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挑山工教案8篇

时间:2023-01-20 17:55:27

挑山工教案

挑山工教案篇1

摘要:羌族的服饰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本文试从羌族服饰的类型、及其图案纹样中的宗教文化蕴含来解读羌族服饰和纹饰。

关键词:羌族;服饰;挑花刺绣;宗教文化

一、羌族服饰概况

1.羌族女子的服饰

羌族女子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妇女包帕有一定的讲究,姑娘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女子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羌族妇女多穿大襟长衫,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都有精美的挑绣花边,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脚穿色彩斑斓的绣花“云云鞋”。

2.羌族男子的服饰

羌族男子也喜欢裹青色或白色的头帕。穿用麻布或棉布制成的过膝长衫,大襟、右衽。外面套羊皮坎肩,晴天毛朝内,雨天毛朝外,具有防寒、挡雨、垫坐的功能。男子也束腰带。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一般穿布鞋、草鞋或牛皮靴,还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羌族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戴嵌着珊瑚的火镰和刀。

二、羌族服饰的纹样

羌族服饰图案的制作由挑花刺绣方式来完成。挑花刺绣是羌族最主要的服饰图案制作工艺,分为“挑”和“绣”。在形式上是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几何直线型和曲线型。在方向上有横向、竖向、斜向,在色彩使用上主要是红、黄、绿、湖蓝等色,其他颜色为辅,内容上有、偶像崇拜等。

自然崇拜:羌族信仰万物有灵,对天地日月、世间万物都极其崇拜,其中最崇拜的即是火、云、水等。[1]羌民的火塘里永远都存有烟火,火象征着生命的延续。羌人认为是太阳给人类带来了火种。在羌族民间口头文学中就有“燃比娃盗火”的传说。羌人自从有了火种,生命就在火苗的跃动中更加强盛,因此羌族也同其他民族一样对火无比崇拜。在火苗的窜动中,民间艺术家们受到启发把他们看见的和感受的火的绚丽色彩与美丽形象加以提炼和抽象,创作出了“火苗纹”图案。这种图案常用在羌族巫师和男性羌民的服装上。

羌族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在他们的生存愿望里就希望与天更近,因此他们被世人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尽管他们已经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但是他们的祭祀活动却还要在更高的地方举行。每年的转山会都在高山一个比较固定的地方进行。当在高海拔的“神地”点燃篝火祭祀天神的时候,湛蓝的天雪白的云,色彩对比强烈且壮观。对于这些在天上飘动的云彩,羌族人认为是由于他们的祭祀感动了天神,天神给予羌民以智慧,使飘动的白云能够千变万化。羌民也从变化的云彩中受到了启示,他们依照云彩的形象创作出美丽的图案,著名的“云云鞋”就成为代表作品,而“云云鞋”上的图案就是天边的五彩祥云。

动物崇拜:羌民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猴。传说羌族的首领是美丽健壮的姑娘阿勿巴吉,她与居住在喀尔别克山那边的火神蒙格西婚配,阿勿巴吉怀上了燃比娃后蒙格西返回天庭。怀胎十月阿勿巴吉生下了浑身有毛、长着长长尾巴,下地便会说话的燃比娃。当时人间很冷,没有火。燃比娃长到16岁已经是身强力壮,依母亲的吩咐,到喀尔别克山去寻找“阿达”(羌语:父亲)蒙格西取火。在经过两次取火失败后,蒙格西教他把火种藏在白石里,这才躲过了恶神喝都,把火种带到了人间。[2]在这一传说中提到燃比娃即是羌族人的始祖。当然猴也就成为羌族崇拜的动物之一。猴图腾一般用于“释比”服饰。传说羌族巫师因神猴引路才学得法术,所以“释比”以猴皮为帽,崇拜猴头,并尊称猴为老祖宗、老师傅。金丝猴尖角帽标志着“释比”是羌文化的传承者。

在羌族服饰中有大量的羊头、羊角纹,这些纹饰一般用于帽、前胸、裙摆以及鞋面,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穿着者的年龄、身份可变换羊图腾样式。羌族对羊的崇拜源自于羌族早期的生产方式是游牧经济,是大西北的牧羊人,他们朝夕与羊相处,对羊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据应邵《风俗通》记载:“羌,本西戎卑贱者,主牧羊。故羌字羊从人,因以为号”。《说文解字》也记载“羌”字从“羊”从“人”。“羊”字与“羌”字在字义与内涵上都有联系,所以羊成为羌人崇拜的对象之一,在服饰上也体现出这种崇拜,用羊头、羊角图案进行装饰。

在服饰刺绣图案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图案,比如小孩头戴的虎头帽、服饰上的蝴蝶纹、珍禽纹、牛头与羊头纹、“释比”手杖上的猴头雕刻等都是取材于动物崇拜而创作出来的作品。

