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8篇

时间:2023-02-20 02:49:46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1

关键词:国防教育 盲点 高校军训

一、高校学生军训的必要性

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学生的义务。如果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许许多多门功课要学习,那么,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课无疑是军训。高校军训是学校国防教育内容两大块中的一块。《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从上述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高校学生必须接受军事训练,就是说,高校学生接受军训是法律赋予的义务。反过来说,高校学生在学校就学期间,学校必须提供学生军训的条件,这是法律的强制所致,也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严格要求所需,第二,以上条文所说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其涵盖面是所有的学生,这应该是学校军训的横向指标。军训的管理目标应是纵向管理既质量[训练内容的完成与否]和横向管理既数量[参训学生]的统一。那么,军训的评估指标应有两个,一个是军训训练内容是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另一个面是军训的涵盖面问题,作为法律,每个公民必须遵守,作为功课,每个学生必须修完。

军训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管理行为学告诉我们,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为了维护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次序和生活次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法对本校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的管理活动”。我国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军训,对学生进行以中国人民《三大条令》的教育和训练,客观上起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抓好学生的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促进校风、校纪和文明校园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免军训学生的管理是高校军训管理中的盲点

管理盲点是指在管理中未涉及到或缺失的区域。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既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本文主要涉及军训部分。目前各高校的军训方法是采取请部队到学校进行训练的方式。是部队新兵训练的缩小版。主要内容是“三大条令”的教育和训练。其特点是训练内容和标准要求的规格化、统一化。该方法简捷易行、实用有效。经过短时间的集训,迅速的实现参训学生由民向军的角色转变。在军训总结会及分列式阅兵式上,同学们能以较标准军姿,铿锵有力的脚步,整齐有至的行进方队受检就是一个最好力证。但这种训练方法直接移至高校,便由于人群的变化而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体检门槛要低于新兵进入部队的体检门槛。在部队,军事训练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是一致的,军队三大条令是全体军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而在高校其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则表现出较大差异。每年都有为数不少因身体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排除少数逃避军训的同学》而免除军训的同学。军训期间,这部分同学因离开了军训队伍而成为较为松散的群体。与轰轰烈烈、紧张艰苦的军训气氛极不协调,远离军训工作中心而被边缘化,成为军训管理工作的一个盲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由于军训的缺失丢掉了一次身心锻炼、意志磨砺、品格升华、素质提高的大好机会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校扩招,这个群体人数在逐年增加。本文试图对因各种原因《主要是身体原因》而免除军训的同学如何有效参与而非缺失,在管理上消除这个盲点作一些探索。

三 问题的成因

1)缺乏相应的政策依据

几乎所有的有关高校军训法规和政策性文件都没有或还不曾有关于军训人数比例和免军训同学的管理问题。对于军训期间免军训的同学如何管理,如何有效参与没有硬性规定。各高校主观上没有尝试这个领域的内在动力,也担心由于参加体力活动而加重同学的的病情,视为,对于如何根据这部分人群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出针对性强的、有科学依据的、可操作的适应这些同学的军训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至今无人进行关注和有益探索,高校军训注重了统一性而忽略了差异性。

2)高校扩招致使该问题凸显

高校扩招后,招生人数成倍增加。如华南地区某工业大学,扩招前1999年为3700人左右,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招生均超过10000人。种群增大必然带来子群的增大和构成结构的多样性,带病学生人数和病种增多,免军训人数已增大到不可忽视的地步,免军训同学的管理问题凸显。

3)军训内容单一枯燥,过份强调体能的负面影响

目前高校军训的主要内容是队列训练、站军姿、排队列、走齐步、踢正步。与中学军训内容大同小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且没有任何其他内容穿插,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产生厌训情绪。加之高校军训本身就是在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的。高校军训内容的单一化和体力化倾向显然不适应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也与教育部提出的军训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本义相勃。由此可见,巨大的体力消耗根本不适合于带病同学的参与,客观上增大了免军训同学的数量。

四、提出建议

1)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作为教育主体,高校要充分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准确科学的把握好大学生军训的定位。深刻理解大学生军训既是国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为军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举措,又是拓宽高校教育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造就有用之才的措施,既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又是对高校德、智、体、美教育的扩展和必要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是增强高校学生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的有效方法,又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既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又是有助于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创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措施,既是高校学生作为公民例行国家法律。又是学生个体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是高校学生军事知识。军事技能的学习、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的增强。又是学生个体思想品格、意志情操的磨砺和养成。本着高校教育的基本精神,高校军训应面向全体应训学生,将军训期间免军训学生的管理提上议事日程,这个群体应组织起来,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军训的行列中或融入军训热烈的气氛当中,而不是游离于军训之外。军训工作在规范统一之中,也应兼顾其差异性、特殊性,管理学中的木通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在军训管理上应本着“抓住重点、兼顾全面、因人施教”

的教育训练原则,尽量拓宽学生军训的覆盖面,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军训之中。奥运会口号“全民奥运、重在参与”也应是我们高校军训所提倡的精神。高校军训管理部门应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努力探索出一条对于免军训同学管理的新路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军事训练实践,实现高校军事训练的与时俱进。

2)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制定军训内容

根据免军训同学的生理特征及实际情况,高校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军训内容。尽量缩小训练负荷,大幅度降低训练强度,弱化体能训练部分。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应提高军训的知识性。智力性和趣味性。军训内容应以《内务条令》学习为主,学习和养成军人日常生活中的严谨作风和良好习惯。对同学们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益处。此外。应增加学习防恐、防空、防毒、防火等基本技术,基本掌握自救互救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等内容,提高军训的实效性。

3)以人为本,科学施训

在训练实践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施训。首先,应在训练时间上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要大大缩减,同时应尽量避开酷热、阴雨天气,可以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这样既能保证训练效果又不至伤害学生的身体,其次,可以安排少量的军姿练习,集合列队及少量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等。训练中应把训练内容合理分解,交叉进行,以免由于某些练习的重复而造成疲劳。再次。应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寓训于乐。适当的开展一些诸如组织学生参观军营活动、军训知识竞赛、军事游戏、拉歌比赛、联欢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集体主义观念,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2

关键词:国防生 军事体育 社会化

前言

我国学者刘可夫认为:军事体育向社会扩展,向广大民众传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广大民众在和平时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1]。这说明,军事体育是可以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传播的。我国学者陈晴认为:在今天,人们的国防观念日渐淡薄。因此,普及军事体育,进行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最近,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3]。这表明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已经得到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开始得到法规的保障,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西方国家,依托国民教育力量培养国防需要的各种人才,为军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军队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国防生教育也开始实现我国军队与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作为国防生军政训练主要内容的军事体育,在国防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的大学生,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必然会对普通大学生产生影响,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激起了高校普通大学生练习军事体育的热潮,加速了高校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研究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认识,寻找军事体育社会化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军事体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军事体育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军事体育教育与其它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1.军事体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1 军事体育的健身功能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军事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则和要求,其项目练习时有一定的练习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军事体育的健心功能

军事体育练习时,有较严格的纪律要求,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军事体育能扩延现行学校的体育功能,在学校实施军事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大学生在和平年代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

2.国防生促进了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

2.1 国防生的体育教育体现了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合力。

国防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本身就体现了军事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的高度的一致性,国防生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有享受高校体育教学的权利,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国防生的体质、体能,增进国防生健康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国军人,必须参加军政训练任务,从事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军事体育在国防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防生的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军事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合力的结果。

2.2 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促进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军事体育项目练习方法、练习负荷等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练习。

