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8篇

时间:2022-06-05 22:48:30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1

一、引言

仆人论人,绅士论事。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想避开在改革前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强大阻力,将根本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引而不发,留待后人去头痛。对于中小企业的搞活就面临这样一种局面,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现代企业制度指什么?是管理吗?是体制吗?官方的版本说就是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主要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和一样基本东西有关——股份。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一提现代企业制度就认为是要搞股份制,以为搞了股份制,体制、管理、观念就自然跟上去了。这的确符合一些人的逻辑。我也不好拂人家的面子,姑且作为我的一家之言好了:中国现阶段企业提出要搞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搞股份制。在以后的行文中,我就将以“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搞股份制”作为本文的前提条件使用。

再来讲一讲企业,本文所称的企业是实体,不是那种经理多如“阿黄”的皮包公司。皮包公司再多对于经济总量也无影响,至多是贡献了点增值税,这样的“企业”要怎么搞就怎么搞,与本人无干。以下行文中的中小企业都是实体,这也作为本文的前提条件使用。

根据最为权威的理论,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为大型企业,5000万以下的是小型企业,居中的是中型企业。我无法推知这一标准指的到底是企业还是工业类企业,因为按这标准来行事的话,99%的企业(或者还应加上公司)都是中小型企业了,而且其中中型企业的比重还小得很。那么多的小鱼小虾究竟管还是不管中央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国家从竞争性行业的中小企业退出,由市场机制对其进行调节。于是,大量的国有中小企业被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大量私人性质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在这里,我之所以要将中小企业分为“原国有”和“私人”两部分,是因为其在产权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基础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能的结果也不同。

以上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应不应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问题的一些说明。

二、对各矛盾的分析与考察

1.现行经济体制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无论中外,说经济问题就必谈经济体制,这是关键问题(我们撇开所有制形式不说,因为没可能也没必要说)。

我国最早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也有过分权到地方的尝试,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行过计划经济框架内的价格双轨制,直至9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要简略回顾这一过程,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都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撇开计划到市场的问题,单单是这个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就没有能够达到;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的40多年时间整个中国经济是围绕着计划体制运行的,整个行政、司法、行为、观念或多或少都带有“计划的烙印”。我们现在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是要发展商品经济,但是留存的大量的“计划的残余”必然会发挥其作用与影响。

很多人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发展最关键是要依靠政策面的作用,以为政策的影响会象77-7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行之有效,并且可以由试点到推广,阻力会很小。我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要依靠政策面的作用,但其作用不会象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立竿见影,这是因为:1.对改革的期盼程度不同;2.城市、工矿企业的改革远比农村改革复杂,不能简单类比;3.不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继续回去种地,办砸了企业可能一辈子就完了,风险程度大不相同。

发展是要靠政策,但政策不是孤立的,是一整套体系,决不会中央说现在可以搞企业了,人们就会一呼百应。什么决定政策?最直接的就是体制。经济体制决定经济政策,这是最直接的联系(计划体制下就不会鼓励私人企业)。

就当前而言,我们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该立的没立,该废的没废,该改的没改,该破的没破,该扶的没扶,该放的没放。再加上我国是大陆法系的国家,使用成文法,不支持判例法,只规定应该怎么做,没讲不应该做什么,这就决定了在许多问题都是新情况的形势下,没有法律规定,没有先例可循,于是各地的操作就大不一样了。但这又绝不是政策就能解决的事,这里有很深层次的内容。

总而言之,现行经济体制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有矛盾,存在经济体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软件不支持硬件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决非是否选择现代企业制度那么简单,而是首先要考虑如何生存的问题与要不要搞企业的问题。

2.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融资环境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现代企业制度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搞股份制(前文已述)。

为什么要搞股份制,资本主义世界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三次革命性的变动不但使资本主义活到了今天,一时间倒也还不至于发生大危机进而激变为社会主义。这三次变动是:股份制、垄断、相关利益原则。股份制和垄断所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一个资本问题。

