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影子教案8篇

时间:2022-06-01 05:46:46

影子教案

影子教案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 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

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 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 王永东,吕列金.营销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

育,2006,(12).

[4] 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5] 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6] 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影子教案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 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

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 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 王永东,吕列金.营销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

育,2006,(12).

[4] 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5] 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6] 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7] 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影子教案篇3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现有研究中关于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许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难度。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创立后不断得以推广的,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学过程,并逐步得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实践性较强, 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模型在这些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理论和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深入且颇具借鉴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这使得案例教学模式本身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案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文献回顾

陈效兰从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撰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文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要适当。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其次,教师要准备充分。教师要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案例教学的每个步骤或环节。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角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该文还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和个人总结等方面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1]。

王永东和吕列金认为,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案例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的范围狭小。二是案例内容不完整,缺乏典型性。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商业秘密等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学生难以对提供的企业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案例的针对性差。目前采用的案例70%来自国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会认为国外的案例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实用性不够[2]。

王秀芝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和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等因素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3]。

郭俊辉等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并提出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4]。

袁书卷认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即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以及努力程度等情况,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认可和激励,以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既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要关注自身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最后,要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开放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多向互动交流;整合的心理状态可以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5]。

孙承毅和孙万东提出,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案例教学过程及其实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

郭忠兴指出,教师在面向非职业型公共管理类学生群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以获得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他认为,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阶段共同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7]。

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即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8]。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例如,陈效兰主要从教师对案例的恰当选择和对案例教学的充分准备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王永东和吕列金则主要从案例选择本身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案例选择的重要性。郭俊辉等认为,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袁书卷主要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以及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案例教学模式效果的影响。孙承毅和孙万东则认为,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管理策略至关重要。郭忠兴提出从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角度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郑淑芬指出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引导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研究认为,这些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论证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重复之处。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从而势必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为了方便教师在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时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拟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众多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出几个主要的因素。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两所高校。本次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每个班级人数不同,抽样范围为每个班级学号为前40位学生中单号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7%。本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找出能够反映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中因子旋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矛盾,而其直接原因表现为因子对变量的贡献不明确。在不改变因子协方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坐标轴来实现这一目的。

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或者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求因子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归纳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从而为以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恰当的建议。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一方面,KMO 统计量为0.782大于0.7,而且经过Bartlett球形检验,其p值小于0.05;另一方面,由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各变量之间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二)因子旋转

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4,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479%。

(三)因子命名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因子1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案例与所讲授理论联系不够密切”、“案例内容不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内容有关,可以大致概括为“案例内容”因子。因子2也是一个混合量,包括“教师案例结果分析不够深入”、“案例教学过程中未调动学生能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都与案例教学过程有关,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过程”因子。因子3是“案例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形式不合适”、“案例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三个变量的混合,这三个变量与教学形式有关,可以归纳为“案例形式”因子。因子4好像完全是“学生没有认真准备案例教学相关材料”,该因子是从学生角度阐述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该因子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大的载荷,可以概括为“学生因子”。“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不够合理”这个变量在任何一个因子上都没有很大的载荷,因此该变量不予考虑。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四个因子可以使教师更明确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因素,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甄选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一方面,案例教学材料内容翔实且具有典型性。以《营销企划》课程为例,既要有成功企业的案例,也要有失败企业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业营销企划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业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内容必须要经过仔细选择。在占有大量相关案例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甄选。甄选时要综合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可操作性、思想性、与课程相关理论联系的紧密性、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因素。不占有大量丰富的案例教学材料,就无法实现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甄选;不对案例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会感觉案例内容简单、案例内容没有意义和价值等。这样,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收集资料和预习,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占有大量案例教学材料和对案例材料的甄选,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案例教学内容甄选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仅有内容翔实和精选的案例教学材料,而不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布置、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学生讲评、个人总结、教师点评和成绩考核等阶段。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对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较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而且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跳跃。比如,教师点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三)选择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案例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多媒体演示案例和教师解说案例这些形式,因为这些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动力收集案例相关资料,也没有积极性去讨论和分析案例,这样,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师解说案例、模拟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布置和案例背景解说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而在学生讨论、学生讲评等阶段采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入案例现场。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甄选案例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过程和恰当选择案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始终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案例教学过程始终都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也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以教师对教学内容材料的甄选、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案例教学形式的恰当选择等三个环节为基础。教师在上述三个环节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 王永东,吕列金.营销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4] 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5] 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8).

