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改汇报材料8篇

时间:2022-06-19 14:49:15

医改汇报材料

医改汇报材料篇1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记者朋友:

2010年我县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民生为要,小财政办大民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认真履行政府办医职责,有效构建了政府办医、现代医院管理、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新机制,全面、系统、协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三强化”构建政府办医工作新机制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改的目标,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政府办医责无旁贷!我县县委政府立足县情,从资源配置、财政投入、支付方式等改革入手,探索建立了具有XX特色的政府办医新机制。

强化改革驱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立足高位推动,抓好高端发力,保障了医改的顺利推进。一是注重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推医改的领导机制,成立由书记、县长同任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二是注重部门协作。建立医改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成绩,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三是注重考核运用。建立考核考评制度,落实部门任务台账管理,并将医改推进情况纳入成员部门年终考核,作为部门“一把手”提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强化规划引领。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形成了“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精准定位区域卫生功能。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甲等医院,在服务能力上向三级医院发展,县中医医院作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作为一级甲等医院,在服务能力上向二级医院方向发展;一般乡镇卫生院向一级甲等医院发展;公共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要求。二是科学配置区域卫生资源。立足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科学合理布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34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民营医院3个,村卫生室101个,其他医疗机构13个。三是填平补齐区域卫生短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信息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推进了县乡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了环境优美、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的卫生服务场所;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开通了县域内医疗卫生单位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医务人员由改革前697人增加到1568人,实现了人才队伍“倍增”。

强化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分配、医保支付是医改中政府办医的核心,攸关改革的成败!我们积极探索,打破常规,四招并举,扫除了改革的最大“拦路虎”。一是改革投入保障制度。在县乡实施人员工资、历史债务、发展投入财政“三个兜底”政策,改革以来,共投入人员工资2个亿,化解历史债务7000余万元、发展投入等9.04亿元,较“十一五”增加3倍,政府年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比重从11.17%提升到16.53%,从根本上解决了医院发展资金“瓶颈”,打破了医院“自己找饭吃”的窘境,让医务人员真正成为“公家人”,医院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在村级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财政匹配经费、计生技术服务经费、每月定补资金和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四个到位”,改革以来,共投入3500余万元,从根本上保障了村医待遇,解决了村医后顾之忧,筑牢了基层网底。二是改革人事编制制度。在编制管理方面。在县级公立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床位数1:1.4、一般乡镇卫生院按照每千常住人口3.5人、村卫生室按千人口1人的标准进行科学核编;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编制备案制、在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在人员聘用方面。采取直招、招考和聘用等形式实现用人自主;建立岗位责任制,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即评即聘,职称评定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改革以来,全县从新核定人员编制2124名,较改革前增加118.97%,高中级职称人员分别增加2.5倍、1.8倍。三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奖励。在足额保障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同时,将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收支节余的40%、乡镇卫生院的50%,按照工作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量化指标兑现绩效奖励,将48%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5.5元/人次的一般诊疗费、417元/月/人财政基药补助全部纳入村医绩效考核。实施人才津贴。对到县级医院工作的医学类高级职称、博士每月补助1000元、硕士800元的人才津贴;到乡镇工作的医学类高级职称、硕士以及取得全科医师资格的本科生每月补助1500元,取得执业资格的全日制本科生每月补贴1000元,对到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每月补助100元;对村医增加500元/人/月的财政定额补助。实施村医养老保险。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标准,县财政承担19%、个人缴纳8%,解决村医养老保险。改革以来,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年收入从5.2万元增加到9.3万元,乡镇卫生院从3.8万元增加到7.6万元,村医年均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3.8万元,收入实现了“翻番”。四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按照“总额预算、总量控制、风险共担”的原则。首先是对前三年各医疗机构疾病发生率和住院率进行总量测算,科学合理核定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人次和次均费用。其次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科学设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转院转诊率、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占比等临床监测指标,实行每月监测统计,并与年度考核、质保金兑付相挂勾。再次是探索建立风险共担管理机制,实施按人头、按病种付费为主要措施的混合支付方式,实行总额预付,每月结账,年终决算,对超出核定诊疗人次、次均费用部分由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各承担50%。最后是探索建立医保医疗谈判协商机制,充分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大力推进单病种付费,实行超支不补,节约归己,逐步扩大病种范围,2016年达150个。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规范了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了病人合理流向、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撬动了医改向纵深发展。

“三举措”构建现代医院管理新机制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政府办医新机制的建立,我们内外兼修,积极探索,从破除以药补医、管办政事分离、加强学科建设、推行临床路径、实施绩效考核、开展优质服务等方面着力,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新机制,提高了县级公立医院的诊治能力,发挥了县域医疗服务龙头的作用,缓解了群众看病难、贵问题。

实施破除以药补医举措,去虚高价为零差率,实现功能回归。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一是实施零加成销售。2010年,县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先行先试打破以药补医。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二是实施亏损补偿。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减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三是实施价格动态调整。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63项。通过降低药价、堵住浪费、腾出空间、调整价格,摒除“以药补医”陈规,实现“腾笼换鸟”的目标,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更趋合理,药占比由42%降至18.97%,医务性收入由35%提高到67%。

实施管办政事分离举措,去多重管理为法人治理,实现自主经营。为规范政府、部门、医院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理顺医院管理体制,我们着重从“管”、“放”上下功夫。在“管”上。建立县长任主任,发改、财政、人社、卫计、编制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落实办事机构(医管办)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名,具体负责医院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院长选聘、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政府办医等职能,实行季度考核通报制,将药占比、平均住院床日、均次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等医改核心指标,纳入院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考核结果与医改资金分配、院长是否续聘挂钩。在“放”上。实施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立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医院管理层执行的“三权联动”管理体制,医院院长作为独立法人,赋予人事管理、副职推荐、绩效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经营自主管理权。通过“管”与“放”,改变了多头办医、多头管医,激发了医院活力。

实施龙头示范带动举措,去陈旧管理为现代管理,实现高效运行。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医疗机构的龙头,其医疗服务能力、精细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质量,最能直观反映广大群众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认识和感受,我们从四方面做好“龙头”示范。一是打造重点学科、实施品牌战略。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重点学科,县人民医院建成骨外、普外、重症医学3个省级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列入部级重点建设专科,建成脑病、肺病2个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打造了医院品牌。二是推行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建立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医院制度为保障、奖惩结合为措施的临床路径管理办法,实现管理病种数与管理出院人数不断增加,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增加到150个,入径数覆盖出院人数66%,成功率达98%。三是实施绩效奖励,激发改革活力。打破“大锅饭”,建立起主要以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医疗风险、责任大小、成本控制、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等为依据的考核制度,重点向关键岗位、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临床一线倾斜,杜绝了医务人员效益主要靠药品和医疗收入的现象。四是实施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建立预约门诊、假日门诊、“先诊疗后结算”等三十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搭建医患沟通平台,成立患者回访中心,对100%的出院患者进行跟踪回访服务,连续5年实现“零事故、零赔偿”,“零刑事案件、零伤医案件”,医疗矛盾纠纷“零激化”。

“三坚持”构建区域统筹发展新机制

改革推动进程中,政府的精准定位、精准摆位,政府办医新机制的建立,发挥了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作用,提升了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发展,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