植物崇拜:以花草为对象创作的装饰图案是挑花刺绣的创作主题,特别是现在,以此为表现对象更成了羌族美术表现的重要形式。羌民族是山地民族,他们对大山大水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们每天要面对的也是花草树木,奇花异草在大山谷里无处不有。花草是上帝带给羌族人的粮食,他们要靠这些“粮食”喂养自己的牛羊。每个寨子里,给猪、牛、羊割草一般是女子的事,这些丰富的花草资源就成了姑娘们的创作素材,它们的形象在羌族姑娘的巧手中,都变成了美丽的服饰图案。阔叶纹、藤蔓纹、花朵纹、窄叶纹等都是体现植物崇拜的纹样。

白石崇拜(宗教崇拜):羌族传统的是以白色石英石为表征的天神为主神的多神崇拜。羌人将白石供于房背、门窗横栏,分别代表着天、地、日、月、山林、水火、牲畜等30多种诸神。羌人尚白,以白为吉,以白为善。羌族服饰中多以白色为主,无论男女均衣着白色棉布长衫,白色或青色、黑色头帕,白色羊皮褂。常以蓝布配白花或白布挑兰花、红花。在祭祀活动中以白羊、白狗为祭品,人们必身着白色长衫,缠白色头帕,以白色竹麻皮为腰带。亲友聚会时,羌人们也会请“释比”用白色公羊制成的线绳系以五色布条,希望可以得到始祖的庇佑。羌人之所以尚“白”,传说源自羌戈大战,羌兵屡败,危难之中天神托梦于首领,教其使用白石作为武器,从而战胜了戈基人,因此羌人把白石奉为了天神,自然形成了尚“白”的传统观念。[3]

三、灾后羌族文化的保护

汶川大地震给羌族人民聚居地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羌族文化亟需拯救。灾后对羌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国家领导人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对羌族传统服饰和挑花刺绣工艺的保护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组织灾民刺绣的方式,既为灾民找到了新的经济来源,又使古老的羌绣工艺增加了传人;还通过召集羌族民间歌舞表演人员组建民间艺术团,实现了对羌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对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和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既是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将对灾后的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为灾后北川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四、结语

羌族服饰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羌族服饰图案形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种形成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对羌族传统服饰和挑花刺绣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长寿.氐与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挑山工教案篇2

《采矿学》是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的“标志”与“招牌”课程,是培养目标中“具有专业素质与技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采矿本科生就业的“看家本领”课程。通过“宽采矿”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固体矿床(煤矿、金属矿)开采(露天、井工)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根据矿床地质条件选择及设计合理的开拓方法、开采方法和开采工艺的能力,为从事矿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采矿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又具体的、课程内容多又偏重实践的课程。“宽采矿”课程的明显特点为:(1)课程领域覆盖面广,其涵盖矿床开采、爆破工程、井巷工程等多课程知识。(2)专业性强,可能一个概念、工艺、方法,需要历经很长时间讲授、学习,且初学者不易入门和接受。(3)学科知识交叉性、综合性强,需应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采矿问题。(4)实践性强,采矿理论依托采矿工程实践。(5)时空关系强,在时间上,采掘工序相互依存,周而复始;在空间上,工作场所不断移动,以致形成错综复杂的生产系统。(6)学科发展变化快,设备、技术、采矿方法、工艺和理论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因此,《采矿学》课程特点决定讲授及学习具有相当难度性。

二“、宽采矿”采矿学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

基于新疆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需求以及高等工科教育发展要求,培养高起点、高素质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采矿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面临四大挑战。1.面向“宽采矿”教材建设的挑战。目前采矿教材内容已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而有关新疆采矿的教材很少,更没有体现出新疆采矿技术的特质内容,如巨厚煤层高效开采(世界上最大的整装煤田———准东煤田单层厚度可达80m,平均厚度为43m)、急倾斜厚煤层安全开采(小红沟煤矿煤层平均65m,倾角83°~87°);生态环境保护性开采(新疆煤田,金属矿全部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海拔、严寒地区和严重干旱条件下开采等。2“.宽采矿”课程教学衔接的挑战。我校《采矿学》课程是将资源开采(煤、金属)及开采方式(地下、露天)融合在一起教学,因此面临课程内容“宽”、“精”,教学内容衔接紧密,课程体系系统、科学,并满足宽口径专业人才的学习需求的挑战。3.面向“宽采矿”教学方法的挑战。学生对矿山工程了解甚少,主观的感性认识缺乏而实际工程较为复杂,传统的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叙述性枯燥,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的挑战。4.先进开采技术与面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近年来,神华、博地和紫金等60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来疆开发矿产资源,带来了先进的开采技术与装备,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集成应用与再创新,对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挑战。