就中国目前经济水平而言,企业要发展,资金是最大动力(技术与信息在中国大陆的生存空间还太狭窄)。但是中小企业到哪里去融资呢?银行界有这种现状:宁可贷款给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也不和私营的小企业打交道。因为选择国有企业再怎么说也是“没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若私营的小企业倒闭了,那就不仅仅是国有资产流失那么简单了。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差,从保险、证券、投资基金方面获得资金的可能性也很小,剩下的大概只有风险投资公司了。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情况又是如何呢?中国大陆的居民储蓄有8万亿,居民以13亿计,平摊到个人头上大约是6100元;假使考虑一家10口人也只有6万元的资本(考虑直系亲戚),离开1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线还有距离,如果成立无限责任公司那风险就大得没谱了;再加上这8万亿存款的主力是谁,大家心里都有底,这里不再赘述;还有一个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问题。要靠这一点钱来搞企业,谈何容易。

这就说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融资环境不完善之间存在矛盾。

3.落后的观念、文化水平与发展现代中小企业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自18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大陆就是个观念落后、技术文化水平低的大行政区。尽管出于民族情绪,我们总是一白遮百丑,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要提高技术文化水平多收些大学生就有可能,要转变观念就没那么容易了,牵扯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举个例子,商品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完善了还要有比较自由的国际市场,但中国大陆的实际是怎样的呢?很显然,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更开放。地方保护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地方保护是体制吗?体制上没这一条啊,马、恩、列、斯、毛、邓也没说地方保护好啊。我以为这就是观念问题了。“我市是省会,省会哪能没酒啊,那就建个啤酒厂吧,外地啤酒不许卖,他们都有质量问题。”“我们是农业大省啊,也要有工业啊,现在什么好卖?那就上VCD吧。”这样一来,土企业、土政策、土规矩就来了。地方一定错了吗?中央定的年度计划总得完成吧,要完成你的计划,你就必须让我有保护。错在谁了?当然错在西方列强了,明明只增长了0.5%,却虚报预计2.5%,害得有些人一阵紧张。

“要想富,先修路”这没错;“要修路,先收费”这就有问题了;“要想富,先收费”这就没谱了。然而这种事到处都存在。

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法则是什么?——做大!只要做得足够大了,不管你强不强,省里、乃至中央就会给你政策,就会给你活路。譬如说,政策保护是一种,保你上市圈钱也是一种。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方的企业原则派不上用场;而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用人家的这些原则立场。于是乎搞得象模象样就不错了,搞得好就是怪事了。

在这种土观念、土政策、土技术下上马的企业,往往是大小规模不一的“作坊式”企业,与现代企业相比较只有一项是符合的——规模(请注意是规模而不是规模效益)。除此以外,怎么样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东西。

4.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的小企业需要直接的、一元化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中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散之间的矛盾

在企业里,最好管理的是小型企业,最难的是跨国企业,最有活力则是中型企业。至于风险则各有利弊,尤其是在信息与技术居于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资料来源:Drucker’sthoughtsofmanagement)

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上的理论集中在股份构成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不相等,股东人数、企业规模都小;股份有限公司则发行大量等额股票,股东人数、企业规模都大,只是上市不太容易罢了。但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至少都有两位说得上话的“大人物”存在。这些“大人物”可能是机构,也可能是自然人(以上论述的证明请读者自行参阅相关文献,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对中小企业而言,是资金重要还是“多个声音”重要?中外研究一再表明,中国人缺乏合作的精神,尤其是牵涉到利害关系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资金是第一位的,因为企业总是要先开出来。等过了开业初期(3-6个月)企业内部就会有问题出现:生意好时合伙人可能撤资并成为你的竞争对手;生意不好时则往往会有股东变动,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资本贬值。中小企业属于“船小好掉头”的模式,如果因为股东过多达不成统一意见而错失商机的话,往往直接导致企业的失败。