3.国防生加快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历史上,我国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潮就主张在学生中实施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4]。如当时的东南大学就实施过军事教育,设有“兵式”体操科目,即为军事体育的一部分[4]。当然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有识之士呼吁“寓兵于学”思想对当时教育界的影响,军事体育教学和军事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1963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班、年级、系建立各种项目的代表队,比赛活动比较频繁。当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适应备战的要求,组织了不少爬山、军事野营、军训等军事体育活动[5],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在我国军队现代化改革和地方院校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鲜事物。它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提高军官队伍素质、优化军队成员结构的一条捷径。国防生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国防生的体质体能水平是国防生完成学习任务、军政训练任务最基本的保障,是提高自身过硬军事素质、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需要不可缺少的硬指标。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在增强国防生体质体能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他们的军事体育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将产生重要影响,掀起了新一轮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体育练习热潮。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国防生促进了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和学生家长通过查阅国防生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对军事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新生入校时的军训,使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军事体育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军训加也强了学生对军事体育的体验;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和日常生活使普通大学生对军事体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过程,促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的教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他们自觉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掀起了普通高校一些体育社团活动的军事体育练习热潮

我国高校国防生院系分布广、居住地域散、年级层次多、国防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军政训练任务,而且必须履行普通大学生的义务,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工作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以学院为主。他们军政训练(军事体育是其中内容之一)任务的特殊性与学习、生活的普遍性特点,为军事体育的社会化提供了条件。大学生中一些体育社团都积极采用军事体育项目及其管理模式来开展活动,如:军体社团、野外生存俱乐部、定向越野俱乐部等。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了野外生存俱乐部,俱乐部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增强自信,体验人生”为宗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激发个人潜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以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俱乐部将主要在理论课教学、素质训练、野外生存体验等方面展开工作。将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老师进行理论课讲座;组织会员进行体能及技术、技能训练;组织野外生存活动;配合并组织校野外生存体验课的展开,同时积极与省内各高校相关组织联系,举行联谊及合作活动等。

3.3 促进了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发展

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对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加快了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步伐。如国内一些普通高校于2002年秋季对入学新生开始实行全新学分制教学模式,将军事体育课或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作为一门学分选修课程。如部分普通高校分别对大学生进行军事体育项目之一的野外生存教学和训练,定向越野运动、军体拳、防身术、军事障碍跑等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也在全国部分高校中开展起来。

4.结论和建议

4.1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加速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积极利用军事体育项目来锻炼身体。

4.2 国防生促进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这种资源整合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3 普通高校具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

应培养军事体育活动的指导教师和配备相应的场地器材,以满足大学生对军事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可夫.军事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军事体育[J].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

[2]陈晴.军国民教育思潮对当代军事体育及国防建设的启示[J].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

[3]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22日,总第12317期第1版.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3

指示军队整风

反“教条主义”,并不是指示军队整风的最初主题。1958年1月21日,在南宁会议的结论中讲到军队问题时说:

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要好好同军事工作方面的同志们商量。一年抓四次。在整风中,建议军队拿几天时间讨论一次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此事由军委发出指示和有关朱可夫错误的材料,吸取苏联的教训。

“朱可夫事件”是指1957年6月,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决定罢黜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不服,要求召开中央全会。朱可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火速将各地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为赫鲁晓夫击败莫洛托夫等人,并把他们打成“集团”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朱可夫在军队中权力的膨胀,又引起赫鲁晓夫的警惕。同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以朱可夫“破坏了党的列宁主义原则”的罪名,解除了他的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职务,并决定解除其国防部长的职务。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期间,讲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现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3月9日的讲话中,他说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了“教条主义”,“忘记了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历史教训就是理论要和实际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建国后,这个道理没有用到经济战线上”。“军事系统也受此灾难,规章制度训练部门搬得多。”3月10日,又说,全国解放后(1950年到1957年),在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中产生了“教条主义”;军事工作中搬了一部分教条,基本原则坚持了,还不能说是教条主义。

4月8日,在武昌会议上讲到党的领导问题时强调:党要抓工、农、兵、学、商、思六大问题。今年都要抓。7月再谈一次,可以在一个地方,分两批谈。4、5、6三个月抓工、商、学,结合抓军队。7月以后秋季再着重抓军队。要教育军队,不要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了。

上述多次讲话表明,关于学习苏联犯了“教条主义”,认为问题严重的是经济战线和文教战线;至于军事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他看得并不怎么严重,反而说军队“基本原则坚持了”。可见,认为军队整风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吸取苏联朱可夫所犯错误的教训,防止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至于“搬了一部分教条”的问题 ,则处于次要地位。矛头指向,是向军队高层将帅敲警钟,要他们牢记“党指挥枪”的原则,不要居功自傲。

军委会拿粟裕开刀

成都会议曾根据的建议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军事工作的决议》,“建议军委召集一次扩大会议,用整风方式 ,讨论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各项工作得以贯彻”。据此,1958年5月27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此之前的1951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10月,粟裕又被任命为总参谋长。粟裕就任第二副总参谋长时,总参谋长因病在治疗休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1952年7月,接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粟裕在聂、彭两位元帅领导下工作,难免发生不同意见的碰撞,以至个人之间的误会。

1952年7月,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时,对呈送和中共中央的文件有所控制。据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震回忆说:“聂总说,他们管的事多、太忙了。你们的东西事无巨细地都报上去不好,以后报到我这里就行了,需要他们知道的由我批后转报。从那以后,我们送到、刘少奇同志、朱老总那里的东西就少了。后来召开会,把几个老帅都找去,我也被叫去。对我说,早先还见得着你们作战部的报告,后来也看不到了,现在党、政、民系统的东西一大桌菜吃不完,军事系统就没有吃的,干饿。”批评后,粟裕认为向反映情况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刚到总参谋部工作时,就规定粟裕每半月向他直接汇报一次工作。粟裕起先是按规定执行的,但聂荣臻有了交代后,执行就不够坚决了。同时,粟裕认为,自己是副总参谋长,作为总参领导人之一,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便向作了书面检讨,检讨了未按要求每半月报告一次情况的错误,并且说虽然没有指名批评他,但对他教育很大。在粟裕的检讨上作了批示,不但写上“此种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作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对聂荣臻作了批评。此事,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解。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粟裕与在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问题上,存有分岐,有时粟还与彭据理力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但哪些文件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哪些不用,又无明确规定。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下发的命令、文电,常常因署名问题受到批评。文件有时没有署国防部的名受批评,有时署了也受批评。为此,粟裕提过希望加以明确的意见,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

1958年5月24日,在军委预备会议(预备会议计划参加人员有中央军委委员,军队系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各军区、各军兵种党委书记共56人,实际到会40人。军委扩大会议开幕以后作为“小型会议”经常举行)上就会议的主题讲话说: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过去的任务是打破的国家机构,现在要保卫人民的国家机构,这就要解决人民军队的三大问题:一是建军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军民关系、军队内部关系等问题。二是建军方针,原先的方针是现代化、正规化,后来主席提出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这两个方针在1954年春的高干会文件中,我们同时都用过。现在看来,只提出现代化、正规化的方针,就可能产生否定我军优良传统的偏向,事实上也一度产生过,不如提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好。大家可以考虑。三是战略方针问题,它关系着军队三大方面的工作――关系着战争准备,关系着组织编制和各军兵种建设的重点,关系着训练和科学研究。我们这次会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三方面的问题搞一致。在这种一致的基础上,其他的不一致就比较好解决了。

时任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回忆说,在开幕式上强调:会议主要任务是整风、整编,方式是大鸣放、大争辩。