[6] 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影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 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 、太 阳 和 影 子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太阳和影子)

二、学习新课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 1 )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 2 )分组活动;

( 3 )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 4 )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 5 )回教室讨论心得并汇报;

( 6 )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 2 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 7 )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 1 )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 2 )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 3 )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 1 )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 2 )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 3 )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 4 )分组实验;

( 5 )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 6 )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第二课时

三、巩固总结:

1 、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影子教案篇6

[关键词] 电子邮件;健康宣教;老年血透患者;压力;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b)-0136-03

Study effect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LI Hongya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Zhuzhou 4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mai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of stress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E-mai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 cases. E-mail group was educated by E-ma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mail group received E-mail for health education twice a week for 10 weeks. Stress scores were measured by a stress questionnaire that was developed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by our hospital. Results In E-mail group, stress score was decreased from (55.08±7.69) scores to (43.29±6.52) scores (P = 0.031), serum cortisol was decreased from (11.18±4.23) μg/dL to (9.01±3.52) μg/dL (P = 0.039), epinephrine was decrease from (23.35±24.25) μg/dL to (18.38±18.01) ng/dL (P = 0.046), and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was decreased from (2.58±0.75) kg to (1.96±0.78) kg (P = 0.036). Conclusion E-mail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ress and compliance.

[Key words] E-mail; Health education; Elderly hemodialysis; Stress; Compliance

血液透析是许多老年终末端肾衰患者赖以维持生命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现代社会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老年透析患者的比例不断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透析相关技术的发展,血透患者的生命得以有效地延长,老年患者依赖血透机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另一方面老年血透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血透也要不断承受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年血透患者减轻压力并延长其生命活动是现代护理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电子邮件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现电子邮件宣教可以有效减轻老年血透患者的压力并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透析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选取我院透析治疗1年以上的年龄在60~70岁的终末期肾衰血透患者40例(这些患者均每周接受3次透析治疗),将其随机分成电子邮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会上网并有电子邮箱。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

影子教案篇7

关键词:电子教案;课堂教学;制作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操作和掌握计算机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重要工作技能。目前,计算机技术也在教育领域中掀起了浪潮。电子教案是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子教案的概述

教师在上课之前,以课时为单位所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叫做教案。过去的教案,都是教师用手工编写而成,而现在的教师需要电脑编写教案,用电脑编写的教案通常叫做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有两种类型:word教案和ppt教案。word教案侧重于日常的教学检查,而ppt教案侧重于课堂使用。具体的说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将传统教案的内容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的现代教案,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成为课堂教学的教具。由此可以看出电子教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教案的特点

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具备有以下的特点:

(一)扩大了作用范围。传统的教案是写给教师自己的,而电子教案则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来看,基本上取代了粉笔的板书,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有利于教案的修改。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科书内容的变更,可以方便的进行修改和订正,比如采用计算机文字工具软件进行插入、删除和改写,可节省大量的时间。

(三)具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效果。传统教案所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是通过教师的描述,而电子教案可以借助于软件工具产生图像、声音和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效果,使教学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具有较强的共享性。传统教案不利于展现教学中要运用的教学资源,而电子教案是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的多媒体教案,可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合,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

三、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制作电子教案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案的内容输入到计算机里,将其以word、Powerpoint等形式呈现出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案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电子教案的编制应考虑学生特点,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扩展、内容的共享。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趣味性原则:在教案中插入一些影视、动画或声音可以使教案更加具有吸引力。

2、整体性原则:保证整体结构紧凑,即通过计算机软件功能将教学单元之间的结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形成一个整体。

3、技术性原则:①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视听效果好;②可靠性强,交互便捷,操作容易。

4、思想性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技能多样。

5、美学原则:电子教案的制作是一个艺术化的制作过程,其色彩的搭配、声音与画面的组合、动画与视频效果的运用,对电子教案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教师编写电子教案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使用电子教案能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电子教案在教学中不能合理使用,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总结如下:

1、对电子教案的认识不足。认为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印出来的就是电子教案。

2、制作软件的使用把握不准。电子教案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程序,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不支持多种媒体的插入和链接,满足不了电子教案的设计,建议使用的常用软件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动画制作软件Flash。

3、教案格式不统一。一般的电子教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相关链接、教学反思等环节。

4、大屏幕引起视觉疲劳。切忌满屏的文字,合理插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影视或是动画可以效缓解疲劳。另外,模版的选用不要过于单调,在主题风格一致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模版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电子教案是信息时代对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编制个性化电子教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影子教案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

一、引言

作为一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由于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与现实环境相联系的信息,再现特定的管理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达到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效果。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案例教学开始受到国内高校旅游专业的普遍重视,并被大量引进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旅游教育界已经普遍意识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指出了案例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互动,案例分析难以深入,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

但是,这些研究又并未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改进提高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作为案例教学中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成为衡量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

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力图从深层次上实证研究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以期达到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的选定

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问题,陈效兰(2006)认为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张夫妮等(2007)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主体的参与度会明显高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袁书卷(2006)指出案例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师生关系的互动、学生积极性、学习体验和教学方式等;王青梅、赵革(2009)认为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问题案例,他们指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现象中发现问题,可以变认知客体为认知主体,尝试性地解决答案;郭俊辉等(2010)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学生个体、案例题材和案例分析的三因素理论框架,认为案例教学主要取决于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

综上所述,学者们就案例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但在案例教学参与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及实证分析不足。同时,由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增加了分析问题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基于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并结合案例教学相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特征的分析,初步拟定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并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

三、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为深入探讨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为指标确定提供数据来源,笔者开发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正文部分采用的是李克特态度量表(Likert-type),要求被调查者对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每个因素都采用了五点Likert量表来测量(按照被调查者所认为的重要度进行打分,5分为最高分,依次递减),量表的语句尽可能简单明确,保持客观并避免歧义。

(二)问卷对象的选择与前测

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课题组选择了笔者执教的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8-2011级共计368名学生和59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为了使设计出的问卷更加科学和合理,能够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还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在于征询被调查者对各条款同意与否,同时还希望被调查者指出问卷中各问题的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歧义和含义上的遗漏,是否便于被调查者理解。问卷设计初稿完成后,课题组选择从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共4个年级在校学生中分别选取12人(学生8人、教师4人)作为前测参与者对问卷进行了前测。首先请前测参与者在不经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对前测问卷进行试答。随后对前测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项目逐一进行说明,并听取记录被调查者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前测结果发现,受测者对题意并无看不懂或混淆的情况发生。

(三)案例教学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427份,共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96.4%。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样本比较符合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所得信息经过SPSS13.0软件。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如下,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中17个因子的Cronbach a系数是0.783,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说明该问卷信度可靠,可以作为参与度影响因子测评问卷使用:

其次,通过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17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KMO的取值为0.845,大于0.5;Bartlett氏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显著水平为0.058,通过两种检验,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共同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表2所显示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大于85%、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5,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228%,得到的数据分析如表2。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各个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归纳为五个因子:学生素质、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素质、案例材料和课堂教学环境。其中,学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影响参与度的学生素质指标有: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学生个人性格、学生专业层次;另一个重要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与教师教龄、从业背景相关;以上案例教学中的两个重要主体,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组织这一“桥梁”进行联接互动;现实案例教学中,教师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提问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度是有差异的;最后,案例教学还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尤其是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和教学设备是保证良好教学成果的前提。

由此得出因子解释方式为:

因子1为学生素质=0.814专业层次+0.737专业学习兴趣+0.601生活学习习惯

因子2为课堂教学组织=0.821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的团队管理+0.763教师对学生的引导+0.745教师对学生考核+0.512案例分析过程。

因子3为教师素质=0.617教师学历+0.887从业背景+0.763教龄+0.781教师性格+0.796教师表达能力

因子4为案例材料=0.706案例材料展示形式+0.796案例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0.842案例材料来源