坚持服务能力同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解决群众就近就医,必须提升镇村服务能力,必须强化镇村自身建设,必须激发镇村主观能动性。一是建立运行管理新机制。建立了“院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精细化管理”的“四制一管理”内部运行新机制。二是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出台人才培养激励措施,采取进修学习、全科医生培训、学历提升等形式,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镇村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均拥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达到执业医师、注册护士、高级职称全覆盖,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执业资格人员较改革前均提高3倍,高中级职称占比分别由0、5%提高到6%、17%。三是努力提升服务新水平。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在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儿科、产科、中医科等特色科室为突破口,努力提升急诊急救、中医药特色诊疗、慢病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科学设置公共卫生服务科室,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四是推行乡村一体管理新模式。建立村医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村医镇聘村用,深入推进“三制四有五统一”为基本内容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实施乡村两级人员互派互动,切实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坚持分级诊疗同建。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之首,我们坚持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新秩序。一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等7个病种进行双向转诊,规范分级诊疗服务流程,完善急救绿色通道,优化考核措施;实行医保差别化报销政策,减免转诊患者门槛费,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引导患者下沉到基层就诊,2016年,成功转诊911例,其中上转下464例。二是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等11类重点人群为对象,实行1名县级医师+1名乡镇全科医师+1名注册护士+1名乡村医生的“四个一”模式组建签约服务团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6年,总签约率达38.5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1.22%。三是组建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核心,按照“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统筹协调”原则,上联三甲、下联镇村,组建了6个县域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实施远程诊疗。2家县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远程会诊118例,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五是人才交流互动。县级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须到乡镇服务半年以上,乡镇对应上派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乡镇医务人员晋升职称须到村卫生室服务三个月以上,同时村医对应到乡镇接受培训。

坚持其他医改同步。改革进程中,我们认识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内容多、任务重,要取得成效,决不能“单兵作战”,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一是“三提高”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覆盖水平。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水平。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及时调整补偿政策,新农合住院补偿县级报销比例达70%、乡镇达85%。提高服务水平。推行“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乡镇合医办与乡镇卫生院合署办公,方便群众。二是“四统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统一理念。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医务人员实施基本药物参与度,加强对社会公众宣传,增强大众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统一采购。明确规定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在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村卫生室所有药品由乡镇统一配送到位。统一要求。将镇村两级使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并明确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2010年,乡村两级就实现了网上采购率、基药配送率、零加成销售率“三个100%”,使用率达85%以上,县级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药,配备率达75%,使用率达60%。三是“三清楚三规范一到位”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县级指导、镇村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制定了工作和考核方案,明确了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流程,做到职责、底数、指标“三清楚”和服务流程、经费管理、考核评价“三规范”,实现了基本公卫服务到位。2016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82%,预防接种率达99.96%,传染病发病率为452.3/10万,较上年降低1.6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93.99%,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95.41%,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管理率达97.0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7.88%,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3.49%。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我县政府办医、现代医院管理、区域统筹发展工作新机制的建立,有力推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以来,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质得到体现,县级公立医院均次费用不增反降,由改革前3741元降至3379元,乡镇卫生院尽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均次费用增幅远低于GDP增幅,群众就医报销自付比由42.62%降到31.5%,大病实际自付比由40.28%降至24.93%。

改革以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16年,全县门诊患者107.16万人次,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5.88万人次,占比24.15%,镇村(含民营)81.28万人次,占比75.85%;住院患者5.33万人次,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76人次,占比51%,镇村(含民营)2.57人次,占比49%;外出就诊率由改革前25.65%降至9.78%,基本实现了“90%的大病不出县和90%患者不出县”的目标。

改革以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能力提升、费用控制、优质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措施,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经多彩贵州第三方测评连续5年位列全省前三。多次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调研时说“XX县的公立医院改革水平已经迈入全国先进行列,为贵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XX模式”,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调研时评价“XX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政府办医、在法人治理、在激励机制方面很有特色,“XX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医改汇报材料篇2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记者朋友:

2010年我县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民生为要,小财政办大民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认真履行政府办医职责,有效构建了政府办医、现代医院管理、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新机制,全面、系统、协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三强化”构建政府办医工作新机制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改的目标,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政府办医责无旁贷!我县县委政府立足县情,从资源配置、财政投入、支付方式等改革入手,探索建立了具有XX特色的政府办医新机制。

强化改革驱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立足高位推动,抓好高端发力,保障了医改的顺利推进。一是注重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推医改的领导机制,成立由书记、县长同任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二是注重部门协作。建立医改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成绩,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三是注重考核运用。建立考核考评制度,落实部门任务台账管理,并将医改推进情况纳入成员部门年终考核,作为部门“一把手”提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强化规划引领。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形成了“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精准定位区域卫生功能。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甲等医院,在服务能力上向三级医院发展,县中医医院作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作为一级甲等医院,在服务能力上向二级医院方向发展;一般乡镇卫生院向一级甲等医院发展;公共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要求。二是科学配置区域卫生资源。立足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科学合理布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34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民营医院3个,村卫生室101个,其他医疗机构13个。三是填平补齐区域卫生短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信息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推进了县乡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了环境优美、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的卫生服务场所;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开通了县域内医疗卫生单位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医务人员由改革前697人增加到1568人,实现了人才队伍“倍增”。

强化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分配、医保支付是医改中政府办医的核心,攸关改革的成败!我们积极探索,打破常规,四招并举,扫除了改革的最大“拦路虎”。一是改革投入保障制度。在县乡实施人员工资、历史债务、发展投入财政“三个兜底”政策,改革以来,共投入人员工资2个亿,化解历史债务7000余万元、发展投入等9.04亿元,较“十一五”增加3倍,政府年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比重从11.17%提升到16.53%,从根本上解决了医院发展资金“瓶颈”,打破了医院“自己找饭吃”的窘境,让医务人员真正成为“公家人”,医院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在村级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财政匹配经费、计生技术服务经费、每月定补资金和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四个到位”,改革以来,共投入3500余万元,从根本上保障了村医待遇,解决了村医后顾之忧,筑牢了基层网底。二是改革人事编制制度。在编制管理方面。在县级公立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床位数1:1.4、一般乡镇卫生院按照每千常住人口3.5人、村卫生室按千人口1人的标准进行科学核编;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编制备案制、在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在人员聘用方面。采取直招、招考和聘用等形式实现用人自主;建立岗位责任制,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即评即聘,职称评定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改革以来,全县从新核定人员编制2124名,较改革前增加118.97%,高中级职称人员分别增加2.5倍、1.8倍。三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奖励。在足额保障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同时,将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收支节余的40%、乡镇卫生院的50%,按照工作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量化指标兑现绩效奖励,将48%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5.5元/人次的一般诊疗费、417元/月/人财政基药补助全部纳入村医绩效考核。实施人才津贴。对到县级医院工作的医学类高级职称、博士每月补助1000元、硕士800元的人才津贴;到乡镇工作的医学类高级职称、硕士以及取得全科医师资格的本科生每月补助1500元,取得执业资格的全日制本科生每月补贴1000元,对到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每月补助100元;对村医增加500元/人/月的财政定额补助。实施村医养老保险。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标准,县财政承担19%、个人缴纳8%,解决村医养老保险。改革以来,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年收入从5.2万元增加到9.3万元,乡镇卫生院从3.8万元增加到7.6万元,村医年均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3.8万元,收入实现了“翻番”。四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按照“总额预算、总量控制、风险共担”的原则。首先是对前三年各医疗机构疾病发生率和住院率进行总量测算,科学合理核定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人次和次均费用。其次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科学设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转院转诊率、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占比等临床监测指标,实行每月监测统计,并与年度考核、质保金兑付相挂勾。再次是探索建立风险共担管理机制,实施按人头、按病种付费为主要措施的混合支付方式,实行总额预付,每月结账,年终决算,对超出核定诊疗人次、次均费用部分由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各承担50%。最后是探索建立医保医疗谈判协商机制,充分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大力推进单病种付费,实行超支不补,节约归己,逐步扩大病种范围,2016年达150个。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规范了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了病人合理流向、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撬动了医改向纵深发展。