事实证明,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上是责、权、利分明,在管理上是分权、集权、监督相互统一又各成体系的制度。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注册资本1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有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当然不是一个人构成);当经理人员要接一项20万元的业务时就必须召开董事会讨论,如果不凑巧的话还要延后几天开会;如果能顺利达成统一意见的话,只怕是已经过去了好多天,生意在不在就很难说了。而同样一个注册资本10万元的个人企业,找到了业主也就等于找到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合计一晚上就有决定了。虽然例子有偶然性,但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因为现在的市场,真正的大手笔、大制作还是少得可怜,如果学习了形式而不是实质则只会带来无尽的麻烦与代价。相比之下,付点代价还是值得的,如形成了畸形的体制那才是最致命的。

就最适合的道路而言,如果企业有较为充足自有资金,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必然会造成资本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5.中小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与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矛盾

如上文所言,如果只学习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而不是实质的话则只会带来无尽的麻烦与代价。

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简单的责、权、利分明;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要依靠分权、集权、监督;现代企业制度也不是教科书。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积淀的结果,非是做唱俱佳请勿轻易模仿!

我们的广大经营管理人员能够体会这一制度精髓的约占十之五六,能够有机会放手实施的约有十之一二,以中小企业的实力能够雇到这些人吗?

以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管理上能够切实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分工——合作原则就已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了(相对于大量的作坊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则要求“管理科学”。显然,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管理科学”绝不是分工——合作那么简单。

亚当•斯密的分工学说在现代至少遇到了三个挑战:1.分工的同时决定了流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流程越来越复杂,负效用大于分工的作用;2.多变的市场要求“灵敏”的应对及生产,而分工比较适合与大批量生产;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原有的分工变得不再合理,要求重组。于是,学习型组织、网络型组织应运而生。

客观地说,这种组织结构也应是现代企业的一部分内容。而我们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根本就连走都还不会,只能爬着就想跑了。模仿得再象也是别人的替身。我们中小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是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些政策、法制、研讨就能说明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希望别是真实的谎言!

实践证明,产权改革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从马克思到哈耶克,从马歇尔到凯恩斯,从科斯到诺斯,没有哪一家经济学不认为产权关系是最重要的。现在看来,中国大陆要解决产权问题还是容易些,只要撇开姓资姓社问题,就有可能进行。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中国的产权改革正在进行中,进步也是明显的。但技术、管理也是企业改革重要的因素,以为解决产权改革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体制弊端这也是不正确的。产权关系一时因利益矛盾而发生的改得动、改不动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否在此,是否早晚一定要改则是另一个问题。因为产权可以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技术与管理则是买都买不来的,买来了消化得不好比不买更糟。

6.经济规模与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矛盾

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责、权、利分明,但现代企业制度却又是把责、权、利给讲清楚了。仅从这一点上来看,现代企业制度似乎是保证了企业各方的利益,但这一点是又先决条件的:企业规模足够地大。

我们再举那个注册资本1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没有官方背景的话,一般的话大约能有20-30万元的营业额,假设直接生产成本为15万元,在没有摊管理费用以前还有5-15万元的毛利;假定个人工作不重复,董事长不拿钱,经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资将是个大负担。换作是那个注册资本10万元的个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伙计是同一个人,领一份工资。这一上一下就差了好几万元。

因此就凭中小企业就那么一点老本,还是少一点折腾为妙

三、诸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谈了六点矛盾,接下来讨论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我以为经济规模、落后的管理水平、产权的分散、落后的观念、融资环境的恶劣都取决于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有人要讲,归结到根本上还是体制,体制有什么好讲的,就是那回事了。难道体制一定就不用讲了吗?恐怕还得谈一谈。

1.经济体制与融资环境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多年来实行的不是机制就是多元机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至于现在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一时无法跟上,使得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融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发育不良,使得企业先天不足。