三、面向“宽采矿”采矿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自治区对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学校新的目标定位,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为原则,着力培养专业人才,初步构建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宽采矿”《采矿学》课程体系(见图1),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一)引入模块化教学,联合备课,强化教学衔接,初步构建“宽采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根据教学教改实践,以“宽采矿”为目标,以“宽”“、精”为核心,调整采矿学课程教学内容。将目前矿业类高校多选用杜计平主编的《采矿学》、解世俊主编的《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和高永涛主编的露天采矿学内容综合,保留教材主干部分,避免各章节内容前后之间重复,对教材中专业术语进行取舍、统一,对教材的科学性、衔接性和逻辑性进行调整;及时补充新型采矿技术和方法,如矿床连续开采、阶段充填采矿法等。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充实和精练,落后和现场应用较少的陈旧知识进行删减和精练,并精简《井巷工程》、《凿岩爆破》、《采掘机械》和《矿井提升与运输》等相应课程的内容。为此,不仅需要补充或更新教材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有结构,梳理讲授内容,重新形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并传授给学生。2.合理分配课时,建立模块化教学方法。原培养计划将《采矿学》分为金属地下开采、煤矿井工开采结合露天开采三门课程讲授,学时分别为84学时、84学时、42学时;新版计划将课程调整为一门课,84学时讲授,为了更好地讲授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煤矿井工开采模块,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模块,露天(煤、非煤)矿床开采模块。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3.联合备课,加强课程衔接。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课程教师是从原各类采矿工程方向专业毕业的,本身的知识面能胜任专业模块教育,但相关模块教学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适应课程知识面拓宽的需要,按模块联合备课很好地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拓宽课程教师的知识面。备课的重点是将知识交叉部分综合讲授,减少重复讲授,加强衔接。综合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开拓、回采巷道布置、矿床划分、井底车场及硐室等。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料,将内容重新组合,分模块讲授,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教学实践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意识

课程涉及的内容繁杂、枯燥,易使学生感觉知识空洞,较难深入理解,不易与实际融会贯通,与工程实践脱节等突出问题,将典型工程案例应用到教学中,结合课堂传授与自学指导,能实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意识。1.课堂上将重难点的内容引入国内外典型开采案例教学。针对本课程强实践特点及课堂教学进展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矿山案例,如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国内神东大柳塔煤矿、神新五彩湾露天矿、喀拉通克铜镍矿等多个案例为典型教学案例应用到教学中,适时邀请企业矿业工程师对工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案例教学重点讲授各类开拓方法、金属矿山多种采矿方法综合应用、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急倾斜厚煤层开采等。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案例紧密结合,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以疆内典型矿床案例为作业,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作业案例教学在组织和实施过程,首先精心准备新疆典型的煤矿地采矿山(小红沟煤矿)、金属矿山(阿舍勒铜矿)、露天开采矿山(五彩湾露天煤矿区)等多个案例,使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内容和要求,分组交流、讨论、启发,调动学习主动性提出完善的开采方案,推荐2名同学参加集体讨论;课堂集体讨论分析中,老师对小组间差异的地方要深入讨论和讲解;老师以总结的形式对小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以提升案例式教学效果。两种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3.采用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互动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并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课程采用两种互动式教学模式:(1)以开拓方式为例,学习基本的概念及方法,采用“个人自学—教师讲授—问题驱动—讨论学习”模式。课前,教师针对教学任务、目标,精心备课、准备讲义,讲义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时间自学、小组讨论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讲授,双方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学习、交流,进而深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关键所在。(2)学习类似开拓方式时,采用“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学生主讲—教师点评”模式。老师将开拓方式分成若干知识点,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将有关专题资料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课堂上各小组讲述各自开拓专题,教师根据讲述内容进行补充、点评,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依据课程特点采用两种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深度不够的问题。教师由单边互动向多边互动转变,构建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并积极引导学生由教材向学科拓展,形成开阔的互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通过实验课程学习,加深对知识实践性的训练及理解。采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院的实验平台有自治区级“地质与矿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矿工程模型实验室、多功能数字矿山实验室和采矿工艺实验室,应用虚拟操作软件、多样化的实验方法与手段,使实验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教师的科研经验应用到实验教学上,丰富实验内容,活跃实验气氛,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加强了对知识实践性的训练。5.以“宽采矿”为基础,结合启发式教学,将科技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作为课程延伸,建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途径。以启发式教学结合老师自身风采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消化吸收国内外矿业企业先进的开采技术与装备,使“宽采矿”授课极具创新优势,如三大类开采结合创新,可将煤矿的连续开采工艺应用到金属矿开采;露天开采工艺应用到地下采场;充填工艺应用到煤矿的绿色开采中;煤矿的巷道支护技术应用到金属矿山;液压支架应用到金属矿山开采和充填法法应用到煤矿的开采中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以科技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作为课程延伸,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获得与课程直接相关的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和4项,及各类学术竞赛获奖18项等。

四、结语

挑山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读文方式,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上极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词语和句子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感悟课文的语言准确性和艺术感染力,为今后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

3.引导学生能从具体的感性形象中提炼出相关的道理,激发学生从小树立奋斗目标,明确做事要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忍不拔,永不停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一心向着目标,努力向着目标奋力攀登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师: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这一课。(师板书课题。)

师:通过前面读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挑山工吗?

