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8篇

时间:2022-10-29 15:27:23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1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除了鲁迅,大概就要数朱自清了。《匆匆》《春》《背影》《绿》,还有《荷塘月色》和《冬天》。有了这些代表作品,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完了朱自清作品之后,我布置了有关朱自清作品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我布置的的课题很简单,只有一个问题:朱自清的作品美在哪里?要求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探究。研究的方式是在网上或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个人钻研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在经历了自主探究和集思广益之后,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成果对老师们来说,很平常,很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就弥足珍贵,因为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位同学说,挺喜欢朱自清一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真切、平常、感人。他发现,《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创作于1927年。于是他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位同学还结合作者的阅历、个性和气质来分析朱自清作品的抒情特色,这是很有见地的。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里流露出来的韵律美。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作者用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发问,再用疑问句去启发读者思考,既引人深思,又琅琅上口。还有作者通过句子的长短变化来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和诗意的美感。

有一位同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诗意美。他举的是《绿》中对水花的描写。把水花比作“白梅”、“杨花”,这些句子与古人描写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写白梅的诗句,他找出了王冕的《白梅》、张臬的《墨梅》、李公明的《早梅》、卢梅坡的《雪梅之一》中描写梅花的诗句来印证朱自清文句的精妙,通过梅花的色彩和芬芳来展现梅雨潭水花的晶莹剔透、细腻和美感。该同学还找出了一些写杨花的名家名篇,如唐・韩愈《晚春》、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晏殊《踏莎行》、宋・王安石《清平乐》、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王令《瀹瀹》,等等,认为朱自清通过诗一般精炼的语言,通过杨花的飞舞轻扬来表现梅雨潭瀑布的轻盈、轻巧。同学的研究也许很一般,但是这种对比阅读,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既是一种有用的积累,也是一种难得的提高。

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朱自清作品中所表现的柔和美。他发现,作者善用女性作比。例如在《春》中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绿》中把“绿”比作“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明油”;在《荷塘月色》里先把荷叶比作的裙,接着用“刚出浴的美人”突出“白花”的光彩照人,再通过“袅娜”、“羞涩”,写出了百花的女儿态。在这里自然的美景与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了。同学们分析的真好。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他举了《匆匆》中的例子。“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单调为多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化无色为有色,变静止为动态,不愧为写作高手。色彩上,“青烟”是淡蓝色,“薄雾”是乳白色的。而动感则体现在时间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中的音乐美。语句抑扬顿挫,长短结合,轻快流利,很有音乐的美感。比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这样一种平白如话的语句,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平常性、流动性和易逝性。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的质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背影》篇幅不长,它没有精巧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词语,而是凭借真挚、朴素的父子亲情感动了所有的读者。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地变为感人的抒情细节。如:父亲买橘子的蹒跚背影,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而是老老实实写来,具有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2

朱自清:糟糕的初次亮相

朱自清从来没想过要教书,起初他连基本的教育类的书也没接触过。巧的是,朱自清22岁那年,被推荐到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工作。当年轻的朱自清面对这些同龄的甚至比自己还要大的学生时,顿时手足无措,浑身发抖,只能非常机械地背着教案,根本谈不上组织教学。正如学生回忆的那样:“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学生一提问,朱自清更是手足无措。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

初次亮相如此糟糕,让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不久后,他坚决要求辞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拿着辞职信去找朱自清,劝留道:“教书是一种艺术,跟学问广博与否是不相干的。”学生们亲切地规劝“小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并陪同他去观摩其他班级的教学。朱自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的确是自己不谙教学方法。以后,朱自清在学校一遇到风波,都是学生替他摆平,处处帮他壮胆。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逐渐将自己的文学潜质发挥到了课堂上,不久便迅速成为学生信仰的新人物。到1925年,朱自清因文学上的造诣被特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成为清华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素材解析】1.正视挫折。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请不要忘了,那些看似非凡的成功人物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过挫折与曲折的人生经历。

2.执着追求。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一个人能够持久地追求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必定会有所成就。

【适用方向】经历、财富、磨炼、成功、追求、坚信

沈从文:上课说不出话来

沈从文成长在湘西的大山里,却一直有着闯荡大城市的梦想。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报考了燕京大学国文班,由于备考不充分,沈从文遭遇了失败,他只得一边在北京大学旁听,一边为《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刊物写些文章。后来经徐志摩等人的推荐,年近三十的他,才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当了一名教授低年级文学课的讲师。

初次走进课堂,沈从了充分的准备。可一上讲台,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时,沈从文脑子便一片空白。众目睽睽之下,沈从文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终于开始授课了,沈从文一边急促地讲述,一边在黑板上匆匆地写了些提纲,预定一堂课的内容,只用十多分钟便讲完了。剩下的半节课实在无话可说,陷入了更大的窘迫。万般无奈中,他只好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消息传到学校同事们那里,被当成笑料。胡适闻讯后,竟一笑了之:“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或许正是第一次的失败,让沈从文更加发愤,最后成功地走上了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名校的讲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才离开学校。在十六年的教书生涯中,沈从文不但提携了一大批文学新秀,而且自身的创作也达到顶峰,特别是《边城》的问世,轰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