经济体制影响融资环境。

2.经济体制与落后的观念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许多观念比企业的融资环境恶劣更为可怕。譬如资本家、剥削这些被批了个够的东西现在居然红了起来,有的人还是没办法接受,总要形成一些干扰。金融环境的恶劣也有一些是观念的问题。

一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一定的观念,经济体制变革时原先的观念又会起反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制是主导。

3.经济体制与落后的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

没有人说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技术、文化水平就一定是低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列宁与没有按马克思所说的做(以上观点早已有专著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但是,管理、技术、文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会渐次下降,劳动努力程度会渐渐降低,资本回报率会越来越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樊纲先生在《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中已有精辟的论述。

可以说,体制使管理、技术、文化水平发展缓慢,体制变革时,管理、技术、文化水平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使体制变革的效果不明显。这里体制是先决条件。

4.经济体制与产权的分散、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社会资本的自然积蓄量低得可以,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可以用来启动私有经济的发展。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们为了发展企业不得不与人合作募集资本,分散了产权,经济规模也无法上台阶,始终只是“小作坊”。

经济体制没有直接决定企业产权是否分散、规模大小,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时滞的过程,今天的果是昨天的因。

因此,经济体制是最更本的矛盾。上文所列的诸多矛盾无一不与之有关,无非是一个时间序列的问题。

四、结论

经过以上的分析,这里给出这样的结论:就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应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请注意这一定语:初期阶段。企业发展得好,有了实力,自然可以选择任何形式。但在企业初期阶段,任何资源都很紧张的情况下,选择企业制度应该慎重。要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哪怕只是象,所要投入的资源就已经不是一般小企业能够承受的了。更何况在没有什么技术优势的情况下,股权的分散只会导致企业的不稳定,影响发展。

请注意这一名词:企业。引言中讲得很清楚了,本文所讲的企业是什么性质。如果扩展开来,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什么非要放弃合伙制而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呢?

请注意这一点:本文用了“不应”一词。不应不等于不可以,这里有一个程度深浅的问题。为什么用“不应”一词,理由如下:1.这仅是我一家之言;2.就中国大陆的现状而言,选择现代企业制度与选择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相比风险毕竟要小。现代企业制度是先进的体系,是否选择现代企业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在错误的时间、地点与错误的对象打一场毫无意义的仗。现代企业制度本身没问题,是我们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特例:现在流行的“海归派”大多数也是搞中小企业,他们倒是要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因为“海归派”绝大部分是拥有技术、管理、观念,要与风险资本结合创建企业,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现代企业制度是首选。

五、对策

1.国家必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真正行之有效的指导与扶持。

中国大陆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不是没改,而是一直在改。进步也是有目共睹。问题在于“改而不革”,从而形成了本文所讲的最关键问题:体制问题。有人讲,到了体制你还讲什么?我以为体制要讲的东西很多,但体制动一动所起到的作用要远大于改变其他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更进一步说,体制只要不动,别的动作都做不下去。我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现在的社会毕竟与20年前有很大不同,以前是什么都要上面说了才好动,现在是只要政策一定,自然会有人大与行业协会甚至个人来“盯”(在具体问题上人大不再是橡皮图章)。

那么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可以有五点:

1.深化按要素分配理论,使资本获得除利息以外的投资收益,真正成为资本要素;

2.进一步建立健全融资渠道,使我们的金融机构真正服务于全社会而不仅仅是国家,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

3.对现行的《公司法》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放宽现代企业制度的门槛,降低个人风险;

4.向社会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由此改变两代人的观念,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观念;

5.加大对基础项目的投入(包括科研、教育、社会科学),增强综合国力,真正解决技术、管理、文化的落后。

2.社会自身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社会能够做什么?我认为至少可以有三点:

1.真正理解政策,转变观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2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设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4、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3

一、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过去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核心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这种管理较为单一化和扁平化,而现代企业制度吓得企业档案管理则更为全面和立体,这种管理制度将多个部门多个管理进行结合,其工作核心由从前单一的行政档案管理专项以资产为桥梁的企业资产档案管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更多的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更高效的技术进行复杂海量信息的管理,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之一。