“三举措”构建现代医院管理新机制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政府办医新机制的建立,我们内外兼修,积极探索,从破除以药补医、管办政事分离、加强学科建设、推行临床路径、实施绩效考核、开展优质服务等方面着力,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新机制,提高了县级公立医院的诊治能力,发挥了县域医疗服务龙头的作用,缓解了群众看病难、贵问题。

实施破除以药补医举措,去虚高价为零差率,实现功能回归。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一是实施零加成销售。2010年,县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先行先试打破以药补医。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二是实施亏损补偿。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减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三是实施价格动态调整。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63项。通过降低药价、堵住浪费、腾出空间、调整价格,摒除“以药补医”陈规,实现“腾笼换鸟”的目标,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更趋合理,药占比由42%降至18.97%,医务性收入由35%提高到67%。

实施管办政事分离举措,去多重管理为法人治理,实现自主经营。为规范政府、部门、医院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理顺医院管理体制,我们着重从“管”、“放”上下功夫。在“管”上。建立县长任主任,发改、财政、人社、卫计、编制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落实办事机构(医管办)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名,具体负责医院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院长选聘、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政府办医等职能,实行季度考核通报制,将药占比、平均住院床日、均次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等医改核心指标,纳入院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考核结果与医改资金分配、院长是否续聘挂钩。在“放”上。实施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立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医院管理层执行的“三权联动”管理体制,医院院长作为独立法人,赋予人事管理、副职推荐、绩效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经营自主管理权。通过“管”与“放”,改变了多头办医、多头管医,激发了医院活力。

实施龙头示范带动举措,去陈旧管理为现代管理,实现高效运行。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医疗机构的龙头,其医疗服务能力、精细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质量,最能直观反映广大群众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认识和感受,我们从四方面做好“龙头”示范。一是打造重点学科、实施品牌战略。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重点学科,县人民医院建成骨外、普外、重症医学3个省级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列入部级重点建设专科,建成脑病、肺病2个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打造了医院品牌。二是推行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建立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医院制度为保障、奖惩结合为措施的临床路径管理办法,实现管理病种数与管理出院人数不断增加,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增加到150个,入径数覆盖出院人数66%,成功率达98%。三是实施绩效奖励,激发改革活力。打破“大锅饭”,建立起主要以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医疗风险、责任大小、成本控制、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等为依据的考核制度,重点向关键岗位、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临床一线倾斜,杜绝了医务人员效益主要靠药品和医疗收入的现象。四是实施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建立预约门诊、假日门诊、“先诊疗后结算”等三十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搭建医患沟通平台,成立患者回访中心,对100%的出院患者进行跟踪回访服务,连续5年实现“零事故、零赔偿”,“零刑事案件、零伤医案件”,医疗矛盾纠纷“零激化”。

“三坚持”构建区域统筹发展新机制

改革推动进程中,政府的精准定位、精准摆位,政府办医新机制的建立,发挥了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作用,提升了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发展,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

坚持服务能力同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解决群众就近就医,必须提升镇村服务能力,必须强化镇村自身建设,必须激发镇村主观能动性。一是建立运行管理新机制。建立了“院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精细化管理”的“四制一管理”内部运行新机制。二是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出台人才培养激励措施,采取进修学习、全科医生培训、学历提升等形式,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镇村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均拥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达到执业医师、注册护士、高级职称全覆盖,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执业资格人员较改革前均提高3倍,高中级职称占比分别由0、5%提高到6%、17%。三是努力提升服务新水平。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在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儿科、产科、中医科等特色科室为突破口,努力提升急诊急救、中医药特色诊疗、慢病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科学设置公共卫生服务科室,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四是推行乡村一体管理新模式。建立村医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村医镇聘村用,深入推进“三制四有五统一”为基本内容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实施乡村两级人员互派互动,切实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坚持分级诊疗同建。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之首,我们坚持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新秩序。一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等7个病种进行双向转诊,规范分级诊疗服务流程,完善急救绿色通道,优化考核措施;实行医保差别化报销政策,减免转诊患者门槛费,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引导患者下沉到基层就诊,2016年,成功转诊911例,其中上转下464例。二是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等11类重点人群为对象,实行1名县级医师+1名乡镇全科医师+1名注册护士+1名乡村医生的“四个一”模式组建签约服务团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6年,总签约率达38.5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1.22%。三是组建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核心,按照“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统筹协调”原则,上联三甲、下联镇村,组建了6个县域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实施远程诊疗。2家县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远程会诊118例,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五是人才交流互动。县级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须到乡镇服务半年以上,乡镇对应上派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乡镇医务人员晋升职称须到村卫生室服务三个月以上,同时村医对应到乡镇接受培训。

坚持其他医改同步。改革进程中,我们认识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内容多、任务重,要取得成效,决不能“单兵作战”,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一是“三提高”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覆盖水平。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水平。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及时调整补偿政策,新农合住院补偿县级报销比例达70%、乡镇达85%。提高服务水平。推行“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乡镇合医办与乡镇卫生院合署办公,方便群众。二是“四统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统一理念。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医务人员实施基本药物参与度,加强对社会公众宣传,增强大众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统一采购。明确规定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在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村卫生室所有药品由乡镇统一配送到位。统一要求。将镇村两级使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并明确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2010年,乡村两级就实现了网上采购率、基药配送率、零加成销售率“三个100%”,使用率达85%以上,县级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药,配备率达75%,使用率达60%。三是“三清楚三规范一到位”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县级指导、镇村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制定了工作和考核方案,明确了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流程,做到职责、底数、指标“三清楚”和服务流程、经费管理、考核评价“三规范”,实现了基本公卫服务到位。2016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82%,预防接种率达99.96%,传染病发病率为452.3/10万,较上年降低1.6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93.99%,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95.41%,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管理率达97.0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7.88%,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3.49%。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我县政府办医、现代医院管理、区域统筹发展工作新机制的建立,有力推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以来,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质得到体现,县级公立医院均次费用不增反降,由改革前3741元降至3379元,乡镇卫生院尽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均次费用增幅远低于GDP增幅,群众就医报销自付比由42.62%降到31.5%,大病实际自付比由40.28%降至24.93%。

改革以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16年,全县门诊患者107.16万人次,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5.88万人次,占比24.15%,镇村(含民营)81.28万人次,占比75.85%;住院患者5.33万人次,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76人次,占比51%,镇村(含民营)2.57人次,占比49%;外出就诊率由改革前25.65%降至9.78%,基本实现了“90%的大病不出县和90%患者不出县”的目标。

改革以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能力提升、费用控制、优质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措施,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经多彩贵州第三方测评连续5年位列全省前三。多次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调研时说“XX县的公立医院改革水平已经迈入全国先进行列,为贵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XX模式”,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调研时评价“XX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政府办医、在法人治理、在激励机制方面很有特色,“XX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医改汇报材料篇3

一、强化政府责任,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我区进一步加大对医改的经费保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了25元/人,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15年上半年,区财政共拨付工作经费350多万元,有力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二、转观念、创特色,完善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基本药物制度持续推进。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规范运行,1―5月采购基本药物115.1万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我区累计采购基本药物258.88万元,各医疗机构运行平稳,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2、巩固合作医疗,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农民参合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共有8925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6%。整个新农合共筹资2770345元(其中区级财政配套259600元,乡级财政配套227730元)。二是农民受益度明显上升。2015年,我区门诊统筹医药费用补偿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了40%,住院年封顶线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了8万元。1―5月全区共有8838人次得到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为66.18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80%。三是开展即时结报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负责制、定编设岗、绩效工资及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了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二是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全区拥有农业人口8961人,配备村医12人,所有村医均参加了村医中医中专学习培训。从2011年8月起,我区所有的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卫生室所有收入纳入窑湾乡卫生院统一管理。12名村医,区财政按照每月每人1800元的标准进行了补贴。2015年1-5月,已按时发放补贴10.8万元。