【素材解析】1.不惧青涩。成长的道路,其实就是生命成熟的过程。谁也免不了因青涩而生出的尴尬,但谁能勇敢面对并从容走过,谁便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2.执着专一。如果一个人能够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工作,他必定会有所成就。有时虽不能少年得志,但至少也可以大器晚成。

【适用方向】成功、尴尬、故事、道路、成长、平凡、专一

林清玄:差点放弃梦想

小时候,林清玄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等别人给他寄钱。17岁那年,他还真发表了几篇作品。他以为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收到源源不断的稿费。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寄钱。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林清玄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杳无音信。这使林清玄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走进了老师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老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但是五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世界上当然不存在魔法,它用五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林清玄若有所思,回去后开始大量阅读,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20岁时,林清玄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他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每年出版五六本书,本本畅销。人们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

【素材解析】1.心有梦想。有了梦想,你才会有追求的目标;有了梦想,你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林清玄小时候的梦想看起来有些稚嫩,却成了他成长的力量与源泉。

2.经营梦想。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梦想,但为何有的人的梦想成为泡影,有的人却能够梦想成真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经营梦想。

【适用方向】梦想、奋斗

胡适:被学生问得冒冷汗

1917年,26岁的胡适便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的年轻气盛,让那些岁数同他相差无几甚至更为“年长”的北大学子看不下去了。大家商量后,公推“意见领袖”傅斯年去试探一下胡博士,以决定是否让他继续教下去。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学风非常开放,学生如果觉得教授的课未达到理想,可以建议学校解聘。

即将对胡适“开火”的傅斯年,向来以“大炮”“老虎”的绰号著称,还是闹、赶教授的“领头雁”。北大学生可以自由听课,傅斯年便带着试探胡博士的“神圣使命”来到课堂,把胡适问得冷汗直冒,双手都有些颤抖。好在胡适的学问功底深厚,应变能力又极强,非常善于回避对方的锋芒,攻击对方的软肋,很快镇住了场面。傅斯年由此敬佩胡适的学术造诣,很快成为胡适的忠实“粉丝”,从此,这对师徒结下了30年的患难之交,彼此推心置腹又相敬如宾。据说,傅斯年容得下自己的父母被人骂,却绝不容许哪个说胡适的半个不字。若有人攻击胡适,傅斯年便挺身而出,使出惯有的“大炮”风格:“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可见,傅斯年是何等崇敬和爱护心仪的老师。尤其抗战胜利后,人们公推傅斯年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而傅斯年却把这等好事让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

【素材解析】1.真才实学。拥有过硬本领的人,一定不会被生活埋没。胡适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若没有真才实学,给你再大的平台,也无法舞出生命的光彩。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与学 相辅相成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我适逢新课改时期踏上了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刚开始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总认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就是要将自己平时在学校所学习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我的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我的观点与想法是片面的,为此做了许多的改变:努力尝试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等,这些名校要求教师讲得比较少,学生做得比较多,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有许多老师为了上公开课,有意设计许多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齐读互读各种形式都派上用场,看似热闹,但是学生真正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这节课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真正能理解感悟吗?我认为,无论新课改怎么变化,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正确处理好在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至关重要,不可忽视,虽说学生是主体,但这个主体的学习必须有一个懂得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老师来积极引导、配合。如果没有老师的参与、引导、启发,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不可想象的。相反,有了一个懂得语文教学规律的老师的积极参与,一定会让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

前不久,我看了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其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我的理解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不可少,但是不能走向极端,把这个课堂都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起到主导作用,会使整个课堂没有方向,学生想的、说的游离于课堂教学任务,没有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展开自主学习。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该放则放,该收则收,把握好分寸,要组织学生探求课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最精彩的语段,在品读中感悟辞章的优美,思想的深邃。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首先让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流畅有感情地反复读,在课前读,在课堂上读,在课后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直让学生读到他们渐渐能感觉春天在作者笔下是多么美好,多么充满活力。然后,我引导学生找出在作者笔下的春之景有哪些?学生很容易找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早人勤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文章的能力提高了,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锻炼。这时老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学生品味文章辞藻的优美,同学们你们觉得春这篇文章哪些段落比较优美,你能与大家谈谈吗?其实,课堂教学已经进入到比较关键的时候,这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对文章思想的深层次的理解,在这时,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目标“预设与生成”可以在师生双方平等的对话中得到实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赏析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品析文章的精妙。对于有些学生还不能自主独立地品析文章的闪亮点,教师要教给他们品析文章的基本方法。比如,大家可以从词句所运用的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简单说说这些修辞的作用。运用比喻,会生动形象地表现所写事物的特征;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情感、动作等,使事物充满情感,形象逼真,风情万种,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在文章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这时的生活环境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后者显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但不管这两个世界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是在《春》中流露出作者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永不放弃,表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篇散文也有力地诠释了朱自清的人品和骨气,他又何尝不是在我们华夏优秀文化、深邃的思想的熏陶下形成的呢?这时教师的讲授无疑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一个熏陶和洗礼,让他们通过朱自清的《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该参与、引导、组织时一定要收回来,而该放手让学生学的时候就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与学相辅相成。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4