二、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四大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信息,在当下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一个企业能否做出正确合适的决策取决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能否为企业提供正确无误的真实信息。因此,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将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核实其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二)系统性原则

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就必须保证其组织架构完整且完善,这也就是系统化原则的体现。这种系统化原则能够使得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清晰和规范提高企业查找、读取和保存信息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三)全面性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全新格局之下,现代企业所需要处理和管理的信息范围极为广阔,当下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互联网逐渐接入到商业社会之中,这让企业的贸易范围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信息范围广泛、信息成分复杂的严峻挑战,这使得企业档案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单纯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其要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管理。

(四)有效性原则

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中一定要遵循信息有效性原则,这种有效性通常被分为两种,信息的时间有效性和价值有效性。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通常都具有极高的时效性,许多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而言,在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上务必保证时间有效性,这样才能高效进行贸易。第二个则是价值有效性,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下,存在大量的无效信息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排除。

三、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不能够为企业直接生成经济效益,许多现代企业对于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这项工作的存在必要性不大。这种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企业对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和深刻,不明确这项工作的职责所在及其重要性。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落后于时代

许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当下,我国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过去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早已落伍,不再适用于当下复杂且海量的信息处理及采集,并且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随着人事调动,其所管理的档案也将发生变动。除此之外,许多企业在当下社会仍旧采用落后的纸质档案管理,这种档案管理对于如今的海量信息而言效率极低,对企业档案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当下许多企业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

四、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企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企业需更加重视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工作机构,加强企业内部对于该项工作的认知和学习,明确其职能和重要性,是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充分意识到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这样的手段促使企业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专业训练

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定期举行档案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明确自身职责所在,掌握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相关人员务必专职专岗,保证其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老职工,因主要以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转化为主,例如: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使其掌握现代所需的计算机档案管理技能。而对于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则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最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明确其中的专业性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一帮一的模式,让具有工作经验的老职员带新职员,形成互帮互助的模式和学习风气,全方面提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办公技术,提升工作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过去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单一的认识已经落伍,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具备与时代同步的工作理念,采用先进的信息化办公方法,将容易腐朽丢失且浪费资源和空间的纸质档案管理转化为高效便捷的计算机档案管理,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培训,运用科学的手段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保证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有效地运作。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制度上的约束,以保证其不会在工作过程中将企业档案和信息外泄,一旦发现泄密者,务必严加查办,并给予严厉处分,以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性。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人们的焦点,企业应当积极普及互联网安全知识,让员工了解和意识到网络安全隐患的严重性,加大IT部门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工作力度,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性。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以现代企业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下,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创建出一套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企业发展状况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能加强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推进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增加权利管理的透明化,制止了一系列违法乱纪的现象;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明确了现代企业的发展职责;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提高了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加强人才职能的管理,提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保障了现代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1.对现代企业中各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各项运营的节中,财务管理控制运营资金方面,确保资金的流通和合理运用。财物的管理,能够保障企业内部的各项资金顺利运用于各个需要的部门,确保资金和合理、高效利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及时发现资金的不足和过剩,对不足的部门进行合理的补充,过剩的部门进行优化配置。做到资金的高效利用、合理分配,保障各部门的顺应运行,促进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2.提高了现代企业的财政收入财务管理可合理配置和调节企业的各项资金,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财务管理实现了对企业财务的各种收支的合理控制,保证了企业的财务支出小于财务收入,确保了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财务管理有效地控制着资金的分配,对企业内部门进行合理的配置,高效地管理企业的收入资金,做到财务管理的收支平衡。在企业科技发展的投入上,产品创新的支出上,能够做到一个数额上的掌控,加大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员工的薪酬、奖惩制度上,能做到对薪酬的合理调整,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团结性。财务管理从资金入手,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可提高现代企业的财政收入,从而推动企业发展。3.对需要投入的资金进行准确预算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能对资金进行有效地管理、合理地分配,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还能进行准确的预算。一个产品在投入前期的准确预算,能够帮助企业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资金的准确预算是企业在抉择产品规划中的重心,可保证产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保证了企业资金节省的最大化。财务管理的预算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在资金投入前进行准确预算,有助于企业在产品发展上作出合理规划,促进现代企业的高效率发展。