为解决好党的领导问题,在5月26日的小型会议上,军委责成粟裕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等问题作检讨。27日,会议正式开幕,会上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问题 ,强加给粟裕“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罪名,迫使粟裕在会上进行检讨。所谓“一贯反领导”,主要是指粟裕与聂荣臻、的关系。“告洋状”、“里通外国”,指1957年11月粟裕在苏联访问时,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鉴于军委责成总参谋部起草国防部及总参职责条例,虽已五易其稿,尚未获得通过,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出发,趁便向苏军总参谋长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作参考一事。

批粟裕,最初是表示支持的。5月30日,黄克诚传达的指示:“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在会上说,“朱可夫事件”就暴露了苏军在(不少地方违背列宁建军原则)这方面的弱点……我们所以要严肃地批判“教条主义”,就是为了把我军优良传统牢固地传下去。不然的话,当我们这批老的骨干逐渐死去以后,我军就可能有像匈牙利军队那样变质的危险。

于是,从6月7日起,会议扩大到由全军军以上单位和部分师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人员增加到1400多人。大会的主持者,既不顾历史的基本事实,也不愿听粟裕的解释,批判粟裕的调门一再升温。但是,粟裕终究不是预先设定的批判对象。有一次,找萧劲光谈话,问他对粟裕的看法。萧劲光说:“粟裕同志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毛点头表示赞同。就在粟裕第二次在大会作检讨之前,为粟裕说了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选请大家来判断。”

7月14日,粟裕在大会上第二次作检讨,把别人强加的罪名,差不多都认了下来,才算基本过关。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方强上书与会议转向

关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把反对“教条主义”作为会议的中心主题,在1959年8月31日的军委扩大会议第一综合小组会上的发言中说,去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在军委扩大会以前,的态度是不明确的,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就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看到训练总监部关于对反“教条主义”争论的材料后,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以这个为主题。于是,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说:“这才有去年以反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军委扩大会。这个会议是多少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会议,会后军队思想才有一个大的转变。中央、主席有决定,才有180度大转弯来领导这个会议。”这番话说明,是他的意见才使下决心扭转了会议的主题,但具体时间无从考查。从现有材料来看,直接引出指示,会议转向反“教条主义”,是时任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学院院长的方强写给大会主席团的一封信。

就在大会批判粟裕不久,方强于5月29日就会议的开法给会议主席团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信中说:

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整风和整编两个内容,要解决军队建设中的思想问题,以求得认识上的统一,会议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都是对的。但这次整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解决哪些主要的思想问题,解决什么主要矛盾,还须有明确的必要,否则会议就开不好。我认为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应当解决我军当前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即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优良的革命军队;另一方面在各项工作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阻碍我军的发展。建议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的指导思想应当是认真贯彻党的二次会议精神,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导下,以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纲,检查军队各方面的工作。

在我看来,我们的建军方针、建军路线、战略方针都是正确的。几年来,在这些方针和路线的指引下,我军的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这方面,是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的。

我们军队曾有过一个时期,有这样一种趋向:只强调正规化,不重视发扬我军的光荣优良传统;只强调业务技术,不强调政治;只讲集中,不重视民主;只讲学习苏联(这是必要的),不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只强调首长教育部属,不走群众路线,不讲我军官兵互教的优良传统方法;只讲纪律服从,不讲政治自觉;只讲遵守规章制度,不注意发扬群众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只讲军衔等级,不讲或少讲官兵政治平等……这种种,使我军的一些优良传统,在某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使我军某些根本制度发生过摇摆。

看了方强的信后,于6月5日写了以下批语:

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彭、黄、邓看后还我。我暂时不宜讲话,先要让他们把问题都放出来。过几天,我准备找各小组长分别谈一下,调查一下情况,摸一下底。

在“我们的建军方针、建军路线、战略方针都是正确的……是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处,批道:“不存在问题么?”在“不重视发扬我军的光荣优良传统”处,毛批道:“一方面有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就整个历史说来不占全军统治地位的另一个恶劣传统是存在着,即非马克思主义的,有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例如教条主义、军阀主义。”

还就此写信给主持会议的和黄克诚(并指示阅后退邓小平),信中说:

有些同志对会议的开法感到不满。此事容易,调整一下就好了。振起生气,大有可为,请小平商彭、黄召集七八个同志经常谈一下,似可不必开小型会,只开大会和小组会。如何,请酌定。

6月7日,又专给邓小平写信说:

6、7两月份,你应做两件事:(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布局,如你自己所提的;(二)帮助同志将军事会议开好,关键是本月一个月,宜与彭等少数同志每三天商量一次。大事抓起来干,多快好省。

这样,军委会议的主题才由批判粟裕的“个人主义”转向反对“教条主义”。

6月9日下午,黄克诚传达的指示说,主席对我们的会议决心很大,开不好,大家就不要走。会议要扩大范围。每个师的党委书记都来(军分区的不来)。黄还传达了讲的一个理论问题,他说:

教条主义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意识又反过来影响(推动)社会存在。大国有大国的宪法,小国有小国的宪法,教条主义不承认这条真理。苏军条令、规章制度,是在苏联土壤条件中产生的,这些人不承认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不承认中国有它特殊的东西。

根据的意见,邓小平开始直接过问这次军委会议。反“教条主义”开始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对此后会议的发展,黄克诚回忆说:

中央委托邓小平召集各位元帅开会,认为军委扩大会议温度不够高,决定采用整风方式开会,会议发言与大小字报相结合,一周内使空气紧张起来。

召集主席团和组长座谈,指出:这次会议主要是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大鸣大放,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吸取教训,着眼于团结全党、全军。会议中,整风、反教条声势日大,整编已提不上日程。

军队高层在会前的不同意见

军队开展反对学习苏军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始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但在对具体程度和影响的估计上,军队上层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定要将苏联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军队。”“ 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些都是由亲自提出的。这对长期在农村游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民广大干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不少人本能地反应出一种抵触情绪。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在建院之初,就对学院的训练工作非常明确地提出“反对经验主义,防止教条主义”的指导方针。在1956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克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的有关指示后,当即领导检查建院五年多来在学习苏联军事科学中,出现的某些教条主义倾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时,在军事学院学习的一位战役系学员写信给,认为在向苏联学习中,学院在教材、教学方法,对待我们的经验的态度以及其他方面,“也产生了教条主义倾向”。因而,对学院提出的“反对经验主义,防止教条主义”这一口号提出质疑。不久,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蔡铁根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对向苏军学习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蔡铁根的基本观点是:苏联军事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只有全部学会、学通,融会贯通之后,才谈得到批判。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苏军这一整套的时候,却往往是割裂开来,随意取舍。结果弄得四分五裂,驴唇不对马嘴。还美其名曰“批判地接受”。最后执行不通,不说自己学习上有问题,还说苏军的东西不适合我军的情况。蔡认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建军思想和军事路线的问题 ,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危问题。”建议中央和军委给予重视。

为了解军事学院是否犯有教条主义,主管全军院校工作的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率领工作组来到南京,在军事学院和总高级步兵学校召集多次座谈会,随后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在肯定几年来院校学习苏军经验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学习中有片面性,把许多不适用于中国军队的东西也学来了。看了张宗逊的报告后,感到很有必要亲自去军事学院进行了解,以便着手解决。在得到同意后,于1957年2月27日率领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工作组一行到达南京。在军事学院听取学员、各级领导及机关干部的汇报后,于3月2日同学院领导干部(在上海休养,缺席)谈了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回到北京,将在军事学院的讲话作了修改后,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了专题报告。