生:肩挑重物上山。

师: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谁知道?

(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生1:泰山是五岳之首,很雄伟,我登过泰山。

生2:泰山有“十八盘”,听说很陡的。

师:在这样雄伟而陡峭的山路上,行走都很难,更别说肩挑重物往上攀登了。可想而知――

生:很难。

师:那么在泰山上做挑山工,他们要走什么样的路线?

(课件出示书上描写折尺形路线的语句。)

(出示句子: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大屏幕出示挑山工登山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读书时往往会遇到阅读障碍,如本课中挑山工所走的折尺形路线,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阅读障碍,如何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呢?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折尺形路线,明确挑山工路程的特殊性,体会挑山工登山时的艰辛与行走时间的漫长,充分发挥课件中画面的直观性,做到一目了然,就很顺利地扫除了阅读障碍。看来,把话变成画,确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生练读。)

师:路程长了,用的时间应该比游人多,是这样的吗?

(生表示同意。)

师:这就奇怪了,但挑山工却走得比游人都快,为什么呢?用作者冯骥才的话说,这真是个不解之谜。

【设计意图:学生释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明确折尺形路线,然后设疑,抓住重点,充分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利用质疑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读――理解――感悟――读的指导下领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表达、朗读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书释疑

(弄清挑山工速度不慢的原因。)

师:作者的这个疑问是怎么解决的呢?文中作者和挑山工几次相遇?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相遇地点的语句,找到作者对挑山工的描写。

(生边读书,边画出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典型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师:作者和挑山工第一次相遇是在山下,山下相遇作者是怎样描写挑山工的呢?

(生找到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读出来。)

师:第一次相遇作者对挑山工进行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

生:又矮又黑。

师(归纳总结):作者紧紧抓住了做挑山工这个职业的人又矮又黑的鲜明特点,看来描写人物外貌抓住典型特征很重要。

师:山下相遇,作者和友人很快超过了这个挑山工,不知不觉来到了回马岭,读一读作者此时对挑山工的描写。

大屏幕出示句子: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生同桌练读、试读。)

师:作者和挑山工第三次相遇是在五松亭,作者刚要歇歇脚,猛然发现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异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生:太吃惊了,不可思议。

师:书上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生:惊异。

师:你能不能给“惊异”换个词?

生:惊诧,惊奇,意外。

【设计意图:通过换词方法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词语“惊异”的意思,体会词语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感悟课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师:在和挑山工的对话中,作者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让我们看看作者和挑山工的对话吧!

(出示对话。)

我:“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在我们前头了?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挑山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也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要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生多种形式练读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练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理解挑山工话语中的真正含义,明确挑山工速度不慢的真正原因:步步踏实,持续前行,一心向着目标奋力攀登。】

师:挑山工这样肩挑重物,路线曲折地登上高而陡的泰山是一天两天吗?你从哪读到的?

(生读出相关语句。)

师:有一种能力叫概括,老师考考你的概括能力,刚才你理解到的挑山工与游人的不同,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你的理解吗?

生:因为挑山工不东看西看,所以登山时节约了很多时间。

生: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挑山工不停歇地一直往前走。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读学写,做到读写结合。通过训练学生运用关联词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能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

三、深化明理,感悟人生

师:作家冯骥才从泰山一游,深深地为挑山工的执着所感动,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作者仅仅想为我们展现一幅画吗?他最想让我们看到什么?

生:看到挑山工的那种精神。

师:什么精神?

生: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生:明确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地向前的精神。

师:由事悟理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课文读到这儿,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懂得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踏踏实实,坚持到底,这样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而有意义。

【设计意图: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层层深入, 结合具体语境,抓住事情的关联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领悟文章中心, 感悟文本艺术的感染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明确挑山工在登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哲理性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感悟人生哲理。】

四、点明中心,结束全文

师:愿每个人心中都珍藏一幅挑山工的图画,愿挑山工的精神珍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使学生在理解挑山工精神的基础上,让挑山工精神激励自己去取得成功,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产生共鸣。】

教学反思:

在讲过《挑山工》一课后,我对语文课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语文课上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又要培养其深刻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在这两者之间掌握好度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本节课抓住重点,有详有略的教学理念,我利用质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读中悟,悟中读、以读促写”的方法下领悟课文内容。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成功的地方:

1.谈话导入,问题激趣。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调动学生已有的了解,初步解题,然后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做到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2.巧用视频,解决难题。 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挑山工登山时的录像,学生边看,教师边解说原理,同学们对折尺形路线便一目了然,解决了“折尺形路线”的难题。

