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2-17 17:30:46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节能降耗就是节约能源消耗,就是要通过优化结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和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等途径,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材料;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1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房屋建筑规模巨大,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能源供需的矛盾目益尖锐,已成为的重要因素。因此,由于我国在建筑节能工作还存在种种弊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降耗行业标准不完备。虽然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各地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法规配套不完善,操作性有待改进。(2)激励措施不健全。节能在很多方面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目前在财税政策上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设备研制和应用以及节能降耗奖励等方面,支持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降耗激励机制。(3)监督管理不得力。节能减排监测机构建设滞后,监测设备落后,人才短缺,整体实力不强。能源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体系不完善、统计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节能监管工作需要。(4)能耗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品种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地区结构不合理等等。(5)人员整体素质底等因素直接影响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效。

2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2.1 健全组织、责任到人。为加强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和实施,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材料员、核算员等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进行分解,明确到所有参加活动的具体人员,切实有效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2.2 强施工组织策划管理。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进行节能降耗的策划,制定出详细的措施计划。将节能降耗体现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把节能降耗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机结合。综合利用节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关于禁止与限制的落后淘汰技术、工艺、产品的现行有关规定。(1)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和设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2)保护和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执行有关新型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多孔粘土砖;(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执行使用商品预拌砂浆的有关规定。推广使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的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

2.3 加强施工现场的节能管理。(1)节约用水。工程项目分路供水,施工、生活用水有分路设计量装置。适当安装小流量的用水设备和器具,使用节水型产品及设备。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废水回收有装置有管网布置。现场设置雨水井、沉淀池,对雨水、现场设备冲洗用水进行冲洗,用于绿化、洒水降尘。对施工中容易造成浪费的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主要控制砼的搅拌及养护、砌砖前的浇水湿润、抹灰前墙面的湿润、机械设备的清洗用水等。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管线、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节约用电。分路供电,施工、生活用电设分路计量装置,采用能效比高的用电设备,推广使用智能型荷载限位器与节能型灯具。加强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禁止空载运行、提高使用率;对机械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行,防止设备的不正常运转造成资源浪费。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禁止耗能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机械、电气设备在闲置时及时切断电源,杜绝设备空转。使用空调电扇时,严格限定室内温度。(3)材料节约措施采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尽量减少水泥熟料,代之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矿物剂。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减小结构尺寸,减轻自重;尽量采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旧混凝土、旧砖等。优先采用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钢筋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技术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施工模板以节约木材为原则,提倡使用以钢代木、以竹代木、以塑代木、钢框模、竹夹模及新型模板体系;施工现场提倡使用接木机,短木方接长再利用;做好配料计划,严禁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防止超采造成浪费;强化现场材料管理,建立商品砼、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大宗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做好进场物资的保管,减少材料使用保管过程中的损耗;(4)回收废弃物现场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废弃物存放场地。废弃物按类别分类存放。对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如废旧木板、废弃包装物及时回收利用。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流向,严禁无序倾倒处置。

2.4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围绕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施工方案优化,过程管理,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积极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课题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场应用。推广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5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1)强化能源形势宣传。大力宣传能源形势,大力宣传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员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自觉树立节约观念。(2)加强能源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员的能源意识和能源工作的法制意识。(3)普及能源节约知识。积极宣传能源节约知识、先进的能源节约技术信息、能源节约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涌现出的先进个人,

2.6 提高技能将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使其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要求,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量化目标,考核改进制定节能降耗工作的目标,进行分解量化,作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与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同步考核和奖励,并强化监督机制。

3 结束语:

根据我国资源缺乏的现状,建筑节能降耗工作必需结合现实情况贯穿施工全过程,按国家规定综合利用节约措施,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徐华清.中国能源环境发展报告[J].中周环境科学出版社.2O06年.

[2]张红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J];建筑安全;2010年02期

[3]吴五萍,葛伟.健全建筑节能政策,推进我围建筑节能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4):16―2O.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损耗成为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建筑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筑企业节能降耗的科学途径,包括建立责任管理、加强策划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全员培训以及推行奖惩制度等。

关键词:

建筑企业;节能降耗;科学途径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缺乏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建筑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制定节能降耗的标准,一些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术没有得到提升,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存,需要大力提高节能降耗技术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

(一)节能降耗意识不强

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对节能降耗技术进行使用和推广,项目负责人也没有形成节能降耗的强烈意识,以至于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都为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施工动作不够标准,节能降耗的环保理念不够突出,对相关部门出台的节能降耗的管理制度不够重视,以至于建筑行业整体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状况不够理想。

(二)节能降耗制度缺失

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很多企业的施工和技术条件不成熟,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与此同时,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相关的责任得不到落实,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当的现象。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降耗的理念和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应用,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内部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

监测工作是督促建筑企业落实节能降耗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节能降耗检测机构尚未普遍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节能降耗没有实施严格监管。建筑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比较落后,缺乏优良的检测设施和优秀的检测人员。同时能源统计机构和系统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科学,以至于能源使用的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