报告说:“军事学院自1950年成立以来,经过全院同志的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许多工作成绩。”“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相当严重。”报告认为:(学院)“在成立了六年多之后,对于结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仍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经过1956年9月全院学过五个整风文件,学院中的许多同志已经感到有反对教条主义必要之后,而院党委仍然徘徊、犹豫、拖延,未能下定决心,就使党委领导在教学工作上落后于客观实际了。”

军事学院党委对的报告,一时难以接受。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对教条主义的决定》,对报告中关于教学工作中“教条主义”相当严重的批评,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即肯定“学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主要的”,缺点和错误的性质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对军事训练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如何估计,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训练总监部内部也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司令部”。时任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萧克则持另一种意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对那种认为教条主义是训练和教学工作中主要倾向的观点,是不同意的,特别是把军事学院冠之以“教条主义大本营”的说法,不满意。我认为,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可以批评,可以纠正,但不能夸大事态。

萧克接着写道,他对在纪念苏联红军建军三十周年大会上作的报告(征求意见稿)中一段“否定正规化和现代化两个口号的说法不大赞同”。于是,就给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我们过去提出这个口号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在执行这一口号中,有若干同志产生错误认识和产生一些偏差,这是必须批判和坚决纠正的,因此建议将批评的火力集中在这些倾向方面,而不要批评口号本身。”“……谁知,这封信在反教条主义后竟成了我向彭老总进攻的罪证,说我是‘挑刺挑到国防部了’。”

1958年3月,训练总监部召开机关四级干部会议。会上,对批评“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的司令部”持不同意见的一方占了上风,并对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时任副总参谋长)进行了尖锐批评。将张作为“保守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总政治部派来了由组织部长刘其人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表态:训练总监部是搞教条主义的。并宣布:“训总的四级干部会,是向党进攻的会,因为反对张宗逊就是反对彭总,就是反中央。”于是,会议转向反对“教条主义”。这是军队内部在反对“教条主义”问题上,两种不同意见的一次正面交锋。

曾主持训练总监部工作多年的对此并未理会。1958年4月8日,他在军事学院全院教职学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对军事学院工作中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反对给军事学院戴“教条主义”的帽子,并主动承担责任。他说:“有人说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头头,但应该说,全军包括院校和部队都有教条主义的成分,当然不必安上一个教条主义的帽子。过去军事训练中出现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责任在领导。训总首先应作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推到底下,因为我们照搬、照翻、照印、照发,毫无疑问,你们底下只好照办,我们‘四照’,你们只‘一照’。”这是在军委扩大会议之前,的一次郑重表态。

、萧克成了斗争重点

军委扩大会议的重点,正式转向反“教条主义”是在1958年6月20日。这一天,扩大会举行全体大会,正式出席的1004人,列席的438人,大会主席团由32人增加到41人。代表主席团首先讲话,他开头就提出了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从战争年代教条主义的危害,讲到全国胜利后军事教条主义的复活,认为教条主义是反对建军思想和战略方针的,一下子就把问题上了纲。还带着情绪说:“我这个人是没有学问的,是丘八学校和农民学校出身的,出身寒微,是难以使人信服的。就是他们所说的,反教条主义的人都是没有学问的。在这方面我有自卑感。”

接着,先后三次到会并在不同范围发表讲话。6月21日,他在全体会议上讲话说,他这几年对军事没有抓。军事工作基本上做得好,有成绩,也有缺点。军委有责任,中央也有责任。大家对军委、对的批评,也就是对他的批评。

关于“教条主义”问题,说我军有两种传统,一是优良传统,一是错误传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一是非马克思主义传统。解放后又出现教条主义,看来有一点,分量可以研究。说完全没有,是不妥当的,不加分析地搬外国,是妄自菲薄,不相信自己。

23日,召集军委委员和各组组长举行座谈。他多次插话说:

人民有没有教条主义呢?我在成都会议上说过,搬是搬了一些,但基本原则坚持下来了。现有四(三?)种说法:一种说没有,一种说有,一种说相当多。说没有教条主义是不符合实际的。究竟有多少,这次军委会议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学习苏联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因为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一定要有选择地学,因此就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十大军事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列主义是不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改。现在“小米加步枪”的经验还是重要的,新的没有,就把“小米加步枪”否定了是错误的。当然,停留在旧阶段也是不对的。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三个“并举”。斯大林只强调一面,强调搞工业,忽视了搞农业;强调集中,忽视分权;强调大型的,忽视中小型的。我们比斯大林要完善。苏联现在有两个地方有改进,注意了农业,注意了分权。但他们还是不大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提倡中小型。我们还有一条,就是洋办法和土办法结合。人民搞现代化,搞洋办法,也应该搞点土办法,例如民兵是土办法。土办法发展以后,也可以变成洋办法。“小米加步枪”同现代化可以结合起来。

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自己的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反对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等十大战役的战例),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应该主要讲自己的,另外参考人家的。

在29日召集的各组组长座谈会上,批评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说:不知道军事学院、训总到底有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本来是行动的指南,而他们当作死条条来啃,马克思、列宁在的话,一定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并点名批评了和萧克,指责他们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他说:“萧克同志的错误是严重的。过去没有这样的时机开这样大的会议,今天有了这个时机,我们可以挖挖教条主义的根子。”说:“苏联打败过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那很久了。苏联有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我们打败过、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比苏联的多,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那么不值钱是不对的。(插话说,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要把黄金当黄土甩掉了。)要以我为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强调:这个会议主要是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以整风方式大鸣大放,破除迷信,提高思想,吸取经验教训,主要是教育全党全军,团结全党全军。因此,会议上可以指名批评。

会议根据的指示精神,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批判军队工作中的所谓“教条主义路线”、“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宗派活动”等等,开展所谓的“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先后点了萧克、李达、陈伯钧、宋时轮、粟裕、、的名。

7月10日,不得不抱病到中南海怀仁堂的大会上作检讨。萧克也作了检讨。但会议的斗争气氛,愈来愈猛。给萧克、李达戴上了“宗派集团”的帽子,说他们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央、军委的正确路线猖狂进攻”。

7月19日,作会议总结。他说:“在军事训练部门和某些院校中,极少数同志具有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他们一直坚持反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抗拒中央和军委关于反教条主义的指示,严重地阻碍了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开展。其中,萧克同志,不仅一贯坚持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而且从极端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出发,进行反领导的宗派活动,企图以他的面貌来改变我们人民军队的面貌。”“错误的军事路线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在我军内部的反映。”

7月22日,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说:“训练总监部和一些院校,教条主义倾向直到最近仍然占着统治地位。而且某些个别同志,还坚持了一条与党的军事路线相对抗的资产阶级的军事路线。”“现在我军中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基本上是我军历史上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反映。”“这样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贯穿着我军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军队中的错误军事路线,实际上是历史上的错误路线在某些范围内的复活”。“错误路线可以在受过历史裁判以后卷土重来,在一段时间和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中可以横行无忌,俘虏群众,甚至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央和军委的正确路线猖狂进攻。这就证明,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决议要求,“目前的斗争必须在全军认真开展”。会议通过《关于处理萧克同志所犯错误的决议》,《决议》说:“本会议对萧克同志的错误,暂不作最后结论”,待大会闭幕后在军委、总政治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彻底揭发检查后,再作结论。