关键词:影视赏析;古代文学;教学;审美

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从先秦到近代上下几千年,内容量非常大。在教学上主要从文学史和作品选两方面进行。学生们常常为文学史庞大的理论体系,繁多的文学常识,以及不可胜数的作家作品感到力不从心,消化困难。在教学上,也会明显感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文学鉴赏能力也亟待提高。随着多媒体引入课堂,影视赏析成为了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一、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文学作品并不像空中楼阁般能凭空出现,除了和作者本人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相关联外,也深受时代的影响。而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与今天时间跨度很大。作为95后的大学生们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诸方面一无所知的话,根本谈不上对作品的正确理解。而影视赏析能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的历史情境。如讲到明初文学,涉及到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宋濂作为开国文臣之首,曾为太子师,但晚年,孙子被朱元璋杀掉,他也险遭杀戮,在流放的途中抑郁而终。刘基诗文俱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俗语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而后期,他在朱元璋的手下郁郁不得志,最终死因成谜,有说是胡惟庸下毒,有说是朱元璋授意。至于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39岁时,被朱元璋借故腰斩,其诗兼各家之长,但“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1]综上,三家命运系于一人———朱元璋。明初诗文三大家的人生命运,是当时文人际遇的缩影。在朱元璋的高压统治下,也难怪明前期文坛萧条。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对上述内容作文字讲述,学生们未必能深刻体会当时残酷高压的政治氛围。因此,播放了由胡军、剧雪主演的连续剧《朱元璋》中的一个小片段“刘基之死”,12分钟的播放时间,同学们领略了朱元璋的跋扈刻薄、残忍专横,胡惟庸的刁钻阴狠、狂妄无赖,以及晚年刘基的憔悴无奈、绝望焦灼。课堂上同学们受剧情的感染,对刘伯温的遭际唏嘘不已,愤慨同情。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这只是文人的一个代表,当时的政治氛围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明初文苑的荒芜了。再进一步作对比,由刘威、林芳兵主演的《唐明皇》中有李白的片段,李白醉酒入宫,力士脱靴、玄宗调羹、贵妃捧砚。同学们为李白的狂放不羁,高力士的无奈狼狈,玄宗的礼贤下士,杨贵妃的殷勤活泼所感染,笑声不断。那么,将唐玄宗与朱元璋相比较,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到一个时代政治氛围对文学的巨大影响。

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根据大纲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是应着力培养的。鉴赏力是理论水平、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力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除文字之美还有音乐美、意境美。在课堂上单纯的文字讲解难免乏味,并且诗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影视赏析将精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动听的歌声相融合,能使诗词意境得以酝酿升华。如赏析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一首小词俯仰古今,感慨兴亡,令人读之唱叹不已。历史的轮回,人世的沧桑,又见青山斜阳。个人命运与世事沉浮,在秋月春风里摇摆,在浊酒笑谈中徜徉。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杨慎悲剧性的命运和学富五车的才情。而后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该剧正是用这首词作为主题曲。宏阔的江面,波涛滚滚,裹挟着白色的浪花一往无前,一位位历史英雄在江水中呈现又随波逝去。配着昂扬的鼓乐声,低沉浑厚的男中音。画面、配乐、歌声相融合,一下子把那千年以前的峥嵘岁月拉到眼前,课堂上同学们仿佛也沉浸入那动荡澎湃的历史激流中去。这种感性的体验,不是文字、语言所能替代。再如赏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李后主以至情血泪写成绝妙好辞,恨水东逝的愁绝化作横无涯际的江水,愁绪滚滚,不可穷尽。在讲解李煜生平后,播出连续剧《李后主与赵匡胤》的片尾曲,正是由费玉清演唱的这首《虞美人》。哀婉凄美的旋律,演绎着亡国之君的血泪深悲,诚如法国谬塞所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4]