三、如何发挥出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1.更新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目标的不断更新,在不断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企业中一些领导人员只顾眼前利益而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不断更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目标也能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2.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在给财务管理管理注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更好地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企业资金结构的不断调整,能够顺应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发展。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合理地分配企业内部各部门资金,对其进行更加细致、准确的安排,可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和现代企业的稳定发展。3.改变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式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财务管理对财务风险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预测的过程时应该注意改变方式,一味地使用一种方式很容易导致预估财务风险时产生偏差。适时地采用多种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背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式,更好地把握财务风险,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结语

现代企业在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遵循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财务管理的管理观念,对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管理过程中注意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而促进现代企业更高效、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3).

[2]周杰,赵长柱.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的作用[J].新世纪论丛,2006(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5

(一)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二)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诚然,其它管理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并大多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个部分实施组织、协调、控制,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局部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整个企业的营运实施管理。财务管理则不同,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等,这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正因为是价值管理,所以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收付及流动的价值形态,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价值管理形态进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灵敏度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同样的资金给予不同的企业,几经周转,有的企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从此走向飞煌腾达;有的企业则是越花越少,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倒闭。问题的关键就是资金管理。要落实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就要将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突破口,围绕资金运动这根主动脉,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

(1)建立资金投入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多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测、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设法筹足项目资金,优化企业资金占用结构,要运用财务预测方法,确定最佳购存点上的资金匹配结构,并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财务分析制度和以货币回笼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便于分析和找出资金运行偏差,适时进行资金结构调整。

(2)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一是完善现有企业资金运行形式,模拟银行结算,拓展资金成本的核算内容。二是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形成既要“借鸡下蛋”,又能“以蛋还鸡”的良性循环。三是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信用轻资金信用的现象,务求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借——还——借的良性态势。

(3)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防止资金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尽可能地把有限资金投放到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产品中去。同时,企业要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把税后利润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

(4)加大清欠力度,切实抓好资金的回收工作。在清欠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本企业产品成为市场走俏商品,从根本上防止应收账款的发生;二是对寄销赊销的产品派专人跟踪,实地考查,卖不出去就及时收回;三是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要指定专人负责清欠,摸清底数,对症下药。在回收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把收款、收物、起诉等清欠形式有效结合起来,确保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对清欠人员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清欠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成本管理。

首先应提高企业成本意识,使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其次,要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并大力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客观评价成本中的业绩,实行成本否决。

(1)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包括合理确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品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把产品的设计、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2)拓展成本考核范围,健全成本考核体系。财务部门在考核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要考核产品质量成本和责任成本。在考核有形成本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无形成本。并且要强化成本考核力度,在企业内部划小核算单位设立责任成本中心。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绩效,实现成本否决制,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

(3)推行邯钢目标成本核算管理的经验,开展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活动,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将资金投入效益好的产品,对于亏损较多、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及时“关停并转”,将损失或亏损降到最低。

(三)抓财务自身建设。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实现财会电算化。财会人员要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实施“算盘”换“键盘”工程,实现财会电算化,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释放财务管理的潜能。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实现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3)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部门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面,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程序,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信息为辅的财务信息系统,最终形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作用。

(四)有效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1)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会计工作从单纯的报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从以往单纯的事后分析转到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这种新模式上来。作为会计人员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明确转变会计职能,参与企业决策。

(2)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全面完整。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6

(一)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二)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诚然,其它管理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并大多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个部分实施组织、协调、控制,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局部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整个企业的营运实施管理。财务管理则不同,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等,这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正因为是价值管理,所以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收付及流动的价值形态,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价值管理形态进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灵敏度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同样的资金给予不同的企业,几经周转,有的企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从此走向飞煌腾达;有的企业则是越花越少,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倒闭。问题的关键就是资金管理。要落实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就要将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突破口,围绕资金运动这根主动脉,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