此后,由总政治部派出工作组到训练总监部,指定训练总监部组成新的临时党委,举行由200多人参加的部党委扩大会议,把萧克、李达、郭天民三个部领导及李钟奇、吴伟、赵凌汉、叶楚屏、杨力勇、李文芳、王波、刘光第、王时彦、陈绪英等人打成“分子”。随后,总政治部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以萧克同志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和宗派活动》的报告,给萧克、李达作了:一贯坚持“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公开抗拒中央关于反教条主义的指示”,“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党的正确路线开展猖狂进攻”,以及“卑鄙的野心家和军阀主义”的结论。与此同时,高等军事学院和军事科学院举行两院党委联席扩大会议,对、陈伯钧、宋时轮等进行揭发批判,并作出结论:“过去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以来所犯的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错误。这条错误路线在较长时间内和中央正确的军事路线相对抗,是我军历史上两条路线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反映。这条错误路线统治学院数年之久,在军事训练和科学研究中表现最为严重,其影响遍及全军,其发生发展过程是由盲目到自觉,由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发展到路线错误。”

这样,这场反“教条主义”的斗争,就在实际上把从1953年以来,军队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成绩一概抹杀了。一大批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干部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被免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职务;粟裕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训练总监部被撤销;萧克、李达的国防部副部长职也被免去并调离军队;陈绪英等则被开除军籍,送边疆劳动改造。整个人民的建设也随之转向。在政治挂帅的口号下,搞军事训练就被斥为“资产阶级单纯军事观点”;强调大打人民战争,使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协同训练受到削弱;培养现代化军政指挥员的军队院校工作,受到了严重打击。因而,使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延误了一个时代。

“教条主义”冤案的

1978年11月7日,总政治部在《关于萧克、李达等同志申诉问题的处理意见》中,撤销了“以萧克同志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战线和宗派活动”的结论。

198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代表中央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说:“1958年,在对建军工作中的所谓教条主义倾向的批判中,同志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仍严格自责。1980年,邓小平明确指出:“‘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这也是党中央一致的意见。”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4

我国学者刘可夫认为:军事体育向社会扩展,向广大民众传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广大民众在和平时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1]。这说明,军事体育是可以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传播的。我国学者陈晴认为:在今天,人们的国防观念日渐淡薄。因此,普及军事体育,进行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最近,教育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3]。这表明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已经得到教育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开始得到法规的保障,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西方国家,依托国民教育力量培养国防需要的各种人才,为军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军队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国防生教育也开始实现我国军队与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作为国防生军政训练主要内容的军事体育,在国防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的大学生,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必然会对普通大学生产生影响,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激起了高校普通大学生练习军事体育的热潮,加速了高校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研究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认识,寻找军事体育社会化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军事体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军事体育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军事体育教育与其它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1.军事体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1军事体育的健身功能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军事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则和要求,其项目练习时有一定的练习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2军事体育的健心功能

军事体育练习时,有较严格的纪律要求,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军事体育能扩延现行学校的体育功能,在学校实施军事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大学生在和平年代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

2.国防生促进了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

2.1国防生的体育教育体现了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合力。

国防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本身就体现了军事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的高度的一致性,国防生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有享受高校体育教学的权利,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国防生的体质、体能,增进国防生健康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国军人,必须参加军政训练任务,从事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军事体育在国防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防生的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军事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合力的结果。

2.2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促进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军事体育项目练习方法、练习负荷等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练习。

3.国防生加快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历史上,我国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潮就主张在学生中实施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4]。如当时的东南大学就实施过军事教育,设有“兵式”体操科目,即为军事体育的一部分[4]。当然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有识之士呼吁“寓兵于学”思想对当时教育界的影响,军事体育教学和军事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1963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班、年级、系建立各种项目的代表队,比赛活动比较频繁。当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适应备战的要求,组织了不少爬山、军事野营、军训等军事体育活动[5],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在我国军队现代化改革和地方院校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鲜事物。它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提高军官队伍素质、优化军队成员结构的一条捷径。国防生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国防生的体质体能水平是国防生完成学习任务、军政训练任务最基本的保障,是提高自身过硬军事素质、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需要不可缺少的硬指标。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在增强国防生体质体能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他们的军事体育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将产生重要影响,掀起了新一轮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体育练习热潮。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国防生促进了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和学生家长通过查阅国防生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对军事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新生入校时的军训,使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军事体育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军训加也强了学生对军事体育的体验;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和日常生活使普通大学生对军事体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过程,促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的教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他们自觉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掀起了普通高校一些体育社团活动的军事体育练习热潮

我国高校国防生院系分布广、居住地域散、年级层次多、国防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军政训练任务,而且必须履行普通大学生的义务,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工作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以学院为主。他们军政训练(军事体育是其中内容之一)任务的特殊性与学习、生活的普遍性特点,为军事体育的社会化提供了条件。大学生中一些体育社团都积极采用军事体育项目及其管理模式来开展活动,如:军体社团、野外生存俱乐部、定向越野俱乐部等。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了野外生存俱乐部,俱乐部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增强自信,体验人生”为宗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激发个人潜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以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俱乐部将主要在理论课教学、素质训练、野外生存体验等方面展开工作。将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老师进行理论课讲座;组织会员进行体能及技术、技能训练;组织野外生存活动;配合并组织校野外生存体验课的展开,同时积极与省内各高校相关组织联系,举行联谊及合作活动等。

3.3促进了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发展

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对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加快了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步伐。如国内一些普通高校于2002年秋季对入学新生开始实行全新学分制教学模式,将军事体育课或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作为一门学分选修课程。如部分普通高校分别对大学生进行军事体育项目之一的野外生存教学和训练,定向越野运动、军体拳、防身术、军事障碍跑等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也在全国部分高校中开展起来。

4.结论和建议

4.1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加速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积极利用军事体育项目来锻炼身体。

4.2国防生促进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这种资源整合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3普通高校具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5

在全市武装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

推进全市民兵改革创新发展

(20xx年1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在这里召开大会,主要是传达军委扩大会议和两级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去年武装工作,部署新年度工作任务。刚才XXX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等一会,XX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我受分区党委常委的委托,代表分区党委常委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

第一、讲一讲去年武装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OO四年是全党全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军分区各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军委、总部和两级军区指示精神为依据,按照省军区党委的总体要求和分区党委年初提出的“突出首位、抓住龙头、打牢基础、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分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呈现稳步发展、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思想政治建设抓得实。各级坚持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抓好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分区党委中心组和机关、民兵预备役部队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为重点,全面开展了以学习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年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注重抓好学习制度、人员、时间的落实,并着重抓了“四个结合”:把参加两级军区的轮训(分区常委今年均参加了三次以上的轮训)与党委中心组学习结合起来;把集中组织与个人自学结合进来;把室内课堂与社

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分区建设和官兵思想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对十六大提出的思想理论、奋斗目标和大政方针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牢固。党委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分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军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省军区部队党的建设的决定》,深入开展以“讲党性、正风气、强素质、谋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整顿,认真查找和解决党委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了班于的原则性、战斗性。去年3月,分区班子部分成员作了调整,新老班子成员做到相互学习、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自觉维护团结,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领导观念进一步加强。深化学习教育,分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整体素质有提高。分区在去年对干部进行“重事业、讲奉献、爱本职、强素质”和“尊于爱兵、兵兵友爱”等专题教育整顿的基础上,着重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重点完成了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季课教育等,全年开展各项教育活动415次,从而增强了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自觉性。平时注意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鼓励于部自学成才和参加地方、军队各类函授学习,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贯彻十六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革命人生观教育活动中,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加深了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认识,增强了事业心、责任感,激发了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决心和热情。