三、培养写作能力和技法

当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写作能力差强人意,分析其原因:一是积累不够;二是没掌握相应的写作技法;三是没有审美标准。在古代文学课堂中除了理论和文字的灌输外,影视赏析能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的,立体的,生动的文学素材。如在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播放相关视频。视频首先展示了滕王阁的景致、规模、气魄。再讲解王勃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物生平,使学生对《滕王阁序》中所寄托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讲解和影视材料的结合,给学生带来一场包涵着景物之美,音乐之美,文字之美的综合的审美体验。学生可从中汲取多种写作素养。关于写作技法方面的培养,很难说教条化的理论,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启示。影视材料一方面可以给人具体的,感性的触动;一方面它所运用的渲染、对比、人物形象塑造、场景安排等更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如在讲《史记》人物塑造时,播放《汉武大帝》中的一个片段。家宴上,窦太后疼爱小儿子梁王刘武,欲让汉景帝立约,兄终弟及。汉景帝不好当面推脱,说了句“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可这违背了汉朝祖制父子相传,以及汉景帝本人的意愿。窦婴马上出来打圆场,“陛下,喝多了”,一句话给景帝解了围。这样的一个小片段将窦太后的专横和对小儿子偏爱的情感倾向;汉景帝的窘迫无奈和窦婴的机智圆滑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视频,将《史记》文字中的历史人物,鲜活生动地搬到学生眼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性格秉性能给学生以具体感性的印象,那么,对司马迁人物刻画的手法,会有更深刻的领略和掌握。学生写作时,常常会为不知自己写的好坏,而产生困扰。究其根源是他们心中没有审美标准。当标准缺失了,无论千言万语,也没有旨归。除了文学理论给出的文字性的标准外,学生似乎很难去具体把握和衡量。那么就从自我感受入手:第一层次是感官的触动;第二层次是情感的触动;第三层次是心灵哲思的触动。有了这样具体的标准就好衡量自己的文字了。如在对比晏几道、秦观和李煜词。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秦观的“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通过相关视频的展示,三位爱做伤心句的词人,其文字对读者感发的深浅立现。晏几道词意象:落花,微雨,一人,双燕,明月,彩云等整体画面给人是离愁别绪,追思苦忆。秦观词呈现的则是落红遍地、心魂摧抑的绝望。而视频表现李煜词则是风雨暗涛,无边无际。以上三位词人的文字对人的感发触动,明显分为三个层次。学生通过具体感受,能够准确把握文学的审美标准,那么对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审美中完善人格修养

古代文学作为主干课程,有许多同学希望课堂内容更扎实一些,为将来考研做准备。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古代文学课堂,不能上成考研培训班的模式,即纯应试类型。古代文学中有大美,应当摒弃功利性,从审美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而影视赏析能以直观感性的形式传递精神能量,灌输理想信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身修养,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如在讲《西游记》,播放了《取经归来》这首歌曲的MV,画面上回顾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的艰难坎坷。处处是妖魔鬼怪、风霜雨雪。歌曲相和“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此时,再联系到同学们的学业,求学何尝不是在取经呢?一路上难免坎坷,但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绝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也是提升人格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讲课之余,向他们讲一些有益身心,修为励志的知识,有时比多讲一个专业考点更有意义。如何摆正求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如何在遇到挫折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提示学生在苦恼忧烦、自暴自弃时,何不向往圣先哲们寻求智慧?如浏览经典对启迪心智很有帮助,如果觉得书籍文本不好理解,就看看电影《了凡四训》,动漫版《心经》、《道德经》、《菜根谭》、《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这些影视资料以最生动的形式,最浅显的语言为你讲解人生智慧。如电影《了凡四训》,了凡先生以自己生平亲力亲为的事迹,提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5]的道理。结合儒、道、释三家思想阐释命运的真相,立身向善,慎独立品。如何安身立命,如何积善改过等等。同学们若能汲取其智慧,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潜能发挥地淋漓尽致,必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当然,影视赏析在课堂上也有弊端,应加以研判与引导:一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课堂影视播放,易入喧宾夺主窘境。影视赏析不能取代讲解讨论和思考提问。如果过度依赖影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形,影响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所以,要严控赏析的内容和时间。二是力戒一味娱乐休闲。学生们经常厌倦课堂理论的灌输,一旦播放影视资料,就会格外高兴,把课堂当电影院忘记了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播放的同时要多加提示讲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思考地看,有欣赏地看。三是相关影视内容与文学史料经常有相矛盾或有差异的地方,这一点,教学中也要十分注意。可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是是非非,扬清击浊。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中华书局,1983:147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5.

[4]江春水.李煜《浪淘沙令》赏析[J].现代中学生,1990(8):7.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5

关键词:影视赏析;古代文学;教学;审美

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从先秦到近代上下几千年,内容量非常大。在教学上主要从文学史和作品选两方面进行。学生们常常为文学史庞大的理论体系,繁多的文学常识,以及不可胜数的作家作品感到力不从心,消化困难。在教学上,也会明显感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文学鉴赏能力也亟待提高。随着多媒体引入课堂,影视赏析成为了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一、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文学作品并不像空中楼阁般能凭空出现,除了和作者本人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相关联外,也深受时代的影响。而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与今天时间跨度很大。作为95后的大学生们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诸方面一无所知的话,根本谈不上对作品的正确理解。而影视赏析能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的历史情境。如讲到明初文学,涉及到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宋濂作为开国文臣之首,曾为太子师,但晚年,孙子被朱元璋杀掉,他也险遭杀戮,在流放的途中抑郁而终。刘基诗文俱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俗语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而后期,他在朱元璋的手下郁郁不得志,最终死因成谜,有说是胡惟庸下毒,有说是朱元璋授意。至于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39岁时,被朱元璋借故腰斩,其诗兼各家之长,但“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