(四)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能源消耗结构严重不合理,主要包括能源的消费品牌、消费产业以及消费地位等方面。这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时,建筑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也是造成节能降耗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企业工作人员亟需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五)监管部门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企业浪费资源情况严重,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与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强有很大关系。很多企业自身节能降耗的技术条件水平较低,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并破坏环境,监管部门却没有进行严格履责,对高耗能行为约束不利,以至于建筑行业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建筑企业提高节能降耗效率的建议

(一)明确节能降耗责任,积极落实到位

为了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必须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一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成立责任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建筑施工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人员等。二是有效分解工作,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三是健全节能降耗责任制,以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节能降耗策划管理,贯穿施工全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节能降耗的策划工作,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规划,制定出一套完整系统的节能降耗计划;企业应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贯穿节能降耗的工作理念,同时还要与安全、质量等紧密结合;要注重资源和技术的综合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节能降耗标准;大力引用和推广节能降耗新兴技术,提高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术能力。

(三)对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

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乱扔乱放,应该进行合理有效地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随意丢弃行为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严重的破坏资源环境,造成土地的大量浪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标准,把建筑垃圾分成无毒无害可回收的、无毒无害不可回收的、有毒有害可回收的、有毒有害不可回收的四类。对一些可回收的,例如木板、包装物等做回收处理;而对于不可回收的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破坏环境。

(四)全员培训,提高技能提升工作人员节能降耗意识和素质

对于节能降耗工作的提高极其重要。基于目前的情况必须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其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要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等,这些都是每一个工作人员所应该注意的地方。只有每个工作人员都养成节能降耗的工作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态理念,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使得企业整体上提高节能降耗的能力。

(五)推行节能奖惩制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节能降耗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和监管。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计划方案,并把方案的每一个步骤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同时要对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评,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对工作人员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要进行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要完善企业的监管体系,为节能降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梅中鹤.浅谈建筑施工节能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

[2]张红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J]建筑安全,2010(1).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3

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重任务之一。

一、从源头入手,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浪费现象最为严重的就是地下资源的浪费,而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的措施是提高煤炭回采率,所以煤炭企业要从源头入手,加强节能降耗的管理力度。首先要以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矿区总体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炭安全生产规划为依据,合理、有序地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其次,要严把设计关,要将先进的煤矿设计理念引入到管理中,对井田的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各类煤柱进行合理的留设处理,这样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煤矿设计的损失。同时还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资源回收率高、污染排放少的新型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为节能降耗的实现创造条件。另外,我国目前面临着煤炭资源短缺的情况,但是在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却积压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开采这样的资源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提倡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广“三下”采煤技术。

二、对企业能源进行定额管理,建立节能监督管理机制

若想判断能源消耗是否正常,企业能源消耗定额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依据。企业要在完善耗能计量设施的基础上,以国家下达的定额指标、能源消耗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设备状况、产品结构、工艺流程、能源利用现状、能源品种和质量等情况,制定具体的节能目标。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节能监督管理与政策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促进节能消耗工作顺利进行。煤炭企业要设立相应的奖金和罚金,对于完成节能指标且表现优异的部门或个人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未完成节能指标的要进行罚款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调动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节能降耗工作的氛围。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要遵循“三原则”,即:公平原则、平衡原则、连续原则,所谓的公平原则就是对于各个部门之间、个人之间要做到不偏不倚,对其工作成果要以同一标注去衡量;平衡原则是指激励机制在激励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平衡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的利益;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平衡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之间的利益,做到统筹兼顾。连续原则是指,要使节能监督管理与政策激励机制长期有效的维持下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将其完善,以保证节能工作的持续和稳定

三、制定节能规划,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

通过节能规划的制定,能有效加强企业用能统计和分析,煤炭企业要以国家及煤炭行业提出的节能奋斗目标为依据,认真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同时为了确保节能规划的顺利实施,企业还要深入了解节能目标和重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节能措施,才能为节能降耗工作在实际中的落实创造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了节能规划作基础,企业就能通过能源消耗统计,定期对本企业的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也能借此挖掘企业的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项目,并提出落实的时间进度安排。除了制定节能计划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指导,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企业议事日程中,主要领导要亲临节能工作第一线,亲自督促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自上而下建立公司、煤矿到基层各区队、车间三级节能降耗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并且要对各部们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与此同时,煤炭企业还要与各基层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确保节能降耗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并且要把能耗指标作为各基层单位年度业绩的参照标准。

四、提高全员素质,促进节能降耗

对节能降耗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人为因素,只有工作人员意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才能使节能降耗工作在实际中得到有效落实。所以,煤炭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要保证全员参与,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节能降耗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在培训上要区别对待,比如说:重中要岗位人员要进行特殊的外委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并且行之有效。培训过后,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技术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会有所提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全员工想节能降耗、会节能降耗并且能节能降耗。除了要加大培训力度外,煤炭企业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熟知我国的最新能源形势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并以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宣传典型,为全体员工树立榜样,对于那些能源消耗现象严重的行为予以曝光,为广大工作人员敲响警钟,提高其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可以围绕节能进行科普方面的宣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形成与煤矿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另外,宣传过程中也要保证参与的广泛性,要求全体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和决策层务必参加,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不达到节能指标的严重后果,并且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将节约降耗理念内化到每一位员工心里,使员工养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4

