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会议感悟8篇

时间:2022-12-05 06:07:28

会议感悟

会议感悟篇1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是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在人们的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轻视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调整,轻视人才结构调整。比较重视各个领域、行业、项目中的物质投入,轻视人才投入。比较重视一般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轻视人才制度创新。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人才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把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关键就是坚持“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必能使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感悟篇2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1

指出,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近年来,谯城区制定出台《谯城区引进人才跟踪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谯城区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人才评价唯学历、论文、奖项偏向。新时期谯城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为重点,营造公平公正、鼓励创新的人才评价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谯城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2

我在认真学习了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非常激动。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亳州致力于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每年需要大量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作为用人单位,每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全科型的中医药人才。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体量和整体素质将会不断提高。我们将继续专注于中医药事业,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3

我们认真组织集团员工学习了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团员工在学习后都备受鼓舞,对自己个人发展更有自信,对行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指出,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白酒酿造涉及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单靠企业难以全面培养出高精尖技术人才,今后我们将密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为白酒行业生产技术人才搭建技能交流、干事创业平台,协调优化社会资源,促进白酒行业不断发展。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4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对干事创业、技术研发充满了热情,2020年我们合作社“优质草莓新品种选育及脱毒育苗创新团队”入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非常感谢国家和政府为我们搭建的各种创新、创业平台,作为新型农民,我们将继续发挥团队优势,不断钻研农业技术,为现代农业的进步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增光添彩。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5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反复研读学习。尤其是那句“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深。作为一名乡村企业家,既承载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殷切期望,也承载着“用好人才”的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从新时展大局中找准方向。在企业中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既不求全责备也不论资排辈,多角度衡量,让更多人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谯城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6

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八个坚持”,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重视教育,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兴国,教育富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民心之所盼,也是国家民族复兴之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聆听了的讲话,我非常振奋,今后要立足人才培养,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关于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7

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三利面粉一路走来,规模从几人到几十人,靠的就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不管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还是小学毕业的普通工人都献言献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能量。接下来,我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育工作,把“党建+人才”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全过程,加大对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培训机制,加大培训专项投入,及时更新调整培训内容,造就一大批管理精通、技术精湛的非公企业人才队伍。

会议感悟篇3

第五实验中学王晓彤

从参加工作开始,不断地自我反思,去学习新的教授方法,汲取优秀教师和学生们的沟通技巧,领悟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教师成长需要学习,个人发展进步需要学习,很荣幸参加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峰会暨班主任实战经验交流会议》,通过两天的学习,深刻感受到来自各个地区学校精英班主任们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深受鼓舞,原来做教育都要不断地学习,去学习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高深的教学技巧和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两天四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田金辉老师的演讲,精彩绝伦,田老师是一位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演讲之初,独唱一首优美歌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位乡村教师并没有被大山所束缚,而是走出来不一样的教育之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每一个学生。他的一句话仍在我耳边环绕“你若想做,总能找到办法;你若不想,总能找到借口;一个人没有成绩,不一定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去做”。简单而质朴的语言道尽了现在我的心境,有时候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自己之前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坚持下来。通过专家的讲解,对以后的教师成长之路又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事业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多积累案例和反思,做好个人成长日记,当田老师把自己坚持了十几年的教育感悟展示出来时,我很震撼,一个人坚持一年可以成为优秀教师,坚持三年可以成为专家,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宽博和伟岸。做教育不只是教育学生,更多的是自我的修炼,从内而外,不间断的反思自我,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你”。古人可以做到,我们亦可以,所以在学习中需要促进自己,鞭策自己,让自己远离懒惰,逐渐成长。

会议感悟篇4

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为指导,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以新修订《大纲》要求为依据。“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以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为依据。以读为本是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谚语。可见,多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个重要的途径。

3.以心理学角度为依据。朗读是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特点的。由于儿童内部言语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转变为有声的口头言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三、模式的教学目标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以“初读(悟的基础)──议读(悟的呈现)──精读(悟的核心)──美读(悟的升华)──诵读(悟的再现)”为基本操作模式。

(一)初读──悟的基础

初读感悟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是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提出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2.用序号标出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每段讲什么?3.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4.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同时,为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打下基础,还能突出学生主体性。

(二)议读──悟的呈现

议读议悟就是指在学生初读感悟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因为在讨论时,当自己的见解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时,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当自己的见解遭到同学反驳时,会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尽量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和思考,有利于鼓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做到面向全体。如:教学《雷雨》一文,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接着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个词、句、段,或你认为课文中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或向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色彩,情感的理解,鼓励创见。而对于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讨论而讨论不出所以然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报给老师。

