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8篇

时间:2022-04-25 10:30:58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1

1.专业初识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先进的飞行器,主要面向航空飞行器设计。本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航空航天工程是基本的服务方向;同时,在民用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市场。轰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神舟”飞船等,都是本专业的杰作。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后,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力学、力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空间制导控制、传热学与热防护等。

3.发展前景

在轰炸机、运输机、民航飞机等其他机型上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各航空公司使用的大型民航飞机都是进口的,目前国内没有能力生产。本专业极具发展空间。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数学、物理等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常查询航天飞机的资料,对航天飞机感兴趣,对飞机导航系统感兴趣。喜欢飞机模型,常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实况转播。渴望当一名宇航员。注意了解宇宙飞船的材料,常收集宇宙飞船的模型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具备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同时有较强的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的能力。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主要以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生产出高效、实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由于航空发动机为载人飞行器提供动力,其在高速飞行、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都极为严格,因此飞行器动力装置在动力工程领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等。

3.发展前景

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展示了本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必备工具。对飞行器的燃料装置感兴趣,了解飞行原理。常研究宇宙飞船的燃料,关注飞机的新燃料。常搜集飞行器动力资料,对飞机动力系统感兴趣,了解导弹动力装置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主要研究探索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飞行器制造工艺、方法。本专业属于机械制造范畴,需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整套方法和流程,而且要对飞行器的设计有一定了解。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基本理论和飞行器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制造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飞机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飞机装配工艺、飞机构造、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等。

3.发展前景

国内不仅在飞行器设计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在制造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加强航空建设、国防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的不断努力,这预示着本专业前景十分广阔。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关注新型飞机,对飞机机械原理感兴趣,了解宇宙飞船的构造,收集过飞机图片资料,常观察各种飞机模型,希望做一名飞机设计师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从事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范围广,在广大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和航空、机械、电子、计算机公司等单位都有用武之地。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是以空间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工等学科为基础,研究飞行器救生系统为主,将人、机器、环境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专业。目前,国内有三所高校开设了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从事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间环境工程、航空航天生理学、控制理论、人机工效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调制冷技术、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航空航天安全工程、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等。

3.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预示着航空航天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关注宇航新闻,关注空间站的建设,对宇宙探索节目或介绍宇宙的文章感兴趣。对宇航员训练条件感兴趣,对宇航生物实验感兴趣。了解空间生理学,渴望了解外层空间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能力,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烧结 余热利用 济钢国际 烧结发电

1前言

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冶金总能耗的12%,仅次于炼铁工序。钢铁工业烧结厂余热资源有三个:一是烧结机大烟道烟气余热,所含显热约占烧结工序能耗总热量的15%-20%左右;二是冷却机废气余热,冷却机废气温度在100℃-400℃之间,其显热约占烧结工序能耗总热量的28%-35%。三是排矿端废气余热,排矿端废气粉尘含量较高,且温度波动较大,由于受技术及设备的限制,现阶段该系统烟气余热未进行收集及利用。

可见,仅冷却机废气和烧结机烟气的显热就占烧结过程全部热支出的5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数据,2013年底全国钢铁业烧结机台数在1300台以上。因此烧结余热利用潜力巨大,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烧结余热利用技术的工作原理

收集烧结冷却机的中低温烟气送往余热锅炉,结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

3烧结余热利用技术的研发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烧结余热利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制定了烧结余热利用技术的行业标准(YB/T 4254-2012),根据多年的工程设计及实际生产经验对烧结工序余热余能的利用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和研究,其主要技术研究成果如下:

(1)2010年经过一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对烧结工序热能模型的研究解决了确定烧结矿温度的基本方法并对影响冷却机热量收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烧结余热利用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2010年开发了钢铁厂余热余能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将钢铁厂余热余能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及评估,研究出了一种将烧结、炼钢、轧钢余热余能进行综合利用的专利技术,该技术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并在张钢进行了成功的应用,投产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2011年烧结烟气脱硫与烧结大烟道烟气余热利用的技术研究 ,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生产得出了不同烧结脱硫方式所对应的大烟道烟气余热利用型式,其研究成果已在天津荣钢和江苏镔鑫特钢成功的进行了应用。

(4)2011年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对烧结工序能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准确的得出了烧结热收入及热支出各项所占的比例,并从热收入和热支出两个方面总结出了提高烧结余热利用和降低工序能耗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提高烧结余热利用率的技术和手段。