综上,三家命运系于一人———朱元璋。明初诗文三大家的人生命运,是当时文人际遇的缩影。在朱元璋的高压统治下,也难怪明前期文坛萧条。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对上述内容作文字讲述,学生们未必能深刻体会当时残酷高压的政治氛围。因此,播放了由胡军、剧雪主演的连续剧《朱元璋》中的一个小片段“刘基之死”,12分钟的播放时间,同学们领略了朱元璋的跋扈刻薄、残忍专横,胡惟庸的刁钻阴狠、狂妄无赖,以及晚年刘基的憔悴无奈、绝望焦灼。课堂上同学们受剧情的感染,对刘伯温的遭际唏嘘不已,愤慨同情。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这只是文人的一个代表,当时的政治氛围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明初文苑的荒芜了。再进一步作对比,由刘威、林芳兵主演的《唐明皇》中有李白的片段,李白醉酒入宫,力士脱靴、玄宗调羹、贵妃捧砚。同学们为李白的狂放不羁,高力士的无奈狼狈,玄宗的礼贤下士,杨贵妃的殷勤活泼所感染,笑声不断。那么,将唐玄宗与朱元璋相比较,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到一个时代政治氛围对文学的巨大影响。

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根据大纲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是应着力培养的。鉴赏力是理论水平、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力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除文字之美还有音乐美、意境美。在课堂上单纯的文字讲解难免乏味,并且诗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影视赏析将精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动听的歌声相融合,能使诗词意境得以酝酿升华。如赏析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小词俯仰古今,感慨兴亡,令人读之唱叹不已。历史的轮回,人世的沧桑,又见青山斜阳。个人命运与世事沉浮,在秋月春风里摇摆,在浊酒笑谈中徜徉。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杨慎悲剧性的命运和学富五车的才情。

而后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该剧正是用这首词作为主题曲。宏阔的江面,波涛滚滚,裹挟着白色的浪花一往无前,一位位历史英雄在江水中呈现又随波逝去。配着昂扬的鼓乐声,低沉浑厚的男中音。画面、配乐、歌声相融合,一下子把那千年以前的峥嵘岁月拉到眼前,课堂上同学们仿佛也沉浸入那动荡澎湃的历史激流中去。这种感性的体验,不是文字、语言所能替代。再如赏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以至情血泪写成绝妙好辞,恨水东逝的愁绝化作横无涯际的江水,愁绪滚滚,不可穷尽。在讲解李煜生平后,播出连续剧《李后主与赵匡胤》的片尾曲,正是由费玉清演唱的这首《虞美人》。哀婉凄美的旋律,演绎着亡国之君的血泪深悲,诚如法国谬塞所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三、培养写作能力和技法

当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写作能力差强人意,分析其原因:一是积累不够;二是没掌握相应的写作技法;三是没有审美标准。在古代文学课堂中除了理论和文字的灌输外,影视赏析能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的,立体的,生动的文学素材。如在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播放相关视频。视频首先展示了滕王阁的景致、规模、气魄。再讲解王勃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物生平,使学生对《滕王阁序》中所寄托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通过讲解和影视材料的结合,给学生带来一场包涵着景物之美,音乐之美,文字之美的综合的审美体验。学生可从中汲取多种写作素养。关于写作技法方面的培养,很难说教条化的理论,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启示。影视材料一方面可以给人具体的,感性的触动;一方面它所运用的渲染、对比、人物形象塑造、场景安排等更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如在讲《史记》人物塑造时,播放《汉武大帝》中的一个片段。家宴上,窦太后疼爱小儿子梁王刘武,欲让汉景帝立约,兄终弟及。

汉景帝不好当面推脱,说了句“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可这违背了汉朝祖制父子相传,以及汉景帝本人的意愿。窦婴马上出来打圆场,“陛下,喝多了”,一句话给景帝解了围。这样的一个小片段将窦太后的专横和对小儿子偏爱的情感倾向;汉景帝的窘迫无奈和窦婴的机智圆滑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视频,将《史记》文字中的历史人物,鲜活生动地搬到学生眼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性格秉性能给学生以具体感性的印象,那么,对司马迁人物刻画的手法,会有更深刻的领略和掌握。学生写作时,常常会为不知自己写的好坏,而产生困扰。究其根源是他们心中没有审美标准。当标准缺失了,无论千言万语,也没有旨归。除了文学理论给出的文字性的标准外,学生似乎很难去具体把握和衡量。那么就从自我感受入手:第一层次是感官的触动;第二层次是情感的触动;第三层次是心灵哲思的触动。有了这样具体的标准就好衡量自己的文字了。