4、创特色,打造基层中医预防康复体系。2015年,我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省仅有的两个试点之一。区政府利用试点的契机,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潜力,一是与市中医院签订了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协议,初步建立了病有专治、专科互补、防治结合、覆盖全区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二是在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启动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建设,准备投资60余万元,对该中心的中医科进行整体改造,预计本年底可以完成建设。三是建立了区中医人才库,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宣讲团。我区依托“治未病”中心(科室)为主要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使得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的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

5、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突出疾病预防控制,有效维护民众健康安全。1―5月累计接种一类疫苗11883针次,接种率95%以上,接种二类疫苗5774针次,接种率90%以上。积极落实国家艾滋病、结核病等防治策略,强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二是突出重点人群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有效体现。1―5月新建居民健康档案15739人,累计建档达161606人,建档率为54.9%。1―5月新登记高血压患者640人,累计登记高血压患者11730人,规范管理10472人,规范管理率达89.3%。1―5月新登记糖尿病患者279人,累计登记糖尿病患者2976人,规范管理2583人,规范管理率达86.8%。免费开展65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并将其常态化。

6、展成果,积极创建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创建部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是与街办、社区、村及辖区单位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孕妈妈沙龙”、“专家进社区”、“慢性病讲座专家课堂”等组织,吸纳群众参与服务。二是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三是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上门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重性患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提供连续的随访,开展疾病筛查,早期发现病人。四组建全科医师责任团队,实行服务人员姓名、电话、服务内容三公开模式,切实做到“点对点、零距离、全方位”的服务。

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一是将10个村卫生室纳入“五统一”管理,12名村医由财政给予补助,每人每月1800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工作考核合格后,再统一发放。二是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每月均对在岗人员进行岗位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绩效工资,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09年和2010年,我区通过公考的形式,面向社区招考了2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加强基层人员的全科岗位培训。目前已有80%的社区医护人员参加了省组织的社区全科医师、护士岗位培训,参训人员中已有70%以上取得了全科医师、护士合格证,剩余人员也已经通过了考核,正在办理合格证中。另外今年还有15人正在厂家全科医师、护士岗位培训,另外还有5人正在参加了省级住院全科医师培训。通过转岗培训、学习,基层医务人员完全能够胜任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

8、积极清理和化解基层债务。自2011年开始对于区属两家医院的债务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债务520.83万元。根据债务情况,区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债务化解方案。

三、面临的主要的困难

一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导致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经费出现缺口,财政保障的压力加大。二是11大类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还比较繁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政策要进一步明确,确保医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医改汇报材料篇4

1.明,即情况明。

明上情,察下情,是写好工作汇报的关键环节。在起草汇报材料之前,我们首先要明上情。在吃透上级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最想听什么。通过领会通知、查问了解等方式明确上级所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通常做工作汇报,对直接上级应尽量具体,对更高级别领导相对概括;对主管领导多讲全局,对副职或部门领导多说分管;向机关人员汇报时,则应多讲些闪光的思想、鲜活的事例等等。如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在迎接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如果围绕医院医疗安全教育、纠纷防范与处置、质量与安全管理等领导专家关心的问题来汇报,一般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其次要察下情。原始、丰富的事例材料,是使汇报具体、生动的前提条件。撰稿人一定要紧紧围绕汇报的主题,体察下情,广收博取,对本单位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某个领域情况,尤其是突出成绩和薄弱环节的数据指标了如指掌。如遇撰写突击性汇报材料,时间紧、任务重,无法亲力亲为,就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能力,尽量把原始材料搜集和初步写作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科室,以便自身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材料的“精加工”上。如某市局在迎接省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评估检查时,由于整改落实情况涉及局机关各科室和多个市直医疗单位,材料搜集工作可以分解到各科室和相关单位,最后由市局综合。这样既有利于赢得时间,减轻压力;又有利于占有丰富的材料。

2.精,即选材精。

一次成功的汇报,其内容必须要有鲜明的针对性。选材时,要注重把握“三多三少”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突出成绩、存在问题来取舍汇报内容。一是多选实质性的材料,少讲过程性的东西。召开了多少个会、组织了多少次学习讨论、开展了多大声势的宣传活动等,这些过程性的内容尽量少写,几句话带过即可。重点要多写些地方或单位是如何贯彻,又是怎么落实的实际工作。二是多讲真话和实话,少讲空话、套话和恭维话。一些汇报常常围绕上级部署谈认识、谈体会,大段大段地评价上级决策如何英明正确,其实这些都是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已经讲清楚了的,不必再唠叨一遍。要紧紧围绕上级想听、想看的实实在在的做法与成效进行选材,做到既有“面”的浓缩,又有“点”的铺陈,用具体数字说话,增强材料的说服力。三是多选重点的、有特色的材料,少讲一般性的贯彻情况。有些汇报材料写得很具体、很实在,但面面俱到,繁杂琐碎,看完印象不深。我们在选材时要注重发现工作上最鲜亮、最感人的材料和特色做法,尤其要把那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好举措、好效果反映上去,而这也是上级领导最想要了解的。如在省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某局领导的工作汇报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重点抓住本部门的特点,只讲了三条:一是严于律己,与自己“过不去”;二是开门纳谏,与群众零距离;三是认真办事,与企业心连心。由于突出了本部门的个性特点,给上级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借助新闻媒体得到推广。

医改汇报材料篇5

第一条新农合报销管理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向参合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准确的报销服务,使农民群众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条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报销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根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范围内的参合人员及从事新农合工作的单位都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合管中心)职责:

(一)新农合医疗费用的受理、审核、报销;

(二)特殊病种的审批;

(三)有异议的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工作;

(四)协助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合医办)对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收费、报销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其他相关工作。

第五条定点医疗机构职责:

(一)负责为参合人员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开通绿色救护通道,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二)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对符合出院条件的参合人员应及时办理出院手续,参合人员无故拒绝出院的应告知本人自应出院之日起的所需费用不能报销。

(三)加强就诊各个环节的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实施细则》及本办法有关规定,对参合人员的身份、诊疗项目、医疗费用等进行审核。

(四)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医疗服务、药品报销目录》标准,并与本院收费电脑软件项目对应;严格执行物价、卫生等部门制订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的收费标准,合理检查、用药、收费。

(五)对诊疗过程中需参合人员个人承担的费用,应在就诊当中履行告知义务;向参合人员提供《医疗服务、药品报销目录》外的自费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15%;对超出新农合支付范围的药品和医疗项目,应事先征得参合人员或其亲属签字同意。

(六)负责为实时报销的住院患者提供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复印件、病历、住院医疗费用清单,及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手续时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配合市合管中心做好新农合工作网络设置、业务管理、审核报销服务等工作。

(七)完成市合医办和市合管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

(一)组织建设。成立新农合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分管领导、医疗、财务等人员组成;并设有合作医疗专管员,专门负责新农合的报销规范管理、内部监督等日常工作。明确岗位责任,实行岗位负责制和首诊负责制;制订出本单位新农合管理(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六统一”管理制度,即统一行政管理、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考核分配)、报销、合作医疗政策培训学习、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制度;

(二)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业务收入日报表以电脑数据为准(电脑打印),严禁用手工汇总(如遇停电用手工汇总,院长签名除外);收费处的中西药品收入应与药房消耗的数据(对数表)相符,应每天签名确认;加强医疗收费专用发票管理,严禁收费票据重置。