(5)2012年进行了新型烟气导流烟罩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已实施烧结余热利用工程的调查和分析,创新的设计了新型导流烟罩专利技术,新型导流烟罩使烟罩内烟气的速度场及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冷却及烟气余热的收集,其技术已在多个工程上成功的进行了运用。

(6)2013年新型环保型环冷机技术研究,为了最大化提高烧结余热利用率,通过不断的实践及总结设计一种新型环保型环冷机,该类型环冷机有效降低了漏风率及设备故障率,并且其热能利用效率在传统环冷机的基础上能提高20%,该技术已得到了成功运用。该技术主要特点:1)可伸缩链条技术;2)防跑偏立辊技术;3)环冷机热矿偏析布料技术;4)环冷机台车厚料层冷却技术;5)新型环冷机台车上、下密封技术;6)环冷机取热面积增加技术;7)新型环冷机台车保温技术;8)新型环冷机烟罩取热技术;

(7)2014年提高烧结矿冷却废气余热回收的利用的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环冷机平料装置专利技术,满足了在烧结机产量波动的的情况下都能充分利用废气余热的要求,其技术已在重钢运用成功。

(8)2014年烧结机故障及开停机对烧结余热利用和烧结脱硫的影响及处理技术,鉴于烧结机故障及开停机对烧结余热利用和烧结脱硫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大量的现场实践及理论正在研究一套处理该类事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4烧结余热利用技术的特点

(1)系统密封: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加强冷却机底部密封和烟罩处密封,能有效减低漏风率提高烟气温度和流量,其中《可调节耐磨弹性密封装置》已申请专利,专利号200920030161.X。新建烧结机可采用济钢国际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型环冷机,其设备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达到总漏风率小于10%。

(2)强制交换:对热介质进行强制性热交换,将鼓入的冷风有意识的前移增加一冷却区的配风,并控制二冷区的配风,在不影响烧结矿冷却的前提下,将热交换过程前移。

(3)烟气收集:烟气收集技术采用新型收集烟罩和烟气分配技术。新型收集烟罩采用三维仿真模型进行设计,烟罩型式既能最大化的收集烟气,又能防止大颗粒粉尘进入锅炉。烟气分配技术对烟罩和风箱均进行了合理的分区,优化了热烟气的参数,提高了锅炉的余热利用率。其中《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导流烟罩》已申请专利,专利号:ZL 201320773340.9。

(4)双压锅炉:1)采用一体化除氧器,简化流程,降低投资;余热锅炉采用自然循环,提高装置可用率,减少设备和厂用电消耗;2)双压输出,能量梯级利用;3)采用在线脉冲吹灰,确保锅炉性能,保证锅炉产量足、阻力小、风机电耗小。

(5)汽轮机组:采用饱和蒸汽补汽,更高效安全补入低参数蒸汽,增加电力输出;采用凝结水加热器,最大限度利用余热。

(6)生产操作:根据烧结生产现状,制定既能满足烧结生产又能兼顾烧结余热利用的操作方案。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60-04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农垦总局举办的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热作方向)是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开设的热带作物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于2007年,是广东省唯一培养热带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2010年被评为院级首批特色专业,2011年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确立为广东省财政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热作方向)依托广东农垦、面向广东现代大农业、放眼东南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和完善“紧跟农时、且耕且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服务南亚热带农业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养适应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有效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一)完善以行业、企业专家为骨干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由广东省农垦总局、广东农业产业化协会、广东省农业厅南亚热带农业办公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行业企业专家、教授,会同本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根据国内外热作产业行业发展信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或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等进行审议。对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机制、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指导;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二)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充分利用广东省农垦集团企业办学的优势,立足农垦,紧紧依托垦区农场,同广东农垦中最大的企业――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建立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一对一结对密切合作关系。以热作行业、产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整合双方资源,通过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科技创新研究与服务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企业热作生产过程同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并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合作:(1)学校定期为企业举办针对生产一线人员的热带作物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技术培训和科普培训;(2)协助企业整合各方面的专家教授组成“产业发展战略顾问团”。在湛江农垦企业集团公司建立“名师工作室”,为企业的产业发展、科技发展战略、农业项目规划论证评估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热带作物科技创新合作研究、科技服务、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工作;(3)在学校建立“专家工作室”。企业定期选派专家进入专家工作室,进行科学研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开展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4)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场地、设备,提供热带作物生产加工一线的专家、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习,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鉴定等管理工作。承担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任务、开展中高级农艺工、植保员等职业技能培训鉴定;(5)企业在招聘企业员工时,优先接收校方学生就业,并积极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合作;(6)企业接受教师挂职锻炼,校方为企业选定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