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把节约资源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依靠技术进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5―2007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原油产量、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逐年增加,但生产过程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却逐年明显下降。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2005年0.91吨标煤下降到2007年的0.82吨标煤,累计降低9.89%,相当于节约810万吨标煤。2007年与2005年相比,油气生产综合能耗下降6.43%,炼油综合能耗下降3.36%,乙烯综合能耗下降2.17%,热电企业供电能耗下降2.73%;COD排放总量2007年比2005年下降11.92%。

目前,公司上下已经形成了全面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组织体系。作为“重点型”中央企业,中国石化成立了由王天普总裁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节能减排办公室和节水办公室,形成了一个多层次、上下衔接、运转有效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体系。

二是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公司按照国资委建立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的要求,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制定下发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节能管理办法》和《集团公司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对事业部和企业的节能目标、节能措施、节能基础管理等各项指标进行全方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

三是强化基础管理,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建立了节能减排季度例会制度。总裁班子每季度组织一次节能减排季度例会,有力地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全面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完善了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编制印发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节能统计指标体系》,按专业设立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统一规定关键指标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成立了中国石化节能监测中心和中国石化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国资委和发改委要求,中国石化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网络,分别成立集团公司节能监测中心和集团公司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为总部相关管理部门、事业部和企业节能管理提供政策研究、决策支撑与技术服务。

四是通过结构优化调整,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水平。中国石化通过对重点炼油化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了装置规模大型化和集约化,提高了炼化企业的集中度。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五是加大节能科技开发工作力度和节能技术推广力度。中国石化全面推广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广的成熟节能技术。并重点推广了以下节能技术。油田板块:推广利用节能型抽油机和抽油系统、注水管网、工艺优化设计技术、优化热力、电网供电系统及密闭集输工艺等成熟技术;人工智能采油系统、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改造、实施网电钻井、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等节能技术。炼化板块:推广加热炉强化传热技术,提高加热炉效率;推广机泵叶轮切削技术、变频调节技术,降低机泵电耗;推广应用电网谐波整定技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推广换热器在线清洗技术,提高换热效率等。化工板块推广利用吸收式热泵(AHT)在合成橡胶凝聚装置上的应用技术,扭曲片管强化传热技术,裂解炉空气预热节能技术,氨合成回路分子筛节能技术。

六是加大投入,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集团公司05―07年节能减排项目共安排投资114亿元。油田板块:重点安排了专项节能或与节能降耗相关的项目。炼油板块:启动了九江石化等32个低温热利用项目;化工板块:重点推广和实施乙烯裂解炉空气预热技术,重点推广和实施乙烯裂解炉扭曲片强化传热技术,组织 “14万吨/年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和煤气化装置等技术攻关。公司于2007年8月份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的22个节能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截止到2007年底,已经到位财政奖励资金1530万元。

七是抓好重点污染物的治理。中国石化自2004年起对突出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力争在“十一五”前期,解决与现有标准规定和要求不相适应的环保问题。

八是树立循环经济观念,扎扎实实落实工作措施。强化节水管理,落实节水减排方案。积极开展“三废”综合利用,“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1亿元提高到2006、2007年的3亿多元。

二、“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到2010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0.91吨煤降到0.81吨标煤,相当于节约969万吨标煤;油(气)开采综合能耗从2005年112.0千克标煤/吨下降到85.7千克标煤/吨,下降23.5%;炼油综合能耗2005年的68.6千克标油/吨下降到62.0千克标油/吨,下降9.7%;化工乙烯解装置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684.43千克标油/吨降到650.0千克标油/吨,降幅5%;销售吨油品耗电从2005年的4.7度下降到3.7度,下降21.3%;热电企业供电能耗从2005年的370.81克标煤/度下降到350克标煤/度,下降5.6%。

环保目标:强化外排污染物的有效监控,不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外排污染物达标率达到95%以上,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到2010年,80%以上的企业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标准。外排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量总体分别减少10%以上,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和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节水目标:建立规范的用水、节水管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用水、节水奖惩机制,实行定额管理,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家工业企业领先水平,逐步靠近国际先进水平,把中国石化建成节水型大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5年累计节约用水8亿方,万元产值取水量达到11立方米/万元以下;加工吨原油取水量0.65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强化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优化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加大压烧油工作力度和资源优化利用。继续实施各项煤代油、焦代油、气代油、电代油工程。优化炼化企业制氢原料和氢资源;做好炼厂气体,特别是催化裂化碳二组分中乙烯和乙烷的回收利用;做好炼厂碳四、芳烃等资源的优化利用。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南化资源优化项目、川维配套川东气田开发项目等一批优化项目的建设投产;关停小炼油、重油制氢、小锅炉、中压纯凝发电机组等一批高能耗装置。淘汰低效高耗的钻井设备、老旧电器设备。计划利用1―2年时间,投资3.5亿元,油田更新淘汰S7及以下型号高耗能变压器。积极加快炼化企业布局调整和装置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工艺技术创新,采用高效设备,提高炼油设施的效率;逐步淘汰工艺落后、规模小、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生产装置,实行规模化经营,建立千万吨以上的炼油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是加快实施重点节能项目。油田:“十一五”期间实施10个方面的重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程,累计实现节能量100万吨标准煤以上。完成高耗能变压器的更新改造工作。继续开展胜利、河南两家油田企业的燃料替代工程。在各生产系统推广应用抽油机新型拖动技术、油井集中供配电等成熟技术,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电耗。针对系统与能力不配套的问题,逐步实施地面工艺系统的节能改造,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站点,降低系统能耗。在节水、节电、节约自用油、节约天然气等方面建立节能项目储备库,并进行优化排队,不断完善和实施。强化老油田开发注采结构调整,控制无效液量产出。开展生产系统合理用热、油田产出污水合理综合利用等调研工作,完成供配电系统能耗测试和水平衡测试。