3.大胆取舍,突出重点。文章篇幅过长,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尝试大胆取舍,经过反复分析文章内容,最后,我采用 “挑山工肩挑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却不比游人慢。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质疑。在视觉与听觉共同努力下找到答案即可,腾出更多时间来研究挑山工的外貌和语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典型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舍弃,保证了时间,也使得文章的重点更为突出。这样处理既能让学生学习作者在人物描写方法上的特点,又领悟了挑山工精神内涵。

挑山工教案篇4

关键词:Coreldraw教学 LOGO设计 构思 表意 构图 色彩

LOGO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内涵、价值取向,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象征。一个好的LOGO,构思要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要准确、耐久,构图要凝练、美观,图形符号要简练、概括、极具艺术性,色彩要单纯、强烈、醒目。所以,教师在Coreldraw教学中,适当地以LOGO设计作为教学案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兴趣。

一、制作沈飞集团LOGO

第一步:绘制正五角星,填充红色,取消轮廓色(如图1)。

第二步:使用挑选工具,按下shift键拖动五星右上角控制点,缩小到合适大小后单击右键再制一个小五星填充黄色(图2)。

第三步:使用交互式调和工具,将步长或调和形状之间的偏移量调整为20mm,鼠标指针指向黄色五星,按下鼠标左键,向红色五星拖动,制作立体五星。

第四步:使用挑选工具,向下拖动中间黄五星到合适位置(图3)。

第五步: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沈飞集团”,选择“方正粗倩繁体”,字符颜色为红色(图4)。

在讲解该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LOGO设计的三个要素:名称、图案、色彩。其中,图案是中心也是重点,表意要准确、合适。本案例中的图案简单、明了,像一架正在爬升的飞机,准确地表达了沈飞集团的性质。而名称和色彩要简洁、明快、强烈、醒目,要起到突出和强调图案表意的目的。本案例中的名称“沈飞集团”一下子就把图案表意突出出来,而色彩仅用了红色和黄色,红色为主色调,黄色为点睛色。这两种颜色都有热烈、吉祥的含义,也表达了沈飞集团蒸蒸日上的前景。

二、制作1220班LOGO

1220班是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与北大青鸟联合设置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班级。因此在设计1220班LOGO时,既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兼顾北大青鸟的特点,还要考虑1220班级特点。

第一步:使用基本形状工具绘制半圆环,垂直镜像后,在半圆环左右各绘制两个矩形,下环中间绘制一个矩形,将所绘图形全部选中,焊接后填充青色,取消轮廓色(图5)。

第二步:使用多边形工具,按下Ctrl键正六边形,使用交互式变形工具,选择推拉变形,从正六边形中心向外拖动,变形后填充黄色到红色的渐变,渐变类型选择“射线”(图6)。

第三步:使用多边形工具,输入班训“团结、勤奋、进取”,使用“文本”菜单“使文本适合路径”命令,将文本放置在合适位置(图7)。

第四步:使用椭圆工具和形状工具,绘制1/4的圆环,设置轮廓粗细及轮廓色(图8)。

在讲解该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LOGO设计的“两意”原则,即立意与适意。所谓立意就是LOGO要表达的含义,所谓适意就是名称、图案、色彩要与立意适合。本案例LOGO的立意就是“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团结、勤奋、进取的1220北大青鸟班”。

本案例中,图5的图案从正面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又像是“北”字的变形,还是两个相依靠的“F”,有“奋飞”之意。倒着看,是“大”字的变形。所以该图案表达的含义就是“北大青鸟奋飞”。该图案又像是半个齿轮,中间的太阳花(向日葵)也像是转动的齿轮,这两个图案的结合,表达了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即职业教育。而红黄色渐变的太阳花本身就有积极、进取、希望之意,配合红色的班训“团结、勤奋、进取”,充分表达了北大青鸟班的精神。LOGO中又暗含了“1220”的班名。所以该案例LOGO能恰当地表达立意。

挑山工教案篇5

——对课堂中师生话语的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语录摘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语录一:“这个问题是你提出的,请你自己点名吧1

初次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老师把点名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地走进了文本的言语的深处。看来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然而,课堂上的反馈让我们有喜有忧。

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受了点名的乐趣,心中美滋滋的,只顾着高兴,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回答。其他学生有的能够用心听一听,有的因为没有被点到,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也有的因为无聊,自己在抽屉里寻找快乐。

镜头二:在《葡萄沟》一课中,初读了第三段后,老师让学生对“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提问,一位学生踊跃举手提问:“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成的?”他正准备点名让别人回答,周围立即就有学生笑答道:“这还用问,在阴房呗1点名者怏怏地坐下。

案例二:学习《挑山工》伊开始,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如:①挑山工是什么人?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③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这时老师对学生说:“你再读读课文想想,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如果真的不能,我们大家帮你。”学生是很聪明的,我发现,过了一会他们书本上的问号会少去一些。同时,教师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有一些更想知道的问题,如作者与挑山工相遇的经过怎样?挑山工给了他哪些深刻印象?其中哪一点启发最大?作者为什么说这位山民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作者画挑山工有什么用意?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反思: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教师采用了给学生点名权的方法,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但是,我们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形式的积极性重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的现象,其中也折射出个别学生思维的惰性。为此,老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刺激他的积极思维。同样是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案例2中的老师没有一味跟着学生走,由着学生走,而是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调整、提升,选准学习目标,围绕那些有很大的覆盖面和穿透力、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或相对集中的专题研究。