(三)校企合作建设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

同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合作建设“共建、共管、共享”的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把当前热带作物生产中最新的科技成果、优良品种、设施设备在科技示范农场中应用,起到科技推广和示范作用,同时作为教师科研基地及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示范农场由企业人员和专职教师担任场长和技术员,将农场的田地划分为若干的责任田,根据不同的作物,把作物生产、产品销售等设计成不同的项目,由学生组成责任小组,以员工的形式完成各个项目,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

二、推进产教对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完善“紧跟农时、且耕且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广东农垦企业,紧紧围绕广东农垦“四大类热带作物生产”项目建设,创新“紧跟农事,且耕且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同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合作,在校内建设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同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研所和阳江垦区密切合作,在广东农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建设教学型生态农场,构建校园有农场,农场有课堂的“场校合一”的教学环境;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实施弹性学期制;根据南亚热带作物农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序化教学内容,做到“依农时教学”。充分利用垦区的农场资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主要在农场实施现场教学,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现场指导,学生以半工半读的形式直接参加农垦企业的生产过程,学生通过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从事耕作,以实现“学做合一”,即“且耕且读”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学生的认知技能、单项操作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反复训练,循环操作,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农业企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之间的对接。

(二)采取弹性学期制,探索“三阶段教学,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固定一年两学期制度,依据热带作物生产农时设计教学流程,根据农忙和农闲时节,探索“三阶段教学,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在一年半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学习和单项素质训练阶段,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技工”的身份,到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半小时车程内的校外实习基地组成的“学校周边实训基地圈”,以半工半读方式,参加带薪的生产性实习,实现对专业、产业、职业、岗位的认知。第二阶段:利用与农垦科技中心合作成立的“热带作物培训中心”,由学院专任教师和科研所专家、垦区农场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以现场教学为主要形式,采取“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依热带作物生产农时,组织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利用培训中心附近的1小时车程内的农场组成辅助实训基地,学生以“准技术员、准植保员或生产队长”的身份参加企业的生产过程,半天学习、半天工作。整个学习阶段为一年,完成一个热带作物的生产周期。在这个阶段开展学生热带作物生产技能竞赛,如“种子检验大赛”、“热带作物病虫害识别大赛”;完成中级农艺工或植保员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完成热带作物生产基本技能和单项技能的训练。第三阶段:最后半年学生以农场准员工的身份到垦区各个农场以及广东农垦位于东南亚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顶岗实习,基本实现学习和就业的对接,完成热带作物生产综合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

三、行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

(一)以服务热带农业产业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同广东农垦集团各农场和企业合作,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双核”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南亚热作产业特色。

(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依据国家热带作物生产规程,从农垦企业和农场相关职业岗位调研和职业资格标准、农场热带作物标准生产手册等分析入手,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会同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建立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突出能力本位,紧贴热作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重视素质教育的规范要求,把农垦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三)开发核心课程

以产教对接为主线,更新教学内容。与农垦行业和农业企业合作,充分分析现代农业人才成长规律,分析农垦企业、农业企业职业岗位和自主创业对农业人才知识结构和岗位技能的要求,依据国家热带作物生产规程,紧跟农业科技发展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实现热作人才培养与广东热作产业紧密对接,适应广东农垦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侧重为外向型农业培养人才,做到“至土至洋”;注重学生外语和外贸相关能力的培养,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话、东南亚小语种等相关课程。目前,已建成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和5门网络课程。

(四)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结合,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依据热带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规格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实用性为原则,注重形成性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实训报告、作物生产记录、实结、考勤情况、劳动态度、产品产量和质量、实习单位绩效考核和单位评价等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方法。积极开展以赛代考,技能部分必须动手操作,现场考核,由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中级以上农艺工和植保工的职业资格训练,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同时进行职业资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获得中级以上农艺工或植保工职业资格证书。