在收费的醒目位置张贴温馨提示:在合作医疗报销时请出示您本人的合作医疗卡、身份证,并保管好发票;如收费人员无发票给您,请予举报,经查事实,定点医疗机构将给您一定奖励(并附上举报电话)。

(三)监督检查。对本单位及其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监督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留有检查情况的详细书面记录,作为统一考核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医疗费用报销管理

第七条实时结报基本程序:

(一)就诊病人参合身份的认定。定点医疗机构对门诊就医和新入院的住院病人要做好参合身份确认,向参合病人索取合作医疗卡和身份证(户口薄)进行参合身份核实,对身份不符的不予报销。

(二)审核、结算。在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新农合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对参合病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新农合信息化系统自动审核费用明细,自动计算出报销金额,然后定点医疗机构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算,先行垫付报销金额,并由系统将相关数据传至市合管中心复核。

(三)申报核拨。各定点医疗机构在实时结报后,每月10日前必须向市合管中心申报核拨上一个月的实时报销款(纸质报表住院、门诊一式二份),申请核拨表要加盖定点医疗机构公章。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月底与市合管中心核对实时报销数据,并对实时结报数据进行初审,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后方可申报。

住院医疗费用实时报销申报核拨时,应附参合病人:①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②出院记录复印件,③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④合作医疗卡复印件,⑤相关证明材料及病人联系电话。

门诊病人医疗费用一次在500元以上的(以上传市合管中心数据为准)实时报销申报核拨时,应附参合病人的电脑发票收据联、门诊病历记录、处方、身份证(户口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复印件以及病人联系电话。

(四)复核:市合管中心应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申拨材料审核;并对门诊或住院(出院)的参合病人发生的上传医疗费用进行实时审核。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或电话通知并记录)向定点医疗机构提出整改意见。

(五)支付:经市合管中心工作人员核对,如无差错,核对人员签名后,报领导审批拨付。

(六)资料保管: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下列实时结报凭证的收集与保管,合作医疗门诊处方至少应保存2年;住院病历至少应保存15年(合作医疗报销处方应盖上“合医处方”字样印章)。

对住院实时报销的发票,须经病人或家属签名确认,并留有效联系方式。

第八条非实时结报基本程序

(一)申报:

1.在市外定点医疗机构或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并符合《实施细则》报销规定的,参合人员凭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汇总明细清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户口薄)、市内个人结算存折复印件,到市合管中心办理报销手续,或委托参合地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专管员报销,报销金额存入参合病人的个人结算存折。

2.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未进行实时结报的,并符合《实施细则》报销规定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专管员将参合人员的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汇总明细清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户口薄)、个人结算存折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等,送到市合管中心办理申报手续。

(二)受理:合管中心对申报材料中的参合人姓名、原始电脑住院发票(收据联)、医疗费用汇总清单、发票与清单金额、就诊病历(出院记录)、就诊时间、治疗医院等相关报销材料进行审核,报销材料必须一致,不得涂改,如有改动,不予受理;对符合《实施细则》报销规定的材料按要求做好收集、整理、登记,并经当事人和受理人员签名后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三)审核:对病人的身份材料、病历、病情、汇总清单的用药治疗情况进行审核,与此同时,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做好可报与不可报的分类汇总,报销数据经审核人员确认签名后送交结报人员。

(四)结报:在结报过程中对参合人的姓名、合作医疗卡、原始电脑住院发票(收据联)、医疗费用汇总清单金额、疾病名称、住院时间、有效申报时间、治疗医院是否属于可报医院、审核人员分类汇总数据、个人结算存折的核对。经过数据核对无误后,进行最后结算并签名;及时编制结算汇总报表。

(五)审批、支付:结报人员对结算汇总报表核对无误签名后,报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开具银行转帐支票,附上结算汇总报表、参合病人个人结算存折复印件送到合作医疗开户银行,由银行将报销款划拨到个人结算存折中。

第九条有异议医疗费用的报销。

(一)有异议的医疗费用主要是《实施办法》规定的违法犯罪、斗殴、酗酒、自杀、自残的参合病人,和因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原因发病的这类参合病人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对这类病人需住院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及时开展调查,确定是否可实时结报,如果经调查后能确定可报的,则按规定进行实时结报;如果经调查后确定不可报的,则按自费病人结帐,告知不能报销,并进行登记,同时报市合管中心备案。如果经调查后确定有第三方责任的,则先按自费病人结帐,告知病人经双方调解处理后在下一年的二月底前,将报销材料交到本院,经确认后可报销的,再向市合管中心申报。

发生交通事故的参合病人,要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驾驶证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方可申报依法应由责任者承担以外的医疗费用。

因工伤事故、医疗事故等原因发生医疗费用的参合病人,要经责任双方调解、仲裁、诉讼后,凭相关有效材料方可申报依法应由责任者承担以外的医疗费用。

属于计划内生育,婚后人工流产等计划生育方面报销的,要提供有效证明(生育证、结婚证)方可报销。

对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责任双方当年未经认定、调解、仲裁、诉讼的参合病人,应在下一年度的二月底前将相关材料报市合管中心备案,但调解、仲裁、诉讼的资料必须在下一年度的四月三十日前提交市合管中心,逾期不予报销。

有异议的医疗费用报销经市合管中心或定点医疗机构、乡镇(街道)村广泛调查核实后,确定是否报销;对不能报销的应通知当事人;可报销的应在调查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给予报销。

(二)证明材料。乡镇(街道)、村或部门单位对出具的证明材料要经过核实调查,按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出具证明材料,由乡镇(街道)、村经手人签名,盖上公章,并由村委领导、乡镇(街道)新农合分管领导签名后方可有效(详见附件3)。

(三)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病历规范书写的管理,对初诊门诊病历(含住院病历)的现病史要详细写明病人发病的原因和详细经过,特别是对外伤、骨伤病人发病的地点、何物致伤、是否工作时致伤等情况应作详细描述,需住院治疗的必须填写《*市新农合参合人员意外伤害报告单》(详见附件2)。

(四)加强宣传和相关解释工作,对不能实时报销或不属于新农合基金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向参合病人明确解释、说明。

(五)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就医病人有异议的医疗费用报销,并依据《*市新农合参合人员意外伤害报告单》(详见附件2)及乡镇(街道)村的二级有效证明(详见附件3)进行审核报销,市合管中心不再受理。市合管中心负责参合病人在市外发生有异议医疗费用的调查、核实、报销工作。

第十条门诊医疗费用报销

(一)参合病人凭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合作医疗卡,在《实施细则》规定内可报销的疾病,可以实时结报;但在急诊或留观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按门诊报销比例报销后,不再列入住院费用报销;未列入门诊报销的定点医疗机构不能将住院前的门诊、急诊、留观医疗费用列入住院费用报销。

(二)由于参合病人未带合作医疗卡和身份证(户口薄)不予实时结报;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按照可报金额的百分比计算。

第十一条特殊病种医疗费用报销

符合特殊病种条件的参合人员,可持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特殊病种诊断证明、病历、有关检查、化验报告、病理切片报告等相关资料和两张1寸免冠照片,并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审批表》一式二份,经定点医疗机构盖章确认后,由参合人员报送市合管中心审批,经批准后参合人员可选择三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批准可报销之日起当年所发生的与特殊病种疾病相关的医疗费用,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按住院比例报销。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列入特殊病种申请的医疗机构。

特殊病种医疗费用报销应提供:①门诊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②每次就诊的门诊病历复印件;③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一份;④合作医疗卡复印件一份;⑤信用社个人结算存折复印件二份;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审批表》复印件一份。

符合特殊病种的参合病人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先在定点医疗机构(指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门诊比例报销的,由新农合专管员初审后,送到市合管中心以实际发生的门诊总费用按住院费用手工审核录入再报销,但实际报销金额必须扣除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已报销的金额。