(1)建立资金投入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多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测、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设法筹足项目资金,优化企业资金占用结构,要运用财务预测方法,确定最佳购存点上的资金匹配结构,并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财务分析制度和以货币回笼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便于分析和找出资金运行偏差,适时进行资金结构调整。

(2)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一是完善现有企业资金运行形式,模拟银行结算,拓展资金成本的核算内容。二是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形成既要“借鸡下蛋”,又能“以蛋还鸡”的良性循环。三是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信用轻资金信用的现象,务求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借——还——借的良性态势。

(3)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防止资金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尽可能地把有限资金投放到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产品中去。同时,企业要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把税后利润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

(4)加大清欠力度,切实抓好资金的回收工作。在清欠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本企业产品成为市场走俏商品,从根本上防止应收账款的发生;二是对寄销赊销的产品派专人跟踪,实地考查,卖不出去就及时收回;三是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要指定专人负责清欠,摸清底数,对症下药。在回收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把收款、收物、等清欠形式有效结合起来,确保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对清欠人员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清欠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成本管理。

首先应提高企业成本意识,使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其次,要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并大力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客观评价成本中的业绩,实行成本否决。

(1)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包括合理确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品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把产品的设计、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2)拓展成本考核范围,健全成本考核体系。财务部门在考核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要考核产品质量成本和责任成本。在考核有形成本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无形成本。并且要强化成本考核力度,在企业内部划小核算单位设立责任成本中心。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绩效,实现成本否决制,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

(3)推行邯钢目标成本核算管理的经验,开展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活动,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将资金投入效益好的产品,对于亏损较多、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及时“关停并转”,将损失或亏损降到最低。

(三)抓财务自身建设。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实现财会电算化。财会人员要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实施“算盘”换“键盘”工程,实现财会电算化,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释放财务管理的潜能。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实现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3)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部门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面,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程序,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信息为辅的财务信息系统,最终形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作用。

(四)有效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1)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会计工作从单纯的报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从以往单纯的事后分析转到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这种新模式上来。作为会计人员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明确转变会计职能,参与企业决策。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

一、什么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物流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各种环节、各项工作的特点,从各个侧面规定在物流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它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活动的基本制度。它相当于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的“法律”,它是保证现代物流企业物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手段。

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

现代物流企业的一切管理规章制度,都是依据现代物流企业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的内容而定。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决定了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对经营过程的全面管理,而且还要加强对经营要素的管理。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如下。

(一)实现全面计划管理的规章制度

编制计划应作为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规章制度,应当以“立法”的方式,让全体员工遵守,发挥计划职能的作用。首先,它要求现代物流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物流活动都要实行计划化。实行计划化就是要使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和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根据经营决策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其次,要使计划管理贯穿于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最后,要使计划管理层层落实,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全员性的计划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是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的最主要因素,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特别重要。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管理规章制度两个部分。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大致有:各类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的原则和方法的具体条文。劳动管理制度主要有劳动定额、劳动定员、劳动力组织的管理制度、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制度、劳动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劳动竞赛奖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三)物流作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物流作业操作管理制度和物流作业工具管理制度。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操作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运输管理制度、储存保管管理制度、装卸搬运管理制度、流通加工管理制度、配送管理制度、物流信息管理制度等内容。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工具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各种机器设备的使用规程、维护、保养、修理以及领用发放制度等。它主要根据机器设备使用说明的技术文件要求,规定员工操作驾驶的正确方法,维护和修理的周期和方法等。这些制度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劳动手段的效用,保持机器设备的完好程度,避免人为破坏,有利于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开展。