四、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能力主线,模块定位,仿真模拟,生产经营”原则,建设1个热带作物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1个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农场、1个2万O热带植物园、1栋1200O智能温室、10栋塑料大棚、200O的花卉超市,基地具有真实垦区农场氛围,具有南亚热带农业特色和现代农业特点,体现循环经济,能满足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理实融合教学需要,并兼有科研、示范、科普、观光休闲等功能。同时建有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作物栽培实训室、作物生长环境实训室、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训室、植保实训室、作物遗传育种实训室等,形成较完整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确保生产性实训占校内实训的80%以上,实训课开出率100%,校内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同时满足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训需要。

(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

以课程为载体,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为平台,根据能力模块培养需要,建立以推进产教对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以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自主工作为主要形式。其功能与作用是以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产品营销为主要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立足广东农垦企业,依托地方农业企业,采取场校合一的模式,建有23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学校周边实习基地群、广东垦区实习基地群和东南亚实习基地群。为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院积极争取广东农垦总局把所属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调动农垦企业的积极性。为确保校外实践基地有效运行,学校委派专任教师深入到农场,以农场厂长助理的身份管理教育学生;由农场指派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建立职责分明、相互沟通协调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的正常生产过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工作制度,每天记好工作日记;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实习实训结束后,由企业向实习实训合格的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以此作为实习实训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实习鉴定书、学生实习登记表,实习记录、学生实习实训技术总结报告等确定学生实践教学考核成绩。

五、发挥行业优势,共同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实施“名师战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建设一支包括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教学名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德技双馨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100%。依托广东农垦集团,建立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50%以上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

(一)专业带头人培养、提高与引进

对现有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进修方式提高学术水平、吸纳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到农业龙头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及广东农垦产业状况,接受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培训;聘请1名农垦行业的热带作物栽培方面的知名专家,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成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对2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参与广东农垦和广东热带作物生产方面的重大农业项目论证评估,主持1~2项省级以上热带作物科技攻关项目或教研课题,主持国家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每年传帮带培养2~4名骨干教师。

(二)青年教师培养

对现有的及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进行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培养,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通过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到农垦企业挂职锻炼,每年不少于半个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提高实践技能,使其2年内具备技师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双师”素质,成为某一技术的行家里手,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训练。

(三)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在广东垦区农场、地方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中选定50名左右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建立专家资源库。作为备选兼职教师,其中每年有不低于18人担任专业的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或来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实现50%专业课由农场兼职教师承担。每年对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开展不少于30学时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六、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针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开展师资培训,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做到教学资源的共享。

2.利用本专业的师资、技术、基地等资源条件,针对广大垦区职工和热区农民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针对垦区目前大力开发的专项技术如“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热带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垦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等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3.配合珠三角园艺产业带建设,开展花卉、蔬菜、果树栽培技术培训,重点面向农民工职业资格培训。

4.利用“广东热带农业工程规划研究院”平台,针对农垦企业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阳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延长热带作物产业链研究”、“热带作物病虫害专家诊断与防治系统研发”、“热带作物种植制度创新”“农产品安全及质量控制”等项目,集中力量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

七、结束语

经过七年建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将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改革及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果,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专业的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并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广东农垦及全国热带农业的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面向广东农垦和区域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专业技能考证以及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能力有大幅加强,将为广东农垦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振洪.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 热能动力 高技能人才 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二、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总量小。“十五”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与广西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比较少。

2.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就业导向,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特色。教学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院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教学形态单一,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

3.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由于经济发展对热能动力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造成了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调查所涉及的相关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对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开放性,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要按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制度和体制上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广西在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中提出了重点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面向以上行业、背靠重点企业,根据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打造“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以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现职业能力化,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水平高、职业素质良好等特点。

3.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设“双师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都是无效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能源动力企业见习和挂职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变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点。职业院校应以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紧跟行业和企业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对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热能动力高技能人才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二、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总量小。“十五”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与广西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比较少。

2.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就业导向,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特色。教学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院校贴近生产实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训教学形态单一,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

3.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由于经济发展对热能动力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造成了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调查所涉及的相关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这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对职业院校热能动力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开放性,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要按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制度和体制上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广西在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中提出了重点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面向以上行业、背靠重点企业,根据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打造“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方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以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现职业能力化,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操作水平高、职业素质良好等特点。

3.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设“双师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任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都是无效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双师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相关能源动力企业见习和挂职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提高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变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建设的重点。职业院校应以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通过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紧跟行业和企业最新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对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新晨