(二)对事斗争准备工作抓得紧。分区党委始终把做好对事斗争准备工作作为“龙头”紧紧抓住不放,以此为中心带动其它工作的展开,不断促进对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落实。着眼“参战支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为扎实做好对事斗争准备,满足战时国防动员的需要,提高参战支前和遂行任务的能力。经报市委市政府同意,于2月份,组织了首次海上XX动员演练,征用XX290艘,XX镇、XX局、XXX局、XX支队等三十二个单位参加了演练,为战时我市海上XXX动员征用积累了经验。通过演练,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提高了分区机关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演练活动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演练活动中,XX镇党委、政府、XXX、XXX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XX镇武装部做了大量的工作,武装部36名干部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精神可嘉。着眼摔打、锻炼部队,坚持从难从严训练。8月,分区机关和民兵高炮分队290余人,坚持从难从严要求,自带帐篷、营具、被装,打地铺睡帐篷,自带炊具、餐具,搭建临时伙房和组 织伙食,在XXX组织了民兵高炮分队实弹射击,XXX民兵高炮十连十五班首次在实弹射击时击落拖靶一个,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人员慰问高炮分队人员。部队野外驻训管理和炮阵地管理受到省军区领导的表扬。着眼“过得硬”,坚持一流标准。去年,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在组织XX海上演练时,根据市领导指示,对XXX、XXX、XXX、XXX、等镇区的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应急拉练,其中XXX民兵应急分队仅用了8分钟就到达了演练现场,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7月份,分区组织海上民兵骨干30人在XXXX进行了海上集训,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10月上旬,省经济动员办公室对我市的经济动员潜力情况进行了检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注重加强军事训练和业务培训,分区机关干部、全市专武干部和民兵营营长军事素质有提高。去年第三季度,为高标准完成省军区下达的民兵师XXXX作战室内想定作业任务,分区邀请了XXX陆军学院的XXX教授就军事电脑标图、想定作业对机关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较好地完成了想定作业121份,受到省军区通报表彰。为进一步提高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分区组织了全市专武干部进行了集训,分21批对全市民兵营长进行了轮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落实市党政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丰富军事日内容,我们邀请了XX军事XX院XXX教授来为市党政领导、人大、政协党员领导,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市委、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和分区干部上军事课,深受好评。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指示,市国防教育训练学生军训15000余人。加强了对人防工作的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军分区指导市人防办组织实施并完成了《XXX市防空袭方案》呈审稿,报省政府、省军区审批。于去年5月1日,市政府、军分区组织了我市第五次防空袭警报试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民防空工作的落实。精心组织,征兵任务圆满完成。去年征兵工作在兵源咸少,新的体检标准适龄青年体检合格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民动员,严密组织,圆满完成了征兵任务。XX镇党委书记XXX,主动要求增加征兵名额,全镇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这种顾大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去年,全市共有125903名适龄青年报名,报名率为95,共征集新兵1470名。

(三)深化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步伐加快。根据X办[XXXX]XX号文件、XXX城市民兵调整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和“XXX会议”精神,分区于去年5月、7月分别召开了两次全市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会议,在XXX、XXX、XXX武装部抓了正规化建设先行试点,并在XX民营企业XX公司成立了民兵五个连。目前,全市113个基层武装部正严格按照“XXX会议”精神和分区部署大力加强武装部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其中,XX、XXX、XXX、XX、等镇起点高、力度大。9月份,分区常委又分别带工作组下基层武装部进行了为期三十五天的基层民兵营(连)正规化建设调研,基本摸清情况,于10底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为20xx年8月前全市所有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达标打下了基础。

(四)坚持从严治军,管理教育工作抓得实。分区党委高度重视管理教育工作,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去年,根据周边环境和分区实际情况,狠抓军区驻城市部队管理教育和XXXX管理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关于治军的指示精神,重点进行了“五个教育”,组织了“四项检查”,开展了“三个活动”,制定了“二个方案”,克服和纠正了“五个问题”。并对使用假军车、假军牌实施了整治,对XXX市军车运行秩序实施了定点检查,2月初召开了驻军整治假军车、假军牌联席会议。根据群众举报,于3月11日会同公安部门查获了一起买卖假摩托车军牌窝点,查获挂假军牌摩托车10辆,假军牌12幅,假证件6本。另外,为加强安全保卫i作,分区与XXX公

安局成立了联防联治工作小组,开展了分区周边10000米范围内的社情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积极开展了军人军属维权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较好地处理了18起涉及军人权益问题。

(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军政军民关系密切。去年,分区领导和机关在积极投入争创“XX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协调市民政局完成了对全市39000多优抚对象的政策落实,协调安置随军家属112名、小孩上学78名,截止去年8月共协调军警部队创建共建点146个,分区与XXX镇民营企业XX公司结成了共建对子,拓宽了军民共建活动的领域,创新了共建的内容和方式。为迎接“XX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检查,协调指导驻军单位树立宣传标语牌2800快,协调军警部队派出校外辅导员1210多人次,给学生上法制课、国防教育课230多次,受教育的学生202490人次。政治部共组织慰问敬老院、学校等活动145次,加深了军民情谊,增进了军民感情。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创建“XX双拥模范城”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XXX首次被评为“XX双拥模范城”。

(六)注重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急难险重任务。各级围绕中心工作,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在致富奔康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参加扶贫帮困和慈善万人行等活动。去年,广泛发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捐款279万余元,与140个贫困家庭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突击作用。全市共组织民兵预备役49000多人次投入抗台风抢险救灾,抢护围堤多处,确保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去年9月抗台风过程中,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市“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不畏艰难,连续战斗,圆满完成了市“三防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受到了市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去年,全市共组织民兵预备役官兵36000多人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配合地方公安部门破获案件79起,清理坟场20多处。2月16日,从XX流窜到XXX的一伙卖葡萄干的商贩因强买强卖与群众发生集体器斗,XXX镇民兵应急分队人员在武装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有效地制止了这起恶性事件的发生。

(七)营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保障措施得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初步完成了分区机关营院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营区保洁绿化工作得到了改善。9月份完成了对战士宿舍楼维修改造工程,11月对分区伙房餐厅进行维修改造。计划于元月完工。这两项工程的维修改造,大大改善了分区官兵、员工的生活居住条件。此外,计划生育、新闻报道、地方志编撰、保密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去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二是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三是对事斗争准备重点、难点课题研究攻关的力度不大,措施不力,缺泛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出什么成果。

第二,讲一讲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二0xx年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对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一年。最近召开的XX扩大会议和两级军区党委(扩大)会,对今年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XX扩大会议和两级军区(扩大)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明确新任务,大力推进全市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创新发展。

根据军委、总部和两级军区指示精神,二0xx年军分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鞭应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抓紧做好对事斗争准备,进一步加大从严治军力度,按照“突出首位、狠抓龙头、业管理、谋求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努力把我市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以《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基本教材,以《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为重要辅导材料,着重学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分区党委中心组要分专题组织学习,并结合军区和省军区举办的师团职干部轮训班,分期对团以上干部进行轮训。分区机关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主要结合政治教育和季课教育组织学习。要按照总政和省军区的部署,在全市民兵预备役部队中广泛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

特色军事变革”教育活动,引导官兵思变革、谋打赢,立足本职作贡献。下半年,要根据省军区要求,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教育活动。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教育,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不断强化军魂意识。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军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进一步确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任务抓党建的指导思想,全面促进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分区党委要进一步解决好“讲党性、正风气、强素质、谋发展”的问题,着力加强党委班子、分区机关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不断提高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半年、年终工作总结,组织全市武装部部长进行述职。要认真抓好《政工条例》的学习贯彻。按照省军区要求,广泛兴起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的热潮,增强依据条例开展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要高度重视隐蔽战线的斗争,确保部队纯洁巩固。