第十二条参加市外“五费合征”的人员同时又参加我市新农合的报销政策。

(一)市外“五费合征”人员是指:我市农村户口参加*市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员。

(二)市外“五费合征”人员以经过社保机构报销的住院原始发票(收据联)报销的,按《实施办法》文件规定报销。

(三)市外“五费合征”人员以住院原始发票(收据联)复印件报销的,复印件须经保存原始电脑发票(收据联)的市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构核对无误后盖章和经手人签名,并提供报销结算清单一份,乡镇(街道)、村出具的外出务工证明一份。

(四)市外“五费合征”人员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二处实际报销总和不得超过住院医疗费用(含特殊病种门诊)发票可报总额(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封顶线)。

第十三条医疗费用报销的其他规定

(一)跨年度参合病人医疗费用的报销结算,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在每年12月31日对所有住院治疗的参合病人医疗费用都要进行结账,从次年1月1日起另行结算。未按规定时间结帐的,所需补偿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市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如确实不能提供分年度清单的,则按日平均数计算报销;参合人员当年住院(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申报截止时间为下一年度的二月底止,逾期不予报销。

(二)联网报销的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实施细则》、《医疗服务、药品报销目录》,做好新农合报销医疗服务项目、药品目录的对应工作。未经市合管中心同意,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对收费项目、药品目录等对应结果擅自改动,更不能用相等价格药品或费用替代对应项目,否则,造成差错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对新增(变更)医疗项目或药品的对应要向市合管中心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对应。

(三)中药饮片实时报销管理。由于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不能对中药饮片中的单味和复方进行审核,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草药报销目录》规定报销(详见附件1)。从发文之日起对中草药报销目录重新复核对应。

(四)实时报销网络管理工作。定点医疗机构应有专职或兼职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负责对本单位与新农合网络互联的内网(以下简称内网)进行日常维护,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禁止内网与互联网或其他不安全的网络进行连接,内网的所有服务器、客户机等设备禁止使用来路不明的光盘、软盘、U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定期对内网进行病毒查杀,确保系统安全。对因断电等原因导致不能实时结报的,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五)参合人员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已享受商业保险赔偿的,如报销材料原件已交付到保险公司办理医疗费用赔偿手续的,应提供经保存原始单据保险公司核对无误后背书盖章、签名的电脑发票(收据联)复印件、理赔清单等相关有效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本市医疗机构或市合管中心办理报销手续。

(六)参合病人放弃报销的管理。对住院参合病人已经实时报销,而事后要求放弃报销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将原始发票、出院记录、医疗费用汇总清单、身份证(户口薄)、合作医疗卡复印件各一份及冲减证明报市合管中心财务存档。截止日期为下一年度的四月三十日,逾期不予受理。冲减证明应经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经办人员签名报市合管中心财务人员审核,经财务人员审核同意签名报中心主任审签后,工作人员方可办理冲减手续。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的管理。市合管中心向新参合的人员免费提供一次合作医疗卡;对参合人员遗失合作医疗卡的应凭乡镇(街道)、村的二级证明和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市合管中心进行补办。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四条各级新农合工作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审核工作,防止个别人员采取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手段骗取享受新农合待遇;市合医办对全市新农合工作进行考核,对新农合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十五条各级新农合工作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下列违规违纪行为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或依党纪、政纪作出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工作失职。出具虚假证明、伪造病历、违反财经纪律,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由定点医疗机构或当事人负责追回全额报销款,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二)贪污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十六条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造成的损失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视情节轻重,由市合医办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定点资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2-10倍的经济处罚。并由主管部门对单位主要领导、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行政处理或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定点医疗机构将未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列入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报销的;将应由参合人员自费的医疗费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报销的;不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开假处方、以及假借参合人员名义开药或检查治疗的;将参合病人住院与门诊医疗费用转换报销的;对收费项目、药品目录等对应结果擅自改动的;未要求参合人员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并进行门诊报销的。按造成损失数额的3-10倍从定点医疗机构申拨款中扣减;

医改汇报材料篇6

过去的一年,在园领导、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一些办公室和人事相关的工作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后续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协助办公室的文件、信息整理工作

及时按照办公室下发文件和要求,协助各部门整理和调整工作细分表、管局要求报表材料、宽城区教育局办园许可及统计材料。

二、协助各项检查工作,完善制度材料

根据上级部门安全检查、巡视审计检查要求相继完善了材料信息和更新完善办公室和人事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三、协助70年教育成果展各项准备和现场工作

协助在教育成果展中对接老员工信息、对接现场媒体信息,配合收集采访老员工及幼儿园历史资料。展前分别规划做好签到记录,现场媒体采访等各项工作。

四、对接人事经办相关工作

社保、医保经办系统不定期学习、更新各项信息保障员工有效信息生成,及时参保。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因政策和系统等原因产生的问题材料,准备申报材料,追踪办理结果。

结合员工自身办理异常,协助员工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年度经多方协调,累计取回和发放省医保社保一卡通105张、市医保社保一卡通74张,在途办理社保一卡通54张。

及时处理员工死亡减员、退休转保险状态、生育报销等事宜。

协助花溪分园立户和办理医保、社保相关工作。

五、临时工作项

1、上半年度中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工作的系统申报工作和现场申报工作。完成2014年度以前在编员工的信息统计和申报工作,经过半年的结果追踪,目前无需要修改事项。

待进一步追踪2014年度以后进编人员的申报工作和社保对接工作。目前无政策,经办部门无通知。系统安装和操作均在财务部门。

2、下半年度党务工作系统上线,已按要求完成对当前党务信息的维护、提交,审核无问题。待进一步跟踪后续长期的维护工作,和上级党委的新文件、新要求。

自评待改进不足问题:

一、文字表述能力待提高

结合这一年多幼儿园办公室和行政人事工作的内容,发现自身在文字表达、凝练上欠条理,有时报道文字和汇报材料需要较多调整,需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多读相关书籍、文件,尤其是管局相关的事务性材料,以便提高。

二、汇报沟通能力待加强

办公室工作事项有成型结果,在人事和行政经办工作中有时需要多方面协调,结果不确定或结果等待较长时需要有总结和阶段汇报。这方面汇报工作会进一步让领导和同事们了解工作进展和提升满意度。后续工作中会及时注意总结和汇报。

三、政策学习转化能力待完善

医改汇报材料篇7

一、抓好处内基础工作建设

今年以来,我在抓好处内文秘工作中,从基础工作入手,借助计算机进行管理,形成标准化、系列化。

一是建立了专用文件夹,统一管理处内的所有材料。在计算机内,按文档内容的不同,分别建立了12个专业文件夹,使各类材料、报表按性质分类储存,实现了处内材料标准化管理。

二是实现了上报材料正规化。无论是什么材料或报表,都统一经过计算机处理,无论是谁起草的材料,我都能够认真的帮助他们去修改校核打字排版,确保主题突出,语言恰当简练,按标准要求打印上报。如:对外宣传报道稿件、局内老干部通讯稿件、处内同志的材料以及上报的各类请示汇报件等文字材料。

三是初步统计全年共完成各类复合文档58个,近万字。主要有:报道类材料14个、房补类材料5个、通讯类材料8个、简历类材料5个、总结请示类11个、各类名单表13个等。

四是实现了离休干部医药费分类管理、审核统计的计算机程序化管理。建立了离休干部医药费季度管理文件夹,使全处50多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的报销的明细情况都能在计算机内查找到。

二、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

(一)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今年以来,我处党支部组织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对内对外政策、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等。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对老干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认真学报告原文。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结合个人体会和处里讨论意见,起草了《五处党支部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被局推荐到委网站交流。