炼油:“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新建炼化企业全厂节能规划;典型炼化装置的节能工作;重点节能专项改造项目;抓好节电专项工作;蒸汽优化专项工作。

化工:“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继续推广跟踪沼气发电、利用螺杆膨胀机发电等新技术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条件成熟后推广实施。对烟气余热回收、疏水器改造、保温、保冷材料更换等企业普遍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加大力度进行集中整改。推广APC先进控制技术。开展动力系统优化和低温余热的回收与利用工作。

油品销售:大力推动机关带头节能。突出抓好加油站节能。狠抓物流优化节能。加快开发、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调度指挥系统,整体优化一、二次物流,继续整合关闭低效油库,不断提高物流环节节能降耗水平。适当投资技术节能项目。

五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攻关。加强环境友好产品的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环境治理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研究开发无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三废”生成量少,最终实现“零排放”的新一代环境友好工艺技术;加快通用合成树脂材料高性能化技术的开发,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六是加快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作。油田:重点示范推广“煤、气代油”以及利用污水余热代油等燃料替代技术、新型抽油机拖动技术、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方法、机采系统变压器集中供配电技术、供配电网优化运行负荷技术、伴生气回收技术、污水处理回用回注技术等一批节能降耗成熟技术,引进和推广先进高效电动机、高效节能变压器、高效燃烧器、节能型抽油机、高效分离设备等新型节能降耗设备和产品。

炼油:提高电网、电机运行效率。推广变频和叶轮切削技术。优化蒸汽系统运行。提高三炉四机运行效率。推广换热器在线清洗技术,提高换热效率。

七是抓好规划设计和终端用能两个源头的节能降耗管理。建立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能篇的编制、评估和审查制度。新建项目必须设置先进合理的能耗指标。在项目管理上坚持做到节能措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采用先进技术,优化设计方案。规范节能节水产品采购管理。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煤矿企业要紧紧围绕“严控可控成本、压缩非生产支出、科学降低费用”的工作思路,严把材料计划的编制、审批、使用以及材料的回收、修复、利用等关口,算好材料管理“节约帐”,达到“软管理”增强“硬指标”的效果,确保企业全年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一、坚持科学管理,把好编制计划关

物资计划的编制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不但是其他物资管理环节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避免物资浪费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应该分单位进行材料计划的测算,并严格考核。掘进单位材料计划必须按照巷道的断面、高度、支护方式、月度进尺数量,并结合材料单耗,费用定额进行详细预算后编制,未按巷道参数、材料单耗测算材料需用计划费用额进行的,按一定比例扣除该单位材料员、技术员的绩效工资;采煤单位根据矿下达的月度产量,结合吨煤材料单耗编报月度材料需用计划,未按照吨煤单耗测算,没有测算基础材料的单位,也应按一定比例扣除该单位材料员、技术员的绩效工资;生产辅助单位根据企业下达的月度专项工程计划、月度滚动工程计划编报材料需用计划,严格本着一工程一计划,没有按照一工程一计划编报材料需用计划、没有附实际需用测算基础资料的,按相应比例扣除单位责任人的绩效工资;机关单位经过测算后应规定总的材料金额,并对办公用品实行交旧领新制度,超出计划金额时应对单位负责人及材料员进行相应考核。

二、坚持严格管控,把好审批考核关

审批考核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物资控制的好与坏,跟物资的审批考核严不严息息相关。材料审核关,要求企业内所有单位材料需用计划都必须经过单位主管、供应部门、计划人员、分管领导评定以及企业负责人审批等五级审批后才能生效领用。各单位在制定材料计划时,要做到根据工作量合理分配,做到用多少,领多少,投入多少,记入台账,实行跟踪考核,按照谁浪费谁赔偿的考核原则,从区队到班组、从班组到个人,层层把关;材料考核关,要按照年初公司下达给企业的各项成本指标全面细化分解,将指标完成情况列入区队重点考核内容,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实行周通报、月考核、季评比,凡是吨煤消耗成本低、材料回收率高的单位、班组和个人,企业内部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则给予重罚,切实让干部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他们降耗提效的意识,有效避免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坚持精打细算,把好材料使用关