(二)抓紧做好对事斗争准备,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贯彻军委扩大会议和“XXX”会议精神,按实战的要求和打赢的标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为应对的突变,分区机关和各武装部要切实加强形势战备教育,我军根本职能教育,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突出做好应急准备,认真做好各项战备工作。要扎实抓好按纲正规施训。坚持依法治训,认真落实训练大纲和有关规定。要落实首长机关每天1时间体能训练制度。第二季度,分片组织一期普通民兵营营长集训,重点训练研究民兵分队登陆战斗基本理论及战法训法;第二季度,组织一期全市专武干部集训;第三季度,参加省军区组织的省、方向、群三级指挥所网上演练,组织一期民兵高炮营2个连的集训。深化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攻关。年内,参加XX警备区组织的民兵特种作战分队干部骨于集训;第二季度,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导弹操作手、对空观察员集训;第三季度,要按照《军分区对台作战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攻关规划》组织抓好民兵工兵分队的编组及训练;第四季度组织民兵信息分队骨干集训。重点抓好民船中队编组落实,明确民船中队的编成和任务,继续抓好XX支队、大队、中队的输送航渡编队训练。要加强首长机关训练。认真贯彻XXX军区党委《关于全面加强军官训练的决定》,把机关训练作为按纲施训的重点,加大落实力度。抓好军事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加强体能、技能训练,突出指挥谋略训练,切实提高军官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省军区第三季度检查考核。第四季度,会同市人防部门,组织一次城市防空袭战斗课题室内战术作业,完善XXX城市防空袭预案。

(三)适应“两场”需要,大力加强民兵基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民兵比重逐年加大,调整改革显得十分迫切,各武装部要围绕如何适应“战场”和“市场”的需要,按中发[XXX]X号文件和X发[XXX]XX号文件要求,切实把城市民兵调整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XXXX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镇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要充分发挥地区高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提高民兵防空、科技参战支前、海上(登岸)、应急维稳四支骨干力量建设。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协商研究,理顺专武干部进出渠道,按照选拔配备条件规定,配齐配强专武干部。要协同市有关部门加强对村委直选工作的指导,切实把年纪轻、素质高的人选拔到民兵营长岗位上来。要抓好民兵预备役法规制度建设,根据中央、省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贯彻意见。

(四)适应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需要,大力加强机关干部整体素质建设。按照军委要求和省军区的部署,6月份前完成军分区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任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是一项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于部队伍整体素质建设。要加大对于部的培训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座谈会精神,加大于部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领导帮带、岗位练兵和选送院校培训等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力求人人成为“多面手”和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使之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要结合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安排于部转业,优化结构、保留人才。要深化干部队伍思想教育。继续抓好“重事业、讲奉献、爱本职、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教育中要注重解决安心不尽心、精神不振作、标准不够高等问题。要深入抓好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军人道德教育,引导干部自觉抵制“酒绿灯红”和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防止于部在金钱、女色问题上犯错误、栽跟头。要加大监管力度。抓好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落实,用制度和纪律教育于部管理于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要加强对于部的跟踪管理,尤其是“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形成制度完善、管理严格、执纪严明的管理网络和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6

[关键词] 中央苏区时期 红军 训练作战 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是指在战争中动员起来的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结。”[1]中国工农红军自创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战斗精神的培育,以克服军队成员整体素质偏低、武器装备落后、革命条件艰苦以及军实力强大等诸多不利条件,争取革命的胜利。

一、聚焦“为何战”,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

“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这是斯大林关于政治工作的名言。中央苏区时期,红军的主要成分是参加武装起义的农民。由于农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物质条件尤其是精神生活匮乏,文化素质较低,缺乏阶级意识和政治觉悟。当时敌强我弱,红军在武器装备、火力和兵员人数上都远不如敌人。而红军之所以能够打胜仗,“除了靠正确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避实就虚之外,主要靠压倒敌人的士气。士气从哪里来?靠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知道为何而战”[2]P163。中国工农红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因而,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党十分注重向广大官兵灌输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1930年3月25日通过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中,关于军事问题的决议案就明确要求,要“提高士兵政治教育”,“开办训练班教士兵以革命理论及斗争经验”[3]P45。1930年10月颁行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中也提到“红军的战斗力不仅是靠军事技术的条件来决定,最主要是看他们的阶级觉悟、政治影响”[4]P600。

红军传播革命理论的手段主要有:一是结合识字教育开展科学理论传播。为了扫除文盲,苏维埃政府设立了识字委员会,建立识字组,开办夜学,挂识字牌,红军各部队中也经常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业余文化活动,识字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革命理论。如红四军政治部在1929年4月印发了《红军标语》134条,供集中学习。在红军战士中广受欢迎的《红军识字课本》也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受尽欺,苦一生。打天下,当红军……”[5]P222在扫盲成绩突出的同时,革命的科学理论得以潜移默化地在官兵中产生影响。二是结合干部教育造就“红色指挥员”。中央苏区时期,红军都办有各种在当时环境下堪称“正规”的学校培养自己的干部。这些学校把政治课列为重点教学内容,革命理想教育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旨在迅速提高部队的政治水平和军事素养。前司令员吴克华在回忆其在赣东北信江军政学校的学习时谈到:“政治课讲的是社会发展史、党的历史、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政权建设与红军建设发展等问题……我就是在那一次学习中才知道劳动创造世界;才知道阶级是怎样产生的;才知道世界上有苏联;才听到马克思、列宁的名字。”[6]P362三是出版马列经典著作加强理论学习。中央苏区时期出版的马列经典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等数十种,还有《马克思传略》《列宁传略》等政治理论书籍近百种。这些书籍为红军广大官兵提高理论素养提供了条件。聂荣臻元帅曾总结:“每个农民参军,都经历了一个对革命目标的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初步具有这种认识,随后就变成每个革命战士终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政治思想和斗争信念。战斗力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2]P162

正是这种提升整体文化水平的识字教育、打牢理论根基的干部教育和马列经典理论的传播,达到了提升官兵国家、阶级意识和牢固树立革命理想信念的目的,从而激发了广大官兵革命的战斗精神。

二、聚焦“如何练”,坚持从难从严要求加强军事训练

中央苏区时期,红军的实力经过初创时期的积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战争频繁,伤亡较多,红军兵员尤其是老兵日益减少。经过扩红,新兵数量增多,但他们基本上是刚组织起来就投入战斗,使得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战斗力的生成。比如,萧克在回忆红四军创建初期的情形时说:“红四军中70%是湘南农军。湘南农军人数虽多,但装备多是梭镖、前膛鸟枪,又都是刚刚组织起来的农民,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有的还拖儿带女,因此,战斗力弱。”[7]P3因此,加强军事训练成为提升战斗力的迫切要求。各部队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从严从难要求,努力加强军事训练。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7

关键词 体能教学 变革 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周书・卢辩传》一书中写道:“宣帝嗣位,事不师古,官员班司,随意变革。”“变革”一词由来已久,军事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停地变化和改革,而体能教学也必须采取相适应的变化以应对新的局势。

通过近几年的体能教学观察,新的战斗形式,新的兵员构成,新的武器装备已经将过去强制性、填鸭式的体能训练方式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合理、人性、效率、创新的训练模式,在体能教学的变革过程中,笔者总结了几条新的思路:

1勇力竞技,扩大体育竞技在体能训练中的比重

中国古有西汉以“蹴鞠”练兵,参与者在练习中的跑跳、躲闪、突起突停等技巧,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灵敏、力量、机智和速度,这些身体素质,正是对作战的必备要求。通过教学,笔者发现体育竞技不仅是提高体能素质的良方,而且有助于调动士气,加强训练的对抗性,完全可以代替大部分枯燥乏味的体能训练。借助体育竞技达到全面提高战士体能素质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认体育运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正统地位。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在许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思维体系中,体育竞技始终作为体能训练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这是与时展脱节的,要充分发挥体育竞技在体能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从上至下认可体育竞技的地位,并将其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2)正式组建院校代表队和俱乐部。军事院校一般会组建篮球队和足球队,但是无论是从代表队的数量和人员规模都远远不够。通过组建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棒球队、橄榄球队、田径队、游泳队等校代表队,加强管理、广收队员,可以将绝大部分学员纳入以体育竞技为主的体能教学体系。