如在对比晏几道、秦观和李煜词。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秦观的“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通过相关视频的展示,三位爱做伤心句的词人,其文字对读者感发的深浅立现。晏几道词意象:落花,微雨,一人,双燕,明月,彩云等整体画面给人是离愁别绪,追思苦忆。秦观词呈现的则是落红遍地、心魂摧抑的绝望。而视频表现李煜词则是风雨暗涛,无边无际。以上三位词人的文字对人的感发触动,明显分为三个层次。学生通过具体感受,能够准确把握文学的审美标准,那么对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审美中完善人格修养

古代文学作为主干课程,有许多同学希望课堂内容更扎实一些,为将来考研做准备。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古代文学课堂,不能上成考研培训班的模式,即纯应试类型。古代文学中有大美,应当摒弃功利性,从审美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而影视赏析能以直观感性的形式传递精神能量,灌输理想信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身修养,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如在讲《西游记》,播放了《取经归来》这首歌曲的MV,画面上回顾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的艰难坎坷。处处是妖魔鬼怪、风霜雨雪。歌曲相和“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此时,再联系到同学们的学业,求学何尝不是在取经呢?一路上难免坎坷,但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绝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

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也是提升人格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讲课之余,向他们讲一些有益身心,修为励志的知识,有时比多讲一个专业考点更有意义。如何摆正求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如何在遇到挫折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提示学生在苦恼忧烦、自暴自弃时,何不向往圣先哲们寻求智慧?如浏览经典对启迪心智很有帮助,如果觉得书籍文本不好理解,就看看电影《了凡四训》,动漫版《心经》、《道德经》、《菜根谭》、《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这些影视资料以最生动的形式,最浅显的语言为你讲解人生智慧。如电影《了凡四训》,了凡先生以自己生平亲力亲为的事迹,提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5]的道理。结合儒、道、释三家思想阐释命运的真相,立身向善,慎独立品。如何安身立命,如何积善改过等等。

同学们若能汲取其智慧,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潜能发挥地淋漓尽致,必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当然,影视赏析在课堂上也有弊端,应加以研判与引导:一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课堂影视播放,易入喧宾夺主窘境。影视赏析不能取代讲解讨论和思考提问。如果过度依赖影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形,影响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所以,要严控赏析的内容和时间。二是力戒一味娱乐休闲。学生们经常厌倦课堂理论的灌输,一旦播放影视资料,就会格外高兴,把课堂当电影院忘记了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播放的同时要多加提示讲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思考地看,有欣赏地看。三是相关影视内容与文学史料经常有相矛盾或有差异的地方,这一点,教学中也要十分注意。可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甚至人生观、价值观。是是非非,扬清击浊。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中华书局,1983:147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5.

[4]江春水.李煜《浪淘沙令》赏析[J].现代中学生,1990(8):7.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角色;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现代语文教学,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一试。

一、以“趣悟”代“枯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析式背离汉语教学规律,教师应该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让学生通过读、看、背领悟汉语生成机制和语义规则,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如在朱自清《春》一文中,写春天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针对这句话,老师不必用讲析式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理解词语“偷偷地”“钻”的意义,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春草生长的劲头,学生可进一步领悟到春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精神本质,让学生通过“钻”和“爬”的对比,领悟到春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拼搏精神。

这种以悟读为主的教学法还应与学生心理相适应。所以,还要注意激发学生乐读之情、喜读之趣,使学生在有情有趣的语文活动中乐悟不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阅读领悟的同时,老师若有少许激趣动作或表情,也将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愉悦宽松,学生的兴趣也将达到顶点。如《白杨礼赞》中介绍“欲扬先抑”的写法时,教师不必过分渲染“欲扬先抑”枯燥的概念,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文第二段,这时教师边把手抬高向下压,边告诉学生,老师在按一段巨大的弹簧,突然手一放,让学生说出现在弹簧的状态如何。然后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之奥秘。教师这样的教学风格必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还能让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最终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从“满堂授”到“重点导”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告诉我们“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而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笔者认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能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特别是在分析老父亲蹒跚身子、爬栅栏、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片段时,可由学生在假定的环境中演绎这一场父子情感互动的场面,让每一位学生直接体验父亲的不易(还可让学生当场介绍自己父亲的工作状况)、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由学生当场回忆父亲对自己关爱的故事)、体验儿子的内疚、自责和感激之情。在授课中,对朱自清所写的这种父爱形式所体现出的价值,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它放在作者的时代加以渲染,还要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把体现出的价值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去体会这种亲情的可贵。学生在教师的这种创造性审美体验诱导下,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父母的艰辛表示理解,而且会延伸到对全社会中父辈们生活、工作艰辛不易的理解、同情。这必将激发他们广博的爱心。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只是强调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能否让学生感受崇高,唤醒他们的仁爱之心呢?