材料使用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浪费还是节约,关键在于材料使用时是否恰到好处,要做到效果最好,材料最省。实现这一点,煤矿企业要健全各项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严把材料的领用关和使用关,建立材料的发放、使用、监督、反馈闭合管理体系。要求各单位领用材料必须按时运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丢失、遗弃、损坏;现场材料使用合理,要按作业规程要求使用,做到无浪费、无丢失、无私用;现场存放材料整齐,存放量必须控制在3-5天内;施工完毕剩余材料、工具及设备必须按时回收上交或转入下一工作地点使用;现场材料、设备、工具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人为损坏;施工中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禁用产品。同时,各单位要管好小仓库,严禁无计划盲目领料,做到主动清库、压库,减少材料的占用积压,减少非标准件的加工;审计部门要发挥出监督职能作用,严格执行材料跟踪管理审计制度,使审计工作向所有成本、费用项目延伸,从源头参与把关,过程跟踪控制,将所有支出纳入受控范围。

四、坚持周密安排,把好材料回收关

材料回收是物资管理的必要环节,回收材料质量好,就可以直接拿来投入到生产当中,回收材料质量差,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复再利用,修复不好,只能使用新材料,直接影响到材料成本费用的高低。煤矿企业在材料回收方面应重点抓好“三关”。一是抓好井下回收源头关,凡涉及到材料回收的单位,规定必须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完好无损的回收上来,整个回收过程实行全程跟踪,防止材料回收有所遗漏;二是抓好回收材料保管关,凡回收上的材料统一进行堆放、登记造册,将其划分为可用、待用、废旧三个等次,可用和待用材料经过鉴定后,修复后继续投入使用;三是抓好修复材料现场使用关,对所有修复后投入井下使用的材料,要经常询问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材料在生产中的安全可靠性。

五、坚持机制创新,把好节支降耗关

节支降耗是物资管理的根本环节,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与节支降耗实施力度的大小紧密相连。煤矿企业要给职工树立“能修即修,能用则用” 、“能用旧的坚决不用新的”意识,节约一切开支,挖掘一切潜力,堵塞一切漏洞,杜绝一切浪费,以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作为原则,层层细化分解指标,逐项修改完善各类物资的计划、领用、回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大考核,把材料的使用情况与使用单位、职能部门的绩效工资挂钩,健全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结合生产实际,要求生产单位要把材料节约的重点放在井下,发动广大生产骨干和技术人员加强对现场的技术管理,围绕成本节约动脑筋、想办法,在“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小攻关、小窍门、小革新”上下功夫,积极为节支降耗提合理化建议,切实从源头上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广泰 仓储与物料管控海天出版社 2005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物流组织;物流成本;问题;对策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物流成本较高的弊端日益体现,严重影响着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探索降低铁路企业物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存在的弊端

1.1采购成本重复

由于局管物资和材料供应段段管物资的品种多、专业性较强,物资采购的前期工作量较大。按照管理属性,局管物资和材料供应段段管物资的采购主要依靠物资处供应科和材料供应段的人员完成。由于物资处供应科和材料供应段的人员有限,要圆满实现两类物资的采购工作困难较大。因此,物资采购的前期工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站段材料科人员完成。于是,同一项物资采购,将由两部分采购人员共同完成,使采购成本重复。

1.2供应成本重复

铁路企业的物资供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供方式,即物资从供应商直接到站段材料科;另一种是材料供应段配送方式,即物资从供应商到达材料供应段,再由材料供应段配送到站段材料科。从供应的共性上看,铁路企业内部物资供应发生两次供应成本,即材料供应段的集中供应成本和站段的供应成本。

从站段个体供应上看,站段的物资供应相对独立,运、机、工、电、辆的班组分布于沿线各点,在同一条线上,甚至在同一地点上,运、机、工、电、辆各单位只负责对本单位班组的物资供应,消耗同样的人力、运力和财力。这样,将成倍增加物资供应中人力、运力和财力的消耗,使供应成本成倍增加。运、机、工、电、辆各单位的物资运输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车辆空驶率非常高。统计数据研究表明,57.9%的生产企业以及51.7%的物流企业车辆空驶率在30%至50%之间,铁路企业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也在这个范围内。

1.3库存成本重复

物资直供方式会发生站段材料库和班组材料库的两次收、发、存的库存成本,材料供应段配送方式会发生材料供应段仓库、站段材料库和班组材料库的3次收、发、存的库存成本。

1.4库存物资积压和逆向物流物资的闲置和积压,给铁路企业造成大量损失,增加了物资供应成本。物资闲置和积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采购计划不准确,采购量大于实际需求量,形成物资闲置和积压;

②技术更新造成库存物资淘汰,形成物资闲置和积压。处理闲置和积压物资,一般采取调剂和串换等方式,将发生逆向物流成本,加重企业负担。

2.原因分析

2.1物资供应机构设置重叠

2.1.1人员设置重复。虽然文件规定局管物资和材料供应段段管物资由物资处和材料供应段负责采购供应,但由于这两类物资品种多、专业性较强和采购工作量大,大量的工作仍然需要站段材料人员来完成,同时,由于供应环节多,重复的材料收、发、存工作也需要大量的人员。

2.1.2供应环节重复。材料供应段作为全局所需物资的蓄水池,为控制站段库存量提供保障。材料供应段作为一个大蓄水池,站段材料库作为一个中蓄水池,生产班组材料库作为一个小蓄水池。在物资从大蓄水池流经中蓄水池、到达小蓄水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人力、运力和财力,而且随着供应环节的增加,人力、运力和财力的消耗将成倍增长。从近年发展的情况看,材料供应段的大蓄水池作用逐渐减弱,中蓄水池发挥着保障生产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供应过程中存在多余环节。