(3)要求全员参加争夺荣誉。要求每名学员必须成为某项运动的运动员,每学年必须用6周时间进行各种球类和田径训练。积极组织各项竞技比赛,精心谋划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让学员们“今天在竞技场播下种子,明天在战场收获胜利果实”。

2健身强体,加强健身知识在体能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许多基层部队已经配发了先进的健身器材,但是真正懂得运用的官兵却少之又少,有人认为地方上的那套健身模式对于加强军事院校学员体能素质收效甚微,其实不然。健身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式,它力求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方式达到受训者增肌或减肥等训练目标,在新的时期,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1)制定健身计划。健身计划是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基础,健身计划中,应体现健身锻炼的强度、频度,根据不同的健身阶段、身体素质、训练各部位的次数都有所差别。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学员的素质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身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善用健身器材。在上级配发的健身器材中,笔者鼓励学员多采用杠铃、哑铃、蝴蝶机和复合机进行训练。在运用健身器材的过程中,要确保动作到位,切忌追求大重量导致受伤,只有动作到位了训练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健身器材,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取得一定效果,其中又以杠铃和哑铃效果最佳。

(3)注意控制饮食。在健身周期内,营养的补充很重要,可适当进行蛋白粉和肌酸的摄取,总结如下: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充足。维生素,矿物质适量,多饮水。

3追根溯源,确立体能教学在军事训练中的地位

元帅曾说过:打仗是格斗,是角力,所以体力锻炼很重要。军人为战争服务,而体能为军人服务。在体能教学中,看齐名帅名将,援引古今战例,始终强调体能素质是衡量一名军人优秀与否的基本标准,调动学员对体能训练最原始的渴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体能是军人立身的根本。军事训练有很多种,战术训练、技能训练、对抗训练甚至队列训练,这一切都需要体能素质作为支撑,古往今来的战争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严苛的训练,具有良好体能素质的军队才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所以说要做好一名军人,首先就是要在体能素质上过关。

军训扩展训练总结篇8

如果有人问,在中国第一个被错误批判的元帅是谁?人们肯定会说,是!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第一个受批判的元帅是。他是在授衔三年之后就被批判的,而,则是在授衔四年之后。

195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头。

在全国上下大干快上的日子里,共和国军队的高层正在酝酿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斗争——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反教条主义。

从斯大林去世以后,中苏关系出现了变化,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了五个整风学习文件。反对照搬苏联的一套东西。

从那个时候起,作为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的就开始检查自己的工作了。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中有没有教条主义的东西呢?实事求是地说,是有一点的。因为当时我们的军队还没有正规的院校,说了,你们请不请苏联顾问?反正我是要请的。在我们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借鉴苏联的一些条令、条例和一些教学方法是必要的,这中间有一点教条的东西也在所难免。

1957年,国防部长带工作组到了南京的军事学院。

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当时他们做出的关于军事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价是不公正的,是有问题的。

他们在写给中央和军委的报告中说:“……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教条主义相当严重。最主要的表现是教学内容与我国我军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大相适应。在教材和作业制订中,对于我军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我军的政治工作制度照顾少,多半是采用了‘一长制’的精神。”“……从学院方面来说,在成立六年多之后,对于结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仍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经过1956年9月全院学习五个整风文件,学院中的许多同志已经感到有反教条主义必要之后,而院党委仍然徘徊、犹豫、拖延,未能下定决心,使党委领导在教学工作上落后于客观实际了。”

此时,正在上海治病。

早在1956年的严冬,元帅就因脑病离开了军事学院。由于身体原因离开自己亲手创办的高等军事学府,刘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寒风中,他对送行的同志们说:“看来今后我只能当个名誉院长了。”

说这话时,他眼含着泪,为他送行的人也热泪盈眶。

那些日子,总是睡不安稳。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给有关的人士写了好几封信,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他写信给在学院主持工作的陈伯钧副院长和钟期光副政委,要求他们认真贯彻等同志的指示:“党委做深入研究,集体讨论,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再经过群众路线,必有成就。”

军事学院党委很快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虽然他们不同意国防部报告的主要观点,但还是做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对教条主义的决定》,对学院中的教条主义倾向问题做了认真的检查。

这时在北京主持军委训练总监部常务工作的萧克上将对的报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萧克认为,彭总对军事学院的教条主义问题的估计是过于严重了。他认为只是教学内容与我军的实际情况有一些不适应。

几乎是在给军事学院的有关领导写信的同时,北京的军委训练总监部的四级干部会议也发生了很大的争论。

这里有必要向读者多说两句。训练总监部是建国初期军委所属的一个部,在反教条主义后撤销了。首任的部长是,后来是元帅部长,再后来是萧克将军任部长。

因为训练总监部是主管全军的教育和训练的,他们对军事学院反“教条主义”也是很敏感的。

当时训练总监部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几年的军事训练和教学的成绩是主要的,教条主义是小的失误;另一种意见却认为教条主义是相当严重的,严重到了危害革命的地步。对一个问题有尖锐对立的看法也是难免的,但是这种不同意见一旦被人利用,就可能会出现谁也预想不到的结果。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插手的。前几年一直在称病的他,开完成都会议回到北京,听有关的人士向他讲了训练总监部四级干部会议的一些情况后,他决定要亲自出马了。关于这段历史,自己有个说法,我们可以拿来作很好的佐证。一年后他在批判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我得到这个材料以后(指有人向他讲了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的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以这个为主题,军委扩大会议应该有个思想内容。把情况报告,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会议是决定的,材料是×××提供的,这才有去年以反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军委扩大会议。”这样一个本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同志是有抵触情绪的。中将程世才就表示:我可以提供炮弹,但我不当炮手!这种说法自然受到了大会小会的批评。军委扩大会议的前一个阶段,人们还是可以讲话的。不管是认为教条主义有多少,都还可以鸣放。但越开斗争的气氛越来越浓。

明眼人越看越清楚,这次斗争的矛头直指两帅——和。而又首当其冲。

7月10日,来到了怀仁堂,他是在别人的搀扶下走上讲台的。刘帅一生多次上过讲台,无论是讲军事理论,还是讲党的方针政策,他都很是自如,但今天他却要在这里作违心的检讨!

萧克、李达等同志都受到了严厉批判。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一次又一次的检讨,还是不能过关。非要他们承认是才行。说起这些来,萧克将军至晚年还很气愤:“我是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加入党的。叫我承认,我绝对不能接受!”

在斗争会上,蔡铁根大校说了几句真话,当场被撕下肩章,推到台下看押起来!

军委扩大会议结束以后,元帅的心情更加不好了,变得更加沉默。有时坐在椅子上,有时站在窗前,好半天不说一句话。

此后的日子里,教条主义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年迈多病的老帅心头。到了“”,他的双眼几近失明,他对那些极左的事情越来越不能理解了,但他还是坚信历史会作出公正评价的。这一天正在慢慢走来。尽管从1959年以后就备受磨难,但还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说出了心里话。他让自己的侄子彭继超找到了萧克同志家,对萧克同志说:“1958年的事情,让他们受苦了,对不起同志们!”真正为这次斗争,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政治部又专门发了文件,为这次反教条主义所伤害的同志彻底,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