语录二:“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

当学生的语言无法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一起讨论后,仍无法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老师的一句:“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对学生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在对话中,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求异思维的发展,也不排斥阅读中思维的求同。

案例一:适时点拨求异

“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月光曲》中的一句话,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然而所造之句真是令人失望。

甲:今天,我在幽静的津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甲句模仿之迹明显,乙句求速不求质,有投机取巧之嫌,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小画家,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雾还没有散,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月光洒在田野上,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偶尔传出几声鸟叫,真幽静呀1此处以小动写出了大静,真棒!

反思:点拨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学生说、读等活动),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案例二:及时总结求同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片段,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 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挑山工教案篇6

——对课堂中师生话语的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语录摘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语录一: “这个问题是你提出的,请你自己点名吧!” 

初次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老师把点名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地走进了文本的言语的深处。看来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然而,课堂上的反馈让我们有喜有忧。

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受了点名的乐趣,心中美滋滋的,只顾着高兴,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回答。其他学生有的能够用心听一听,有的因为没有被点到,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也有的因为无聊,自己在抽屉里寻找快乐。

镜头二:在《葡萄沟》一课中,初读了第三段后,老师让学生对“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提问,一位学生踊跃举手提问:“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成的?”他正准备点名让别人回答,周围立即就有学生笑答道:“这还用问,在阴房呗!”点名者怏怏地坐下。

案例二:学习《挑山工》伊开始,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如:①挑山工是什么人?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③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这时老师对学生说:“你再读读课文想想,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如果真的不能,我们大家帮你。”学生是很聪明的,我发现,过了一会他们书本上的问号会少去一些。同时,教师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有一些更想知道的问题,如作者与挑山工相遇的经过怎样?挑山工给了他哪些深刻印象?其中哪一点启发最大?作者为什么说这位山民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作者画挑山工有什么用意?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反思: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教师采用了给学生点名权的方法,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但是,我们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形式的积极性重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的现象,其中也折射出个别学生思维的惰性。为此,老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刺激他的积极思维。 同样是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案例2中的老师没有一味跟着学生走,由着学生走,而是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调整、提升,选准学习目标,围绕那些有很大的覆盖面和穿透力、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或相对集中的专题研究。

语录二:“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

当学生的语言无法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一起讨论后,仍无法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老师的一句:“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对学生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在对话中,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求异思维的发展,也不排斥阅读中思维的求同。

案例一:适时点拨求异

“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月光曲》中的一句话,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然而所造之句真是令人失望。

甲:今天,我在幽静的津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甲句模仿之迹明显,乙句求速不求质,有投机取巧之嫌,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小画家,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雾还没有散,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月光洒在田野上,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偶尔传出几声鸟叫,真幽静呀!”此处以小动写出了大静,真棒!

反思:点拨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学生说、读等活动),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案例二:及时总结求同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片段,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挑山工教案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刘永红(1965-),男,安徽萧县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 青岛 26655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0915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10-01

近年来,作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地探索实践,所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20余人先后在国家和省级科技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一些学生分别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竞赛金奖、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等。作者结合自己培养创新人才的经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

一、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工程与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可以使合作的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开发与推广转化的步伐。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师要想讲好所授课程不但要经常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而且还要经常深入生产实际,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及时地凝练在生产实际与科研工作中接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成果,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把生产实际和自己科研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结合到具体的章节给学生提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资料查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对一些典型的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一些不可行的方案要明确指出其原因,作为老师切不可随意予以指责或批评,以免影响这些学生开展创新思维的自信心。这样可以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较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要教育学生充分理解“实践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真实内涵,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做整天纸上谈兵之事或仅做计算机模拟分析之类的工作,要经常深入生产实际或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或实验才能验证所取得理论成果的正确性,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快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步伐,促进理论与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对此作者要求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有实验或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内容,否则不予以开题。在实验前,要求研究生先写出一份详细的实验方案,在该实验方案中要对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详细地阐述。然后组织本研究方向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方案论证,要求与会人员对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先进性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验方案通过论证后方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导师最好能参与一部分实验工作,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实验工作和获取更大的发现。

二、加大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交际与前沿知识的获取能力

萧伯纳有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能及时地获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时发现自己的研究工作与世界先进技术与理论等的差距,为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寻找出更好的突破口。