(三)精读──悟的核心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说“悟”要进行梳理、归类,起到主导作用,对于重点句、段的领悟,还应根据学生“悟”的质量、结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自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悟”的质量。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爬呀爬”一词,不仅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路程远,还为文后小壁虎尾巴的再生埋下伏笔。另外,通过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让学生理解“摇、拨水”的词义,知道小鱼的尾巴有它自己的用处,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四)美读──悟的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如:教学《月光曲》第8.9自然段,我先让学生边听录音读文,边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播放乐曲,让学生伴随乐曲轻声读文,并用笔划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最后指导朗读,让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读出感情变化,品悟到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品悟到《月光曲》是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

(五)诵读──悟的再现

会议感悟篇5

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第三个“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修改,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因此,指导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会学习”,也就成了老师们在体育课堂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体育课堂,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体悟,学会评议?在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找到了四个途径。

一、在反复练习中学会体悟,学会评议

教学“投掷沙包”,先要给学生进行投掷的机会,让学生先进行投掷的尝试练习,在练习投掷的过程中体悟动作方法和进行评议,这样的体悟和评议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和“体悟”,就是在一种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因为具体可感,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有效促进新旧经验的改造和改组,顺利掌握练习的动作。

在练习中进行体悟和评议,学生就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角,要练,要评议,要体悟,教师仅仅是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与到练习活动之中。

二、在最近发展区中学会体悟,学会评议

对于教学立定跳远,学生体悟的、评议的不是现有的原地跳跃能力,也不是最终要达成的立定跳远的熟练技能。教学立定跳远,教师要在现有的跳远能力和熟练的立定跳远技能之间寻找一个教学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高于现有跳远水平,而且能帮助学生向熟练的立定跳远动作技能发展。我制订的教学出发点是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预摆、起跳腾空、落地三个教学点就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的练习。在练习中,我着力引导学生体悟和评议预摆的动作方法、起跳腾空的动作方法、落地的动作方法。学生在体悟和评议中,发现了正确的动作方法,也发现了错误之处,在不断矫正动作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立定跳远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侧重练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体悟和评议,发现不适,不断反思、调整、修改和完善,这样的教学充满了个性,更有针对性,使得教学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在不断发现中学会体悟,学会评议

教学拍毽子,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体悟,在体悟中发现拍毽子的动作方法。也可以请一位同学示范或者相互观察,然后评议,在相互评议中发现拍毽子的动作方法。教学垫排球,可以先进行师生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评议,发现排球垫球的几个动作要领: 插―夹―提―移―蹬―跟,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各种方式的垫球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体悟,在体悟中评议,深刻感受几个动作要领,探索做好几个动作的具体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体悟和评议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在自我建构中学会体悟,学会评议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仿真生活情境或者童话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动作,体悟、评议动作方法。体育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体育的意义和价值,体育学习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就好像是在生活中学习健身的本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实现有意义的自我建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体育的要领。

会议感悟篇6

一、问题引导,默读静思

语文教学应当以语文为载体,通过文本语言,指向文本语境中的心灵,进而洞察作者的心灵,并引起自我的心灵感悟。读书必须调动多种感官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而手脑并动,读思结合,又是读书的最主要的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和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并仔细推敲在指导学生领会文本的意旨时,要求他们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融会贯通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细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边读边想:1.通过阅读文本,你明白了什么?这是感知性的要求。2.通过阅读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通过阅读文本,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通过问题导读,为学生创设一个宁静的环境,提供一个能阅读思考的时空,让孩子们的思维自由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手脑并动,读思结合,潜心会文,促进他们思想的生长和智慧的生成。这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也是各种“有声朗读”不可企及的境界,更是小组合作不能代替的学习方式。

阅读时,应大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当学生面对文章题目时,我们采用“激发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的策略,大胆让学生想象,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词语。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解放思想,解脱顾虑,敏于发现。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想象和预测,无论价值大小,都予以肯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十分重要。记得一位身有残疾,曾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加拿大小女孩,因老师的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而激动不已,从此改变对人生的看法。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那些敢于大胆探究和想象的学生,势必会使这些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二、以读为本,感悟语言

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的科学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价值观。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也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悟,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思。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提高悟性,悟性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

悟,即悟心。悟,是要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悟,根据其深浅,有感悟、参悟、顿悟之分。感悟,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初步领悟;参悟,是在探究过程中对其规律的一种认知;顿悟,是在认识发生飞跃的瞬间所产生的茅塞顿开式的通透状态,它往往伴随着灵感的闪现。然而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悟,都离不开阅读,离不开积累。