二是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具体要求,帮助离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充分体现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老干部工作既要继承过去好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观念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结合我处老干部处于“双高期”的新情况,用创新的招法破解老干部工作难题,努力实现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和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

四是建议200*年为全局“健康年”的设想。在开展明年全局工作重点大讨论中,结合对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体会和理解,在200*年我局是实现“四个突破”年、200*年是“服务年”,200*年又是我国“奥运年”的启发下,提出了建议200*年全局为“健康年”的设想。主要围绕增进老干部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医疗保健,自救互救、饮食营养等主体内容,开展适合老干部身体条件的各类健康活动。这项建议经过全处同志的完善,并负责起草了《五处关于200*年全局工作重点的讨论纪要》,后被局里采纳。

(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根据委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了委统一安排的业务讲座,通过“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报告、创造能力开发、工业设计、“物权法”讲座、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及政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报告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我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阔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视野,积累了探索新时期做好老干部工作新思路的相关知识。

三、围绕全局“服务年”活动,积极作好各项工作

今年是我局的“服务年”,围绕“服务年”工作的重点,在落实“三个机制”、“两个待遇”,我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积极完成各类纪念活动。积极参加协作区庆祝建军80周年老干部文艺汇演,我不仅积极参与,还帮助聘请了和平区文化馆的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刻录伴奏光盘,组成了12名,有7位老同志参加的男生小合唱,演唱了歌颂人民军队题材的歌曲,在协作区老干部文艺汇演中获得了赞誉。我们4位在职人员又在全委工会组织的活动中成功的复演,为老干局集体争了光。

在协作区老干部文艺汇演中,我除圆满的完成了整个演出节目拉幕的服务工作外,还帮助有关同志编排并加班反复修改敲定《文艺演出座席图》,确保了在文艺汇演前发放到参演单位手中。

(二)为老红军刘国保重走长征路照片展编写图片说明。老红军刘国保老人挑选了60多张重走长征路照片,参加省老年集邮协会的建党80周年展览,找到我们给配图片文字说明。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结合每张图片的历史背景,利用公休时间,反复认真的为每张照片编写了说明。我带着老红军刘国保写下的“重走长征路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感受,也让全国人民有同样的感受和幸福”的深刻感想,为整个图片展起草了题为:“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0周—地球上的红飘带”的结束语,受到了刘老的认可。

(三)作好老同志健康疗养和体检的服务工作。今年我参加共有29名离休干部和退休厅局长分两批参加局举办的健康疗养活动。为确保西柏坡红色健康疗养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事前编排好老干部的住宿表,精心准备行程中需要的各类图表。在健康疗养的全过程中,我能够全程对行走不便的老专家张承武、老厅长李日升等老干部给与重点关照,帮助他们拿旅行包、搀扶上下车、关照上下楼和在山路上行走等。由于我和全处同志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动了参加西柏坡健康疗养活动的老干部,老厅长李日升还代表五处参加健康疗养的老同志给委党组和局领导写封感谢信,充分表达了对委、局领导对老同志关心的感谢之情。

(四)积极解决行办遗留问题。原省轻工厅总工程师、造纸专家张承武同志,1992年开始享受补贴100元发至2009年底。由于该补贴不在工资序列支出,2009年机构改革时被取消。为此,与局主管领导去省人事厅核查、与处内其他同志多次去省档案馆查阅其原轻工业厅、轻工行办期间的人事劳资档案,多次说明其原因,得到局领导的支持,补发了2009年、200*年两年的补贴,从200*年规范地方性补贴后予以取消。

四、做好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工作

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审核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复杂的工作,每季度报销审核一次,有位老干部一个季度医药费票据90张,合计7517.30元,有的票据金额仅几角钱,统计起来费时费力。为确保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审核工作准确无误,我摸索总结了一套比较便捷的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表格。只要输入每位老干部的医药费原始数据,就能按要求自动计算分类汇总,不但节省了人力,又确保了我处每季度上报的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局财务室的认可。

全年离休干部59人,共审核医疗费票据2215张,合计医疗费157.61万元。经省保健办年度审核(200*年10月-200*年9月),通过了省保健办的审查验收。

五、把为老同志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体现亲情化、人情化的个性化服务,把为老同志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离休老厅长刘维鹤因病到医大看病需住院治疗,但几次联系住不上院。我和处内同志到医大干诊,找院长为其联系住院,使刘厅长当即就住上院,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对身体不好,年事已高的离休老同志,主动到家审核医药费收据,解决这些老同志的行走不便的困难。

受处长的委托,分别到医院、家庭走访慰问病号及行动不便的老干部20多人次。为3位老同志祝寿。参加处理老同志的后事。

利用到丹东开会的时间,代表局和处到东港看望离休干部陈平,使老同志激动得对街坊邻居说:“娘家来人看我来了……”。

一年来,不管老同志本人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我,我能做到的,我都能全力以赴的帮助解决。

六、配合局和处内同志作好其他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局成立三周年成果展。为展现老干部新形象,新风采,我局举办了成立三周年成果展。这次展览我虽然不分管,但我能够积极为处长和其负责的同志当好参谋,为我处参展的作品校核稿件、打印材料等。

二是做好老同志住房货币化信息工作。我处共有159位老同志不同程度的缺少住房。其中70岁以上老同志117名(其中去世26名)做为第一批得到了应有的补偿。第二批还有37名符合条件老同志正在办理当中。住房货币化对老同志是件大事,由于办理的手续比较严格,需要填写的表格比较多,审核的项目比较细。虽然这项工作不是我分管,为了确保每个老同志的住房补贴信息准确无误,我主动帮助录制各类统计信息,建立了计算机住房补贴信息档案,和分管同志一起反复核对身份证号、缺房面积等上报的信息,确保了第一批符合条件的老同志及时拿到了住房补贴。

三是帮助作好原直属公司转制工作。加强直属单位的指导工作,对特困企业离休干部拖欠费用的清理工作以及对正在转制的省轻工设计院离休干部拖欠及转制后预留费用的确认,是当前我处工作重点之一。这项工作虽然不是我分管,只要需要我协办的事,我都能够尽心尽力的去帮助完成。

如最近为5个特困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大病医保工作,是落实十七大“病有所医”的具体体现。原行办直属5个公司的退休人员共有94人,申报的材料需要按市医保部门固定的程序软件编制,且要求时间紧。由于处内分管此项工作的同志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软件不熟练,我主动多次帮助他们修改、录制相关信息,制成备份盘,按要求及时完成了上报任务。

四是配合局办公室完成了我处离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的劳资档案信息的录制工作。一是重新核实了无职务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工资级别及无职务但有技术职称的退休人员。经过多次查阅档案,确认了王玉良等7位老同志,符合增加生活补贴档次的规定,并使这些老同志提高了补贴额。二是重新核实了离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补贴费,界定初婚无子女老干部应享受的条件。经审核全处共有23人符合条件,享受了此待遇,其中新增1人是以前漏报的。

七、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适应新时期为老干部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创新和深入老干部调查研究不够。

二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医改汇报材料篇8

一、抓好处内基础工作建设

今年以来,我在抓好处内文秘工作中,从基础工作入手,借助计算机进行管理,形成标准化、系列化。

一是建立了专用文件夹,统一管理处内的所有材料。在计算机内,按文档内容的不同,分别建立了12个专业文件夹,使各类材料、报表按性质分类储存,实现了处内材料标准化管理。

二是实现了上报材料正规化。无论是什么材料或报表,都统一经过计算机处理,无论是谁起草的材料,我都能够认真的帮助他们去修改校核打字排版,确保主题突出,语言恰当简练,按标准要求打印上报。如:对外宣传报道稿件、局内老干部通讯稿件、处内同志的材料以及上报的各类请示汇报件等文字材料。