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除应要求所指导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外,还要经常组织所指导的研究生与教师间的内部交流会。作者要求所指导的研究生每周举行一次内部学术交流会,要求每个研究生重点介绍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和遇到的新难题,面对新的难题自己提出的解决思路,要求与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上述解决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分析其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一些与导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正确方案要尽快组织实施,老师决不能顾及自己的面子予以人为拖放。近年来,作者所指导的研究生先后有20余人次分别参加了“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ro and Nanosystems”、“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gr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等国际会议,近20人次参加了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通过上述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使研究生及时地获取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而且还提升了他们运用前沿知识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较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学生的创新平台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通过学科建设,可以建成一支富有前瞻理念和技术、精通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和方法、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与科研工作条件和水平,较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为了促进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获得、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学科建设中加强对重点科研方向和突出人才的支持。具体做法是:在人员配备、实验条件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招生、出国进修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照顾;鼓励青年教师进入一些重点课题的研究开发中,达到了人才的就地培养提升、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工作进程的目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学科建设,近年来我校机械工程学科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了较大地提升,先后有一批教师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我校机械工程学科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先后建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部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机械电子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山东省重点学科、石油机械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省教学团队等,为本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强化创新人才的指导作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站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洞察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新方向,及时把握和捕捉科研的主攻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研究的前沿,多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必须要具有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坚决杜绝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学术“根据地”,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近20年以来,作者一直围绕特种加工技术与理论开展研究工作,难关一个接着一个,挫折和失败一次又一次,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下来了,先后取得了3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先后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

近年来,作者协同所指导研究生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绝缘难加工材料双电极同步伺服跟踪电火花铣削技术,实现了绝缘材料工件大平面的高效电火花铣削,用其加工绝缘Al2O3陶瓷的加工效率比单纯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提高6-8倍;发明了绝缘材料双极性指状电极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实现了绝缘材料复杂型腔的电火花铣削;发明了调压式节能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取消了耗能大的限流电阻,提高了脉冲电源的能量利用率;创新发明了复合型腔割缝筛管,解决了矩形缝防砂筛管易产生砂堵、降低采油效率,单梯形缝防砂筛管缝口易被磨损扩大、导致筛管失效等问题,其防砂有效期比常用的矩形缝割缝筛管提高2-3倍,流阻降低1-2倍;发明了复合型腔割缝筛管微细等离子加工与缝表面处理在线复合技术及其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外窄内宽复合型腔割缝加工和缝表面处理等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加工出缝宽0.15mm、壁厚10mm外窄内宽的微细复合型腔割缝筛管,所加工出的筛管缝表面与基体相比,耐磨性提高2-3倍,耐腐蚀性提高1-2倍。所指导的研究生取得的理论成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Corrosion Science》、《Advanced Science Letter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机械工程学报》等20余种本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情况

近年来,作者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指导的本科生科技作品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作品竞赛世博专项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竞赛金奖、山东省“潍柴动力杯”大学生汽车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等。

所指导的研究生10余人先后荣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英才奖学金、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十杰等称号。

挑山工教案篇8

三位一体 珠联璧合

案例回放 2011年山东省一位理科男考生,高考成绩为625分,高出一本分数线58分。专业意向是水利工程类专业。

根据考生的成绩和他的职业意向,一志愿我向他推荐了位于南京的河海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二本批次第一志愿我建议他报考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推荐的理由:一是根据考生的成绩,比照前几年学校投档和录取情况,该考生有能力考取。二是推荐的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的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其水利工程学科和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水利工程学科一样都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的排行榜中超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老牌水利高校,位居榜首,雄踞一方。西安理工大学只是陕西省属的一所省属高校,但是该校在山东省招生历年火爆,投档和录取分数线大都在一本线以上,特别是该校在水利工程学科有着和清华大学等水利名校争锋的实力,其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推荐的这两所院校的王牌专业与考生的职业理想相符。三是就业前景好。2011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反映了新形势下水利突出的战略地位,文件把水利的重要性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可见,选学水利类专业当是高瞻远瞩之选。

结果,天遂人愿,梦想成真。该考生顺利被河海大学的名牌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录取。

举案论道 买东西买最贵的不如买最好的,买最好的不如买最适合的。同样,志愿填报也是如此。高考志愿填报不仅选学校、挑专业,也选城市。一座城市决定着你的视野和机会,也能对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进行塑造。本案例兼顾了学校、专业和城市。实现了学校、专业和城市的“三位一体”,实为志愿填报的最佳方案和最高境界,真是妙不可言。

得陇望蜀 高分低就

案例回放 学生王彦,男,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620分,比一本重点分数控制线高出38分。专业意向是首选机电类等工科专业。

根据该考生的分数,再结合前几年的投档录取情况,我为其量身挑选了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两所一本院校作为一本一志愿的备选院校。

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这两所高校均是以工科为主、以机械类专业为优势专业的一本院校。其中,合肥工业大学还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燕山大学地处秦皇岛,尽管不是“211工程”、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其整体办学实力不能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抗衡,但它的机械工程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一样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学术实力可与上述名校争锋,堪称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单项冠军。