参考文献: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6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整个花城都洋溢着迎亚运的喜庆,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了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陪同视察的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常务副省长朱小丹、省委秘书长徐少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以及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

张德江副总理等领导一行参观了华德公司的展厅及生产车间。华德公司总裁李志明在公司展厅向张德江副总理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华德公司的核心技术是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制冷技术,该项技术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获得专利授权,在国内获得20项专利授权,我们的产品列入广东省及广州市自主创新产品,我们的产品还入选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全国只有240项产品入选,其中空调产品只有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入选。”

张德江副总理非常赞赏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他详细的询问了板管蒸发式冷凝的技术原理。李志明跟张德江副总理介绍:“蒸发式冷凝跟风冷和水冷的区别在于,蒸发式冷凝结合了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同时避免了风冷和水冷的缺点。蒸发式冷凝是效率最高的冷凝方式,但在我们之前没有人把蒸发式冷凝应用于中央空调,原因是体积庞大,维护困难。我们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传统的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形成现在的板管式蒸发式冷凝器,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效率。我们的品牌就是“羿歌”,其寓意是华德人像我们的祖先后羿一样为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作出贡献。”张德江副总理高兴的边听边称赞。

在生产车间,张德江副总理看到了华德板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样品,看到板管蒸发式冷凝器的特殊结构,他连连赞赏:“这种结构散热面积增大了一倍,换热效果也增加了一倍”。他很巧妙的将它比喻为“轻机枪是风冷、重机枪是水冷,蒸发冷综合利用风冷和水冷就是为了提高散热量”,张德江副总理对华德羿歌产品连连称赞。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华德了,他对华德公司的板管蒸发式冷凝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他向张副总理解释道:“华德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没有水塔,美观,环保,最重要的还很节能,还实现了机组的一体化。”凌主任精辟的概括了华德羿歌空调的特性。张德江副总理非常关注的询问市场应用情况,李志明回答说去年华德羿歌的产值为8000多万元,今年能达到1.5亿元。李志明总裁继续说到:“过去我们的节能空调进入政府采购很困难,因为我们是自主创新产品,没有同类产品比较进行招投标,自从有了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通过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我们的空调成功的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项目中应用,同时在多个个亚运场馆中得到应用。”

接着李志明总裁向张德江副总理介绍了我们的专业空调,包括医疗专用空调、城市轨道专用空调以及通信机房专用空调。我们自主研发的医院专用三联供中央空调为医院一次性解决制冷、供暖、供热水三个问题。过去医院为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购置水冷空调、热泵机组、锅炉供热水等多套设备。现在只需要一台华德羿歌的空调设备就可以解决了,这为全国医院建设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们将热管原理跟中央空调相结合,推出了华德羿歌通信机房专用空调,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把热管原理应用于中央空调。机房空调是全年24小时都需要制冷的,华德羿歌通信机房专用空调利用热管原理使得机房空调在冬天制冷的时候不需要开压缩机,这大大的降低了能耗。我们成功地在重庆移动、广东移动等通信机房中得到应用。

我们为吉林火车站定制的中央空调,为吉林火车站实现了50%的节能,我们这个南方的空调厂家很好的解决了北方寒冷冬天使用空调面临的诸多问题。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锅炉;课程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114-02

“锅炉原理”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简称“能环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学生完成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课程以热力发电厂的生产和运行过程为背景,主要传授锅炉运行的基本原理、锅炉的主要组成结构和锅炉相关的计算方法。“锅炉原理”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综合性很强,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掌握好本门课程是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1-3]

我国的能环专业由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而来,该专业由浙江大学最早创立并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专业。建立能环专业是为了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要求,把热能动力和能源环境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控制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4,5]东华大学于2008年开始招收能环专业本科,是东华大学较为年轻的专业。本文将结合东华大学能环专业的实际情况,浅谈“锅炉原理”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课程建设的内容和一些收获。

一、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1.东华大学开设能环专业较晚,与锅炉原理课程相关的教学经验较缺乏

基于此,根据专业教学大纲,东华大学借鉴了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能环专业教材,选取了由东南大学泰教授主编的《锅炉原理》中的相关章节,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后作为学生上课教材。[3]