2.1.3供应链长,需求反应慢,供应效率低。在现行物资供应管理模式下,物资需求信息由生产一线到供应商,需要经过3个环节,物资由供应商到生产一线又需要经过3个环节,这样漫长的供应链,无论接收需求信息和安排供应,都很难产生较高的反应效率。此外,过长的供应链,往往容易使信息失真,失真度与供应链长度成正比。

2.2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物资采购计划的不准确性,导致物资供应存在缺陷

生产计划对于保障生产供应、降低供应成本、减少浪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的维修主要分为按照修程、修制安排的大中修和按照设备实际状况的日常检修。前者的物资消耗量是按照理论计算产生的,与实际消耗量往往存在一定偏差,容易造成多余物资的积压;后者的物资消耗量是一个不确定数。为保证生产的进行,必须在生产一线有固定的库存量,这个库存量与物资消耗规律和物资消耗定额直接相关,是在现行物资管理范围边缘的环节,往往成为管理盲区,而其又是制定维修物资采购计划的基础。这样的情况下,物资采购计划往往大于生产实际需要,造成物资流通部门和生产站段的物资积压。

2.3生产成本计划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缺乏有效的物资消耗管理

由于铁路企业物资供应是为设备维修服务的,很难制定准确的物资消耗定额,生产中的实物消耗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路局不能全面掌握站段的物资实际消耗情况,就不能准确下达生产成本计划,使生产成本计划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当生产成本计划大于实际需求时,站段为完成计划成本消耗,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照计划将物资完全投入生产,将更换下来的可用材料作为账外料保管,增加账外料积累;另一种是将超出实际需要部分挪为它用,用于购置其他生产物资、工具或固定资产。

2.4物资供应和消耗没有制约机制

路局物资供应部门不能掌握站段物资的实际库存量和实际消耗量,仅仅根据站段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供应,即只管供应,不管消耗。这样的被动供应方式为站段做大计划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由于站段物资采购计划准确度不高,很容易造成材料供应段和站段的库存积压,给路局带来损失。

2.5物流成本的核算不全面

铁路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和仓库企业的委托物流费用。对于铁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比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企业利用自己车辆的运输与配送、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及装卸等费用都笼统计入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科目,使得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含混不清,无法了解物流成本全貌。

2.6铁路企业对物资管理部门定位

不准确,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铁路企业的物资部门承担着物资供应、物资消耗和废旧物资回收等任务,为铁路企业的运输安全生产提供物资保障。然而,物资部门的地位却处于普通的后勤保障部门,装备水平和各种待遇(如奖金等)与各单位其他科室相比,均排名较后。这样,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①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物资管理工作,导致物资管理人才奇缺,很难开展高质量管理;

②由于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有的物资管理人员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一直处于低层次水平。

3.对策研究

3.1合理设计物流流程,促进铁路物流合理流动

3.1.1日常维修中物资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统一。对铁路企业而言,应在物资供应和生产的交汇点———生产车间班组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标准。生产车间班组的物资材料消耗是生产的直接消耗,能够动态和真实地反映物资材料转化为生产成本的数量。在生产车间班组建立物资储备标准,能够使材料储备与生产的实际消耗紧密联系起来,用实际的储备量与真实的生产消耗相比较,形成准确的物资材料采购计划,保证物资供应与生产消耗相统一。

3.1.2定期维修中物资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统一。定期维修属于计划维修,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只要修理范围和数量确定,物资的消耗量基本就能够确定,物资采购计划比较容易确定。在生产中,理论计算的物资消耗和实际需求量会有一定的偏差,要修正这个偏差,必须建立有效的物资消耗监督机制,实现消耗和回收数量相一致,避免偏差造成的物资积压或其他不良现象(如挤列成本和虚列成本)的产生,使物资采购计划和实际需求量相统一。

3.1.3临时维修中物资采购计划和生产需求的统一。临时维修中的材料消耗为基本不可控因素,物资采购没有规律。然而,临时维修只发生在辅助生产设备和设施的维修,对铁路运输生产影响不大,物资采购计划应以实际的需求为依据。

3.2实现对供应与消耗的控制

3.2.1对供应的控制。物资供应应采取以下手段:①建立反应敏捷的供应链。精简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使物资需求信息能够及时由供应端传输到采购端,进而形成准确的采购计划。按照生产需要,及时准确地实现物资供应。②建立库存材料的适时监控系统,及时反映库存材料的收、发、存情况,用实际库存量与生产需求量对比,保证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3.2.2对消耗的控制。物资消耗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制定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实行限额供料。实行限额供料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手段。

②制定严格的物资消耗控制措施。铁路企业的物资消耗多为设备维修消耗,对于物资的领用、消耗和废料回收,可以实现闭环管理,即领用多少新材料,同等交回相应数量的旧料,新旧两抵,避免物资消耗中的空走账和过度积压的问题。