然而,家长过于在乎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固执地提出一志愿一定要报考位于上海的高校。经反复挑选和比较,我又为其筛选了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是全国独立设置的三所全日制电力高校之一,也是南方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电力普通高校。据悉,该校拟升格为上海电力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是1996年由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机械类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

家长对报考这两所学校不太满意。后来得知,家长和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了上海大学。

结果未能如愿。考生的成绩连上海大学的投档线都没有达到,在后面的征集志愿中,由于缺额院校大都是冷门院校而主动放弃。考生只能在下一批次填报志愿。

举案论道 志愿填报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有多大脚就穿多大的鞋。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得陇望蜀、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然就会“入宝山而空回”。志愿填报如同作战,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越俎代庖 名落孙山

案例回放 2012年山东省一位理科女考生,高考成绩为625分,高出重点线43分,专业意向是师范类专业。一志愿推荐院校: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考生一本实际填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录取结果是一本落榜。选择复读。

高考成绩揭晓后,考生和家长一起来我处咨询志愿事宜。经全面了解考生的高考各科成绩、性格特征和专业志向后,商定了以下报考策略:一是专业方向定在师范类;二要兼顾求学地域,最好选地处本省或东部沿海的院校;三是以稳为主。

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她的职业意向。一本批次一志愿我向她推荐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推荐的理由:一是根据考生的成绩,比照前几年两所学校投档和录取情况。该考生有能力考取。二是推荐的这两所院校,符合考生的意向,南京师范大学地处南京,位置优越,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师范类高校前列。而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占有地利之便,是山东省属重点高校,也是省内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平心而论,依该考生的成绩,能考取以上两校的任何一所都是非常理想的。

录取结束后,经电话回访得知,考生家长在未征得考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做主将一志愿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由于定位不准而失利。直到现在,这名考生提及此事仍耿耿于怀,追悔莫及。

举案论道昔有父母包办婚姻,今有家长包办志愿。本人在此想提醒广大家长:填报志愿就像婚姻一样,不能包办,不要越俎代庖,要与子女交流和沟通,让孩子做高考志愿的主人。考生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主张。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别好心办了坏事。

远走高飞 两全其美

案例回放 山东理科考生小陈,男,2012年高考成绩为536分,高出省属二本资格线21分。录取结果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高考结束后,小陈与家长一起到我处来咨询高考志愿事宜。根据考生的成绩和专业意向,我建议他报考二本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办学实力较为雄厚、地理位置稍偏院校的优势专业。经过筛选,我为其推荐的志愿方案如下:

二本院校的一志愿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

结果该生顺利被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他们非常满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土建类本科高校。土建类相关专业是该校的品牌拳头专业。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和都市人口膨胀,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也是解决土地紧缺和节约能源的办法之一。相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也会风生水起,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举案论道 这个案例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报考思路:如果考生的分数没有太大优势,与其在发达城市就读实力很弱,甚至刚从专科升上来的学校,倒不如去“两北一南”地区选一所实力雄厚、专业有特色的院校。报考这些高校,不仅能够增加考生被录取的筹码,而且可以用距离换分数,即用较少的分数,上更好的大学。在考分优势不明显的时候,用距离换分数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案例回放王允,男,2012年山东省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479分,比省属二本线低36分。专业意向是机电类专业。录取院校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为飞机维修专业。

经过交谈得知该考生性格内向。但动手能力较强。我给他推荐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由有三:一是能够考取;二是该校档次高,该校是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隶属于空军装备部,军队校名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三是该校的主体专业,如飞机维修、航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检测技术及应用、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导弹维修等专业就业前景好,其毕业生推荐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 00%。

举案论道 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本科和高职院校,各有所长。高考中未达本科线的考生不要气馁,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本科院校的大门关上了,高职院校的窗户同时也敞开了。只要我们不怨天尤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扭转自己的人生劣势。反败为胜。美国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颇有意味的话:“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从你的损失中获利。”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见,学有一技之长定会大展宏图,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读高职院校,图的是学门技术,将来好找工作,所以专业选择至关重要。考生要特别关注院校的特色专业,即其他学校没开设或很少开设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就业时最具竞争力。挑选的专业最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衣食住行的专业,这样有利于就业。另外,选专业千万不要跟风,不要扎堆去学那些太过大众化的“万金油”专业。因为在这些专业上,高职生很可能竞争不过本科生、研究生。但在那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上,他们很可能竞争不过你。只要运用“田忌赛马”的规则,用自己的优势去应对别人的劣势,你就是就业浪潮中的弄潮儿。考生要尽量优先选报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性高职院校。相对综合性高职院校而言,专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相对集中,专业师资相对雄厚,实验实训设施也相对完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中的高职院校是从全国1 200多所高职院校中遴选出来的,无论师资、实验实训设备还是就业,都优于一般的高职院校,应该是本科线以下考生的首选。

作者简介

推荐范文