三、由“对立”走向“对话”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总是带着社会给予他的职责与职业的特权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这种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关系,必然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主性。而对语文教学来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学习语文本身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像是文化的传播者、道德的实践者、精神的缔造者。因此,语文教师更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上“尊重学生、教学民主”的大道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跟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关系,用爱、用真诚和学生交朋友,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在课堂上不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改变那种紧张对立的关系。说到这边,我深有体会。记得在讲授《钓胜于鱼》时,我是这样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成绩并不能衡量一切,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正如《钓胜于鱼》中的老教授的‘我为钓,不为鱼’”。这样就拉近了与差生们的距离,能够产生很好教学效果。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7

“知人论世”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等方面问题进行爬梳整合与研探。“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是语文文本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细细体味存在于一线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我们会感到一种忧思与困惑:究竟,“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的现状是怎样的?“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的运用中,与史政课中的史实背景讲解,有何不同?如何提高“知人论世”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在具体运用“知人论世”过程中,是否须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此种种。

此期,我们将约请多位老师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与解读,以期通过交流与碰撞,为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讨篇】

1. 管窥“知人论世”在教学中的窄化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阅读与鉴赏”部分,有如此建议:“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这一方法运用于阅读与鉴赏之中,可帮助我们循着这些与作者密切相关的线索密码,更真切地触摸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

然而,在阅读鉴赏课堂上,对“知人论世”这一方法的运用,我们常见如此情形:但凡涉及古代诗文教学、小说教学、散文教学,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将文本所涉及到的诸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穷搜一番,逐一详尽地把这些内容“倒”给学生,再让学生带着这些信息到文本中去寻找能够印证时代背景的内容,这便会以对时代、对生活的解读去代替对文本的真实解读,而形成“感受谬误”。

在运用“知人论世”时,“以时代背景的共性特征去代替作者的个性表达”最具代表性。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单就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而言,势必离不开对“四・一二”反革命的史实进行钩沉介绍。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将朱自清先生身处这一时代洪流的巨大漩涡之中的心理进行探析,再将朱自清当时的矛盾彷徨、苦闷纠结的心理投射入文本之中,似乎便顺理成章地为文本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找到了原因――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个人在“四・一二”反革命这一特定历史事件面前苦闷彷徨、惶惑不安,产生了逃避革命、怯懦软弱、迷茫彷徨的心理等。若再联系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家庭生活来分析文本中传达的情意,那么,又会为本文罩上一层厚重的“家庭烦恼”密云。

这样一来,便将文本的审美价值弃置不顾,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散文《荷塘月色》之文本内蕴,硬生生地割裂成解剖作者面对革命的态度和勇气、处理家庭琐事的烦恼苦闷等极具时代、生活共性的普遍问题。

诚然,作家的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轨迹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四・一二”反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中肯定会存在妥协、彷徨、迷茫的个体;但这一定就是朱自清先生写作《荷塘月色》的真实心境吗?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唯独只能是“自己面对时代洪流而无法选择”或者是“纠结于家庭生活琐事”这唯一的生活层面的理由吗?

如果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往往就成为折射其作品主题的镜子的话,那么这一“机械的反映论”往往会陷学生的思维入定势思维的泥淖而不得自拔。这势必会消解作品中原应存在的多元的文本密码,窄化作品本身的内涵之美。

如此“知人论世”,无疑又有违“知人论世”的价值取向: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于深度研究作品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意”之时,帮助读者在文本语言品读的基础之上去揣摩作者于其文本所传达出的那一份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情感以及文本个性。如果“程式化”或概念化地运用“知人论世”,以固有结论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思考探索过程,那么,将造成文本解读的“千文一面”,将会钳制学生探析文本的思维,封堵学生的思考空间,生硬而低效地消解“知人论世”的价值,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元解读”重新拖回到“唯一元解读”的桎梏之中。

因此,在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方法时,必须审时度势,在文本内涵深度挖掘、作者个性思想品析最需要之时,将“知人论世”作为深入文本理解的梯子,才能切实发挥“知人论世”在阅读与鉴赏中的真正价值。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岳国忠)

2. 客观与发散:“知人论世”实践的前提

几年前,笔者曾撰文对“知人论世”这个语文鉴赏术语,进行过一些探究。暌隔数载,再次审议这个问题时,仍有一些思惑。笔者以为,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议,“知人论世”都亟待深入探求与践行。

“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平心而论,科学地运用“知人论世”,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便利。那么,面对“知人论世”,我们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毋庸讳言,“客观真实”应是“知人论世”的一个重要前提。具言之,便是要求“知人论世”所涉及的材料,须要尽量复归故事的本真。当然,囿于历史遮蔽等缘由,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对“知人论世”所涉材料客观真实性的追求,只能是尽量逼近。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诗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会给出如下材料:

“1925年秋,南下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橘子洲头,感慨万千,遂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显然,这段材料中包含了创作时间、地点、动机等多维因素。这是一则“知人论世”典型的文本材料。然而,究竟对不对呢?通过爬梳相关资料,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有两篇极具参考意义的文章:彭道明的《叩问〈沁园春・长沙〉》(《书屋》2001年第Z1期);丁毅的《〈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04期)。

“1925年初,是以中央大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开展工作的。在共产党内,他却是用‘养病’之名离开党中央,连党的“四大’也未参加。这次回湘,公开的身份是中央候补执委,在韶山建立区分部,并赴安化参加县党部的成立大会。”(摘自“彭文”)

