推进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8―1932年,苏联开创性地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基本上是全部照搬苏联,对“苏联模式”高度推崇,其中就包括学习苏联的有计划推进经济建设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做法及经验。新中国初期的1949―1952年,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一穷二白、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根本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条件,所以这三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1953年开始,在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基本好转的前提下,我们效仿“苏联模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那么,党的领导是如何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之中的呢?概括地说,就是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形成之前,党都研究制定了《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最终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则是在党的“建议”的主导指导下编制完成的。党通过这种“建议”的形式,领导、主导、指导着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形成确立,并以党强有力的领导去保证计划的贯彻落实。

自全面执政与新中国成立66年来,我们党已经领导、主持制定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分别是:

1.“一五”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2.“二五”计划(1958―1962)。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正式通过由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并批准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

3.“三五”计划(1966―1970)。1963―1965年,是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重创”以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时期,当然党也无力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计划。但是“三五”计划的研究和编制从1964年初就开始了。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4.“四五”计划(1971―1975)。“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1970年2月15日―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1970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5.“五五”计划(1976―1980)。1975年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着力安排了“五五”计划。

6.“六五”计划(1981―1985)。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中央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7.“七五”计划(1986―1990)。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交至1985年9月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8.“八五”计划(1991―1995)。1990年l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9.“九五”计划(1996―2000)。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我国在十四大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所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计划、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0.“十五”计划(2001―2005)。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1.“十一五”规划(2006―2010)。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的突出特点是,以“规划”取代“计划”。

12.“十二五”规划(2011―2015)。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十二五”规划。

13.“十三五”规划(2016―2020)。2015年10月26―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

在中央领导制定这13个五年规划(计划)的过程中,有几个过程性变化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其一,我们党主要是效仿苏联搞五年计划的做法,通过提出五年一个周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建议的形式,去着力体现党对经济社会的领导权。其二,“六五”计划(1981――1985)是一个重大分水岭。在这之前,我们党的“一五”到“五五”计划,仅仅是关注“发展国民经济”。从“六五”计划开始,我们在计划制定中不仅关注“国民经济”,同时还关注“社会发展”,而且将二者并列、整合起来,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建议”的形式进行呈现。其三,从“九五”计划(1996―2000)开始,每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的主题固定为,本届中央委员会研究制定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其四,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我们在提法上以“规划”代替“计划”。这既是因为在延展性上“计划赶不上变化”,而规划却可以很好地应对变化;也同时标志着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向市场经济靠拢,从表象到实质都致力于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子及“后遗症”。

二、党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作的《关于的说明》,党的领导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形成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在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体系架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到位。

(一)党领导确立“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建议、编制及确立,都不能是空的,而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据此,党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的中心要义确定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

(二)党领导确立“十三五”规划的原则遵循。“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确立了这一特殊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若干重大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牢记发展的起点是人民,终点也是人民,切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原则,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领导保证。

(三)党领导确立“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遵循。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通常能够带来先进的行动。我们党在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过程中深谙此道,特别明晰地确立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即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一,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二,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因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三,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因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其四,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因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五,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因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四)党领导构建“十三五”“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个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我们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构建形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其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主要涉及到,要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等。其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主要涉及到,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等。其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涉及到,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等。其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主要涉及到,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等。其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主要涉及到,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等。

三、实现“十三五”规划关键在党

鉴于我们党的领导党、执政党地位,提出和形成确立“十三五”规划是党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同时,贯彻落实、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各项发展目标、发展部署,也毫无疑问关键在党。为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到“十三五”规划的落地落实中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通过的《建议》,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组织和领导保证。

(一)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形态、工作模式。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决非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党领导经济社会面临的环境、形势、任务、使命等的变化,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否则,就会阻碍党的领导之实质内容的充分实现。“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基于这样的客观形势,从更好地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落实的角度出发,“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对此,《建议》就“十三五”时期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一是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各级党委全委会是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的执行机构,同时又对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党内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监督权。但是,长期以来,在党内政治权力运作中,由于全委会是一种会议性组织与功能性组织且有时处于虚置状态,因而由党委全委会选举产生的党委常委会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全委会的职权,使得全委会的权力与运行均被边缘化、“空壳化”。这与规定的全委会是党代会闭会期间各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明显背离,与党内民主精神明显背离,也造成党委常委会过分高度集权。因此,恢复全委会在运行中的应然地位势在必行。《建议》聚焦于此,明确提出要“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2〕力图推动党委全委会的权力回归常态。二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决策是行动的方向,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浪费。“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决策上不能犯错、也犯不起错,否则,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从中央层面讲,必须切实保证“十三五”时期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是正确的,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如此。对此,《建议》明确提出,应着力“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3〕

(二)强化党的政治动员力

实现“十三五”规划,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广泛的政治动员、党内动员、社会动员,凝聚形成强大的政治合力、行动合力。对此,《建议》着力从以下方面加以强调。其一,就党内动员而言,必须深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都投身到实现“十三五”规划的行动中去,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其二,就社会动员而言,社会动员说到底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动员、对社会各界的动员。从强化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社会动员入手,《建议》着力强调了以下举措。一是必须“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5〕。二是必须“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6〕。三是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7〕。

(三)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

实现“十三五”规划归根到底在人,这里所说的“人”,一个重要基本面就是领导干部和人才。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才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我们党的看家宝。从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入手,《建议》提出了若干新思路。其一,在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上。依据“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建议》着力提出,应“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其二,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上。《建议》突出强调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而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为党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其三,在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上。《建议》着力要求应重点聚焦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致力于提高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其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建议》从党管人才的框架出发,着力提出:落实“十三五”规划必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8〕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现“十三五”规划需要一个良性健康的政治环境、政治氛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去干事创业。良性的政治环境氛围,意味着要不断优化现有政治生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此,《建议》强调指出,要从党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坚持高压反腐等方面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

(五)推进党的治理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自此,“治理”取代“管理”,成为我国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基础理念。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切入,我们党特别强调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治理方式。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对党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对此,《建议》在强化党的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明确了以下路径。其一,突出依法治理。各级党委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社会治理不好,国家治理也好不了。鉴于实现“十三五”规划需要最广泛地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所以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功能势在必行。对此,《建议》着力强调指出:在社会治理的体制和格局上,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9〕;在社会利益的协调和维护上,要“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