(一)自读自悟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初步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课文老师可以以读代讲,学生可以以读代答。切实做到了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引人进入“得意者越乎语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真正显示了阅读课的本色。

(二)导读悟法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这一教学境界。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文中有童话故事、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习得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那么就为其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手脑并用,彰显个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和发展。正确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好学生的手,发挥好手的功能,让学生不拘一格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遇到不懂的词语,打开工具书后,发现词语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怎么办?当然是联系上下文思考,让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作用。理解句子含义时,教会学生理解的步骤:①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特别是将句子中的难理解的词语揭示出来。②联系上下文说出写作背景。③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四、评价阅读,品味课文

评价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的内容和价值、表达技巧和风格、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等做出评价。看重的不是阅读客体DD作家和作品,而是阅读主体DD学生。评价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评价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爱学会学,归纳整理

会议感悟篇7

一、以读、议、思等几个方面为抓手,革新初中数学的内容

(一)教会学生“读”

这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二)鼓励学生“议”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引导学生勤“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二、以数学活动为载体,革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形式

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具体的说,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个物体和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和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主题的活动,并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学生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操作,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以体验为核心,发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体验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它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

(一)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会议感悟篇8

这篇作文的毛病,正是许多初写议论文的同学常犯的。他们用自己还很不熟悉的议论性语言来写,而思想内容却空泛贫乏,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见解。

此文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去爱那些给我们爱的人。这在今天还是有点现实意义的,有不少人总以为得到父母、师友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不知道去回报,不懂得感恩,在青少年学生中也不乏其人。这种文章本应循循善诱,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说理让人获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本文只顾自己讲道理,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写议论文,自己写得很累,很乏味,写出来别人也不会爱看。下面谈一些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起步太远。开头一段以华丽的词句来歌颂“爱”,接着又说爱是“支撑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前进的无形动力”。这些是不是离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远了一点?千字左右的作文,每一句都要顶用,而一开头就已浪费了许多文字,而且,这样的开头不能吸引读者,只能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议论文应该尽快亮出观点,让读者知道你要讲什么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一清二楚,干脆利索。

二是在概念上兜圈子。文章的许多地方说来说去,也未能讲清楚什么,比如有这样一段话:“人世间的爱有很多种”,“尽管它们在形式上不同,体现方式也不同,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用爱来维系的。”其中的“形式”与“体现方式”并无多少差异,可以说是一回事。后面的话就更费解了,说许多种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试问,究竟是什么目标呢?就不说了,下面又说“而这个目标是用爱来维系的”,请问,“目标”需要“维系”吗?“爱”的目标是用“爱”来维系,这在逻辑上能讲得通吗?写议论文,不能在概念上这样绕来绕去,要用简明的语言讲自己已经弄明白的道理,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想,不能让人如坠云雾之中。正如一句话所说,你不讲我还清楚,你讲了我反而糊涂了。对于初中生来说,抽象概念还很陌生,还未能熟练运用之,不要觉得写议论文就非要用这样“高级”的语言,其实,用朴素的口语也可以说理,而且可以说得很有逻辑、很清楚。

三是讲的话与身份不符。文中说“而你却总是认为这是应该的,你很高兴地在接受着单方面的付出,可是你是否想到爱你的人也需要得到你的理解与回馈”“而是他们没有善待这种爱,没有去理解爱的真正含义。也有很多人面对爱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地去伤害爱你的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老实说,这些语言都是比较生硬的,好似在板着脸教训人,恐怕哪个读者也不喜欢看这种文章。写议论文是应该有高度,但不能居高临下,是可以批评一些现象,但不能是一味指责,以至于有咄咄逼人之势,好像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什么都懂,而别人还很幼稚似的。议论文完全可以写得亲切而富有美感,让人喻悦地接受你所讲的道理。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写议论文是件新事、难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起步呢?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好像少有人做这方面的提示。我的意见是,初中生不要一上来就写正儿八经的议论文,就摆出一副指点江山、发表宏论的架势,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不适宜写通篇议论说理的作文,如一味硬写,反而会陷入焦虑之中,得到失败的体验,久了就会失去写作兴趣。我倒是主张可以多写些一事一议或生活感悟一类的作文。

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或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针对性,不需要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又因为有事实作为议论的依据,写作的难度就小些,文章也不容易写空。

对一种现象、一件事发点议论,可以有不同角度,可以挖掘根源,可以从中引出有警示作用的结论,可以表现新的理念。总之,一事一议有着非常广阔的议论天地,议论可长可短,比较灵活,但同时又必须缘事而发,事理结合。然而,要想议论得精当、分析得深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写作一事一议的文章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可以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深刻起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