3.3实现集中采购和科学采购

3.3.1采取集中招标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使铁路企业占据市场的有利地位,充分发挥批量采购优势,获取价格、质量、供货期和售后服务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3.3.2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采用经济定量订货。铁路企业应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对于消耗比较稳定的物资,可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而对于消耗不稳定的物资,可按照定期订货控制法进行经济批量订货。物资采购成本与采购人员数量、采购的频次和需求时间相关。采购人员多,采购的频次密,需求时间短,则采购成本高。要解决采购成本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减少采购环节,实行集中采购,杜绝采购人员“满天飞”的现象。

②加强计划管理,强调生产的计划性和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减少临时计划。

3.4合理控制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

3.4.1建立合理的库存量。在铁路企业中,库存物资占用的资金成本与库存量成正比,库存量大,占用的资金就多,企业可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就少。压缩库存量,已成为减少库存物资占用资金成本的有效途径。压缩库存量有以下方法:

①减少库存层次,将现在材料供应段库存、站段材料室库存和班组库存转变为集中库存和班组适量库存的方式,实现压缩库存量的目的。

②根据市场物资的供求情况,对于供不应求的物资,适量集中储备;对于供大于求的物资,采取供应商定期直接供应到班组的模式。

③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采取代储方式,以支定购,先支后购,达到借鸡生蛋的目的,减少资金投入。

3.4.2提高物资周转率和物流速度。既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又能降低存储费用,从而控制物流成本。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物流等措施,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物流周期,增加资金的利用率。

3.4.3降低库存物资的风险成本。库存物资的风险成本,是指由于市场价格下跌和技术淘汰等原因造成库存物资贬值和报废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库存物资风险成本的方法有:

①力求物资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基本协调,保证物资能够及时消耗;

②不断压缩库存物资数量,努力追求零库存。

3.5实行集中供应,降低运输成本

3.5.1减少供应环节,杜绝分散运输,实行集中供应。根据各单位的生产需求情况,将长距离、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物资运输整合起来,统一实施调度分配。同时,按物资的密度分布情况和时间要求,在运输过程的中间环节适当安排一些物资集散地,用以进行物资的集中、分捡、组配。实行小批量、近距离运输和大批量、长距离干线运输相结合的联合运输模式。

3.5.2优化运输线路,避免重复运输。运输路线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成本的大小。在运输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同一物资在同一路线上的往返即对流现象的发生。同时,要防止运输迂回的出现。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7

按照省政府节能减排办通知要求,对“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如下思路。

一、“十二五”节能潜力分析

(一)结构节能

1.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实施“4+3”产业规划,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油气盐化工、高档家纺及服装、机械配套、绿色食品等4个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品升级和价值链升级;电子信息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现代产业成为支柱,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预计,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中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上升到60%以上,工业行业的总能耗将由现在的70%下降到50%以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将下降20%。

2.能源结构。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将完成涪江梯级开发,建成柳树、打鼓滩、吴家街电站和唐家渡电航工程;全市将新建户用沼气20万口,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扩大推广CNG汽车替代能源,开发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这些措施,将使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

3.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将完全淘汰3.0以下的球磨机水泥设备和年产3万吨以下的造纸企业。

(二)技术节能

1.工业方面。“十二五”将在石化行业开发依托新能源的新产品,推广应用能源的梯级使用,发展完善能量回收利用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综合能耗;机械行业对基础加工进行专业整合,建立锻压、铸造、热处理、电镀等专业加工基地,提高集约化程度,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倡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电子行业将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能利用率;电力行业将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加强电网建设和电网、城网改造,淘汰老旧设备,增加无功补偿量,控制电网经济调度,加强电力需求预测的管理,开展有序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2.运输行业。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在本市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机动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模式。

3.建筑业。将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材料应用标准、节能建筑设备选型标准以及管理办法,并落实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

4.农业。将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三)管理节能

随着《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的进一步落实和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企业管理节能效益将进一步明显。同时,还将强制推行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推动家用电器节能,引导和鼓励购买节能型产品,发展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在以热负荷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热力为主的背压机组;探讨研究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将现有分散式供热燃煤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节能管理措施。对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继续实行强有力的目标管理,逗硬实施总量目标和单位能耗目标双重管理,不断探索管理节能新机制,确保“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全面完成。

二、“十二五”能源需求预测

2015年,全市GDP总量将达到1000亿元。按照万元GDP能耗1.188吨标准煤折算(比“十一五”末降6%),社会能耗总量将达到1188万吨标准煤。其中:按照2011年-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每年保持13.3%,以2010年电力需求量25亿度(预计)为基数,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年均保持1—1.2测算,全市2015年电力需求量将为52.8-64.1亿度;天然气年需求量将达到28.63亿方(其中民用1.2亿方、公用事业0.23亿方、CNG汽车1.2亿方、工业燃料8亿方、化工原料18亿方)。其余为燃料油和煤等其他能源。

“十二五”投产的高耗能项目主要有区的天赋君安化工公司的“年产9万吨1,4-丁二醇项目”、“年产9万吨甘氨酸项目”(年消耗天然气3亿立方指标已经落实),县美青公司的“年产10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二期”(年需3000万方天然气指标已经落实)。

三、“十二五”节能目标拟定

(一)GDP综合能耗目标。到2015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保持在1.188吨标准煤的水平(低于国家发改委中长期节能规划2020年达到1.54吨标准煤/万元的全国标准)。