(四)营运物资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

营运物资主要是现代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各种物资。这些物资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资验收入库制度、保管的原则和方法、维护保养质量规程、物资的盘点制度、储备量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作用在于,保证经营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各种物资的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五)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物流企业按照国家有关物流财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制定的,适合本企业物流财务活动的一项管理制度。物流财务管理制度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它具体包括:资金管理制度、报销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等内容。

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1970年《财富》杂志中评出的500强企业,近1/3在1990年的名单中消失。这些企业“消失”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环境做出认真、准确、及时的分析和判断,或者讲环境已经变化了,但管理企业的方式和制度仍然没有作相应的调整而引起的。现代物流企业也应该吸取这些企业“消失”的教训,随时要根据物流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做出适当的改变。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具备的特点有:

(一)先导性

现代物流企业要从市场环境出发,及时调整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修改和重新制定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动,这就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先导性。 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了创新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形成现代物流企业的一种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动力。

(二)协调性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应与外部制度创新相互协调,形成内外统一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比如,美国的3M公司,成立于1902年,它是一家涉及办公用品、通讯运输、航空航天的综合性公司,它的全称为明尼苏达矿业公司。它以创新为公司价值观的核心,公司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利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制度体系。它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分为公司整体层次的管理制度、小组层次的管理制度和个人层次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它保证“员工有15%的创新时间的规定”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意愿。3M公司的制度创新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

(三)动态性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 薪酬管理 作用分析

一、薪酬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从现代企业来看,薪酬管理制度是衡量员工贡献大小,保证员工工资合理发放的重要手段,其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薪酬管理制度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合理设置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从薪酬角度获得肯定,有利于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便于企业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管理。

(二)薪酬管理制度实现了对企业员工贡献的衡量

通过薪酬管理制度的设定,企业能够实现对员工贡献大小的衡量,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不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品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薪酬管理制度成为了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

在现代企业内部,薪酬管理制度同其他管理制度一样,起到了积极的管理作用,实现了对员工的有效管理,不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所以,从制度上来看,薪酬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

二、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对于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来讲,其内容主要是指现代企业根据企业制定的特殊规则,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大小进行有效衡量,并按照企业内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支付给员工一定的薪酬待遇,其目的是肯定员工作出的成绩,鼓励员工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做贡献。其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

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来设定的,在管理制度和薪酬标准的设定上都比较科学,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

(二)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过程

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对象为广大员工,因此薪酬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工资管理,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支。所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使企业重要的管理过程。

(三)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是员工管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效的薪酬管理,现代企业实现了对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实现了对员工的有效管理。所以,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员工管理的手段来体现的。

三、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要点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十分关键,我们既要满足员工对薪酬的现实需要,又要降低企业的工资成本支出,我们要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实现尽可能的平衡,使员工和企业处于双赢的局面。从目前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来看,其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要结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现代企业在设计薪酬管理制度的时候,要根据企业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来设定,要使薪酬管理制度体现出企业特色,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要坚持全面有效的原则

由于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是面向广大员工的,因此必须体现出全面性和有效性,要保证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发挥作用。

(三)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要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体现出差别化

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首先要注意兼顾公平,要保证绝大多数的员工能够在同一标准下和同一规则下获得薪水,其次,还要避免大锅饭现象,还要根据员工的贡献大小,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四、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实施的注意事项

由于薪酬管理制度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不但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基本薪酬待遇,还关系到员工能否有足够的积极性为企业工作,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所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确保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在企业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保证扁平化

扁平化的概念主要是在同一层级的员工中根据员工的等级和贡献设定薪酬标准,使员工在相对公平的氛围内能够有合理的个性化差异。

(二)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采取有效激励措施

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现代企业应在薪酬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可以采取长效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加强对团队的管理

目前现代企业中存在多个专业团队,这些团队作为有机的整体,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团队的管理,发挥对团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晓丽.企业激励性薪酬制度设计 [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年01期

[2]郑子莹.论民办学校激励性薪酬制度的创新设计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苏英梅.当前我国国企的困境与深化改革的对策 [D];厦门大学;2005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