“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的工作受到陈独秀的充分肯定,被选进五人组成的中央局,名列陈独秀后,排第二位。以后中央文件就由陈、毛共同签署发出。然而随着两个人工作关系密切,分歧也就日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对农民运动的看法上,再就是陈的家长制作风也激起的反感。”(摘自“丁文”)

笔者有理由相信,上述文句呈现在教者面前的时候,大家绝不会再认为《沁园春・长沙》是一首简单的新诗了。换言之,前面“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的“知人论世”,将复杂的人事删减得过于简省。如兹,一则减损了背景材料的客观真实的信度;二则制约了背景材料的思维诱发力与发散性。

接下来,谈谈“发散性”。何谓“发散性”?笔者以为,如要运用“知人论世”,教者一定要注意审议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否具有发散思维的可能效益。简言之,唯有背景材料自身具有多元解读的潜力,方能让课堂拥有争议甚至争鸣的可能,否则,过分单一的背景材料,会扼杀语文的灵动。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呈现“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样的材料,学生不须要调动多大的思维动能,便可以与文本内容建立起联系。或者说,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而言,在未学习《沁园春・长沙》之前,学生们已然将“豪迈伟岸”的印象了然于心,而学习《沁园春・长沙》,无非成为了一种印证,而“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些背景资料,只是发挥着推波助澜的功效,并未产生多少积极而颇具发散意蕴的效益。而后面所提涉的“知人论世”的材料,介入了“身份的复杂性”“思想的流变”等信息。这些,都给《沁园春・长沙》的解读与定位,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发散功能与可能。

前提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方向的引示与思索。“知人论世”,当属其列!

(四川省乐至中学 佘蜀强)

【案例篇】

1. 适时适度关照《记承天寺夜游》背后的故事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盘棋,如何将一盘棋下好,需要棋手具有超强的全局意识,多动脑筋,抓好时机。众所周知,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这就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瞅准时机。当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的开始完成“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不管它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紧密,这就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调整教学环节,并做到有取舍地传递给学生。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带领学生品读“闲人”一词的含义时,巧妙地作了恰当适时的设计引入。

师:“闲人”是什么意思?

生:课下注释是“清闲的人”。

师:那岂不就是无事可做的人了?坡真是无事可做的人吗?好,下面我们来看投影。

(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又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还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同学们想一想,坡“清闲”吗?他要养活一家老小,要种黄麻桑树,要造房子,要糊口奔忙。怎么会说是“闲人”呢?你们看他“闲”吗?

生:不闲。

师:既然他不闲,那么这里“闲人”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原来他忙的是身体,闲的是内心呀。原来他有这份闲心,才有了这份闲情呀。

这个片段中对苏轼在黄州生活背景的适时引入,帮助学生们由表及里,理解了“闲人”其实是“有闲情雅致的人”的意思。接着这位老师又进行了大量的背景资料穿插。

师:我们读了文章,感觉到此时坡的内心的确很悠闲。你觉得坡内心深处愿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呢?(生沉默。)

师:好,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看坡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

(投影显示苏轼生平,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并解释意思。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43岁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44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师:你觉得坡的内心深处想做这样一个白天忙种田、晚上欣赏风景的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吗?

生:不愿意。但也没办法。

师:的确如此,坡何尝想做闲人,他又何尝不想当官在朝中做事,实现少年时“致君尧舜”的理想呢?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他此时的感情吗?(出示投影:一声“闲人”,多少_____;一声“闲人”,多少_____。)

生:一声“闲人”,多少无奈;一声“闲人”,多少辛酸。

生:一声“闲人”,多少抑郁;一声“闲人”,多少悲凉。

生:一声“闲人”,多少苦闷;一声“闲人”,多少感伤。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迁移能力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迁移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问一如十”、“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理论加以解释。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迁移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迁移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迁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概括能力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掩盖在纷繁复杂的外表下。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生活实质的,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春》一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是一曲“春的赞歌”,这一主题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风景表现出来。如果仅凭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未能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几处风景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图画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的活动”,因而缺少了“春”那份鲜活的神韵。朱自清不但在每幅画面中都有人的活动,还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推进到了作品前面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阅读记叙文,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提炼出文章主旨;阅读杂文,根据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作者的见解和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进而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阅读说明文,通过对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介绍,概括其特征,进而理解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等。

二、培养迁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阅读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展开联想。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两句,如果把“地方”“其实”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其实”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能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另外,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说明文《晋祠》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具体的景点还是写事物的原理?”明确了这是介绍晋祠这一景点,再进一步引导:“写具体的景点一般以什么为顺序?”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说明顺序的理解——“介绍具体的景点一般以空间为顺序”,那么他们对“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的顺序就明确了。至于《晋祠》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就发现,《晋祠》的语言特别优美,不同于一般的平实说明文,学生自己会想到说明文的语言有两种:一是平实的,一是生动的。

三、培养迁移能力的最终是培养分析类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