(二)工业节能目标。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2.70吨标准煤(预测数)下降到2.16吨标准煤,五年下降20%左右。

(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综合能耗10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产品能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力争下降30%左右。

(四)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建成部级环境友好企业3家,省级环境友好企业10家,部级生态园区2家,省级生态园区5家。完成创新工业园区、港工业园区、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沱牌生态工业园区、美丰工业园区、上游工业集聚区8个工业园区的配套生态工程建设。

四、2010年与2015年能耗指标预测

序号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10年2015年

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2.72.16

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7150

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26.8030

4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10

5地方财政支出(预计)亿元95160

6城市化率%4048

7常住人口万人359

(总人口387)364.5

(总人口393)

五、能耗消费总量和增量控制的措施建议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节能降耗与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降耗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凡是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必须由同级政府和企业提出淘汰相应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每年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降耗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督促其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负荷。

2.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

3.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务业领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1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尽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二)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1.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2.多渠道筹措节能资金。节能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企业、社会等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助的多元节能降耗投资机制。整合土地出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业等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节能降耗项目。

(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以点带面,搞好循环经济的试点。继续发挥全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分层次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

2.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工农业节水,加大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为重点的技改力度。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布局,采取综合节水措施,提倡精确灌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加紧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中水回用。

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大力培育发展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和专业机构,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积极指导企业进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对没有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评估,督导企业严格按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的实施方案,搞好节能降耗项目建设。加快研究探索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

(四)依靠科技,加强技术开发和推广

1.加快节能降耗技术示范和推广。加快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水泥、化工、热电、化工、造纸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降耗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投入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制定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五)强化责任,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1.建立政府节能降耗工作问责制。将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2.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市部门要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市和区、县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要建立并完善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和监测。市环保局制定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建立环境统计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落实污染降耗定期调度制度。

3.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节能评估情况,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市节能办要加强对“能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并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的环评文件。

4.强化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管理。研究制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县以上城区耗煤量较多的企业必须使用脱硫煤。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节能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岗位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组织开展用能设备检测,编制节能规划。总结推广一批节能降耗先进经验,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

5.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节地环保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严把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关,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实施建筑节能评审认定,未经节能评审认定的工程不准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准销售使用。对不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的工程项目,对相关责任主题依法进行处罚,竣工验收不合格并不得办理产权证。

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篇8

一、加强节能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全社会的节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自觉性,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加快循环经济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科技先导,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加强节能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全市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扶持体系、指标评价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监督管理机制;资源生产率大幅提高,能源高效利用,万元GDP能耗有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资源节约型示范县(市、区)、园区、企业、社区、乡镇。以2005年为基数(万元GDP能耗0.86吨标煤,万元GDP电耗889.8千瓦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8吨标煤),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万元GDP电耗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30%,万元GDP的COD、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二、着力抓好加强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

1、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把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支持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加大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余热回收利用、建筑保温等领域的研发力度,鼓励、支持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材料,组织实施绿色照明、热电联产、炉窑改造等重点节能改造专项工程。有关行业协会要及时跟踪该行业国内外的能耗水平,做好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扶持节能服务产业,鼓励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对铁合金、小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业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县(市、区)政府要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关、停、改。要强制执行国家制定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

2、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做好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年用能量在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单位,要定期分别向市、县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完善统计指标和统计网络体系。各主管部门要对能耗下降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用能单位要按照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依法搞好能源计量管理。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和《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中有关建设项目节能管理的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者节能篇(章)。其中,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项目,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评估,对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

3、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以科学的发展观搞好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我市产业高度化、集聚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约化。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二是提升做大传统支柱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组合优势,大力发展工艺、玩具、食品等低能耗、污染小的特色产业;四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抓好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一批LED核心企业,建成全国LED产业技术中心、国际LED产业重要基地;五是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切实提高高耗能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同时,淘汰高耗能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4、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活动。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批评曝光,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风尚。以县(市、区)和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培训;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能源资源国情和节能教育;利用社区等平台,普及节能知识和措施,引导居民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培养科学的用能方式,使用节能产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努力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

1、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和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分析,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经贸、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能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方案。

2、依法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着力抓好我市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各项工作,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建材、轻纺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能源节约和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作;启动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工程,主要围绕节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生态农业园区示范、新能源建设、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各项重点项目工程组织实施,在全市起试点示范带头作用。

3、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要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4、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核心资源、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链、产品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通过不同企业、行业之间形成的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同组合、建立二次资源、再生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和区域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加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引导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园区集中,使主要污染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再利用,降低企业治污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强化节能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

1、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导。各级政府都要成立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经贸委(局),负责推进本地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的统一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召开工作会议、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

2、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将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节能主管部门制定市节能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并负责推进落实。市经贸委、商贸局分别负责工业和商贸业节能工作;市建设局负责建筑领域的节能工作;市交通局负责交通领域的节能工作;市旅游局负责宾馆、旅游行业节能工作;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教育、卫生系统节能工作;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落实市级机关节能目标。市经贸委会同环保局负责全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市经贸委、农业局、发改委分别负责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三产的建设规划。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推动所属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节能和循环经济规划并推进落实,同时,负责落实本级政府机关节能目标,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市科技、财政、统计、规划、环保、国资、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