2.锅炉原理课程教学内容需和专业发展方向一致

和国内传统的热能动力领域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不同,东华大学能环专业不是以对口火电厂为主的传统的热能动力专业,这和学校以纺织学科为特色、热能动力专业发展起步晚等原因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热能领域的培养方式,东华大学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相比传统热能高校将处于劣势。然而,目前国内锅炉原理课程都是以电站锅炉为背景而设立,授课内容通常围绕电站煤粉锅炉进行。因此,结合东华大学能环专业特色将“锅炉原理”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3.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和锅炉原理课程学时少相矛盾

锅炉原理课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包括燃料及燃烧计算、煤粉制备、燃烧理论及设备、锅炉受热面及工作原理、锅炉热力计算、水动力过程、锅炉外部过程及污染物净化,等等。因此,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院校锅炉原理课程安排的学时较多,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总学时达到96学时甚至更多。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新课程大幅增加,使得锅炉原理课程的学时不断压缩。东华大学能环专业分配到锅炉原理的课时为48学时,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学时相比以前压缩了一半。由于课时数少,因此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锅炉原理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4.锅炉技术发展迅速和锅炉原理教材内容更新慢相矛盾

锅炉原理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锅炉技术的不断发展,锅炉原理的许多知识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因此,要求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锅炉原理教学大纲,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使锅炉原理课程内容跟上锅炉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锅炉原理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这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为保证教材内容的正确性,优秀的锅炉原理教材往往经历多年的编写和修订,因此教材的内容主要反映锅炉的成熟技术,锅炉最前沿的技术则不会详述;其次,锅炉原理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锅炉的许多先进技术往往掌握在一些国内外知名锅炉设计和制造商手中。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这些企业非常注意图纸、计算方法等技术资料的保密,这就给锅炉教材的更新造成客观上的困难。

二、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开展锅炉原理课程建设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即教学思想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专业发展方向一致。锅炉原理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是强化学生对锅炉基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规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教材选择

如前所述,由于东华大学以纺织学科为特色、热能动力专业发展起步晚等原因,能环专业的发展很难再走传统热能动力强校的老路。但学校对能环专业的重视和不断投入大笔专业建设资金,为能环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契机。能环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是国家为满足能源与环境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而特设的专业。随着人类对能源的空前需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消耗,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严重依赖使人类进入空前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矿物质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也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基于此,人类对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给东华大学能环专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此外,也给锅炉技术的发展带来契机,燃煤锅炉不再局限于燃煤,还可以在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以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以垃圾为燃料的垃圾焚烧锅炉、以污泥为燃料的污泥焚烧锅炉和以秸秆等农林作物为燃料的锅炉,等等。尽管目前出版的锅炉原理教材均以燃煤电站锅炉为背景而编写,但生物质锅炉等新兴锅炉也是在燃煤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燃料的燃烧计算理论、燃烧设备、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等内容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选取了由东南大学泰教授主编的《锅炉原理》中的相关章节进行一定程度修订后作为学生的教材。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料及燃烧计算、燃烧过程的理论基础、锅炉受热面结构和工作原理、锅炉热力计算、锅炉内部过程、锅炉外部过程及燃烧污染物净化技术。受学时所限,课堂上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都讲深讲透,课程内容必然有所侧重。目前,大多数学校对锅炉原理课程内容偏重于燃料及燃烧计算、锅炉受热面结构和工作原理、锅炉热力计算(包括热平衡计算、炉内计算和对流受热面计算)、锅炉整体布置和水动力计算。[6,7]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一般不再讲授锅炉强度计算和通风计算。为体现东华大学专业特色,对锅炉原理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锅炉燃料介绍中侧重煤和生物质燃料,锅炉炉型不再侧重于煤粉炉,而是侧重于链条炉和生物质锅炉,煤粉制备不再介绍,等等。

3.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条条框框式教学,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建立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和重点―学生课堂讨论―学生提问和老师答疑授课程序,实现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燃料和燃烧计算、锅炉受热面、锅炉热力计算、锅炉水力计算和锅炉整体布置等内容都要涉及,但在难度和深度上合理安排,时间安排紧凑,重点内容讲解投入时间比例要多一些。由于锅炉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要求课程教学能及时反映锅炉技术的发展,通过深入锅炉现场考察和拍摄大量锅炉及内件照片,为上课提供生动资料。对于锅炉设备结构的讲解采用三维图片和设备运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传统二维图片过于抽象的局限,加强学生对设备结构的理解。