因子5为课堂教学环境=0.617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0.763教学设备

(四)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确定

接下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目的是为了研究这五大影响因素之间与案例教学参与度究竟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由表4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标准的回归方程为:

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0.332×学生素质+0.336×课堂教学组织+0.312×教师素质+0.476×案例材料+0.237×课堂教学环境

此外,由回归系数看出:案例材料与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最为突出的要素,说明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受此因素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其次是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师素质;再次是学生素质;最后才是课堂教学环境设备的因素。

四、结论与启示

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案例材料新颖程度、案例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案例材料展示形式、教师对案例分析过程、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师从业背景、教师教龄、教师性格、教师学历、学生生活学习习惯、教学环境的安静舒适程度、教学设备状况。

这说明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仍然与案例材料这一学生有实际性接触而引发的感知有关,这与前人研究的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影响因素相同;此外,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也成为了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参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正面积极认识和对本行业的乐观看法,有助于提升旅游教育的成效;学习动机即是否决定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也成为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虽然案例材料影响非常重要,但案例材料中值得分析挖掘的内容仍然很多,既使是较为陈旧的案例材料也拥有较多值得分析挖掘的内容。一旦学生习惯性的将自身视为旅游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职业群体,其负有社会责任的想法会提高其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而对于自身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会大幅下降。因此,不难理解学生素质对旅游专业案例教学参与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度。

(一)加强案例材料的收集

案例材料收集是旅游专业案例教学的基础环节,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为了提高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案例教学取材范围应当广泛,具有新颖性、时效性、典型代表性。这就要求旅游专业教学案例材料收集应尽可能在全面综合一手、二手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其中,一手材料主要可以通过教师、学生对旅游企业的调查访谈的方式来获取;二手资料则主要应通过教师、学生对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报纸、行业期刊杂志、网站等渠道的检索予以收集。

其次,囿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案例材料收集应尽可能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应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案例材料选题,学生按照教师拟定的选题,借助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案例材料。值得强调的是,案例的整理必须结合课程内容。为使旅游专业案例教学材料更有吸引力,更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除了遵循案例编写的共同规律外,还应当遵循旅游专业的课程特点,将所收集到的案例紧扣旅游专业基本理论和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体现已讲理论从抽象到具体、拟讲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使案例发生的时空与授课的时空尽量衔接。其次,案例编写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编制和每一案例教学环节设计,都应紧扣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如果案例偏离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作用也必将大大降低。

案例材料收集后,教师应对其进行评阅并给出评阅意见。学生则根据评阅意见,对案例材料重新修改,针对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疑点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以达到对所收集案例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善其内在逻辑性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激励

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本身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表现。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在有无学分考核激励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为了改变案例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参与度低的局面,具体而言,在案例材料的收集环节,教师应根据所收集案例材料的新颖性、时效性、典型代表性进行分数评定;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进行成绩评定,评定的成绩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现实中,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教师将专业学习兴趣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当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动机目的,提高其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的人员保障

案例教学的重要主体是教师,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上调查分析表明,如果教师没有接触过旅游管理实践,分析问题往往难以深入。教师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体会,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将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结合,富有说服力,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因此,旅游专业进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及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无法求解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从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还占少数,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其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力不从心,进而也导致案例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参与度低的状况。因此,—方面,高校旅游专业应加强对具有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使不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通过各种实训实习途径,了解行业发展的实践。

(四)教学的组织保障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教师在案例教学组织能力上的缺陷,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加强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上的培训对于提高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说课比赛的形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高校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评定案例教学,形成硬性的案例教学要求,检查案例设计等基础性教研工作。教务部门应要求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分专题编写教学案例,便于教学引用。

(五)案例教学组织的规范化

案例教学并非是一个无章可循的活动,以上调查分析表明,通过案例教学组织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具体而言,它要求明确学生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与地位,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组织中的关系。案例教学的中心应是学生,学生是案例教学的表演者、主角,教师是导演、配角,起引导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案例教学组织中,教师应尽量不直接将答案展示在文字材料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与参与讨论,教师应先“有节奏”的陈述案例事实。教师可以先隐去相关问题信息,通过设问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开创性分析思考的兴趣。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