三是初步统计全年共完成各类复合文档58个,近万字。主要有:报道类材料14个、房补类材料5个、通讯类材料8个、简历类材料5个、总结请示类11个、各类名单表13个等。

四是实现了离休干部医药费分类管理、审核统计的计算机程序化管理。建立了离休干部医药费季度管理文件夹,使全处50多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的报销的明细情况都能在计算机内查找到。

二、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

(一)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今年以来,我处党支部组织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对内对外政策、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等。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对老干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认真学报告原文。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结合个人体会和处里讨论意见,起草了《五处党支部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被局推荐到委网站交流。

二是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具体要求,帮助离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充分体现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老干部工作既要继承过去好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观念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结合我处老干部处于“双高期”的新情况,用创新的招法破解老干部工作难题,努力实现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和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

四是建议200*年为全局“健康年”的设想。在开展明年全局工作重点大讨论中,结合对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体会和理解,在200*年我局是实现“四个突破”年、200*年是“服务年”,200*年又是我国“奥运年”的启发下,提出了建议200*年全局为“健康年”的设想。主要围绕增进老干部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医疗保健,自救互救、饮食营养等主体内容,开展适合老干部身体条件的各类健康活动。这项建议经过全处同志的完善,并负责起草了《五处关于200*年全局工作重点的讨论纪要》,后被局里采纳。

(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根据委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了委统一安排的业务讲座,通过“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报告、创造能力开发、工业设计、“物权法”讲座、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及政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报告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我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阔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视野,积累了探索新时期做好老干部工作新思路的相关知识。

三、围绕全局“服务年”活动,积极作好各项工作

今年是我局的“服务年”,围绕“服务年”工作的重点,在落实“三个机制”、“两个待遇”,我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积极完成各类纪念活动。积极参加协作区庆祝建军80周年老干部文艺汇演,我不仅积极参与,还帮助聘请了和平区文化馆的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刻录伴奏光盘,组成了12名,有7位老同志参加的男生小合唱,演唱了歌颂人民军队题材的歌曲,在协作区老干部文艺汇演中获得了赞誉。我们4位在职人员又在全委工会组织的活动中成功的复演,为老干局集体争了光。

在协作区老干部文艺汇演中,我除圆满的完成了整个演出节目拉幕的服务工作外,还帮助有关同志编排并加班反复修改敲定《文艺演出座席图》,确保了在文艺汇演前发放到参演单位手中。

(二)为老红军刘国保重走长征路照片展编写图片说明。老红军刘国保老人挑选了60多张重走长征路照片,参加省老年集邮协会的建党80周年展览,找到我们给配图片文字说明。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结合每张图片的历史背景,利用公休时间,反复认真的为每张照片编写了说明。我带着老红军刘国保写下的“重走长征路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感受,也让全国人民有同样的感受和幸福”的深刻感想,为整个图片展起草了题为:“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0周—地球上的红飘带”的结束语,受到了刘老的认可。

(三)作好老同志健康疗养和体检的服务工作。今年我参加共有29名离休干部和退休厅局长分两批参加局举办的健康疗养活动。为确保西柏坡红色健康疗养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事前编排好老干部的住宿表,精心准备行程中需要的各类图表。在健康疗养的全过程中,我能够全程对行走不便的老专家*、老厅长李日升等老干部给与重点关照,帮助他们拿旅行包、搀扶上下车、关照上下楼和在山路上行走等。由于我和全处同志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动了参加西柏坡健康疗养活动的老干部,老厅长李日升还代表五处参加健康疗养的老同志给委党组和局领导写封感谢信,充分表达了对委、局领导对老同志关心的感谢之情。

(四)积极解决行办遗留问题。原省轻工厅总工程师、造纸专家*同志,*年开始享受补贴100元发至2009年底。由于该补贴不在工资序列支出,2009年机构改革时被取消。为此,与局主管领导去省人事厅核查、与处内其他同志多次去省档案馆查阅其原轻工业厅、轻工行办期间的人事劳资档案,多次说明其原因,得到局领导的支持,补发了2009年、200*年两年的补贴,从200*年规范地方性补贴后予以取消。

四、做好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工作

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审核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复杂的工作,每季度报销审核一次,有位老干部一个季度医药费票据90张,合计7517.30元,有的票据金额仅几角钱,统计起来费时费力。为确保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审核工作准确无误,我摸索总结了一套比较便捷的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表格。只要输入每位老干部的医药费原始数据,就能按要求自动计算分类汇总,不但节省了人力,又确保了我处每季度上报的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局财务室的认可。

全年离休干部59人,共审核医疗费票据2215张,合计医疗费157.61万元。经省保健办年度审核(200*年10月-200*年9月),通过了省保健办的审查验收。

五、把为老同志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体现亲情化、人情化的个性化服务,把为老同志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离休老厅长刘维鹤因病到医大看病需住院治疗,但几次联系住不上院。我和处内同志到医大干诊,找院长为其联系住院,使刘厅长当即就住上院,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对身体不好,年事已高的离休老同志,主动到家审核医药费收据,解决这些老同志的行走不便的困难。

受处长的委托,分别到医院、家庭走访慰问病号及行动不便的老干部20多人次。为3位老同志祝寿。参加处理老同志的后事。

利用到丹东开会的时间,代表局和处到东港看望离休干部陈平,使老同志激动得对街坊邻居说:“娘家来人看我来了……”。

一年来,不管老同志本人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我,我能做到的,我都能全力以赴的帮助解决。

六、配合局和处内同志作好其他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局成立三周年成果展。为展现老干部新形象,新风采,我局举办了成立三周年成果展。这次展览我虽然不分管,但我能够积极为处长和其负责的同志当好参谋,为我处参展的作品校核稿件、打印材料等。

二是做好老同志住房货币化信息工作。我处共有159位老同志不同程度的缺少住房。其中70岁以上老同志117名(其中去世26名)做为第一批得到了应有的补偿。第二批还有37名符合条件老同志正在办理当中。住房货币化对老同志是件大事,由于办理的手续比较严格,需要填写的表格比较多,审核的项目比较细。虽然这项工作不是我分管,为了确保每个老同志的住房补贴信息准确无误,我主动帮助录制各类统计信息,建立了计算机住房补贴信息档案,和分管同志一起反复核对身份证号、缺房面积等上报的信息,确保了第一批符合条件的老同志及时拿到了住房补贴。

三是帮助作好原直属公司转制工作。加强直属单位的指导工作,对特困企业离休干部拖欠费用的清理工作以及对正在转制的省轻工设计院离休干部拖欠及转制后预留费用的确认,是当前我处工作重点之一。这项工作虽然不是我分管,只要需要我协办的事,我都能够尽心尽力的去帮助完成。

如最近为5个特困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大病医保工作,是落实十七大“病有所医”的具体体现。原行办直属5个公司的退休人员共有94人,申报的材料需要按市医保部门固定的程序软件编制,且要求时间紧。由于处内分管此项工作的同志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软件不熟练,我主动多次帮助他们修改、录制相关信息,制成备份盘,按要求及时完成了上报任务。

四是配合局办公室完成了我处离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的劳资档案信息的录制工作。一是重新核实了无职务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工资级别及无职务但有技术职称的退休人员。经过多次查阅档案,确认了王玉良等7位老同志,符合增加生活补贴档次的规定,并使这些老同志提高了补贴额。二是重新核实了离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补贴费,界定初婚无子女老干部应享受的条件。经审核全处共有23人符合条件,享受了此待遇,其中新增1人是以前漏报的。

七、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适应新时期为老干部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创新和深入老干部调查研究不够。

二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