4.教学手段

东华大学锅炉原理课程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锅炉设备结构、锅炉运行动画等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而对于锅炉理论和计算的讲解,例如燃烧理论、燃料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等内容往往涉及复杂的公式推导,通过采用黑板板书讲解的方式则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和计算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5.教学网站

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建立了锅炉原理教学网站,网站中设立了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学术交流、课外知识等栏目。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网上下载或上传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学术交流区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则可以定期上网答疑,师生交流互动方式更加灵便和自由。

6.考核方式

锅炉原理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以期末成绩考核为主。由于学时所限,课堂中不可能安排很多时间用于学生的训练,因此课程注重学生的课后练习,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小测验,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考核学生出勤率,出勤成绩占总成绩5%,无故旷课迟到学生出勤分将会打折扣。总之,考核方式的设定要体现教学的公平性,尽可能减少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2008年至今,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锅炉原理课程先后建立了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锅炉仿真模型等教学资源,课程建设取得很大成效。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断提高。今后,我们将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资源,使东华大学锅炉原理课程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9,(3):29-31.

[2]王培萍,李伟然,徐敏强,等.“电站锅炉原理”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80-81.

[3]泰.锅炉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王丽丽,李文哲,王忠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优势及其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4-56.

[5]蔡颖玲,匡江红,张志英,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1):39-42.

热工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热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39-02

一、项目的现状及意义

随着电力的发展,电网规模和单机容量迅速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发电企业要清洁、高效、安全的生产,对机组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高职高专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要服务企业是电力建设公司、火力发电厂、核能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等。该专业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发电机组运行方向和发电机组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方向,主要为火力发电企业培养安装、运行、维护、检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现在发电企业中主要生产岗位人员多为本科生和专科生,而专科生因为基本功扎实、“上手快”倍受发电企业欢迎,只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科学生在发电企业主要岗位就业机会仍然很大。但由于发电厂运行、安装与检修岗位要求高技术人员,专科生仍将是在大型电站就业的最低学历。所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专业群仍应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档次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深化,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行“双证书”制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强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知名度。

二、项目具体改革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本项目的具体改革内容是:改革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火力发电仿真培训基地,完善并向学生开放技能鉴定室,深化“双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课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涌现一批名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科研教研工作取得突破;把我校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2.本项目改革过程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借助企业办学的(学校隶属国网公司)平台,围绕热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大体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3个“一致”:生产现场与仿真实训设备一致,生产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企业评价与课程评价一致,形成了“课―岗―证”融通的“双证书”保障机制。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力争通过2年的建设,建成有突出电力行业特征的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较强人才培养水平的品牌专业。2014年8月完成了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与全面规划,建立了项目实施保障制度,确定了项目建设组成员与任务分解,各项任务全面按照计划开始推进。2015年5月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修订了项目建设方案,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建设任务。2016年5月按时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对整个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有:①建立了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了课程体系。③校企共建了专业核心课程。④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了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了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改造了传统教学模式;紧贴现场实际,将企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方法引入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学生发电机组仿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⑤经过几年的建设,2015年1月,本专业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省级建设团队的荣誉称号。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真实与仿真实训环境。近两年加大火电厂仿真培训中心投入力度,建成5套不同型号的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满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火电仿真培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新建汽轮机状态检修实训室,使本专业发电设备检修实训提高一个层次;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机制;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⑦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增强技术开发与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

四、项目的成果和效果

1.主要成果。①完善“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力行业考核体系与职业能力培训,围绕行业“双证书”制度,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立体化教材,实施工学结合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②取得一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成果。项目完成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取得一批成果。届时将完成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制专业核心课程8门,建成网络课程6门。在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建设共享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材建设方面,完成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3部、项目制电力规划教材5部。③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引领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下基层顶岗锻炼、培训学习、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以及获取相应电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多种措施,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高、具备承担较高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带动专业教学和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建成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④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基地。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拥有5套不同类型火力发电仿真机的仿真培训基地,推进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项目开发,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以火电厂运行与检修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培训基地。

2.项目实施(应用)范围。本项目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能方向实施,也可供动力工程系其他专业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参考。

3.项目受益学生数。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或其他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学生,每年预计300人

五、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模式先进、人才定位准确、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团队优秀的特色专业,为同类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届时将形成以下明显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工学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解构和重构了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校企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校企双向合作更加紧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